耳機插頭處用來保護的彈簧為什麼沒有廣泛使用?
當年高中用壞了太多耳機,都是插頭附近的線材金屬疲勞斷裂的禍,深惡痛絕。目前用的Marshall Major就是覺得插頭處的大彈簧保護效果比較好,最近想買個其他的耳機換著出門,然而發現這樣的設計似乎很少見。為什麼這種會佔到70%以上(身邊的統計)的損耗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卻並沒有被廣泛地採用呢?
謝邀。
尾部彈簧和插頭外殼金屬是一體的。我手裡,貌似就cd900st 的6.35大插頭上有這個,其他都沒。
因為這不是唯一的方法。一體注塑成型的線尾部經常有這樣的設計:
和彈簧是等效的。注塑一次就全搞定了,成本低。
防止導體斷掉,高級的漆包線內部會有各種材料(棉、化纖、金屬屏蔽層),承受彎折時彈性形變帶來的力。
總之,產品走量,一切省事為主。
打通了上下游的供應商,一起定製線材就好說,全都選好料了就開工。但發燒線那麼多有名的插頭為啥不用這個設計呢?
主要是,麻煩。紐崔克歐亞德都希望自己一個模具能兼容多種線徑,弄個彈簧等於作繭自縛,產品泛用性大大降低。不如低成本解決。
歐亞德正品插頭尾部都給你一個塑料環,線徑3mm 以下可以用,讓線卡得緊不晃,3.5mm到5mm就用不了,直接懟。一個塑料環,和這個彈簧作用一樣,兼容了更多的線材粗細,成本估計不到人民幣一分錢。
線材損壞,拉拽比疲勞常見得多。只有你的耳機長年在一個環境下插拔插拔,像以前的電話交換機一樣,那時候插頭金屬鍍層磨損+線尾部的金屬疲勞,才是最重要的損壞原因。這個彈簧,也是那個年代電話交換機時代的設計。
所以,題主說的這東西曾經廣泛使用過,但現在已經被前述辦法代替了。
那問題反過來了。既然是老掉牙的設計,為啥major 和cd900st 還要用?
cd900st 因為人家在錄音室里用,天天插來插去,器材都在架子上,線垂下來承受萬有引力,還是托著點兒舒服。不信你找個D+的問問鋼圈的作用。
major 是因為我要交換機style,要偽蒸朋,要1980s質感,要復古范兒。
日常出門的耳機使用么?最常見的損壞原因是,丟了,泡水了,地鐵門扯斷了。這個扯斷,插頭尾部的金屬彈簧可不管用了。最管用的是線材上那一小段電話線的卷線設計。
自我介紹,扯線狂人。關門斷、自行車坐桿斷、公車地鐵斷都經歷過不止一次。家裡幾百一千的耳機線用來捆其他線當皮筋用,就因為斷到沒法焊。
我們面對的是永恆的敵人——熵。
因為又貴又丑(*/?\*)
沒壞你會買新的??…
手機一個道理,不讓你卡下。你會買下一代蘋果?推薦閱讀:
※如何定位失竊的 iPhone 手機?
※iOS 版的金山電池醫生是怎麼做到清緩存的?
※剛剛升級 iOS 10?這份指南帶你快速上手新系統
※在 iOS 7 中,Touch ID 算是一個非常雞肋的功能?
※使用iPhone7/7 Plus 亮黑色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