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寫手,你如何看待於彥舒提出的倉鼠理論?

漫畫家於彥舒針對漫畫創作提出了「倉鼠理論」

原微博地址:Sina Visitor System

在這個理論中

角色相當於「倉鼠」

漫畫的環境和情節相當於「迷宮」

把「倉鼠」放入「迷宮」組成了一部完整的漫畫

而漫畫中角色必須是第一位的

角色必須有魅力

讓讀者記住角色,是漫畫成功的關鍵

因為「迷宮」走完了就結束了

但「倉鼠」可以放入下一個迷宮

還可以出周邊商品

因此

創作者應該多花心思去餵養自己的「倉鼠」

作為一個小說作者,「倉鼠理論」對你是否有啟發?你是否同意角色是第一位的理論?

作為一個同人作者,「倉鼠理論」對你有何意義?


謝邀(打出這兩個字的時候心情真是相當複雜。)

首先有一點很奇怪,就是無論是小說還是漫畫,總愛有人搞「理論」,這類「理論」說白了就是「套路」,就是「框架」。而且這類理論通常都很理直氣壯地把作者的主觀看法當成標杆。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這個倉鼠理論里,把所有受眾都默認定性成了「只關注角色」這樣的一個群體。在這個理論里「角色」才是一切的核心,所有的其他元素都是在為塑造角色服務的,那這就很奇怪。首先要說的是不可能所有受眾都是在全心全意關注角色的,就像這個理論里甚至有的迷宮根本沒有一個作為迷宮該有的架構,就是一條通道。這就把角色的地位看得太過高了,因為不可能永遠是「情節去烘託人物性格」,如果照這麼個說法,也有的時候可能是「人物性格引導情節發展」。

希區柯克說過一句話,「到了最後,你最感興趣的,是在犯罪故事的框架內,拍出道德困境。」

在希區柯克的這個觀點裡,「犯罪故事的框架」就是「迷宮」,而「道德困境」的載體是「倉鼠」。希區柯克這種觀點和「倉鼠理論」的不同在於他把「迷宮」的架構作為預設,而人們記住的絕對不僅僅是他電影作品中的人物,因為他劇情的安排和氣氛的製造手法都是非常精到的。他知道視聽體驗是在為電影的質量服務,所以電影最終的成品效果是由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畫面觀感、氣氛烘托和所表達出的種種情緒,以及千萬種將給不同受眾帶來的不同思考組成的。這就是為什麼經典會是經典。希區柯克的電影大家各有品評,在這裡不贅述。

還有一點就是,不考慮道德立場的預設和部分背景環境的架構,「讀者並不關心迷宮,讀者關心的是倉鼠如何走出迷宮。」那麼意思就是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鮮活的形象來完成——達償受眾的心理預期。「迷宮本身並不吸引人」這個觀點我只能持保留意見。如果角色沒有了迷宮那這個角色就不再能算作一個「角色」,無論是「角色」還是「迷宮」,這兩者都是相互依存的。「迷宮走完了,劇情就結束了。」——「迷宮」怎麼會結束呢?在走出迷宮之後,「倉鼠」不再是進入「迷宮」之前的那隻「倉鼠」了。探索出口過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在變成一隻不一樣的「倉鼠」。我理解這個理論認為角色的分量足夠重,把角色的生命力放在了第一位,並且把後續開發的衍生品也加進了考慮範圍,這可能是現在的市場條件下確實是在發生的事情。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迷宮永遠不會消失。它可能結束了,告一段落了,但是所有人不會忘記「倉鼠」是如何成為現在的「倉鼠」。「迷宮」會改變「倉鼠」,想要讓「倉鼠」永遠一成不變地主導「迷宮」是不太合適的。

神夏圈老早之前有一篇短篇,估計所有人看到這兒就能想到是哪篇。《漫長的告別》。這一篇同人作品就是情節和人物性格相互糅合的典範,所有人在看後不會光想著「情節是多麼精妙」和「人物性格塑造得多麼好」,因為這篇作品之中二者在相互成就,人物之間的關係和情感、動人的情節設定,這二者像墨水和筆一樣成就了彼此,非常的成功。

而倉鼠在穿越迷宮的時候,我們不可能是在俯瞰他穿越迷宮的過程的。受眾也肯定是在迷宮裡的,俯瞰迷宮的只能有作者。意思就是說,讀者即使倉鼠迷路了,讀者也不會知道下一條路會不會通往出口,他們也在期盼,他們也很好奇。所以探索出口的過程才會扣人心弦,這種「未知感」也相當重要。任何一種主張情節的藝術門類中,這才是「故事」的意義所在。

這個理論提醒了我人物塑造的重要性,但我不完全同意。

這個理論對我來說的意義就是,提醒了我永遠不能為了迎合受眾或市場去創作任何東西。

這一切精彩從所有事物的集合中來,角色的性格,故事的發展,作品當中的世界觀,架構和思想,立場與看法,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而我們所要做的,只有尊重創作,熱愛創作,審慎著不斷進取。

這是我的看法。


謝邀。

很有道理,而且在美漫和日漫里非常常見,在傳統四大名著里也有類似的做法,你看現在衍生的西遊記改編作品,就是因為原著讓四師徒的角色深入人心,才有了發掘的價值。

然而,對,又是然而。

倉鼠和迷宮同樣重要,尤其在小說里,因為小說不是漫畫,表現一個人物形象時沒法直接繪畫出來,這就要求用各種各樣的事情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各種各樣的配角來烘托主人公的特點。

就像看倉鼠走迷宮,如果迷宮很直接,那倉鼠走完我們也不會覺得很厲害,然而如果迷宮很難,那倉鼠走完我們就會覺得,哇塞,牛逼!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更牛逼,就是倉鼠直接把搭建迷宮的木板啃了,直接一條道走到終點

╮( ̄▽ ̄"")╭

沒圖


謝邀。

首先明確一個前提,原作者的建議是針對「漫畫」這一載體提的,漫畫作為一種視覺表達媒介,和小說並不完全相同,所以我的觀點並不是要對原作者進行評判,而是從話題中衍生出一些借鑒和討論。

我把倉鼠和迷宮的問題,分成兩段論述。

第一是創作技巧——作者在創作故事時,是否應該花心思在塑造角色上。

第二是價值評判——在一個故事中,角色塑造是否比其餘部分更有價值。

第一個問題,是。因為對於絕大多數通俗小說而言,角色是最表層的,最直觀的,直接與觀眾產生情感互動的要素。一個角色是否能引起觀眾共鳴,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部作品是否吸引人。原作者的漫畫為了淺顯易懂,直觀地把這種互動歸納為「共情」,但實際上這種「共鳴」是多層次的,不一定局限於「可愛」,如果能創作出令觀眾又憎恨又同情的「倉鼠」,未嘗不是一種成功。一個成功的角色不一定惹人喜愛,但要滿足鮮明和可信兩個特點。

一般人在初試寫作的時候,很容易受上帝視角的影響,作者腦海里看到的迷宮是完整的,讀者卻是通過作者的敘述,慢慢進入迷宮的,這時候倉鼠的重要性就顯示出來了,角色是帶領讀者進入迷宮的媒介,再宏大的世界觀,也是從一個人物的出場開始揭示的。所以塑造一個「好倉鼠」,對作者而言,帶來的效益是很明顯的,也是絕對應該去磨練的課題。

至於衍生到同人作者,那就更加肯定了,同人就是圍繞角色而展開的,把角色寫好當然是第一要務。

第二個問題,否。情節,環境,世界觀,或者說迷宮本身,也是構成故事的重要部分,而且比起角色而言,是更加獨特,更能夠體現出作者精神特質的部分,只不過它和角色本身所在的層級不同,不是那麼容易體現出來。寫出一個「引人矚目的世界觀」,往往比寫出一個「引人矚目的角色」更難。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用著「套路人設」而故事本身經不起推敲的作品,但反之的情況卻不常見。

所以原作者否認迷宮價值的部分,我並不能贊同,迷宮同樣有價值,包括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同人創作常見的AU,paro,不正是反應出人們對迷宮的肯定與喜愛嗎,至於商業價值就更不用說了,小到設定書大到主題樂園,不都是「迷宮」的周邊嗎。倉鼠可以選擇新的迷宮重新出發,迷宮也同樣可以接納新的倉鼠,生生不息。

最後想補充一點,創作是一項複雜的活動,沒有絕對「正確」的途徑,只有可供參考的理論和規律,我們最好系統地學習它們,但也不必被它們所束縛。相信你腦海中的世界是精彩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展示途徑,既要保持內心的熱情,也不能丟棄頭腦的冷靜,大膽地寫下去吧。


迷宮本身也可以是IP啊,於老師總不至於沒看過魔戒吧。

沒看過魔戒,哈利波特總看過吧,《神奇生物在哪裡》國內還沒上不等於不存在啊?


我覺得兩位答主其他方面的東西已經寫的非常好了。總體而言是「漫畫重視角色是很正常的,而其他載體(例如你提到的小說)沒錯,但是其他部分也是重要的。」

1:作為一個小說作者,「倉鼠理論」對你是否有啟發?你是否同意角色是第一位的理論?

作為一個區別於下面同人作者的原創小說創作者吧,我認為在寫作過程中這個理論的確讓我注意到了一些盲點,比如是不是可以更加註重角色。但我又是自傲甚至自大的,這代表著我不可能肯定別人的理論。

寫了好幾年,我有我自己的方法,文風,設計,不可能因為別人一個甚至不是針對小說的理論去做什麼變更。我作為小說寫手,我只會說它在漫畫中或許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我不是漫畫創作者,所以我無法做出評價。因此我只會說:「對於小說,無論是迷宮還是倉鼠,都是很重要的。」

小說這點無論是現實還是科幻,亦或是奇幻,都需要劇情。讓角色動起來,有路可走的,是「迷宮」。一個角色只有在那個世界裡,那個劇情里,才是他自己。

2:作為一個同人作者,「倉鼠理論」對你有何意義?

我不怎麼寫同人,有也是比較早的時候的事情了。對於同人這個問題甚至有點偏頗了,因為連倉鼠都不是「你的倉鼠」的時候,迷宮確實變得有些不太重要。

為什麼?

因為同人本來就是面向「熟悉這個角色,並喜愛她的人」去創作。也就是這個倉鼠已經很活潑了,你只需要有一個場所給它就行。

原創和同人走的完全不是一條路,方法設計思路也不同。但我認為確實這個時候,對於角色至上的同人,「倉鼠」也許更重要些。

當然,你如何去塑造別人的「倉鼠」,如何創作適合的「迷宮」,都是需要注意的。不可偏頗,不可偏激,辯證看待。

我想,於叔的理論就是因為極端所以才那麼多討論吧。但是換句話說,也是因為極端,才流傳的那麼廣。

至於是好是壞,不待我說。


簡單來說就是故事不重要,角色更重要。但事實上這二者相輔相成,只是後者方便做出具體的產品不斷反覆壓榨其價值來賣錢……


不是寫手,我只單純地回答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1.很多事情是不能簡單地一分為二去看的。

2.他的建議是一條可行的路,但創作有很多條路可以走。

3.很重要的一點。倉鼠可以離開迷宮。但在一部作品中,是環境塑造了角色


我比較想知道,走進下一個迷宮的倉鼠,還是原來那隻嗎


我為了顯擺倉鼠,還是希望它能破一個複雜的迷宮


喬峰,李尋歡,小燕子,甄嬛……看到這些名字,是什麼感覺?

你不覺得是普通的字、隨便的名字,而是一個個人,各自有各自的性格,各自有各自的經歷與人生。

他們的人物形象自然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作者怎麼把他們的人物形象告訴我們的?

難道作者花了無數精力想了無數形容詞告訴我們喬峰是怎樣的人,楊過是怎樣的人,然後讓我們愛上他們?

並沒有,我們幾乎完全是通過情節來了解他們的,作者也是通過情節來展示他們的,這種情況下,我怎麼能將人物剝離出來說他最重要?

倉鼠當然重要,但迷宮決定了倉鼠是怎樣的倉鼠。

啊,關於漫畫……並不那麼了解,所以不評論。


我看了於老師的黑白無雙,雖然沒有看完,但是整體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在這部漫畫中,雖然作者努力去構建一個世界,但是整部作品的世界觀仍然是糟糕的一塌糊塗,人物設定比較幼稚,場面刻畫過於隨意,比如說那個長白山天池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直接上來一個下手就報告「老大,不好了,那鎮壓妖魔的天池出事了」,可是讀者到現在還不知道一點天池的故事,於是作者又趕緊圍繞天池展開一段描寫,這在國漫中是一個常見的問題――走哪說哪,沒有足夠的鋪墊,總想通過故事情節的突然出現搞個大新聞大驚喜。很多動漫都有同樣的問題,像大魚海棠和開學考試,設定龐大混亂,故事進度太快毫無鋪墊,細節的描寫過於細緻與整體的關係不協調。

說了這末多,我只是想表達。。。於彥舒老師的畫面是真的好!!!故事是真的爛!!!他說的理論還是不要在意的好。。。


角色是那樣一個角色,也是作者本來想好的,本身不變,放你想要給他設置障礙的時候他已經不受你控制了。只不過情節是一個表達的媒介,通過它來展現角色本身。

當然展現角色本身的還有人物關係,心理狀態等等其他的東西呀。如果只說情節是不是有點偏頗呢?

個人拙見。


推薦閱讀:

《金瓶梅》算是《水滸》的同人小說么?
為什麼國人畫師ask的人氣這麼高?
半年多上馬近20個,漫畫改編網路大電影是一門好生意嗎?
《全職高手》二次創作中如何塑造韓文清和張新傑二者的形象?

TAG:小說 | 寫作 | 同人 | 小說創作 | 寫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