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有錯嗎?

近日來,一篇名叫《西方「快樂教育」背後「,隱藏著兩個巨大的陰謀」》的文章,在各種媒體廣為流傳,就連團中央的公眾號也進行了轉發,在這篇文章里,提到西方倡導流行的「快樂教育」,其實是一種陰謀,是在不知不覺的環境下,完成了社會的分層,文章里指出,看似幸福的快樂教育,實際上只給普通大眾提供了最基本的受教育機會,而在潛移默化中被固化在當前的社會階層中,而經營階層的孩子,則從小就讀各種私立學校,奮發圖強,只有這樣才能在精英階層維持佔有一席之地。這樣的論調,乍讀起來,確實讓人神清氣爽——「你們一直鼓吹尊重個性,快樂教育。但這歸根結底只是場陰謀,真正精英的孩子,還不是和我們中國人的孩子一樣刻苦讀書求上進嗎?」從另一個側面,這也反映了我們的教育系統其實是更先進的,這當然讓國人沾沾自喜。然而,實時的確如此嗎?

我看不盡然。即便只從文章本身分析,就非常缺乏說服力,文章只舉了一個難辨真偽的個體的例子,就在此基礎上引申出這樣龐大的陰謀論,在面對教育這樣百年大計嚴肅的問題上,只通過憑道聽途說的一些情況加上想像力就得出這樣的結論,首先就非常不負責任。而西方的快樂教育是否真的只是階級分層的工具,也不能因為精英階層的子女進入私立學校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社會背景不同,中國的人才沒有大批流入私立高校,是因為私立高校的資源配置比不上公立,而在西方資源配置是反過來的。而在小學、中學甚至幼兒園教育的階段,國內是否也是經營階層的子女佔有了最好的資源呢?這個跟東方西方無關,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常識。要說是教育導致了階層的劃分,無疑是本末倒置的。資源分配的不均衡的確是事實,但這個事實是由階層劃分的不均衡決定的,而不是反過來。至於階層的逐漸固化,這也是事實,但也並不能認為是教育的陰謀論,按照《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的說法,這是經濟發展的現狀造成的,把種種原因歸結到教育的陰謀論,既不科學,也不負責,完全是妄想症發,胡扯一通。

再回到教育本身,一百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喊出了「少年強則中國強」,然而,少年如何才能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教育體制。而如今,在學生們的身上,我們很難看到對知識的新奇與渴求,看不到從求知中得到的滿足於快樂,只能看到種種去之不盡的學習壓力。這樣算正常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誠聖人之言也。我們這樣的教育體制,當然有其有點,基礎學科的基本功紮實,但是,我們的學校,一沒有教學生生存之道,二沒有教為人之道。如果非要勉強說西方教育在固化階層,那麼我想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西方教育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人的多樣性,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或者有必要接受高等教育,但每個人都必須在社會上立足,因此在教育上也對此進行了劃分,在教育方式和職業教育方面做了更多的努力,國內很多職業培訓機構異常火爆,我想這也是彌補了教育體系的不足。另一方面,為人之道也絕非是喊喊口號就能解決的,西方的教育,從根本上注重個性的表達,注重人與人的協作,注重誠信教育,這些,對一個人的人格完善與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被原文作者詬病的「快樂」,我想,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更應當不可或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面對下一代,我們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個人可能無法改變整個教育體制,但是,我們有責任為教育體系的改進和完善盡綿薄之力,面對舶來品,也更應該取其精華,而不是拋出一個「陰謀論」就能否定別人,肯定自己。

推薦閱讀:

金刻羽這樣的女神學霸公主,普通家庭可以培養出來嗎?
如何才能以正常學生身份接受九年義務制教育?
大學學的酒店管理畢業可以幹什麼工作呢?

TAG:教育 |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書籍 | 西方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