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頓悟入道要門論》解析(4)
02-18
本文來自於往年聽打內容。
講解人:清涼月老師
下面咱們再看一句,非常關鍵的,問:心住何處即住?
「心住何處即住」,這裡心住思維衍生狀態即住,因為思維衍生狀態心是一定有所住的,無論你住於何處,統統是有所住。
下面是,看他的答的,答:住無住處即住。 這個是更高的一個層次的,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去談的,這個牽扯到第二步了。「住無住處即住」,也就是你認為諸佛就一直就住於我們認為的那個境界了,就認為他不起這樣的心啊,這樣的心起不來啊,不是這樣。因為在思維的根本狀態也就是在如來藏狀態,我們是怎麼回事,當時是怎麼回事,就是自觀自在的,他不對任何境的。思維根本狀態就是這樣,自觀自在的,他不對任何境的。那麼下一步接下來其中又一步,要突破另一步就怎麼樣,就是以這種自觀自在的心應對生活,達到什麼呢,煩惱即菩提,完成八地的任務無出入。能應對生活,在生活中這樣,生活中也能夠達到這樣的心根本不會起。所以他不存在始終住於自觀自在的狀態,他要完成一個無出入的狀態,所以就住「無住處」,「無住」,就是如來藏狀態。「住無住處即住」,這個是指的是住於如來藏狀態。 前面的「心住何處即住」,和後面他答的是正好的相反。所以呢,為什麼他不能夠去答「住思維的衍生狀態即住」,為什麼他不能這樣答?因為思維的衍生狀態統統都是幻化,這些地方住,那麼如果說住在這個地方,那他是住於一種幻化,幻化本身就不住,又沒法住,但他確實又住於這種作用,所以他是一對矛盾。那麼反過來他現在提「住無住處」,那麼指的是一個實性,也就是真實,住於一種真實。所以這個回答就直接呢撇開了前面的那個問題,然後從這一個角度解決了那個問題。所以這個就是,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這就是一流的大師,如果沒證到這種程度的時候,像這樣的話是一般是談不出來的。所以這個就是,實證是非常關鍵的。下面咱們再看,曉月:剛剛的「於外相求,雖經卻數,終不能成」,有點迷茫,我們平時樹立了一個念頭去觀住,豈不是也是外?
對,剛開始就是這樣的。你直接去觀這些念頭,然後排除這些念頭,排除念頭是一個觀念。然後你達到定中了,這是在一般情況下用功,你是注意力放在念頭上,排除念頭,那麼這是一個觀念,你住於哪個觀念?住於排除念頭這個觀念,同樣是在外相上求的。那麼呢,到(欲界)定中之後,念頭之間前一個念頭下去,後一個念頭出來,這個時候念頭是自生自滅,不用你加入任何觀念,它自生自滅,所以這個時候並不存在排除念頭的問題。這個是非常關鍵的。並不存在「我排除念頭」的問題,而是一個「我住於念頭之間沒距離,念頭之間沒念頭出的這個距離」,這是一個非常微細的一種差別。將來到了定中,你自然會體驗到這一點,它和你平時用功的那種側重點不一樣,稍稍有一點不同,所以這種差別有時候很微細的,將來你到定中再仔細的體會一下吧。 所以這個就是,平時這個修行就是這樣,在沒見道之前,修行也是很用功啊,也是怎麼怎麼樣,那都是相似修,有時候是錯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這個就是,實證有時候確實是這個正知正見是非常非常關鍵的。 (某同修問)思維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思維你指的是念頭啊還是真的思維?如來藏的思維不存在產生的原因不原因的,沒有任何原因的,它是獨懸的,也就是不以任何條件而存在的。那麼你指的是念頭的話,那麼這個念頭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是執著心,因為執著心才產生的。所以咱們平時人就把思維和念頭,如來藏狀態的思維和平時人的念頭攪在一起談的。所以這個就是,如果你指的是思維的根本狀態,那麼那是不依任何條件而存在的,它是獨懸的,獨條件的,是常樂我凈的,是恆常的,不存在產生和滅亡,沒有這回事。那麼念頭呢它是可以產生可以滅亡的,念頭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執著心,執著心的原因。這個咱們就簡單談這一點。大家還有哪些問題就繼續談。下面看曉月的:老師剛剛解釋的時候說,於外相求,非得禪定,也是一般的禪定,不得開悟,那麼是不是也就是說,我們將來也不好開悟了?
這是一個漸修的問題,這個上次咱們談那個《永嘉大師證道歌》的時候,就談過這一個,漸修和頓悟的問題。於外相求,你饒了一個圈子,達到定中,高級定中,不斷地向上走,到高級的定中,高級定中之後仍然是不可能開悟的。但是這時候有個好處是什麼,在平時他就和一般人不一樣,他不像一般人那樣對任何事物感興趣啊,然後要放下啊,沒有這回事的,他對任何事物都不會這樣感興趣的,他平時就是住於自觀自在的,住於哪個地方呢,住於念頭生起那個地方。也就是一個經常入定的人,他是住在念頭生起的地方的,那個念頭產生了沒產生,他根本不會隨著這個外境走,外境喜歡啊還是厭惡,沒這回事的,他都是住在念頭之間的距離。這就是一個入定的人的習慣,他習慣這樣了,經常住於這樣的境界,那麼這就決定了他平時,就會怎麼樣,住於那個自觀自在的狀態,他在平時的動中就住於自觀自在的狀態,這就為他打下了一個開悟的基礎,那麼遇到合適的因緣自然就開悟,在動中開悟,這是一個很明顯在動中開悟。 那麼直接在欲界定頓悟的人,直接在欲界定這個地方開悟呢,他一定是在坐中的,因為他沒有達到高級禪定,他不可能進行到動中定那個狀態,也就是定的無出入,他不會達到這種狀態,所以他一定是在坐中開悟的。那麼在高級禪定中繞回來的,那個漸修的人往往是在動中開悟的,這是他們二者的區別。 所以就是,你說的這個是不是一般就,也就是說不好開悟了,這個是一定的,他將來還要繞回來,繞回來之後才能夠開悟。所以這就是咱們前面談了一句話,就是「《禪門經》云:於內覺觀,如一念傾,即怔菩提。」於一念傾,也就是很容易開悟,如果於內覺觀,就是自觀自在,很容易開悟。不自觀自在的,「雖經劫數,終不能成」,也就是說,很不容易,很難成的,除非將來他重新回歸,回歸之後又是於內覺觀的,回歸到平時狀態,他就怎麼樣,自觀自在,回到這種狀態了,然後他才能夠去開悟的,也就是於內覺觀,回到於內覺觀。 所以這個佛教就是科學,在思維的衍生狀態你的心住於哪種境界,那麼將來你破,只能破你心的所住。你的心根本沒有住於那種境界,他就不可能破那種境界。你的心住於我所執,也就是說,定啊、靜啊、夢中啊、邏輯思維啊,等等等等,包括你平時的走神啊等等,這些統統都是心住於我所執,所以將來打破的時候就打破這種我所執。比如那個學生,他在看老師講課的,他現在走神了,他住於走神的這個境界,那麼老師看見他走神了,拿著一支粉筆然後啪扔過去,扔過去之後打到了這個學生的頭上,這個學生一愣神,他馬上就回來。這就是這個老師扔了一個粉筆,打破了他那個走神,細昏沉的走神,打破了他的走神。因為這個學生住於走神,所以這個老師粉筆扔過去的時候,打破了走神。如果這個學生是住於其它的境界,那他就不可能打破的。比如說他沒有住於走神,他是住於睡眠,那你只能打破睡眠,你不可能打破那個走神。你住於哪種境界就打破哪種境界。那麼我們住於我所執的時候,他就打破我所執,打破了執著對象;當你住於我執的時候他才能打破我執,你沒有住於我執,他是一定不可能打破我執的。也就是說你沒有住於睡眠,他不可能打破睡眠;你沒有住於那個走神,他不可能打破走神。這個是非常非常關鍵的,這個決大多數人的錯誤是在這個地方錯的。所以這個一定要看當時自己的心究竟處在哪裡,然後才能確定你究竟是開悟不開悟,這個是根本的。那麼在思維的衍生狀態,只有在欲界定這個地方是住于思維的本體,其它所有的地方統統是住于思維的觀察對象,思維的這種實際作用對象。所以這個是最關鍵的。下面咱們看,(某同修問)「於內覺觀,如一念傾,即證菩提。」那麼這句話說的應該是頓修法門了吧?
其實它不存在頓修與漸修的問題,而是一個正知正見的問題。認識不到問題在哪裡,這個比如說達到高級禪定中,然後拐回來的人,他的開悟往往是碰的,不指定哪一天碰上了就開悟了,平時碰上了就開悟了,他不知道這個理論究竟怎麼回事,所以他的實證就是碰的。那麼那個頓修的人,因為經過長時間的前人這樣熏陶啊,無數人的證實啊,然後他知道這個地方是開悟的關鍵。所以你看那個禪宗的人用功的方法,全部是在那個關鍵的地方用功的,在哪個地方用功?統統都是在那個念頭起處,邏輯思維那個地方斬斷念頭,在那個地方用功,他用很多方法斬斷,然後呢在打坐中也是住於自觀自在,不讓心展開,住於自觀自在的那個境界。就是以前那個空靜自然證到那個地方,你可以看得到,把他那個調出來看一下,念頭出來了,自然滅了,出來了自然滅了,不用加入任何觀念,就這樣觀就行。那麼這個就是住于思維的本體,然後觀這些起起伏伏的念頭,如果你要加入一個觀念的話,你馬上就會進入一種境界,那麼就是定境。你加入一個念頭「我要排除這些念頭」,加入這樣一個觀念,你就馬上進入定中了,他就錯過了那個開悟的最佳的機會。所以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實證在這個地方已經達到了非常關鍵的一個點。 下面再看,問:云何是無住處?答:不住一切處,即是住無住處。 這個是指的,明顯指的是什麼?如來藏狀態。無住處,在如來藏狀態這個地方,一切的平時的那種觀念它不會發起現行,所以他是無住。就像咱們以前說的,他同樣是能知道平時的人那種生氣啊,鬼道的人那種貪婪啊等等,但是呢他發不起這樣的心,所以這個就是無住。什麼叫無住?就是不能發起現行,不住一切處,反過來一句話就是,於一切處不能發起現行。也就是說在鬼道,和鬼道的人交往的時候,鬼道的人都是貪婪的,那麼他就不會發起這個貪婪;阿修羅道的人都是很生絕,很勇猛善戰的,但是他不會發起這樣的心,和他們相處的時候不會發起這樣的心。這就是住無住處,無所住.
推薦閱讀:
※【不落因果雖豪邁,不昧因果才是好菜】
※畫成應遣一生愁
※為什麼不能用名字稱呼媽媽
※戩榖壺言:珠圓玉潤的紫砂圓器 ? 寫給紫砂新生
※懷有德愛,永遠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