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地在網上悼念過世的人是否合適?
現在,我再給 @程浩 的任何答案點贊,這票贊同對他自己的意義(感到開心、獲得成就感、想要繼續回答問題)都已經沒有了。
我也想過,如果在一周之前,我就贊同了他的那些答案,該多好。
然而人都有自己際遇和命運,這就是很單純的錯過了而已,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錯過」。比如,也許我今天留評論稱讚的那個人,已經在昨天去世了,沒趕上趁他活著的時候開心這一下;或者是,你剛剛罵的那個人,沒過多久就車禍了,你也忍不住想,「可惜呀,我沒有對他更好一點」…… 但是,我們還是會繼續對待那些明天(後天、下周、三十年後)就會死的人們沒那麼好。
但是,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我贊同了程浩的答案,關注我的人就會在動態里看到他的答案;如果一百年後,知乎仍然在,我們都不在了,還是會有人看到他的答案、你的答案、我的答案。讀到這些文字的人,即使並不知道程浩、你、我是誰,做過什麼,有怎樣的人生,在什麼時候逝去,這些答案也許對他依然很有意義。
換句話說,死亡這件事本身,不管是過去發生的、正在發生的、很久以後才發生的,在我看來,無法讓任何人不同,也不該讓任何人「顯得」不同。
如果,你在見證一個人死亡的情況下,和不見證的情況下,對同一個人,內心給出的卻是不同的態度,不同的那些地方,就和對方無關,只和你對死亡的態度有關;如果你給出的是不同的行為(突然的關心、更多的讚美),這個行為就不僅是因為對方,更是因為死亡這件事。
當你悼念一個人的時候,不妨想想,是由那個人觸發的,還是由那個人的死亡觸發的?
真正的我們,是我們於天天年年時時刻刻街上家裡豆瓣知乎生前死後留下的這一坨影響,這些影響也在繼續觸發萬千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看,無論是悼念、狂歡、贊同、忽略,都很難去評定「合適」或「不合適」。
只不過,假如人死後還能看到,我希望看到的是,我的留下的影響觸發了我想要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群人以我為名感嘆死亡。私以為合適。每年七月都會在貓骨匣悼念柳公子。再看一遍《一日囚》
可能文不對題,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一個人的微博:id名字:逝者如斯夫dead這種「流於形式」的微博悼念,為逝者點燈祝福讓我很感動,甚至我有時會想,在自己離開人世的那一天,我也會被陌生人這樣點燈祝福,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
這有什麼不合適,難道你為一個人的離去感到難過,你不知道他的住址在哪裡,不知道他的葬禮在何時,沒法去他墓前鞠個躬,沒法去跟他的親人坐在一起垂頭沉默,難道還不可以自己在一個默默的角落裡抒發下自己的悼念嗎?
網路,不僅僅是一個展示給別人看的地方,更是一個給自己看的地方,很多時候身邊的親人或朋友發生不幸了,默默的發條狀態感傷下,幾個熟知的人互相安慰,這稀鬆平常,無人置評。同樣性質的事情,多一些人去感懷,就有錯了嗎?就不合適了嗎?以前看書,記得一句話。
這實在是一個太凄涼的葬禮,一個人,不應該死的這麼凄涼。黑澤明的夢裡有這麼一句話台詞我們敲敲打打將她送到山上的另一處住所,感謝她生前的付出。感謝這個人塵世一遭,留下了東西,不虛此行。自發的悼念,是一場送別,可能有很多很多遺憾,但正如朋友即將遠行,這一段路雖然走的辛苦,但他走完了,而且還很精彩,祝他在新的旅途里一帆風順,春暖花開。這裡的所有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哀悼本來就是生者,為了撫慰自己對死者的懷念,而略自私的單方告別。
有人跟風悼念,只是為了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在悼念。程浩對於這類跟風者而言,只是一個符號。
一切真誠的表達都是有意義的,我想大家願意在這裡為程浩留下一些文字,是因為程浩感動了我們。作為一個喜歡碼字的人,用碼字的方式來悼念一個同類,我認為是再合適也不過了。
程浩的答案我贊的很少,也沒有收藏過,我最喜歡的一篇是他的這篇回答:你為什麼讀書? 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我想我們是同類。
關於對程浩的悼念,我有一個提議:程浩有一篇沒有完成的故事在他的知乎專欄,我希望@黃繼新能夠和程浩媽媽聯繫一下,如果程浩媽媽允許的話,知乎可以組織大家續寫這個故事。比如每周允許大家共同提交一段,然後大家投票決定採用哪個版本,如此這般把這個故事寫完。寫完以後如果有可能,我希望為程浩完成出一本書的願望,這本書能賣也罷,不能賣也罷,我們把稿費都交給李媽媽,不知道@黃繼新 和大家認為如何。出於對生命的的敬意的悼念,沒什麼不合適的
現在人有趨勢把自己的心情曬出來讓大家看得到和大家分享。同理,悼念活動,對個人來說,是情感宣洩的重要渠道之一。至於有沒有用,對個人來說,有一大批人和你有同樣的情感你就會覺得有歸屬有共鳴,對於看到悼念活動的人來說,暫不問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看法,他們會主動搜索這個被悼念的人的生平等等。比如知乎名人程浩的去世讓我閨蜜唏噓,我就來知乎看看他到底牛逼在哪。然後知道他的故事之後我會在平時生活中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健康體魄。就像多年前感動中國對從飛的悼念引得很多人向善,悼念的目的與意義也在於此吧。
網路是一個公共的空間,由知識、情感等各種信息組成,將人與人之間連接起來。
所以我們在這裡分享喜悅和哀傷。經常會看到朋友發些新生命誕生的信息,字裡行間的喜悅是很容易感染到他人的。然而人不可能總是開開心心,生命有誕生就必然也有結束,曾經聽說過一句話,「逝者曾經活過的最好證明,是生者對他的紀念」。所以我們會在網上自發的為逝者點起一根蠟燭,懷念他過往的好,嘆息生命之脆弱,提醒自己要珍惜每分和每秒。最重要的是,讓所有人看到,組成這個社會最重要的基礎「愛」,仍然存在。願你安息,希望如蘇格拉底所言,死後的世界是一個更美麗的世界。悼念一個未曾謀面的人,說到底就是對自己的苟且倖存的竊喜,對自己失去的體驗的惋惜,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無所作為的不甘與憤怒,以及對其他同意因此哀傷的人表示自己也同樣承受著痛苦來分擔他人的不幸。這種行為是自私的,可真的是發自真心的。I sad so I cry,I say it here.沒什麼好不好,我為我自己,僅此而已。
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選擇題被當成了判斷題,給這個世界徒增許多煩惱,如果你覺得程浩值得悼念,便去,覺得不值得,便不去。
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比如該不該有處女情結,都是選擇題,根本不是判斷對錯的題目。我有個高中同學,在我大學期間出意外去世了。我和他在高中的時候稱不上朋友,要不是他出事我估計到現在我都叫不上他名字了。所以在我大三這個年紀咋一聽說他出事的消息,惋惜之餘,多得是震撼。那時候也在網上寫日誌的時候提到他,然後不疼不癢的說一句,走好。震撼這種情緒是很快就會消散的,很快我與別人交談時說起這件事再也沒有什麼惋惜和懷念,只有偶爾一閃而過的對他父母的同情,一閃而過而已。他的事情最終淪為了我與別人討論諸如生命如此脆弱這樣命題時一個強有力的論據,現在想來,我的行為就是在消費別人的不幸。前一陣子無聊打開人人網頁面,側欄有一排好友推薦,發現他還在我的好友名單里,一瞬間覺得有點愧疚,就點進去看看。發現有個人,在他去世到現在,平均兩三個月都會到他的界面里踩踩,留個言,內容都是很平常的聊天:「嗨,兄弟,我今天游泳了,還記得那時候你教我游泳的日子呢。」「今天你生日啊混蛋,在上面過的怎麼樣啊。」「最近生活不太順利,就過來看看你,好久沒來了,你冷清不。」網上悼念合不合適?看你怎麼定義了,在他去世之後熱乎乎的跑到網上寫一句走好或者洋洋洒洒上萬字的悼文,又能說明什麼?家裡養的寵物病死了我們都會難過好幾天呢。等過兩個月你再看,還有誰記得這件事?還有誰記得逝者?與其在不幸發生時感慨萬千各種活動,不如有事沒事去他頁面踩踩留個言讓別人不要忘記他。在我看來,程浩的去世對知乎震動如此之大,大家都在悼念、反思、自省,我們也很難分辨誰是在悼念,誰是在消費。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我總以為還有明天,而明天也在一天天遠去……我是看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前兩章開始相信一切存在都是有因果有緣分在其中的。程浩第一個回答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並觸動了,剛才無意翻起知乎說程浩過世了,我有種直覺就是深夜食堂職業病人的你,我也害怕是你,我從來沒花時間好好固定看知乎日報社,我那時候剛用知乎日報不知道怎麼關注你,只是把你的第一個回答存在書籤里,女人很奇怪就是有這種直覺,果然是你,我還在懷疑中午也看了你的回答呢這麼湊巧因為你那個頭像我有印象,這麼偶然第一次認識和你今天知道你離開我都撞上了,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你怎麼就走了,嗚嗚嗚嗚嗚嗚浩浩走好,你是我的榜樣,你超學習能力你的超生命毅力我都好崇拜你的離開告訴我應該改掉拖延症了,如果我從認識你一天就每天關注你,我一定能得到更多,但是你的離開讓我也明天了,什麼事都要立即去做,這麼多年你都堅持下來了,我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嗚嗚嗚嗚嗚浩浩走好………
合適,因為網路上認識的他,也有一群相似的朋友在共同的悼念他。之於我們,只有網路悼念是合適的。至於親屬去世的悲痛大還是認識的朋友去世的悲痛大,沒有絕對,如果是個從未在記憶里留下任何正能量的親屬,給我帶來悲痛的記憶遠不及給我正面影響深刻的"朋友"。最後,只看過他的一次知乎回答,算不上朋友,但心裡一直敬佩他。加油,走好,下輩子不再有病痛。
我知道我也許沒有資格去悼念他,因為我還未來得及認識他。剛開始知道程浩走了的消息,我的第一反應其實是程浩是誰,然後接連看到關注的人推送的他的回答,猛得看到自己點過贊的關於如果孩子殘疾怎麼辦那條的相關回答,當時挺有觸動覺得母親為孩子無悔付出的選擇著實不易。可當看了他的其他回答後才反應過來那不是一個母親面臨一個可能所做的選擇而是一個母親已踐行二十年的愛的承諾!一下子,猛得刺醒,覺得他怎麼能是陌生人,他也是一個被母親用身心呵護的孩子,一個樂觀開朗的少年,他有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讓世界因自己變得更好。我開始翻看他每個回答,越了解他越為他的離去感到惋惜,痛心。不知為何,就突然想起那句詩" 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他的突然離開,帶著一些遺憾,他還沒有什麼機會好好看外面的時界,他還沒有談一場戀愛,他還沒來得及好好孝順父母...... 而看似只給我留下了翻閱他的回答的機會。但他那顆有韌性的靈魂所發出的聲音所帶來的觸動,一定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影響我和其他更多更多的人。想到我因為他而改變,就覺得我們是相隔天涯的朋友。請允許我說,程浩,謝謝你,世界因你而美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