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城市茶葉門店 都是冷清 茶葉生意不好做 但是很多人喝茶 這中間的錢讓誰賺了?
02-18
一些茶葉店 跟紅燈區似的拉客 茶葉錢都誰賺了 如何才能從茶葉里賺錢 如何找客戶呢?
茶葉店關店潮中受損最劇的,是過往主打三公消費和禮品茶的商家(尤以鐵觀音為最甚)。而我的感受,真正把茶讓消費者「喝掉」的商家,並未有多大影響。
把茶做好,把茶賣給真正喝茶的人,讓喝茶者在水準提高後仍能喝你的茶,齊活了。
知易行難。
關注此題,為博熱度,虛答一個占樓!
長期喝白開水,對茶葉沒研究。憑感官,還是喜歡毛尖類,對市面普通綠茶,尤其貼標龍井感到厭惡。茶葉老,泡水色黃,缺乏清香,完全沒有喝的慾望。當然對黑茶、紅茶非普及型更不了解,不談感受。記憶里,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喝的溈山毛尖。清新鮮嫩,漂浮如針立,第一次見到,因此感覺好喝。工作後,在峨嵋呆了半年,有次同事買的茶,也是毛尖。因為峨嵋沒有響亮的茶葉品牌,看到也是絕對驚艷。
作為南方農村,家家戶戶喝茶。家裡有人來,第一件事就是泡茶。茶消費在數量上不少。97年左右,10元一斤的茶葉,現在應該漲到100元一斤了。因為南方丘陵,適合種茶,農村基本都是本地自產自銷型。很少有大量喝包裝好的茶葉。這可能也是導致了茶業市場交易額的一大損失。
買好茶的,一般都是送禮。為送禮,指定黑茶。去長沙高橋茶葉批發市場買。價格也是眩暈,幾十元至幾千元一斤都有。茶葉店的裝修,明顯高於該批發市場其它行業的。確實如題主說的冷清,看的人絕對比賣的人少。
同學介紹過一家,對外上千的茶葉,零買只要幾十,批發的話,估計更低。而包裝價格絕對超過茶葉價值。
回到題目本身,感覺茶葉整體利潤分配中,店面租金、形象包裝、各級代理以及稅費應該佔去了一半。無具體數據支撐,僅作臆測。誰跟你說這些商戶不賺錢的,茶葉利潤高。且都是固定回頭客消費,店家一般都會去做點關係渠道(不是送禮那種)現在的茶葉市場其實也在做推廣策劃,綁架了國學文化及佛教文化一起推,遠比想像的要好做。
當然受三公消費確實有影響,苦的是那些囤積炒茶的,扎紮實實守店的店主還好了。
武漢 鄭州 茶市都還不錯。而且現在淘寶銷售的情況也可以推薦閱讀:
※怎麼泡都不濃的普洱茶,是好茶嗎?
※牛蒡茶的功效真的這麼多這麼好嗎?
※茶百科 | 武夷岩茶山場大解密
※為什麼你問「這茶焙了多少道火」負責任的茶人就沉默了?
※當枸杞風靡歐美,別忘了中國大爺的茶缸曾泡下了整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