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權論》的幾點感想

「海權(Sea Power)」這一術語由海軍史學家、戰略家、政論家和世界公認的「海權福音的佈道者」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提出。作為這個術語的發明者,他對於傳播這個概念不遺餘力,而且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令人有些許遺憾,馬漢並沒有為廣泛出現在其論著中的海權給予稍具嚴密性的定義。在其論著中,他往往都是通過歷史案例對這一概念加以說明,「海權」這個辭彙被他賦予了兩種主要的含義。其一表示通過海軍的優勢控制重要的海上戰略據點以控制航線。其二則應為拓展海上商貿、攫取海外領地、獲得外國市場特權而造就國家富裕和強盛的合力,簡單地表達為「擴大生產、海運和殖民地」。

可見馬漢所指的海權帶有軍事和經濟雙重意義,而事實上,在近代以後,一個國家若要通過海上通道維護與他國的貿易,也必須有維護這個海上通道自由使用的能力,而這個能力,不僅僅是軍事力量,還離不開國際政治範疇內的外交和經濟協作能力,乃至可以使用的一切力量。從這個意義上看,「海權」又是一個非常廣義的術語。現在我們給予海權這個名詞稍加嚴格的定義,海權是「國家主權」概念的自然延伸,是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複合體,以海洋為權力媒介,以服務國家利益為目的。單說海權是什麼顯得有些空洞,把我們的思維轉向海權的地理實體海洋也許會直觀許多。縱使陸地是人類文明運動的主要載體,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人類文明發展的精華集中在沿海地區,而貿易維持著這些龐大文明實體的運轉。貿易是物流資金流的結合體,提供這種流動的介質有陸地、海洋與天空。其中海洋可以說是兩者優點的結合體,有天空的流體性,流體意味著阻隔小,有著陸地的廉價性。

《海權論》共六章,依次為:引論、海權之要素、1778年海戰分析、歐洲的衝突、亞洲問題、美國的利益。誠然每一章的側重點不同,但是互有交叉。為接下來的敘述之便,我就簡述書中的要點。海權的歷史是對國家之間的競爭和相互間的敵意,以及那種頻繁的在戰爭過程中達到頂峰的暴力的一種敘述。研究已經消逝的軍事歷史,對於糾正戰爭中的指導思想,幫助建立靈活多變的戰略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即說很多戰爭的具體情況是根據科技進步和時代變化而變化的,但是有些教義是永恆的,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科技進步帶來戰爭技術層面的進步,由此帶來了戰術的改變,但是在戰略層面的東西是不變的。從社會和政治觀點來看,海洋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四通八達的海上航線,由此帶來的資金流與物流流動為國家帶來財富。影響國家海上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形態構成、領土範圍、人口數量、國民特徵、政府特徵。海上力量(發展趨勢)總是跟這個國家在商業上和工業上佔有的優勢地位相一致。在海上交通線上,海軍的戰略據點具有重要意義,而地理位置、軍事力量、資源狀況共同決定一個海軍據點的重要性。海軍的作用在於威懾而不是引發爭端。

我們所處的時代與馬漢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在一個世紀以前提出的海權概念,也早就從以往排他性海上霸權逐漸讓位於功能更複雜和更國際化的當代海權觀念。當代海權觀念的核心特點,就是海上力量已無力追求單極的全球霸權與秩序。即使對於擁有絕對海軍優勢的國家,在國際政策中,單純利用海權優勢也不可能達成自身的利益。但是所面臨世界的本質沒有變,簡單來說即海權的本質(目的)沒有變,國家利益至上的真理沒有變。在可預見的未來,海洋權益的爭奪依舊是各國的矛盾根源。也許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海洋的重要性會相對沒落,乃至無關緊要。但是21世紀依然是海洋的世紀,誰控制了海洋(維護國家貿易安全的能力),誰就會取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新航路開闢以來世界大國的興衰史就是一部海權的興衰史,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德國、日本、美國,無不是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美國至今仍是世界第一海權大國,撇開其霸權主義,其海軍為美國的全球利益提供堅不可摧的保護,是其經濟霸權的堅實後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利益深刻融入全球化之中。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貿易第一大國,是世界政治大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於我國自身,目前我們正處於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背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予以保障。經濟穩定繁榮是國家內部穩定的基石,而內部的穩態依賴於外部環境的安定。我國的經濟已深刻融入全球化進程之中,對外貿易依存度高。商業國家的利益在於和平不是新鮮的話題,要營造和平的外部環境就必須擁有一支與之相匹配的海上力量。馬漢主張,海洋是一條人類共同使用的通衢,而海軍的任務則是為了保護利用這條通衢來實施海上貿易的商船的安全,故此,海軍的存在是依賴於商船的存在的,也將隨著商船的消失而消失。也就是說,海洋國家經濟的繁榮是由生產和貿易帶來的,而這個貿易,則是通過以海軍為主體的海權得以確保的。對於世界,我國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尤其當前國際經濟復甦乏力愈加凸顯我國的重要性。同時作為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參與者,我們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對世界對我們自己,我們都需要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捍衛國家利益的能力足夠強大。世界貿易額中80%以上是通過海洋為媒介進行的,其中蘊含的經濟價值不言自明。在我國的對外貿易中,80%—90%是通過海洋進行的。僅從這一點上看海權對我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海洋是我國的生命線。海權得到控制的前提是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海軍是海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維護我國的戰略利益,中國海軍肩負著國家的希望。遠航亞丁灣和索馬利亞海域,為我國(包括港澳台)商船和聯合國執行人道主義的船隻保駕護航。這既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盡的義務,同時也是中國海軍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更本利益所在。除維護國家海外利益外,我國海上方向的國防安全不容樂觀,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台灣問題、朝鮮半島問題以及美國及其盟友對我國的海上圍堵等,嚴重影響了我國的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戰爭的來臨可能讓你猝不及防。

眾所周知,我國是陸權大國,與之相較海軍建設就顯得有些滯後,這與我國的國家利益需求不對稱。我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所以當初給海軍的定位是近海防禦為主的作戰模式,當初這種決定也是實屬無奈。如今這種給中國海軍的定位已經過時,或者早已過時。我並不是說我國的防禦性國防政策不合時宜,而是時過境遷,國家利益已遍布全球,海軍應該緊隨其後,為其提供支持。中國海軍不應只是僅僅能在家門口防禦的海軍,我們應該走向遠洋,走向深藍。近十年來我國海軍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我們應該看見我們依然與海軍強國差距很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短短十年的海軍建設怎能彌補幾十年的虧欠。國家的海軍建設應該穩步推進,看好家門口的同時,向遠洋推進。

依據書中影響一個國家海上力量的六個主要因素,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我國的海上潛力。這六點要素中,前三個地理位置、形態構成、領土範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地理因素,後三者人口數量、國民特徵、政府特徵是人自身因素,我們不予討論。從地理位置上看,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優越與否,會直接提升或者分散這個國家的海上力量。我國處在歐亞大陸東亞核心區,西部領土直插中亞腹地,東部瀕臨西太平洋。歐亞大陸東部與西太平洋結合部是世界經濟的核心區之一。但是我國領海被周邊的群島鏈所包圍,我國海軍出領海活動必須經過一些海峽,如西出需要經過巴士海峽,南下進入印度洋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如果在戰時敵人可能封鎖海峽,給我國經濟製造困難。從形態構成(形態構成主要是指海岸線以及港口特點)上看,一個臨海國家的海岸線是陸地的盡頭,但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國家利益的盡頭。這道海岸線越是能夠提供通向更遠處的通道,這個國家的民眾就越會願意通過它與世界進行交流。我國擁有從渤海一直到北部灣的漫長海岸線,海岸線上擁有眾多優良港口,這點可以從世界前十大港中我國佔了七個可以得到證明。同時我國海岸線上還有世界性大河入海口,方便了國際貿易的同時,貿易也可以向內地輻射。從領土範圍看,我國擁有廣闊的領土範圍,相對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我國又是陸權強國足以給海軍支撐。廣闊的領土範圍除了為海軍發展提供強大的物質支持外,在戰時如果遭到封鎖國家內部也不會為資源的缺乏出於崩潰。這方面有非常典型的反面例子,在1653年到1654年間荷蘭同英國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戰爭,荷蘭海上貿易一度陷入癱瘓,用來維持國民生計的收入,比如漁業和商業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工廠停業,生產終止,國家經濟陷入災難的境地。最後不得已,荷蘭只有同英國簽了一項極其不公平的條約才挽救了國家危亡。這個災難的結局告訴我們,完全依靠國外資源在世界上立足是非常危險的。

由於新時代海權發展已經朝著爭取共贏的局面進行發展,為了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合作與競爭並存的新形勢,擴大與沿線國家的利益匯合點,與相關國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互聯互通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現地區各國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我國政府提出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規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建設方向將從中國沿海港口向南,過南海,經馬六甲、龍目和巽他等海峽,沿印度洋北部,至波斯灣、紅海、亞丁灣等海域。即以東盟及其成員國為依託,輻射帶動周邊及南亞地區,並延伸至中東、東非和歐洲。旨在加強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基礎,形成面向海洋、聯通歐亞大陸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同時也有利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升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建設,造福中國與東盟及其他沿線國家。中國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希望發掘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特有的價值和理念,並為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夥伴關係。

事實上,不管當年的海上絲綢之路規模有多麼的可觀,即便是中國所主導的宋代,海上貿易也沒有得到國家海上力量的支撐,並沒有進入通過海上貿易,發展海上力量,從而贏得海上優勢,而進一步拓展海上貿易的海權良性循環之中。海權這個曾經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對整個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辭彙,再度回蕩在21世紀華夏大地上。當然,對於中國這麼一個具有深厚農業文化特徵的國度,在這一歷史機遇面前,中國將如何走向海洋,這又將成為當代中國人最具有挑戰性的一個課題。

有人說,21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是亞洲的世紀,我們更有理由相信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隨著21世紀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我們愈加需要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來維護以及跟進。今天我們比近代以來的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1世紀中國人背負著太多歷史包袱。如同書中一句中華民族有深深體會的話吧:爭執的解決不能依靠國際法的規定或者基於公理的裁決,尤其是弱勢的一方代表正義的時候。


推薦閱讀:

TAG:海權 | 中國海軍 | 國際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