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留學專業」與「名校光環」

##

我的留學經歷還蠻詭異的。

先這樣形容吧:本科讀了個應用性特彆強的專業,這個專業排名「世界第一」,碩士又在「世界排名前五」的學校「鍍了個金」(雖然知乎里黑它是常態~)。這樣的排名光環在每次別人或禮節性或真誠地說「哇,你學校排名我知道」的時候,我除了尷尬地笑一下,無法接下去。

後來想想,我的不自在除了因為臉皮薄,更多是害怕被量化標準綁架。

在國內工作期間,我不得不向工作夥伴和客戶重複這些排名數字,如果不說的話,老闆可能會覺得我不懂表現自己的學歷「優勢」,客戶可能不相信我。同時,我還得在一遍遍解釋人類學專業是什麼後面對對方漫不經心的評價:「哦,那就是文科啊,不好找工作吧。」 言下之意,要不是我的學校排名光環在,我沒資格獲得不錯的工作。

同樣的留學學歷,換個角度來形容一下:我的本科在某綜合排名上找不到的州立,碩士學了個人類學。公立大學裡好的沒幾個嘛,一點也不精英。人類學,這專業有什麼用?

學歷是脆弱的,不穩定的,根據解讀方式而不一樣。就像我把人類學說得再有趣,也沒有資格斷定它是「好」專業。或者說,所謂「好」學歷從來不是個統一的事實,而是無止境的爭論。

學歷是怎麼一回事,怎麼定義學校和專業的「好壞」,最糟糕的大概就是以為它有一個絕對統一的標準。

學校排名與其說關於科學統計與教育,不如說是關於機構之間的關係。

"University rankings are obviously not about science and education but about universities"( Kette & Tacke 2015). From Globalization to World Society: Neo-Institutional and Systems-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聽過強調說技術學校畢業生比普通大學畢業生就業更好的,聽過開玩笑說名校畢業還不是得給深大畢業生(馬化騰)打工的,似乎是批判招聘市場過度依賴985,211,top50標籤,但這樣的論述同時也在加固「什麼是成功的人」,「什麼是好的未來」在我們社會的定義。

##

光是在美國,中國留學生佔到所有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本科的時候,我認識的中國留學生大部分在商科管理和金融會計類,專業課里經常一半的中國面孔,大家習以為常。

現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類專業是申請熱門,管理類專業也依然流行。傳媒、設計、藝術史、文學等等也有了人氣,有時認識學哲學、東亞研究、性別研究的小夥伴,都像遇到了珍稀生物一樣興奮(說起來,碰到這類專業最多的就是知乎了……)說到我自己的人類學專業上課有時還是能找到兩三個中國人,有的冷門專業幾乎無中國人問津。

不可否認,人文社科和政治哲學類即使在歐美也算冷門,大家也一直在吐槽學術界越來越難進,專業選取比例也遠遠說不上均衡。但若以中國學生龐大的人數基數來看,熱門與冷門專業比例就比較誇張了,彷彿中國留學生人群選校選專業的興趣和需求乃至價值觀都高度同質化。

拿現在的學校舉例,在英國的小山坡上,名字有點野雞(好的不自黑了,校友們對不起…)比較特別的是發展學專業排名世界第一但整個專業一年難有個中國人。發展學,人類學,國際關係,人文地理這幾個專業在的環球研究(Global studies)系裡,亞洲人多來自孟加拉,印度,日本。

每次系裡的活動,各個膚色國籍的人在一起熱烈討論去殖民和去西方中心化時,都強烈感受到關於東歐、中東、印度等等的研究很多,批判性也很強,而中國甚至很少被包括在這樣的討論話語里,沒很大存在感。偶爾來一個美國華人教授憂心忡忡說中國沿海污染與民間信仰的關係,然後看到我身邊準備研究一帶一路的日本同學在記筆記……

記得開學第一天我好奇地問學國際經濟學碩士的朋友班上中國人多少,她拿出手機:「百分之九十中國人,你看我今天就被拉進我們系微信群了,都已經一百多個人了。」 當時我就感嘆同一個學校,不同的世界,沒想到我只是換了專業,世界變了這麼多……

根據前年統計,學校全部的兩萬多學生里,中國人有兩千五百多人,亞洲其他國家學生有六百多人,中國學生佔全校15%,國際生三分之一,是亞洲其他國家學生的四倍;而在人類學和發展學、移民研究、國際關係的系裡,這個比例是反過來的。即使在專業強勢且綜合排名高的學校,對於中國學生的冷門專業也特別明顯。

對聽起來「好就業」,「好賺錢」的專業趨之若鶩,似乎很實用,但又好像經不起推敲。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這一代對留學的了解信息很大來源都是別的家長和留學機構。

競爭激烈的留學諮詢行業里,優秀不優秀的標準幾乎已經高度成熟和統一。任何希望挑戰主流標準的留學機構都會發現自己要麼力不從心,要麼水土不服。

這是家長這代人的成長背景,社會因素和留學行業的簽約模式等等因素相互影響而成的。

於是諮詢往往變成家長問:」你們公司去年錄取情況怎麼樣?「 顧問說:」我們去年有個xx普通高中學生啊一開始托福還不到80呢,後來分刷的不錯,錄取了xx,那可是USNEW前30,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強調自己幫客戶進了超預期學校);另外有個來諮詢的學生,成績很厲害,決定自己申請家長都勸不動,結果那麼好的標化去了xx州立,太可惜了(製造焦慮)。孩子目前是這麼個分數嗎,只要努力按這邊計劃,一定能進到xx級別學校的(許諾)。」

和其他銷售業一樣,留學顧問必須要把自己工作里的銷售成分以道德動機而非商業動機帶出來(雖然這兩個動機可以共存)。在一系列華麗的話術或雞血的演講下,都包含著一個信息:「我們能給你的孩子更好的未來,所以我們的服務值得你花這麼多錢,選我選我!」

不是不認同留學諮詢機構的模式,機構也有它的優勢(雖然可能和大部分家長認為的不一樣)。把中介簡單打成智商稅也是低估了學歷焦慮來源的複雜程度。

個人認為,家長願意交大數額的錢讓公司來幫孩子去「更好」的學校,幾乎是一定會奠定一套固定的、雙方認同的價值觀基礎,即「什麼是更好」。

家長對於孩子未來的期望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簡單直接地量化成合同里的服務條款和服務保障——在多少多少標化分下進某排名前多少的學校最好。

而留學機構從自己相信的主流性和實用性考慮,看起來「沒有未來」,「回報不高」的專業就跳過了,想想行業本身的服務性質,為什麼要冒這個險?

在有的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對推薦冷門專業的顧問產生懷疑,甚至借著顧問來打擊孩子對冷門專業的信心。

很多國內學校里沒有設立而歐美學校有設立的」冷門「專業其實屬於興趣導向,乍一看無法匹配具體職業的,就被劃入了危險區。(人家學校明明還是很認真在專業下面列了career的…)

而且有的家長對留學諮詢的定位就是付錢省事,最好直接給張學校和專業名單的保姆式服務。從家長角度來看,更多要的是一個承諾可以實現的結果。

可是每個人對於有沒有用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多元化的。很多高中生英語很棒,其實得到些guideline自己上官網做research可以獲得很多參考(而且這步不該省)留學諮詢的角色應該是輔助參考,而不是主導。然而,很多留學顧問害怕自己要學生做這做那顯得自己的服務值不起價錢,被家長問責,就「替」學生做了,呈現出來的信息不可避免帶著自己的認知觀念甚至偏見。

「這個學校小班教學,很好和老師溝通。」

「這個學校在大城市,實習機會多。」

「這個學校小而精,畢業校友那都是精英。」

「這個學校作為公立學校,學生階層參差不齊的。」

」去東海岸麻省那邊最好,加州華人太多了。「

(有時這些話也常常會從家長嘴裡說出來,而機構方面也必須優先考慮家長要求)

曾經有個家裡條件挺好的高中生對各種國際議題和事件感興趣,然後問申大學哪個專業好啊?我查了幾晚專業信息給他推薦的list里有political science,這個專業名一蹦出來,他父母的眉頭緊皺,說這個專業對英語要求高啊,太難了吧,而且以後能幹嘛啊,要不本科就學個英語什麼的基礎學科提升下語言做跳板以後去更好的學校讀碩士吧,主要是要去個排名好的學校。從始至終,對這個專業感不感興趣,想不想了解一下不在考慮中,全部導向」未來「。

英語要求高,國內如今一大把不把托福刷上一百多不好意思說的學生,還有啥做不到的?XX專業能幹什麼?這問題在於專業是什麼職業就幹什麼的想法本來就不適用了。畢業了就不學習了?互聯網新媒體和產品經理哭給你看。就業前景?早年熱門的商科畢業生在國內招聘會上十分尷尬了,當初選這專業的時候沒人告訴他們只拿個學歷沒有國外工作經驗回來還是會被淹沒在求職潮中。(哎,別打翻我的毒…)

無論你的專業聽起來多熱門多好找工作,不代表你好找工作。別人通過選專業走了「人生捷徑」,不代表是你的捷徑。再說了,你要的是不是別人的成功,想像的是不是別人的」小資生活「?

前陣子和一個同學吃飯時,英國長大的她突然說起她覺得中國大學很liberal和open-minded,特別是人大,我好奇地問為什麼,她說本科在中國實習的時候接觸到了很多拿獎學金來的越南 柬埔寨 蒙古 非洲留學生。

「如果我一直在英國的大學,大概永遠接觸不到這麼多來自這些亞非地區的人,也不會有機會了解他們,和他們交流。英國大學對國際學生的門檻還是太高了,國際學生獎學金少,學歷要求高,從制度上不歡迎這些留學生。」 對她來說,中國的實習讓她意識到自己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其實是西方公民的特權,所以本科國際關係的她後來選擇了發展人類學。

後來又討論了下SOAS和Sussex比較歡迎發展中國家留學生的事情,對重視錄取門檻的人來說就是災難,這大概就是教育中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吧。一個在相對不發達地區讀了中學和本科的人只會越發難達到名校門檻,這往往和資本有很大關係,也是國內留學預備生標化成績越來越高,各個教育培訓在國內收費昂貴且標準統一的很大因素,這些也在影響著孝順等觀念。(吐槽:很多人diss別人學歷的時候彷彿自己的學歷完全是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得來的,的確努力是一大因素,但是對自己的階級特權也要有點認知啊喂)

大學教育中的」觀點「被包裝成「真相」時,」熱門專業「與」名校光環「也就成為了主流公認的」事實「。

##

近年我認識的海歸小夥伴面對一線城市的薪資和房租已經懷疑人生了,而心態怕是崩在親戚朋友的詢問和比較下。

大學教育承載太多期望,無需再贅述。留學的價值是否可以只用物質回報來衡量?

一個墨西哥的女生來讀發展人類學的碩士,學習特別認真,希望畢業回墨西哥用專業學的東西改善社會問題。這樣的動機聽起來是不是不現實也很不「值得」?不過在她的眼中,因為好找工作選一個毫無興趣的專業,對上課沒動力也有些不可思議。

這也是讓我訝異的一點,在這邊很多人你問ta:「你為什麼選這個專業?」對方會說很多,而且聽完並不會覺得ta很「偉大」或者「很酷」,因為無論想改善社會問題還是想去創業還是單純喜歡,他們都認同在這個專業里獲得的價值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

不以自己的價值觀和目的為標準去評價對方的選擇「值不值得」,說起來似乎容易。

本科的暑假回國在一個酒店實習,當時恰好有個年輕的同事新婚,大家都在討論她的結婚對象多富有,她從此當上貴婦不用工作多幸運,主管冷不丁對我來句:」我們都結婚了,你還年輕,還有機會弔個金龜婿啊,加油。「 當時感覺哪裡不對……後來發現這種日常表達太常見了,預設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對方也一定覺得好,因此,連猜測我是不是想要金龜婿,甚至是不是想要結婚都直接跳過了……如果在這樣的日常話語一直呆著,或許找個金龜婿或者「往上嫁」就內化成了自己的追求。

而人生經歷中往往也是,我們難以區分什麼是真正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被我們內化的社會習俗。個人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話語下,人人被鼓勵表達的自己的個人慾望,追尋個人利益,同時,個人必須承擔個體化帶來的影響和不確定性;自我的表達與個性的實踐則依附在消費行為與階層下滑的焦慮中。酒吧里一瓶昂貴的洋酒,一支刷爆微博的口紅都成為了區分社會階層的界限,也影響著個人對於生活方式的願景與選擇。

Individualization emerged as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party state and inevitably became a highly contested process, since it created losers and winners. Most Chinese individuals had to internaliz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individualization by assuming more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ing greater uncertainty and risk, and working harder...The information about new lifestyles and new life aspirations is more or less universal, at least regarding surface values, and it reaches almost every individual...Yet, the actual changes in realizing one』s new aspirations and becoming what one wants to be remain unevenly distributed. (Kleinman etal 2011) Deep China: The Moral Life of the Person

預設每個人的美滿生活都一樣,預設每個人都想要喝得起那瓶酒,預設不買口紅的人一定生活沒那麼美滿,更多時候是折射了自己的身份焦慮,然後又傳給下一代。(我剛要出國留學的時候家裡特嫌棄我穿得像流浪漢,把我幾十塊錢的心愛的包扔了逼我換……說怕同學看不起我,我???結果多年過去了,交到的好友無論自己背不背名牌反正不會嫌棄我)

我曾經向別人解答過很多次人類學的就業方向來證明人類學其實並不是真的「畢業等於失業」,往往發現首先好多職業都被划出了工作籍:去NGO工作不夠有錢,去新媒體比不過去投行,去小公司不穩定,工作薪資不能住市中心的話不體面……

不過奇妙的是,我的人類學專業同學有去了銀行的,去了調研機構的,去了基金的,我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同學也有去了銀行的,去了調研機構的,去了基金的……

在」純人文社科找不到工作」的認知下,人文社科專業的人反倒帶有了一股「不在乎物質」「家底肯定雄厚」「一定是真愛」之類的形象……在線上線上,一方面是「這個專業,呵呵,沒用」的鄙夷,一方面是「學這個好酷!」的羨慕。兩種聲音似乎都暗示著這是個「反主流」的選擇,而越是反對主流價值觀的選擇就說明越抗拒束縛,也就「酷」。然而,我學人類學最大的目的一直是為了更加了解我處的社會和我自己(好奇和八卦的巨大驅動力)同時保持溫飽,這樣的目的和別的目的一樣,同樣是為了自己,本該沒有值得/不值得、主流/非主流的區別,這個選擇也並沒有更有決心。而所謂」個人選擇「和」社會限制「如上所說本就是現在各個文化影響下界限不清的概念。所謂的專業選擇和未來之間的聯繫也並非帶著普適性。

##

除了主流價值觀和實用性這些常識里的陷阱,很多家長和留學生覺得人文社科概念「難懂」甚至「危險」的思想背後都暗含強烈的apolitical(不關心政治)成長背景與傾向,即:認為它不相關,認為它不重要,認為我不該關心

而西方社會的大學教育中,其實不只人文社科,很多專業的課程都會涉及political issues,很多社團的訴求也與identities等相關,大部分西方國家本身的種族文化多樣性對於習慣國內社會文化的人來說比語言可能要更難適應。(放在一些非西方國家留學體驗也適用)

這恰恰是個很大的文化差別,這個傾向帶來的文化衝突感也體現在挺多留學生(包括我自己)身上:不太關心權益和不公平問題,同學討論當下political issues時發現自己能發表的見解少的可憐,常常覺得別人討論的話題」太敏感「」太沉重「或者聽到中國議題容易take it personal,較少主動參與學校公共事務,對各類歧視行為容忍度高,個人權益被侵犯時很少直接投訴抗議,更多依賴過往經驗常識,不信任制度,覺得自己的行動不會帶來什麼效果。

這樣的留學「新」紀元,我看到了一代人把自己認為對的主流價值觀連同焦慮完整地傳給了出國求學的下一代人,一邊期望他們「融入」,一邊擔心他們「太過融入」。

太多高中生上了很多培訓課,刷了很多次分數和課外活動,假期被實習和暑校充滿,不敢落下同齡人的步伐,然後」如願「進入了常青藤,G5,或者top50。他們背負著家長的期望和對未來隱隱的焦慮意氣風發踏入校園。

只是,這如的是誰的願?

##

雖然是篇「不現實」的絮叨,但還是期待更尊重價值觀多樣化的未來。

在這個未來,「光環」與「熱門」不再是加上一群又一群人身上的真理,學習人類學和哲學之類的專業不再是「沒有用」的事情,也不再是「很酷很特別」的事情。

粗糙的原文:

「熱門留學專業」與「名校光環」的時代?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留學 | 大學專業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