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與騎象人 讀書筆記2

第三章 互惠的本能

【互惠】

互惠是一個比較生活化的辭彙。在社會心理學中,它有另外一個名字——親社會行為。

除了這個,社會心理學家還關注攻擊行為。

有趣的是,攻擊行為比親社會行為更好理解為何會發生。比如,一個人非常憤怒,它就有可能去攻擊別人;或者一個人被排斥了,被欺騙了,他都可能去攻擊別人。

可是,我們為什麼會幫助別人呢?如果類比攻擊,我們可以認為積極的情緒是誘因。但似乎並非感到快樂的時候,我們才會去助人。

在我們非常幼小的時候(5個月大的嬰兒),儘管我們還沒有能力去伸出援手,但是我們已經能夠判斷助人行為是一種好的行為。所以,助人可能是我們的一種天性。這是發展心理學裡最近幾年的重要發現——參見《善惡之源》。

進化心理學家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助人的天性讓我們的種群更好的保存下來。如果面對災難,人類祖先各自為陣,沒有互相幫助的意識。估計也就不會有我們這些現代人類了。

【流言】

流言的作用(往往是破壞性的)是巨大的——但人們似乎總是沒意識到。

不過在交往的初期,流言也有積極作用。它像是一個膠水,可以迅速將兩個陌生人,或者不太熟悉的人一下子拴在一起,好像變成了攻守同盟。

我們對流言的態度實在是又愛又恨。

試問,誰不願意去聽些八卦消息呢(多半是流言)?

可誰又願意成為流言的主角呢?

第四章 自以為是

站在道德的高地,你不冷嗎?

這句話一度火爆知乎,經常有人祭出這句話,或者祭出那副電影截圖。

(當然,我並不認為這句話時時刻刻都正確……)

這一章要講的內容並不複雜,七個字可以概括——我才對,你有偏見!

我們常常認為自己是理智的思考者,面對一個兩難的抉擇時,總是正方反方的證據都會收集,反覆比較權衡,然後得出自己的觀點。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我們最多只能做到一半的理智思考者。我們的情感,立場決定了看待問題的角度與看法,然後我們就拚命地尋找支持我們觀點的證據,過濾那些不利於我們觀點的證據。最後,我們還自以為是地認為這是完成了一整套批判性思維的過程。

海特的另外一本書,《正義之心》,更加詳盡地探討了這種現象,我已經多次吐血推薦。

這個發現帶給我的震撼是巨大的。特別是有一次我給朋友推薦喝咖啡的故事,讓我大為震驚。我告訴對方喝咖啡有諸多好處,比如可以降低心臟病患病風險,可以促進新產代謝,可以抗氧化等等。然而,我沒有提一句喝咖啡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我還在沾沾自喜,因為我確實沒有欺騙我的朋友,我只是或有意或無意的隱瞞了另外的一些不利於我的證據。

當我反思這次推薦的過程,我意識到,我已經開始「自以為是」了。


推薦閱讀:

熊玲:虛榮有何妨
【概覽系列】《社會性動物》第一論——從眾
每種關係都應該有個邊界
N+1 > N ?

TAG:社會心理學 | 積極心理學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