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利模型:走得快的人都在用的秘密武器

一、什麼是複利效應

2500年前,昂蒂帕克寫下了炫人眼目的七大奇蹟清單:埃及吉薩金字塔、奧林匹亞宙斯巨像、阿耳忒彌斯神廟、摩索拉斯陵墓、亞歷山大燈塔,巴比倫空中花園和羅德港巨人雕像,而被愛因斯坦稱為第八大奇蹟的是:複利。

你或許聽過這個名詞,或許沒有。但你一定聽過這個故事,舍罕王打算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國王問他想要什麼,他對國王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1個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2個小格里給2粒,第3小格給4粒,以後每小格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請您把擺滿棋盤上所有64個格的麥粒,都賞給你的僕人吧!」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給他這些麥粒。當人民把一袋一袋的麥子搬來開始計數時,國王才發現: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粒拿來,也滿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麼宰相要求得到的麥粒到底有多少呢?

總數1+2+4+8+······+2^63=2^64-2=18446744073709551615(粒),也就是1844億億。

這就是複利的神奇之處:在剛開始的時候,複利效應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覺的,但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非常驚人的效果。這個複利效應用數學公式表示便是:F=P(1+i)^n。其中,F代表終值,或者叫未來值,即期末本利和的價值。P代表現值,或叫期初金額。i代表利率,n代表計息期數.

我們在高中數學中都學過這個公式,但我們很少思考複利能夠怎麼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人最直接的理解便是在存錢過程中應用:今年存1萬,每年收益10%,利滾利存二十年,我們就發財了,不過大多數人可能存到第二年第三年就發現,怎麼才這一點錢,也沒啥效果啊,慢慢的就放棄了。

可是,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複利是第八大奇蹟呢!難道複利真的只是作為一個用在投資上的數學模型,便能成為奇蹟嗎?答案顯然不是

二、複利的本質

那到底什麼是複利呢?成甲老師認為,複利的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

生活中,凡是符合這一規律的事情,都可以視為複利效應,比如,網站的訪問量越多,在搜索引擎的排名就越靠前,那麼晚上訪問量就越多,這就是一種複利效應。

當我們了解了複利的本質後,就會發現有兩個因素會極大地影響複利的效果:利率和執行次數。

所謂利率,就是做導致B後,B對A能有多大的強化作用,利率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一點有房貸的人應該都能感同身受,房貸利率的每次調整,都會對每月還款的額度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再來看一個更直接的例子,2的100次方,和2.1的100次方,會相差多少呢?結果是,兩者相減等於1.6554乘以10的32次方,我們可以看到,每次加強的因素只差5%,但重複執行100次後,結果之間的差距的差值會大到10的32次方的數量級.

這個例子就引出對複利效應有重大影響下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執行次數。

只有執行的次數足夠多,複利的效應才能發揮出來,就像象棋格子裡面放麥粒一樣,前面幾次的差別是不明顯的,越在前期,其差別越不容易察覺,只有執行的次數足夠多的時候,複利的效應才能發揮出來。

因此,我們想要向前20%靠近的話,就要充分利用複利效應,而這就需要我們做到,首先我們要在生活中發現「A導致B,B加強A」這樣的事情;其次,我們要儘可能地提高著這件事情的利率,最後,我們要加強這件事情重複發生的可能性。

三、實際應用

學習之後,我開始整理能運用到生活中的複利模型,並開始著手使用,藉此機會也分享給大家。

複利模型:習慣

一個人每天堅持早起、閱讀、鍛煉,就會更快更好養成積極主動的元習慣;而因為養成積極主動的元習慣,會利於我們每天堅持早起、閱讀、鍛煉。

這個模型的利率就是你以多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每天早起、閱讀、鍛煉。

執行次數便是每日早起、閱讀、鍛煉的次數了,當執行次數觸發臨界值後,自然就能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

複利模型:人脈

一個人認識的朋友多,就會有人願意將你推薦給更多的朋友,那麼你就能認識更多的人;而因為你認識了很多的人,會吸引更多的人想要認識你。

這個模型的利率就是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讓人們願意把你推薦給別人。

這個模型的執行次數就是通過各種渠道宣傳自己的次數,從而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價值

複利模型:投資(對於沒有太多錢的年輕人)

對於剛起步沒什麼錢的年輕人,往個人的學習、自我成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投入的資金越多,就會帶來更多的收益;而因為我們有了更大的收益,會有更大的資金投入到個人的學習、自我成長、能力提升等方面。

這個模型的利率就是我們為了自我成長等方面參加的學習的質量高低,參加的質量越高,我們的能力才會更好更快的提升,才會帶來更多的收益。

這個模型的執行次數就算我們投入個人學習等方面的次數。

複利模型:微信公眾號

我們每寫一篇公眾號文章,分享的人越多,就會帶來更多的閱讀量;而因為閱讀量越多,會讓吸引更多分享這篇文章。

這個模型的利率就是你推送文章質量的高低。

執行次數便是公眾號文章的推送次數。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假如你有其它複利模型(比如運營商模型等),歡迎和我交流溝通。

ps:

複利模型在前期的時候是很不明顯的。

以寫公眾號為例:剛開始的時候,很可能你花了很多精力寫的文章,和別人隨隨便便寫出來的文章,閱讀量沒有太大的區別,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堅持一段時間後可能就放棄了,而一直發布高質量文章的人堅持下去後,遲早會等到臨界點,比如某個大v的轉發推薦,實現跨越式發展,或許有人會質疑,我會不會一直堅持寫,但是始終等不到。我的答案是:只要堅持提高利率(寫高質量的文章)和執行次數(發布數量),那麼一定會有達到臨界點(大v推薦的時候)。

推薦閱讀:

生活在別處——英國留學生回國進入國企工作2年的心路歷程
我們每個人都身處一個個的局裡,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
快速學習&成長的心理技巧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和別人的優點相處
誰都有值得講給別人聽的苦難故事,別讓自己和孩子走錯了方向

TAG:複利 | 個人成長 | 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