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宗教相當於一個思想統治一群思想嗎?

宗教思想在不信教的前提下能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嗎?

即使某種思想或主義被植入自身,也並不意味其成為了自己的思想,而人們基於認可其正確性或利益?自命擁簇成為或部分成為某種思想的提線木偶也心甘情願?

信徒獲得的是什麼,救贖,希望?行為準則遵從教典,神的意志植入自我的意志並凌駕於自我之上?算是自我的獨立性被破壞嗎,自我受到了怎樣的影響?


謝邀。

你說,「宗教相當於一個思想統治一群思想嗎?」 其實你是在問,「宗教相當於洗腦嗎?」

答:是的。以基督教為例,教會負責初階洗腦,信徒會完成進階洗腦——即自我洗腦(洗腦之最高境界)。相應的,我在此將分別討論教會如何洗腦和基督徒為什麼自我洗腦。這些也足以回答題主剩下的三個問題。

一、基督教是如何將非信徒洗腦為信徒的呢?

大略分為7個部分,每部分層層遞進,互相增益。

1、初次關懷

當一個人初到教會,極少有人立即投入的基督教信仰中,若TA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沒有被教會吸收,新鮮感褪去之後,TA更難投入教會了。因此教會對新人會給於特別的關注去贏得TA的好感。

當新人來到教會,通常教會會讓TA公開在眾人面前介紹自己,並鼓掌歡迎TA。之後,教會會指派專門的接待人員與TA做親切聊天,並輸入基督教概念。聊天結束後,基督徒們為TA禱告,可謂關懷備至。過程中還會有基督徒專門準備茶水。

最重要一點,基督徒會以很友好的方式將自己的聯繫方式給你,然後試探性詢問你的聯繫方式。之所以一定要取得聯繫方式,就是防止斷線,在下周聚會之前,基督徒會聯繫你,這就是保持跟進。

對於任何一個普通人而言,一下子得到數倍於平常的關注和關愛,會感到很受寵若驚,很有好感,一般都會留下聯繫方式。再加上,初至教會,人際關係網就數倍擴增,這對年青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遠志明牧師就是利用這點極大的吸收了赴美留學的學生。現在一些敬虔基督徒意識到這種功利性宣教不妥並進行駁斥,網上可以找到他們批判遠志明的文章。

2、持續更進

吸引新人加入基督教就是釣魚一樣,不能斷線,必須持續更進。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基督徒也很懂兵法。

第二次主日之前,會有基督徒通過電話或簡訊「邀請」新人參加主日,很少有人為了拒絕這點事情而說謊或者食言的,大家還是有禮貌的,所以通常會應邀參加。

參加後會加入到正規的慕道班裡,正式開始接受系統的神學教育了。

這個小班子里有基督徒,也有慕道友。在交流中,基督徒會將話題向信仰基督教方向引導,基督徒們也會分享自己的信教經歷,因此慕道友中只要不帶警惕心理的都會因從眾心理而入教。

最要命一點時,教會會向分派責任一樣,把新人分配給堅定的基督徒,由某基督徒定期與這幾個新人私下交流,這個基督徒稱為帶領人【leader】,新人稱為小羊,典故取自聖經中耶穌的比喻,耶穌是牧人,基督徒是羊群,牧人為羊群捨命。由於這個非常私人化的交流產生出來的友情,常常是最具有牢籠力的。當我離開基督教時,之所以有一年猶豫不絕,而是到畢業工作後才公開離教,正是因為很多要好的朋友都信基督教,實在不忍辜負他們的期待。而離開原地方後,這方面壓力就小很多。

3、良好氛圍

不少人都感嘆教會中氛圍好,事實也是如此。聖經中將教會比喻為信徒的家,基督徒也朝這個方面努力。

每次聚會大家一起唱聖詩會感到很寧靜和快樂,禮拜結束後大家一起禱告會讓大家緊密地連在一塊。連很多朋友閨蜜也難做到如此親密。

另外教會也經常舉行活動,「聖誕節Party」,「復活節Party」,春遊,野餐,騎行,登山,放風箏等等,有些開放一點的也會去唱K,不過會遭到一些敬虔的人的反對。

教會的活動很多,大家玩得也很開心,因此教會生活通常比枯燥的日常生活有吸引力。不少改革宗基督徒認為,以這種方式傳教而信的人並非真信,當活動取消時,就不會參加教會了,事實正是如此。

4、責任感

為了讓一個新基督徒穩定參加聚會,通常教會會給這個人安排一些教會事務做,即「服侍」。

當人接受了一個任務後,通常會產生責任感,被這種責任感束縛,即便TA不想參加聚會,也會硬著頭皮上的。

教會的這種方式很常見,通過責任感去束縛新人,新人為了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也會讓他更加投入。這就是為什麼「責任能讓頑皮的小孩成熟起來」,老師里遇到頑皮倒蛋的同學,就將一些責任交給他,慢慢他就很成熟,很聽話了。

5、奉獻

最高級的留住人的方法,把TA的錢留下。

耶穌說,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 6:21】

教會充分應用了這節經文,通過十一奉獻讓信徒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教會,如此也將信徒的心留在教會。當信徒將錢奉獻給教會後,對教會的歸屬感、認同感就更強。

同時存在一種賭博心態,我已經下了很多賭注了,就更不可能離手,只能跟下去。信徒將更多的金錢、情感、時間給了教會,潛意識裡就不斷強化教會一定是真的。當教會與世界衝突時,聖經與常識衝突時,教義與科學衝突時,TA更願意相信教會是真的,就更不容易從教會中撤出了。

6、崇高使命感

教會將「傳福音」視為「拯救罪人的靈魂」。戴上這種崇高使命的光環的令人愉悅的。

牧師在講道時,不斷地將「外界」妖魔化:世界是由魔鬼控制;非信徒要麼醉生夢死,要麼昏昏噩噩;非信徒不過要滿足自己肉體的慾望;世界就是向錢看;世界沒有愛心都是假愛,基督的愛才是真愛……通過妖魔化世界讓信徒斷了後路,來到教會。TA們慚慚就離開親友,離開原來的環境,投入到教會的懷抱。同時基督徒們妖魔化世界之後,又以聖潔天使的身份來憐憫世界,來拯救世界。這個過程他們十分享受。

7、會友制

小眾更能激起共鳴。

有些教會實行會友制,即滿足一定條件的忠實基督徒可以加入,成為會友。成為會友之後,會友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他們之間所思、所想、所談皆是神,他們之間完全脫掉了世俗的羈絆在信仰的天空里翱翔,他們之間任何一個人的信仰稍微冷淡或褪去,其他人就想盡各種辦法將TA烘得火熱起來。

加入成為會友,意味者你已經成為進階基督徒,想退出就更難了。進階基督徒為什麼會願意自我洗腦呢?難道他們不會懷疑嗎?

二、基督徒的心結

為什麼基督徒越信越深,不能自拔,我疏理下大約有11種心結。

1. 被愛需要

我們都有被愛的需要。當聽到耶穌為自己流血犧牲自然會感動,更何況基督徒渲染說,神一直關注著你,當你還在母腹中時,他就已經愛你時,你的心便瞬間融化了。

其實隨後此信仰就會要求你,要愛神勝於愛父母做為回報,否則不配跟隨耶穌,甚至說「兒女要與父母為敵,甚至害死他們(太10:21)」。哈哈,可笑可笑。

2. 深層寂寞

人在世上其實是很孤獨的。雖然我們有很多的家人朋友。但他們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當你求學在外時,家人更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很多不足夠重要事情也不會向他們提起,放在心裡就會產生孤獨感。更何況人內心很微妙的情感連自己也無法言說,別人更加無從曉得。心思細膩、有內省習慣的人更加會感到孤獨。周國平說過,「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也不能把它根除……」

因此當基督徒說神無微不至地了解自己,願意傾聽自己時,你的心會被溫暖。基督徒說對神可以無話不談時,會覺得沒有孤獨了,連深層寂寞也沒了。

現在我覺得,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安慰,不如去欣賞孤獨的美與樂趣。

3. 神秘感召

通常有一部分基督徒不是一接解基督教就信主的,他們與基督教接觸有個過程。可能首先,在某個很偶然的地方認識了某位很好的基督徒;然後又偶然獲得一本聖經;再後偶然來到教會……如此種種,總之,這一系列的偶然和巧合,使他們覺得存在一種神秘的感召,莫非是上帝在召喚自己?!。這種好像整個世界連上帝都圍著自己轉的以自我為中心是多麼快樂啊;從被忽略的人一下子變為被選中的人難道不令人滿足嗎?

把偶然經歷非常主觀地當做必然的、神秘的體驗,這種現象很常見。正如某男孩與某女孩相遇,感到非常的機緣巧合,大家素不相識,卻都來到同一個城市,都來到同一個大學,都報同一個系,都參加同一個活動……才遇到的,一個條件不滿足就遇不到了。而他這翻話對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一名女子講述,率試不爽。當一個解釋可以解釋所有的問題時,它事實上什麼也沒解釋。事實上生命中充滿了無數獨一無二的巧合與可能,也正是生命美妙所在。

4. 瞬間升華

信基督教就這樣一件奇妙的事:前一分鐘你只是無名小卒,you are no body. 只要你相信,你就是比巴菲特更富友,比奧巴馬更尊貴的人,因為你成為了神高貴的兒女;前一分鐘,你講話沒人會聽,只要你相信,你的禱告就能達到神的面前,而且「無不應允」;前一分鐘,你在世上沒有半點成就,Such a Loser. 只要你相信,世界萬有都是你的,你在神那裡有無窮的產業。

這種瞬間升華的速度遠遠超過光速。正如同聖經中說:「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與王子同座」。因此你想要出人頭地,或者想要獲得尊重,或者僅僅想要做個體面的人,不再需要勞碌半生,只需要這種瞬間升華。哈哈。

5. 脫離負擔

消極主義者說,人在世上就是受苦。其實有些道理的,人在世上就無窮的責任與負擔,人永遠要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突然相信基督教你不需要自己來扛了,因為神會擔當你的軟弱,多麼美好的事。本來你要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突然神已經預定好了一切。考研失敗了,是神的帶領,做生意失敗了,是神的帶領;找女朋友失敗了,是神的帶領;父母無法贍養,神會預定出路;最後妻子跟人跑了,也說神有自己的美意。

你可能會說,如果這樣活著,自己寧願死。但只要你相信基督教後,你就會這樣活者。

脫離負擔表現的另一個方面是,「沒有自我,只有基督」。基督徒朝這個方向走時,遇到任何問題,就不需要思考判斷,只需要聽聖經的、聽牧師的、聽「內心覺得平安」的, So easy. 結果也無關緊要了,因為不管結果是什麼都是神預備的,都要開心接受。這樣還有什麼負擔呢?

6. 少數真理

當你接受聖經為真理時,你就成為少數掌握真理的人。看世上芸芸眾生,茫茫碌碌不知為何;自已只消抬頭一看,便洞穿來世今生。眾人為利蠅營狗苟,自己為義捨身不惜。這種感覺太爽了,甚至比海洛因爽。

聖經說,進天國的人是少的。這句話更加深了做為少數派掌握真理的快感。我們可以大膽預見「上帝真愛世人,人人上天堂」,這是基督徒不願看到的。

別人解不開的人生的意義,自己已經掌握,原來就是永遠崇拜上帝。哈哈哈。

7. 救世偉大

我在世上的唯一目的是拯救更多的人脫離地獄和魔鬼,難道這還不偉大嗎?

呵呵,最卑微不得志的人可搖身一變成為救世使者,實在令人亢奮。

還有,基督徒總喜歡自覺不自覺的暗示和提醒自己。教會外的世界很危險,爾虞我詐沒有絲毫愛心,在魔鬼的引導下縱情聲色,在自己原罪的荼毒下醉生夢死。外邦人的行為都是罪惡的,雖然表面上的善行,但骨子裡都是驕傲、自義、自私、虛榮的……顯然這樣想會增加救世使命感、崇高感。同時也斷絕自己離開教會回到世界的可能性,這就是為什麼基督徒很難脫離信仰的原因之一。

正因為如此,基督徒不管是在觀察外邦人還是自己內省時,總喜歡關注人性的陰暗面。喜歡關注描寫人性罪惡的報道,而對描寫人性善良偉大的記述總是持消極態度,彷彿見不得別人好,彷彿人性越壞,人越渺小,耶穌越高尚,上帝越偉大,自已的信心越堅定。

8. 受難情結

「你要為義受逼迫」這樣的詞句常常出現在聖經中,也成為敬虔基督徒的口頭禪。人都有一種受難情結或者稱為「彌賽亞情節」。

基督徒常常幻想自己因為堅守真理而受到逼迫,你越攻害基督教,我就越覺得自己是真的。這和恐怖主義很像,你越打擊我,我就越認為自己是對的。因為我認為你是屬魔鬼的,被魔鬼猛烈攻擊的,自然是絕對正確的。

結果,基督徒事業不順利,常常就幻想,這個世界不能接受基督徒,這個世界逼迫基督徒,所以我的事業不順利,而別人幹得那麼好。隨後基督徒又會用「我不屬於這個世界」來安慰自已。

9. 自卑反彈

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點自卑,正如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點驕傲。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自卑反彈。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東西是自己不能理解不能領悟的,這很正常。而基督徒卻認為只有我不能領悟的,才可能是真理,意思是要連我都能領悟的,那就不可能是真理。自卑到這個地步,用「自卑反彈」形容最為恰當。

中古神學家陀度利安(拉丁護教派主將)露骨地展露「自卑反彈」:「正因悖謬,故余信之。」這也反映了基督教的反智本質。

近代神學家克爾凱郭爾也繼承這個觀點,「正是因為上帝的啟示是客觀的「悖謬」(反理性),所以我們才相信是真理,因為若上帝的啟示必須符合理性,理性自身就成了與上帝同等的存在,或甚至是主人,這本身是最大的荒謬。」一位改革宗牧師兼神學生在與我辯論時也使用這個觀點,足見基督教反智本質的影響多麼之深。

難怪加爾文和多數牧師都教導基督徒要自卑,都「自卑反彈」了。哈哈哈。

結果我越是與基督徒講理,他們越是聽不進去,因為連自己都懂的道理,怎麼可以是真理呢。哈哈哈。

10. 賭博心態

帕斯卡宣揚一種賭博心態來論證神的存在,即如果上帝存在,我們信他,則有獎賞。如果上帝不存在,我們信他,不會損失什麼,因此我們應該相信上帝。自作聰明的帕斯卡,沒想到這種想法也不被正宗基督教接受。因為這是賭博的信心,不是純正的信心,即使你信了,還是會下地獄。哈哈哈,可惜。

現今更恐怖的賭博心態是:我已經在基督教信仰上投入很多了,我不願也不能接受它是錯的。這不正是賭博嗎?我已經賭上的太多,退出是不可能的,只能賭下去……

11. 反智快樂

聖經里充滿了對智慧、知識的鄙夷,這些對於惰于思考,或者腦力有限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牧師最喜歡教導,基督徒最喜歡聽的是: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1:27] 這是使徒保羅給的一劑完美的預防針,任何基督徒在被駁斥到近乎崩潰時,都可以靠此節經文迅速恢複信心,「你們雖有世上的智慧,但神要揀選愚拙的,讓你們羞愧。」一瞬間腦袋空空的基督徒,比滿腹經論、博聞強識的學者更勝一籌。

當基督徒在與外界交往中,遇到愚笨一點的人,就盛讚基督教合乎理性,非同迷信。遇到聰明一點的人,就稱神超越理性,人不能了解。被駁斥得無言以對時,就稱「神揀選愚拙的,讓有智慧的羞愧」,然後回味一番、點頭稱許,「果然事實就是這樣。」他們甚至認為這句話是聖經的一個預言應驗了。於是乎,「天下莫能與之爭」,自己是常勝將軍,不亦樂乎。

還有很多心結不一一細數,正是這些心結讓一代代基督徒前赴後繼,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附:聖經反智經文

  1. 我(神)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林前1:19]

  2. 智慧人在那裡?文士在那裡?這世上的辯士在那裡?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么?[林前1:20]

  3.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1:27]

  4. 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外邦人為愚拙;[林前1:23]

  5. 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虛妄的。[林前3:20]

  6.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傳1:18]

  7. 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 [林前8:1]

  8.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林前13:2]

  9. 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林前13:8]


謝邀。不過抱歉,知乎上風氣非常不好,因此不再回答爭議性問題,雖然非爭議性問題也總會有人莫名其妙地來罵你。

僅就基督教為例,可以提示你幾個思考的方向。

一,宗教不只是思想,還有歷史和體驗。

二,降伏於一個超自然的位格者,未必就是不自由的。有時候不自由只是你的想像。

三,檢查一下你的思想,看看有哪一個是屬於你自己的?


宗教的創立者有極大的智慧。他們的目 的無非有幾個:

1. 統治

2. 救贖

3. 兩者兼有

===========

宗教的創立者已經看透了一切。但是百姓是愚昧的,無知的。如何挽救這幫無知的人,脫離愚昧,達到更高的境界?推動社會進步?

佛祖選擇了直接告訴百姓,結果無人能懂。

更好的辦法建立一套可以簡單易行可以操作的組織和系統,這就是宗教。

舉例,比如說地獄。

存在地獄嗎?可能存在這麼一個不太好的世界,但是絕對不是萬劫不復的地方。但是我直接告訴你沒有地獄,你會不會肆無忌憚的去行惡?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有很大可能。所以我告訴你要有好行為,這樣才能不入地獄。我這話欺騙你了嗎?有也沒有。但是有一點,行善愛人絕對會讓你進入更美好的世界,所以對百姓愚人,你不如簡單的告訴他:行善入天堂,不行下地獄。只有簡單到這種地步的 道理,他們才能理解。

你們鄙視宗教建立者是個騙子,但是其實他早已看穿了一切。只有而且唯有此,才能拯救這幫窮凶極惡的愚人。想像下教化幾千年之前目不識丁的野蠻人需要多大的智慧?!

洞悉真理不能拯救世界,只能拯救你自己。唯有讓世人都追隨你的洞悉的真理和教導,方能拯救世界。


謝邀。

題主說得面很廣,是全部宗教的事情,我只能就我所認識的基督教來回答,其他宗教我不知道。而且宗教與基督教信仰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剛剛我舍友突然跑過來說:不要管他們,這分明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但是我希望我自己能當一個翻譯,為你翻譯這可能你不很了解的話語。畢竟國內對基督教的知識傳播得不夠,導致很多人對基督教有誤解,甚至自我防禦性的言語攻擊。我對《聖經》懂得不是特別多,可能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斧正。

第一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可能不。為何呢?因為我們長期浸淫在已有的教育之中,我們對世界看法的前提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要是不符合「理性」的全是不存在。但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理性是在永恆時間上的理性么?沒人知道。因此,很多人選擇現今的「理性」作為評判一切的標準。而基督教的大前提是什麼呢?存在一個全知全能,毫無不義並且在時間上永恆的上帝。這是一切美善的標準,若沒有這標準,我們無法衡量何為善惡。當你理解了這一點之後,可能聖經上的話,神的所為,我們會更好理解。

然後我來談談為何不是思想統治的問題:雖然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他不想妨礙人的自由意志。因為他愛世人。因此人可以選擇跟隨上帝,彼此相愛,亦或是偏行己路,互相仇殺。但是,這一切在上帝眼中紙包不住火,是無法掩蓋的。所以,你們在教會看到的彼此關愛,殷切奉獻,互相扶持並不僅是聖經中的要求,而是人在跟隨上帝的道路中,自己的真心流露。但是,如果你帶著有色的眼鏡,並以唯利是圖的「絕對理性」去看這一切時,世界完全不同了。(這裡絕對不是貶低理性,而是一個偏激的例子,不要過分解讀。)這裡的人的選擇與傳銷洗腦截然不同,這也是我想闡明的第二點,上帝看人與我們可能不同:上帝看人在於人的內心意圖,而人可能更看重表象和結果。因此,傳銷的洗腦是人追求利益的手段,而人在選擇上帝之時,則是人內心對真正善的追求。

同時,第三個問題我也回答了,人追求的是什麼。人追求的各有不同,但是真正選擇追求上帝的人絕對不是追求與上帝所代表的一切美好事物相反的東西。因此,有人追求永遠的生命,有人追求救贖,有人追求愛,有人追求正義,有人追求真理。這些都是追求從罪惡中解脫的方式,並且《聖經》中告訴人如何去做,而理性卻不能告訴人如何擺脫罪惡,甚至有時候理性自身連善與惡都無法衡量。(這裡可能說的不對,希望大家指正。)

三個問題回答完了,這裡我希望說說一些大家的誤解吧。

聖經上不是要人追求自己的榮耀而誇口,而是真心的去愛。愛你的父母,愛你的妻子,愛你的工作(老闆),愛你的敵人。因此,並不是什麼」聖母「情結,也不是什麼」賭徒心態「,而是一個人從罪惡之中走出來,通過讀聖經,踐行聖經的道理,改變內心的不義,慢慢地更新自己,走上一條光明的道路,變成一個充滿上帝的性情與品質的人。而一切益處始於你的尋求,在人的變化中慢慢有份於人,並最後這些追求便成為自然的饋贈,而不需要刻意的尋求。所以,一切美好的東西,包括理性,會在你對上帝的探索與追求中慢慢歸於你。這也許就是很多」理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也是基督徒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這一切的本源來自上帝。

--------------------------------------------------------------------------------------------------------------------------------------------

請允許我變一下畫風。。。。

咳!!!!!!!!!

樓上那個伍宜昌同學!!!!

你下課別走!!!

誰告訴你上帝是反智的了?

聽一不聽二啊!

林前那句的意思全搞錯了啊,有木有!!!

但是!!!!!!

我要感謝你!!!

感謝你驗證了聖經上的一節!

來,來,你看看馬太福音上這節是不是在說你~~~

馬太福音4:5~7

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上,(頂原文作翅)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我沒有說你是魔鬼哦!!!孩紙,不要害怕!!

只是你好像沒弄懂經文的意思啊。。。

你舉得聖經反智經文都是啥。。。

別斷章取義啊,親!!!

來來,經上又記著說:

箴言

1:7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4:6 不可離棄智慧智慧就護衛你。要愛他,他就保守你。

18:15 聰明人的心得知識。智慧人的耳求知識。

啥?還是沒懂。。。

26:12 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對了~~

謝謝你指出那段:兒女要與父母為敵那段~

不要笑!!

很重要的一段!!

為敵不意味著你要和父母打起來啊!!!

也不是要讓你和父母吵架啊!!

更不能咒罵你的父母啊~~

那該怎麼辦?

我們的耶穌說過啥來著?

愛你的敵人!!!

你要使你的父母歡喜~~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你瞅瞅,多不容易啊

能做到這點多難啊!!!!!!!

咳,希望你能明白哈~

上帝愛你~

———————————————————————————————————————————

不好意思,剛才畫風有點不對。

總之,不管信與不信的人,不論你是什麼」徒「,也不管你把什麼作為你人生的目的和人生觀。希望你們能夠知道,有一條道路在那裡,這條路,不是那麼好走,也不那麼難走。真理,實際,道路就在那裡,如果你想要得到他們,上帝會白白地給你們。沒人強迫你走任何路,但是,愛你的人總是希望你走上正確的道路。


先給答案:宗教不是統治思想,它可以與你的其他思想保持彼此不干擾。

不是。實際上,具備較完備教義的宗教往往是一群思想的集合,而這些思想往往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會讓宗教思想看起來反而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宗教思想是無法統治一堆思想的,只是對它們的寬泛整合。而且在具體的歷史背景下,宗教思想自相矛盾其實還有好處——一定程度上讓你有機會選擇其中的某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基督教對政治統治的看法。

最初的基督教堅決反對國家機器,印象中這個思想的來源是斯戈多學派與柏拉圖主義。它認定國家機器的世俗統治者的暴力工具,被認為是人性之惡的集合體,起源上是世俗的,過程是殘酷的剝削與壓榨,結果造就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無論怎麼看,國家機器都與基督教完全不相容,基督教可謂是最早的無政府主義,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基督教早期是不被羅馬政府與日耳曼封建主待見的。

從公元7世紀開始,基督教逐漸認同國家機器。 原因:羅馬帝國招安了基督教,因此其無政府主義的革命稜角被摩擦;黑暗時代開始後日耳曼蠻族力量強大,教會為了保全拉丁文明,主動與日耳曼蠻族接觸 ,致使二者之間相互理解,許多日耳曼家族派遣成員成為教職人員,水乳交融自然造就利益相關,國家機器也不再那麼面目可憎;伊斯蘭的興起給基督教地區帶來危險,法蘭克帝國強有力的國家機器證實了基督教此時需要國家機器。

10世紀前後,基督教甚至發展到想要自己成為國家機器,由教士成為官僚。平心而論這個目標其實挺合理的,由社會優秀成員擔任官僚總比家族世襲的貴族更能體恤民情,但這不是重點所以這裡姑且不論,後來英諾森教宗、卡諾莎事件之類的高中教科書都有,總之基督教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對國家機器的態度以及發生了徹底而實質性的轉變是毫無疑問的。

到16世紀左右時,基督教對待國家機器的思想其實已經完全自相矛盾了,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看似合乎教義的解釋,彼此矛盾而多樣的宗教學說可以讓人在當時嚴苛的歷史環境下,有選擇相對符合自己意願的思想的可能。

有些人會說,基督教宗教思想的專制看似也很明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歐洲近代史所謂的宗教思想的干預、單一化等,其實是實際的政治鬥爭,原因在於現實的權力爭鬥者的私慾紛爭,宗教只不過是一面旗幟。英王建立自己的教會絕不是為了宗教真理,只是為了加強自己的王權,後來迫害天主教徒清教徒等等都是現實而具體的權力鬥爭,說明當權者的不寬容,宗教思想向來是寬容的——有許多矛盾之處的思想才會寬容,一致口徑的回復往往意味著專制。

可以的。其實就是理解哲學範疇的不可知論。

這部分可參見我的回答《無法理解神靈是否與人類的智力、能力有關》和《對穆斯林來講真主是不是比父母、比愛人更重要》,文末有傳送門,在這裡簡短解釋一下。

選擇信教與不信教其實是一個哲學問題而非科學問題,它與不可知論的哲學綁定。在不可知論的哲學中,世界的本源是物自體——宇宙有暗物質,但是我們無法觀察到;有可供光線通過的「以太」,但是人類無法看到;有一些能量在隨時影響著我們,但是人類的感官無法感知等。候鳥有感受磁場判定方向的本能,人類沒有這種感知能力,也永遠不會有,充其量是通過被render出來的其他視覺因素來判定它的存在——羅盤失靈,或者計算機的可視化報告等。但是不是說我們在技術尚未達到可以用可視化的技術呈現磁場狀況之前,磁場就不存在呢?這就是純粹的選擇問題——我個人認為神靈是存在的,宗教有其合理依據。

宗教思想在不信教的前提下是可以理解的,前提在於你理解不可知論的哲學理念。這裡請格外注意是「理解」而非「相信」,理解什麼東西並不需要非得相信它。但是如果你不理解不可知論,認定它很荒謬,那對任何宗教思想的理解都不可能。這就是人多元思維的重要性,不夠寬容的人不願意理解某些世界觀,所以與它對應的思想也會被錯過。

宗教對人的影響因人的心智發展程度而異,對心智不發達者來說它是功利性的,可以使自己內心平靜、獲得慰藉,或者求財,本質都是有一些實際的功用。對心智發達者而言,它是認識世界、給自己定位的一個世界觀。

如果宗教不被特殊利益集團利用,它可以發揮極好的社會協調作用,因為宗教思想往往趨於和平和保守,願意關注社會公眾的意願,遏制過於激進的思潮可能帶來的危害。比如薩達姆的萬人坑在伊斯蘭教的價值觀下本是不會出現的,薩達姆是一位身著軍裝的世俗派,所以他的殘暴統治無法得到制衡;土耳其共和國建立起初,在當時歐洲流行的世俗價值觀下,奉行民族主義原則,導致庫爾德人被壓榨許多年,也是非常令人遺憾的歷史。在貧富差距極大的迪拜,伊斯蘭教卻很好地緩和了社會矛盾,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的穆斯林和當地的富人都能不發生什麼治安衝突,且不說分配機制如何,至少與戰亂導致民眾流離失所相比,伊斯蘭價值觀的保留還是有助於社會發展的。不要覺得英國比西班牙先進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智慧」,只不過是義大利西班牙的繁榮歷史在與南部、東部的伊斯蘭教的戰爭中被中斷了而已,遠離外部入侵千餘年的英國獲得發展還是有和平因素的巨大貢獻。

最後附上對問題 宗教思想在不信教的前提下能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嗎?的補充,原文複製自我的另外一篇回答,以伊斯蘭教為例,文末有傳送門。

真主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本質,具有哲學意義上的物自體地位。類比舉例的話:

真主的意志就是包含了一切色域的顏色空間,真主的意志限定物體明度與暗度的極限。人的視覺認知能力不及真主萬分之一,因為作為平凡的生物體,人的視椎細胞有其特性,人的視桿細胞有上限數目。真主的意志的小小小小一部分,是人視覺認知的唯一對象。

真主的意志是一切聲響的集合體,從0.00…1赫茲到數百萬赫茲的聲音存在空間都是由它界定,它是人接受聲音信息的唯一來源與形式。

真主的意志是一切感性或理性的集合體,任何邏輯關係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它符合感性而直覺的判斷;任何美感或立場得到認可,是因為有理性框架的定位。還有更多尚未被挖掘的人類感性,有許多因直覺尚未變化而難以被歸納羅列的理性,它們是真主的意志的一部分。

諸如此類,其他例子不再贅述。真主的意志就是世界,真主的意志限定世界,真主的意志界定人的認知性質與方向。沒有真主你就沒有視覺認知的對象,沒有聽覺認知的對象,沒有觸感認知的對象,你什麼信息都獲取不了,你的父母也是,甚至整個人類社會都不再具有意義。那你說,真主是否比父母更重要?

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類比: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太陽是否比父母更重要?

對於地質學家來說,地球是否比父母更重要?

對於水利工程師來說,水是否比父母更重要?

對於博物學家來說,自然界是否比父母更重要?

當然更重要。

不光對於這些人,對任何人來說太陽地球自然界和水都是更重要的,和你是什麼身份完全無關,這很容易得出結論。

二十四孝中的蔡順為母親採桑椹,王祥把胸膛貼在冰河上為母親捕鯉魚,對他們來說到底是母親重要還是大自然重要?當然是大自然重要,自然界都沒了你從哪裡採桑椹捕鯉魚?同樣的道理,真主的意志界定著世界,人的認知對象就是它的一部分,生存環境就是它,哪怕有人一輩子不了解宗教學說,也無法改變它的重要性。哪怕蔡順王祥從沒意識到自然界是世界的一部分,從沒覺得他們孝順母親的行為是得幸於真主的意志,也不影響它的重要性。不光對於穆斯林,對於任何人來說,真主都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真主至上」的內涵所在。


首先,你不要把現在的你當成真的是你。因為把你放在中國,所以你才信了無神論。如果把你從小放在熱帶雨林,那你現在就包一塊布,如果把你從小放在愛斯基摩人裡面,你現在也是愛斯基摩人。把你從小放在農村,你就是務農的。你絕對也不會按照城市裡的人那樣思考,也不會象沙漠長大的人那樣思考。

我們只能根據我們原本被灌輸的東西,選擇我們認為最好的方案,所以我們其實是沒有自由的。

我們其實也沒有自由選擇更多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作出合理的判斷。因為我們的心是不容易改變的,當我們的心充滿淫亂的時候,我們更多關注淫亂的東西。我們的心如果充滿污穢,我們也會更多關注污穢的東西。如果我們的心不信有神,那麼我們就不能接受有關有神的觀念。

所以聖經明確說:信耶穌的人是上帝所揀選的。信了耶穌以後,我們會選擇改變我們的心,比如: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 5:3-10 和合本)

我們可以禱告求上帝讓我們有一顆虛心的心、哀慟的心、溫柔的心,包括願意為義受逼迫的心,等等。

心改變了,我們就願意聽從更多方面的信息,做出更好的選擇,這就是自由。

信耶穌不是洗腦,而是洗心革面,做出更好的選擇。因為上帝也不是要我們守規條,我們凡事都可做,不做無益處的事情。所以在我們的世界觀里,我們選擇我們認為於我們最好的方案。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哥林多前書 10:23 和合本)


謝邀。 @遙夜

在我的理解範圍中,事情沒那麼複雜,事情不是你想的那麼複雜:

我現在就可以說依靠謊掙他幾十萬。

我現在就可以去保養個女大學生。

我現在就可以去飯店和高朋們觥籌交錯。

我現在就可以去拿著一沓錢去賭博。

我現在就能用便宜的劣質的來路不明的牛肉當符合Halal食品蒸包子賣。

我在建築系混過幾年,深知簽個字點個頭或者裝作沒看到就能掙很多錢。

我現在就能出軌。有時候金錢所到,甚至不用推到。自薦枕席。

我現在就能和很多人一樣用女性的生殖器罵人諷刺人。

我現在就能寫個答案獲得幾千個贊。

我現在就能找無數理由不管我的老爹老娘。

我現在就能追隨魔鬼放棄我的信仰。

沒有任何力量能統治我,沒有任何力量植入我的思考,沒有任何力量讓我成為傀儡。同時,我不認同救贖說,自己的惡和罪業自己承擔,這更合乎常理。

《古蘭經》,《討拉特》《引支勒》僅僅是勸告,僅僅是指引,僅僅是警告。潛台詞是我有拒絕的能力和自由。

但我不那麼做。我聽從了勸告,指引和警告。我覺得這些對我更有利。

希望遙夜你明白我在說什麼。

++++++++++

這裡的「我」不是我,是你,是我,是任何人的意思。

題主不如思考一下,你,我,他,她和所有的人真的是從這個優雅的喝水的猩猩變來的嗎?題主也不要全部信高贊的那個答案,他在攻擊基督教的時候,自己也帶著好幾萬的手串,指望著36 72 108個羅漢 護法,金剛加持。


你信什麼就會被什麼洗腦,信科學就被科學洗腦,信中醫就被中醫洗腦,信互聯網就被馬雲洗腦,信佛就被佛教洗腦。


個人覺得是肯定的答案是! 信教,首先得信。不相信怎麼能跟隨呢?


宗教的本質就是一個洗腦組織,為了統治民眾的需求而生的事物。


推薦閱讀:

關於佛教因果的問題?
如何拯救一個信佛過於極端的母親?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如何評價耶穌?
騎士驅動的世界:16世紀前基督西方與穆斯林世界的政治分流
為什麼基督教會產生多種邪教?

TAG: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