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的共享經濟與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
近幾年,消費主義不但受到了追捧,也受到了抨擊。在這風潮當中,受影響最深的多是女性。伴隨網紅經濟的興起,各種美妝博主、穿搭博主,日復一日對時尚和奢侈品進行鼓吹,形成了「買買買就是對自己好」的觀念。而服飾產業快時尚的經營策略縮短了流行的生命周期,使得消費者能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新風格的服飾——時尚的社會心理學意義如此重要,遠遠超過了對功能屬性的訴求,消費者很容易為此產生衝動性購買。
衝動性購買並不全是壞處,研究發現大部分的消費者購後的整體心情會變好,通常會覺得愉快、興奮和滿足。但面對享樂性產品(比如服飾)引發的衝動性購買和非理性決策,長期來看,卻會給消費者帶來罪惡感與壓力。
但服飾是一個大產業,中國消費者會將收入的10%花費在服飾上,為什麼共享經濟沒有在其中扮演角色呢?
共享經濟
隨心所欲消費的自由感與金錢的匱乏感,是永恆的衝突,大多數人都夾雜在這種苦惱和壓力里無法自拔。而女性在購置衣物時更容易產生不理性消費,卻是因為女性對服裝帶來更美外貌的這種體驗的偏好,更甚於花錢隨心所欲的快感。隨之而來的,是大量衣服只穿一兩次就被閑置的惡果,造成了更嚴重的環境污染(服裝污染目前是全世界第二大污染)。共享經濟是一種將錢合理分配的作法,可以說是少花錢甚至是可以不花錢的消費主義:既可以降低消費,也可以帶來消費主義同樣的滿足感/快感。
我們可以盤點身邊物品的「閑置時間」與「使用時間」。將前者除以後者,如果比值小於1,代表這個物品有可能別人還沒用完,你就需要用到了,就不是一個好標的。當然,有些物品雖然不常使用,但是因為價值高或是有珍藏價值,或許就不會成為共享的物品。於是我們很容易發現,服裝,尤其是時尚女裝是符合前面標準的。
服裝的共享,最初的模式集中在特定購買的衣物(如禮服),使用率低,避免浪費與閑置。而走零門檻換購奢侈品路線的產品,其消費者通常對價格敏感度極高,卻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高消費頻次,也難以培養其對平台和品牌的忠誠度。真正的市場主體,反而是希望衣櫥常換常新的消費者。快消時代,無論什麼品牌的服飾都會不可避免的走向過時,有能力者大可以將心愛之物盡數收入囊中。商家的出發點專為培養消費者,借購物及物流的一系列服務給顧客帶來良性體驗,最終達到提高銷售的目的。
國外共享衣櫥的鼻祖 Rent the Runway 2009年成立,距今已經有8年的歷史,目前獲得E輪6000萬美元融資,預估有8億美元的市場估值。而在國內,中國的人口基數、物流快遞等客觀條件的支撐,共享衣櫥是可以有更大的空間的。
國內的共享衣櫥項目,2014年成立1個、2015年12個、2016年5個、2017年2個。到了2015年末,摩卡盒子、魔法衣櫥、愛美無憂、有衣、那衣服等平台都停止了運營。一部分原因是物流的時間差導致「隨心換」體驗的缺失;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女性消費者更注重服裝的所有權。
但整體而言,這幾個項目的失敗並不一定是商業模式有問題,也存在創立時機和企業運營的問題。目前女神派APP等若干共享衣櫥項目就發展良好,受到資本青睞。
3、回購模式
當企業提供的是服務而不是有形商品時,消費者及其所用物品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極其複雜。這時候,巧妙的商業模式設計就變得十分有意義。拿蘋果的Apple Care+來說,其實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可以有效地消耗庫存,將零件買賣轉化成保修服務。表面上看它類似於保險,但它並不僅僅是擔保產品的瑕疵,也承擔了使用者自行損害的風險,同時,讓手機零件有了二次出售報價的機會,對於傳統保險業可以說是一種改進或者說是破壞。
而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商業模式,叫回購模式。
例如,新能源車的保值回購,就是在消費者購車時,廠家承諾購車後的一定時期內,按照約定的價格對車輛進行回購,鎖定殘值。整車廠進行殘值回購,催生市場,融資租賃公司輔以融資租賃工具,這樣就可以鎖定殘值風險。 「回收寶」這類專做二手手機回收,也算是一種「回購」。
那麼在服裝行業,回購模式又是如何運行的呢?
「女神派」 提供一種叫做「無憂購」的業務:從平台上購買全新的產品,在無惡意損壞的情況下收貨一年內均可申請退款,穿過、正常的損耗和污漬、用戶不喜歡了,都可以按不同使用時長從80%-20%計算回收價格的折扣。
這聽起來頗像3C產品的回收業務,把過去常見的電商退換周期拉長,核心訴求是平復衝動型購買產生的後悔感。這一模式可以理解為把部分採購成本與用戶分攤,將退還的衣物放到其共享衣櫥的模式進行會員制租賃,看上去更符合消費者心理,可關注其長期效果。
對消費者而言享有不持有,是共享經濟倡導的意義。但指望共享經濟甚至斷舍離,來與消費主義對抗,不啻於逆時代而行。眼下我們需要的,仍然是各種創新商業模式、金融工具,讓消費者在經濟實力的進退之間,以新形式給予他們一絲安慰,也使大眾生活更美好。
推薦閱讀:
TAG:消費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