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互聯網+養老

作為一名養老行業的從業人員,先後參與過多個街道的養老調研,對街道層面、社區層面、為老服務商以及老人層面等積累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也走訪了不少養老照料中心、養老服務驛站以及養老機構;近期,也在操盤參與一個養老服務平台的搭建和運營策劃方面的工作。我看,知乎在養老這方面的文章相對比較少,養老業人士也普遍性在困惑不安疑慮中度過,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希望談點個人的一點看法,對大家有所幫助。行業內智慧養老這方面的討論也比較熱,本篇文章就這一塊,淺談下個人認識,如有不當,敬請指正:

現階段,「互聯網+」屬於熱門話題,不少養老界人士也在設計、開發和運營自己的養老服務平台,但普遍性面臨的一大問題是:空心化問題,即有平台無服務。

一、關於「互聯網+養老」空心化的問題,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大主要因素:

(1)60年代以前的老人無購買服務的意識。這裡,包含三方面的問題,一是「老人敲不開門」,老人屬於特殊的群體,使用智能化設備的比率較低,與外界存在信任度的圍牆,打破它,離不開街道辦和社區的協助;二是,該時代的老人從計劃經濟大鍋飯時代一路走到市場經濟時代,即由稀缺經濟過渡到飽和經濟時代,但是飢餓基因已養成,塑造了勤儉節約的美德,加之,政府過去宣傳政策諸如「計劃經濟好,政府來養老」等的誤導,致使該年代的相當大比例的老人過分依賴政府和單位,尤其是單位大院的老人更甚;三是,老人腦袋中普遍性地認為「無形的服務」(服務業)不如吃了喝了的有形的商品來的划算。甚至,存在一種誤區,認為有了保姆,就有了一切,這也是讓我震驚的事。原本以為只有普通老百姓,沒有接受太多文化教育的老人會那樣想,但後來發覺不是那樣的,高級知識分子也有同樣的想法,舉個例子,入戶了兩戶人家,一戶是僑聯主席的遺孀,一位是某國家單位的處長(退休金在12000-13000),都80餘歲,均請了保姆,問他需要服務包括護理等,一問都回答我有保姆就行了,不需要幫助。些許具體事例如下:北京市政府對年滿80歲老人補貼的100元,據了解,基本上老人全部購買吃喝的商品了。西城區作為400元失能失智補貼的試點,通過調研得知,很慘淡,老人不買賬;海淀區推行的失能互助險也相當慘淡。醫療改革後,挂號費改成了醫事服務費,老人普遍性的反映不太滿意,認為價格偏高,但是,醫生面對面跟病人交流,付出了時間,付出了一生的知識沉澱,老人不承認這種「技術價值」這種無形的東西,也與國家倡導的尊重醫生的技術價值相背離。時代已經進入了21世紀,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隨著知識變現和付費知識時代的到來,這是未來的趨勢,無形的服務和各種類型的服務業理應得到尊重和重視,這在80,90後群體中也得到了接受和認可。

(2)未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資金不能對其有效的支持。基於第一條(1)60年代以前的老人無購買服務的意識,目前市場上,完全市場化對接供需雙方的to B和to C平台目前運營普遍冷清。我個人認為在未來的十年,讓60年代前的老人付費接受養老服務業基本是不可能的。承認這一點,相當於要明確好市場和政府的分工和界限,在近10年,假如在不依託風投資本或強大的自有資本驅動的前提下,養老企業必須依賴政府和依託政府,處於一個養老服務業被政府扶上馬的階段。據了解和接觸的服務商,大都是認不清養老服務業的特色和本質所在,東施效顰,學過往的電商平台,一味地搞大而全的直接連接供需雙方的平台,殊不知養老服務業是特殊行業。我認為,現階段,養老服務業應盡量讓政府資金給平台商輸血,使其具備可持續性,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這就要求,平台必須與政府的工作職責緊密結合,即將政府的管理融入進來。目前政府的工作重點在於特殊保障群體,諸如低保低收入、空巢孤寡、殘疾以及失能失智等弱勢群體,政府資金也是向這方面傾斜。在平台的建設過程中,需將這部分群體融入進來,加以特殊考慮,這樣,政府公職人員也感覺這是他該乾的事,也會樂意去做。

(3)涉及到平台運營商自身的問題。目前的好多養老平台是走to B 的商業模式,只管出售軟體,掙的是賣軟體的錢。真正的搞養老的服務商,走的是to C 的業務,業務相對單一,養老自身也是微利行業,雖懂養老,但自身無財力去獨立開發,依靠購買軟體,成本相對較低,需求難免與市場脫節。另一方面,養老業也很難吸引對互聯網有強感知力,又願意參與到養老中的有雄心激情的高端人才加入,負責後續的運營和管理工作,目前的隊伍基本上是以主幹養老的人來負責,對於互聯網的自身的一套營銷運營手法又知之甚少,養老工作難免乾的中規中矩,很傳統,效果自然也一般。

手頭工作較多,先談到這裡吧。

推薦閱讀:

TAG:養老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