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軍軍演 劍指何方
緬甸由於發生在若開邦的人道主義危機在國際上已經飽受質疑,但似乎這黑鍋卻由民盟政府背了,緬甸軍方則我行我素,繼續其武力征服其他少數民族的道路。在緬北的戰火持續激烈之際,緬軍在伊洛瓦底省的勃生地區舉行了陸海空三軍聯合軍事演習,此次演習規模不小,出動了緬軍武器庫中的許多先進裝備,還邀請了眾多媒體前去造勢。當然緬軍近年來經常都會舉行各種演習,此次演習也算是其「例行性」的演習之一,不過仔細觀察演習的內容就會發現,此次緬軍軍演可以說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一般來說舉行軍事演習或重大軍事行動都會有一個代號,此次演習也不例外,但這次軍演的名稱卻頗有意思,英文名稱用了「辛標信」,而緬文名稱則用了「白象王」。這倒不是緬軍不會翻譯英文,恰恰是緬軍故意為之,要知道歷史上緬甸貢榜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就是辛標信,而其因為對大清和暹羅的戰功有「白象王」的稱號。在東南亞的文化中,白象文化猶如中國的鼎文化,其涵義絕不僅僅是一件物品那麼簡單,而辛標信對緬甸周邊強國用兵獲得的戰功讓其當之無愧成為了「白象」的所有者,使得緬甸的侵略擴張再次到達了巔峰,成就了今天緬甸版圖的原型。緬甸海軍在2015年底下水弦號為F14的大型護衛艦就命名為辛標信號,在此次代號為「辛標信」的演習中自然也參加並作為海上的主力。
緬軍本次演習選擇了沿海的勃生地區以便開展海軍演練部分,不過其演習內容卻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陸空配合的陣地奪取和海軍單獨實施的搶灘登陸,其中都穿插了特種部隊的運用。緬軍由於具有裝備上的優勢,因此攻擊其他少數民族武裝一般都沿公路線進行,在雙方不對稱作戰的情況下,少數民族武裝唯有選擇依託山區複雜地形與之鬥爭,於是長期以來緬甸大多數的武裝衝突都是在山地展開的。近年來緬軍在緬北地區的軍事行動中經常遇到陣地戰,而緬軍最後幾乎都是依靠絕對火力優勢才奪取了陣地,不過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就讓擁有眾多現代化裝備的緬軍開始重新審視這種一戰時期就有的作戰方式。在此次演習中,模擬的陣地仿造目前在緬北地區常見的工事來構築,緬軍空軍多種戰機對模擬陣地進行了轟炸,之後再由炮兵進行覆蓋炮擊,最後才出動步兵進行佔領,中間還穿插了特種部隊的機降作戰。這些手段其實在緬軍攻打少數民族武裝陣地時都使用過,緬軍對陣地戰的方式就是殺雞用牛刀,使用像美軍那樣的火力推進戰術,而背後所需的大量費用則自有人買單。
在海上演習部分的搶灘登陸就簡單得多,畢竟在緬甸目前的內戰大多在內陸地區,縱觀緬甸周邊只有孟加拉國這位戰略競爭對手才值得當假想敵,不過在目前的形勢下雙方還只是以軍備競賽為主。本次緬軍演習是在國際社會因若開邦人道主義危機的譴責聲中、在緬北地區的炮火聲中展開的,在軍演結束後的第二天,在仰光就舉行了一場由支持緬軍的數千名民眾「自發」開展的集會,緬軍締造的鞏發黨和其他附庸小政黨以及一些政治和尚都參加並演講,此外一些在緬甸內戰中致殘的緬軍退役軍人也有參加。在這次集會上這些人高喊支持緬軍的口號,甚至直接挑明詆毀犯下反人類罪行的緬軍就是他們的敵人,當然這種顛倒黑白的只是一小撮既得利益者,但也說明緬軍集團在目前飽受國際壓力,而軍事行動又沒有太大突破的情況下只能再次高舉「大緬族主義」的旗幟,獲得右翼分子的支持。
第三次「21世紀彬龍會議」因緬軍阻撓還遲遲未能召開,緬軍在若開邦的「反恐」又是照貓畫虎,找不到一個像樣的對手來配合,只能時不時弄些破銅爛鐵來製造新聞保持熱度。但緬軍想要的是政治上的超然地位,這就使得這台戰爭機器不能停下來,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功虧一簣,幾十年軍政府的成果全部喪失,因此緬軍必須製造軍事熱點。從此次軍演中的假想目標來看,緬軍的眾多先進武器既不是防禦來自假想敵的空中打擊,也不是抵抗假想敵的地面部隊進攻,而是對由簡易工事構築的固定陣地出動飛機、坦克、大炮,甚至還動用特種兵搭乘直升機進行機降作戰。由此不難看出,此次緬軍軍演完全就不是為了防範可能的外部入侵,其揮舞的利劍所指的依然是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內戰方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