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宗薩欽哲仁波切香港《心經》開示與禪修(第二講)
時間:2015年2月1日
地點:香港
現場口譯:楊憶祖
編輯校譯:西遊譯文
[第二講]
如前所說,打坐是非常有價值的。
我們有很多的情緒煩惱,有很多無法控制的情緒。情緒之所以不受控制,是因為我們自己令情緒變得不可控制,而不是因為情緒在本質上無法被控制。
是我們讓情緒變得不受控制——我們沒有讓這一連串的情緒鎖鏈脫離軌道,我們沒有讓情緒停頓中斷。情緒一個接著一個出現,而我們就是沒有讓這些情緒暫停一下。於是,情緒便像滾雪球一般,變成巨大到超出我們的控制。所以,讓我們稍微中斷這個情緒煩惱的機器。
剛剛講的跟《心經》非常相關,因為情緒就是概念/想法的副產品。所以,讓我們中止這些情緒,讓我們學習不時地令這些情緒脫離原本的軌道,難以為繼。
先前我們通過「只是坐著」這個技巧,來製造這種脫軌。這次,我們來試另一個方法:我們還是坐著,但是要覺知自己身體的存在狀況——這並不是指你應該思維「我是不是需要做一點整形美容?」之類的,我說的是:就只是覺知有一個鼻子在自己上唇的上方,然後再注意到身體這一邊懸掛著所謂的「手」, 然後還有指甲,我們也有手指......就只是觀看身體的存在狀況。像是我們有眼睛,只要意識到這眼睛就好。
就只是這樣,別的都不用做,不要做其他奇奇怪怪的複雜觀想。每當你的心遊盪到外面某處的時候,像是你想到午休時要去哪裡吃飯,或是想起自己忘了做某些事情,或是你因為這個房間的溫度而分心,或是你前面有人不停地來回走動,或是坐在你前面的人一直動來動去的,只要你一意識到這些想法,就回來觀看身體的存在。
好,我們現在開始。
[禪坐時間]
我知道在座很多人會想要弄清楚這類細節,像是:應該早上修還是晚上修?應該張開眼睛還是閉上眼睛?諸如此類的。
這些都不那麼重要。
之前我們做的第一座「只是坐著」,請不要把它搞複雜了。坐的時候,要盡量保持單純。「只是坐著」具有極大的利益,因為這已經限制住你,讓你免於各式各樣的粗重散亂——當你只是坐著的時候,你就不會瀏覽臉書,你不會發短訊,也不會屈服於某些娛樂活動。這麼坐著,雖然可以短到只有五分鐘,但是在這期間內,你卻是面對面地與孤獨、無聊直接相處。而在第二座的時候,我們開始修持非常基礎的「觀」(毘婆舍那)。
在稍早之前談到的那個會議中,舍利弗提了一個問題。因為舍利弗知道,非常重要的是要能夠安住於具持、行持智慧之中,或說是安住於生活在智慧之中。換句話說,般若波羅蜜多很重要。
所以他就詢問觀自在菩薩要怎麼做、要如何才能達到住於其中。因為他能見到觀自在菩薩正安住於那般若波羅蜜多之中。如同我們所不斷強調的:在大乘佛經之中,般若波羅蜜多是最為重要的。
之前我也說過,這能斷除一切的苦因,並且其中還包含了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等教法。
如果有人突然捏了你女朋友的屁股,會有什麼情形發生?你就只是念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嗎?那可沒有幫助,至少在現階段是沒有幫助的。或者更糟的狀況是,你中了樂透,你中了 10 億獎金的樂透。這時要你來念誦「樂透即是空,空即是樂透......」會有點困難。
所以,很難在面臨失敗的時候運用智慧,而在獲得成功的時候,更是難上加難。而且,運用智慧不一定就是坐在一個禪修坐墊上這麼靜坐著。你應該在任何時間都能運用智慧。無論是在酒吧里、在廟裡、在一個美麗的瀑布前、在嘮叨不休的丈夫或妻子面前。無論什麼時候、不管是什麼狀況,你都應該要能夠運用智慧。
我們所做的些許禪坐,基本上就是在把劍磨利,然後在重要的時候,你就必須使用寶劍。若是需要用劍的情況發生時,你卻還在磨劍,那就是所謂的見地和行持這兩者分離了。換句話說,就是智慧和方便這兩者分離了。
舍利弗對觀自在菩薩發問是有其原因的。因為觀自在菩薩不是一直坐在坐墊上,祂是這個世界上最忙碌的一位,祂恰恰無處不在。例如在印度,祂是濕婆——愛欲之王;在斯里蘭卡等地,祂是這位手持一朵蓮花、相貌非常俊美的男孩;而在中國,顯然祂甚至是個女的!所以祂是這個地球上最忙碌的一位。
然而就連一剎那間,祂也從未離開過智慧。所以舍利弗就問:「您是如何做到的呢?」當然,舍利弗是受到了什麼也沒做的佛陀之加持所驅使。接著,同樣也是受到佛陀加持的觀自在菩薩回答了舍利弗的問題,於是我們就有了現在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然,我在這裡不打算逐字講解。如同我一直在說的,《般若波羅蜜多經》是非常廣大的課題,幾個小時是說不完的。
換個方式說,舍利弗是在問觀自在菩薩:「我們這個世界到處有這麼多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這就是他在說的。
觀自在菩薩在回答的時候,沒有使用生物學、生態學、全球暖化、環保燃料、經濟策略等方面的回答,而是說:「要知道你自己的五蘊。」這就是祂的回答。
這是非常深奧的答案!對於這個問題,柏拉圖無法回答,喬治·華盛頓無法回答,華倫·巴菲特無法回答。如何解決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問題?要看著自己的五蘊,要知道自己的五蘊——而且祂的意思是要真正地明白,不只是曉得假想出來的五蘊,而是要真正通曉五蘊的一切。
為了讓大家明白這段對話是多麼珍貴,我需要扼要講解一些東西,這樣大家才能領會並欣賞觀自在菩薩之所以這麼說的原因。
有一個機器稱作「輪迴」。機器是這樣旋轉著——暫且說是順時針方向轉,其實無所謂,逆時針旋轉也可以,不過我們暫且說是順時針旋轉。
當它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時候,就稱作「輪迴」;如果你把這機器用逆時針方向旋轉,就稱作「涅槃」。這個機器是由很多的螺帽、螺栓等各種東西所組成,有很多的零件。不過在這些零件裡頭,有三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零件,稱作: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單是名相不會對各位有幫助,所以我需要跟各位解釋這些。
這第一個零件就是,當你最初看向某個東西的時候,例如說是港灣的景色,或是一個皮包或手錶——不只是看,還有聽。假設你在聽貝多芬的音樂,或者你聽到某人在打鼾,聽什麼都無所謂。還有味覺,你吃一個冰淇淋、芥末或四川菜,不管是什麼都可以,那不重要。甚至嗅覺,譬如喜馬拉雅山的燃香或是襪子、台灣臭豆腐之類的,是什麼都沒關係。還有觸覺,有一隻非常溫柔的手在觸摸你,這讓你覺得有一點緊張;或是被某人抽打,於是感到興奮——這都無所謂,你知道自己跟這個世界有著個人獨特的交流方式。此刻,在座很多人正在聽我講話。
所以,首先發生的,就是我們跟這個世界交流、互相作用。我們一跟世界產生交流的時候,就會因為各種標籤,還有自己個性所具有的一些東西,而變得分心散亂。換句話說,你從來沒有看到真實的對境。
例如當我看著自己手錶的時候,我就因為這隻手錶的樣子而散亂了。我看到它有個皮的錶帶——這是我自己的品位。可能因為我在英國待過一陣子,所以我比較喜歡皮帶,而不是那些體積龐大、像是金鏈的錶帶。我覺得那非常俗氣。我喜歡這種古典高雅、皮製的款式,而且我喜歡這種不是太厚的形狀。這隻表的品牌我不太確定,這不是我想吹噓的東西,這牌子叫「彩虹」。基本上,我是受到這個東西的吸引,我只看到我想要看到的——英國的,古典高雅的,薄薄的——而沒有看到裡面那些怪模怪樣的機械在上上下下運轉之類的,我沒有看到那些我沒有看到它無常的那一面。
不僅如此,當我看著自己朋友的時候,所謂真正的朋友、好朋友,我會把這人看作是我可以忽略的人——這就是好朋友的用處,是你能夠視為理所當然的人。如果我的好朋友因為我沒有打電話聯繫而感到不悅,我會非常驚訝:「我以為你是我的好朋友啊!竟然這樣你都會不高興?」
所以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有一套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忽略其他的一切,就只看到自己的投射。
而有某些特定事物會讓人感到非常興奮,例如我遇過只要看到很有異國風情的褲襪就會覺得興奮的人;我也聽說有些人會因為自行車輪胎而覺得興奮。所以,你會有某種投射,並且認為這個自己投射出來的東西是真實的。這就是那個機器里的第一個重要零件。還記得嗎?我是在講輪迴,我在解釋輪迴這個機器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零件。
接下來的零件比較容易。第二個零件就是:以那個投射和信以為真作為基礎,由此產生的活動或交互作用——我們稱之為「業」。第一個是無明;第二個是「業」或「行」。基本上就是基於那個投射而從事的行為,像是購買褲襪、寄送給其他人、在自己脖子上磨蹭,或是去看摩托車賽,因為在賽場會看到很多輪胎,於是你獲得無窮的大樂。這稱作「業」、行為,這就是輪迴機器的第二個重要零件。
下一個用傳統的措辭來說就是「生雜染」(生起之染垢),就是「生」,它會產生「果」、結果——基本上就是某種影響或效果,結果就是變得情緒高昂或變得悲傷、生氣,然後就導致殺生、偷盜、欺騙等各種事情,就是起了反應。
所以第一個就是,你認為你的所見所聞、你自己投射出來的一切是真實的;第二個就是基於第一個信執,進而做出一些行為;接著這些行為引發出反應、結果。
這時,反應會造成更多的確認和更多的投射,這些投射又令你更加認定自己的這些投射是真實的,於是這個機器就開始轉動——之前說是順時針轉動。它就是這麼開始轉動的,然後一直轉呀轉的,不停轉動,轉到我們不知道這個轉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會在什麼時候結束,變成了非常規律地運轉。而當這個機器在運轉的時候,如果從裡頭拿掉一根釘子,機器就會有些奇怪的反應,會導致機器無法正常運轉。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嘗試把一些螺釘、螺帽或隨便什麼零件拿出來,我們要擾亂這個運轉。
我們如何進行擾亂?
這一次,還是請大家禪坐。這一次,只要觀看感受即可。你有很多的感受——感到無聊、飢餓、寒冷、焦慮、不安,不只這些,甚至還有身體上的感受:像是你的眼瞼在你每次眨眼、眼睛閉合的時候都會有感覺,但你總是忽略這個感受;還有你所穿著的衣服落在皮膚上的柔軟感覺、你耳環的重量、這個地板的堅硬感覺——不管有什麼感受,選擇一個感受,觀看這個感受。現在請觀照感受。
[禪坐時間]
我要說的是,對於舍利弗的提問:「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觀自在菩薩回答說:「你必須知道五蘊。」
觀自在菩薩沒有說要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像是「你應該實踐社會主義」、「你應該鼓吹民主」、「你應該改用其他種類的引擎燃料」或是「你應該去種樹。」他沒有做這樣的回復,而是給了很簡單的回答:「要知道五蘊。」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這個回答,我要講一下為何觀世音菩薩會給出這樣的回復。因為如果不知道五蘊,那麼輪迴這台機器就會運作得非常順暢,變成維修良好、非常有條理的機器。由於它的運轉如此順暢,於是你就會深陷其中。所以,要知道五蘊。
要如何才能知道這五蘊呢?
生物學、物理學等等的學問都沒有直擊要點:五蘊與我們所認為的不同。在這五蘊之中,觀自在菩薩選擇對色蘊進行最多的闡述,因為色蘊可能是最顯而易見、最粗重的蘊。所以接著我們要開始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在座有許多人並不熟悉佛法。第一類的這句「色即是空」可能就已經把你搞暈了——「無鼻、無耳、無舌,這是什麼意思?它們就在這裡啊!我有眼睛,我有鼻子,全部都有啊!無鼻到底是指什麼?」
當然,五蘊都很難理解。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從第一個「色即是空」開始,就已經非常難以理解了。而對於那些學習佛法已經有很長時間的人來說,他們對這句「色即是空」能有某些理解——只是「某些」理解而已,而且是智識上的理解——但是對於「空即是色」這一句,就毫無頭緒了。接下來的兩句甚至更難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更是完全超出我們的理解範疇。但是無論如何,各位絕對要特別記下這一點:佛陀並沒有隻說「色即是空」這一句之後就完事了,他還繼續開示了另外三個類別的教法:這一點非常重要。
要親證空性,唯有通過自己實修才能直接體證。然而在智識上,我們能夠加以討論,並且舉一些不那麼好、但還可以的譬喻。我在這裡選用「鏡子和鏡像」這個譬喻來講解。
各位的浴室里一定有鏡子,對嗎?你認為自己的臉此時此刻有出現在那面鏡子里嗎?假如有的話,會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不是嗎?一定是別人的臉,不可能是你的臉。但是當你在刷牙、刮鬍子的時候,只要一看向鏡子,就會見到自己的臉在鏡中。那個鏡中的臉真實存在嗎?不,當然不是,否則只要刷鏡中那位的牙、刮他的鬍子就夠了,不是嗎?那個鏡像並不存在,這就是「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我已經解釋過了。是怎麼解釋的呢?我剛才不是問過:「你認為自己的臉現在有出現在家中鏡子里嗎?」答案是「不!」只有因緣具足的時候,你的臉才會出現在鏡中,像是有鏡子、沒有東西擋住鏡子、你的臉這些因緣,最重要的是你在看——如果你沒有看向鏡子,那麼誰知道呢?或許那麼鏡子里就沒有你的臉。而當你在看的時候,鏡中就有你的臉,所以這就是「空即是色」。
雖然鏡像並非真實存在,卻會出現,在因緣具足的時候,就出現了。不是鏡像在你的臉之前先出現了,也不是臉在鏡像之前出現,兩者是同時出現的。而且,鏡中之臉並非實存,以及鏡中存在著你的臉的映像,這兩者是同時發生的,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或許對於這個譬喻,你能夠稍微理解,但若要實際運用在這個世界裡,卻非常困難。而對於觀自在菩薩和舍利弗來說,一切事物都跟你臉在鏡中的這個映像一般,沒有區別。
你的得失、你的價值觀、你的親友、你的敵人,這一切都是空,空即是這一切;這一切不異於空,空不異於這一切。
雖然連在智識上這都有點難以理解,但是只要稍加認真研讀,至少將來能夠獲得智識上的理解。然而,要獲得實修方面的理解卻極為困難,要實際證得並行持也極為困難!這是因為我們的習氣。我們有著接受和拒絕接受的習氣,像是「不可能!我的兒子絕對不是同性戀!」諸如此類的,我們具有這種取捨的習氣。
「接受」這個習氣就有點像是一神論者相信有個唯一或究竟的解決之道。如果有人說,九龍是上下顛倒、反轉過來的,我們現在很難接受這個說法。我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科學上是不可能的,不是嗎?如果有人說九龍是倒過來的,卻還是照常運轉,計程車依然在行駛,大家依然在購物,不過一切都是頭下腳上的,你怎麼可能相信?你不會相信,會認為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所以我們具有這種取捨的習氣。
而且不只這個習氣,我們還有很多很多別的習氣。現在講幾個其他的習氣,根據的是怙主彌勒的教言。
我們有像是林鼠的那種收集東西的習氣,從郵票、鞋子、雨傘到外套,什麼都收集。從好的菩提子念珠到寺廟都有人收集。我認識一個人,他好像有約五十串念珠,看起來都是新的,這就有點令人難過了,因為如果是新,,就表示沒有被盤磨過,代表他沒有在修誦。如果有在念修,念珠就應該是盤磨光亮的。所以我們具有這種收集東西的習氣。有人收集汽車,有人收集丈夫或妻子,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人收集——我就有極大的收集習氣。
這會造成什麼結果?結果就是布施的對立面,會阻礙布施。因為心思在收集東西上,於是慷慨的程度就會下降,尤其對於有一點年份的古董收藏品,布施程度就更低了——不過可能大家不會收藏比較有年份的伴侶就是了。這種收集的習氣就是我們所具有的習氣之一。
接著,我們還有這樣的習氣:我們喜歡偷偷地做不規矩的事情,我們喜歡秘密地做不道德的事情。假設不道德的行為不再是秘密,幾乎就不算是不道德了。像是印度,這是教導我們智慧、慈悲、道德戒律之處,卻也是強姦案件最多的地方;像在中國,儒家道德觀雖然被廣泛談論、閱讀、傳講,但卻人人都在忙著搞關係——就是必須依靠結識特定人士才能搞定事情之類的。我們熱愛做這類事情,我們喜愛結交權貴。
我們也喜歡做具有攻擊性的人。雖然我們可能會假裝自己是溫和的人,假裝自己不喜歡好鬥嗔怒的行為,但實際上卻喜愛這樣。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只要去讀讀任何一本管理課程方面的暢銷書就知道了,那些全都和攻擊、嗔怒有關。例如「執行」之類的詞語,就是攻擊、侵略,還有「高效率」。我們內心深處具有一種喜愛暴力的習氣。
還有,雖然我們經常在講「請保重,小心照顧自己」,但實際上沒有人想要小心謹慎,沒有人喜歡做小心謹慎的人。我們喜歡狂野不拘、肆無忌憚,我們熱愛給自己找麻煩。
下一個習氣是:雖然我們嘴邊經常掛著「個人權利」,口口聲聲講著「我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但骨子裡卻非常喜愛受人奴役。在尋求一段感情關係的時候,因為我們內心渴望受到獨裁者的統治,因此大家都喜愛能有一個自己的金正恩在身旁。
最後要講的一個習氣就是,我們熱愛具持錯誤的見解(邪見),這就是我們不喜好真理的原因。如果我說「從現在起,我們的人生就是在走下坡路」,各位會做何感想?你們全都會遭遇很多問題,我也會有很多的問題。當然,我們大家都會死,這當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只如此,而且你所規劃的很多事情都會行不通,就算你所希求的事情里有一兩件成功了,其實並不是因為你的努力,也不是因為你的聰明才智,這不過是因為你的福報之類的。我知道,各位能夠去做整形手術,但即使如此,在你週遊世界的時候,內心必然明白自己是動過手術的人,那可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每次微笑的時候,總是必須小心翼翼的,因為有可能會被人看出來。這就是為什麼說我們不喜歡真理,我們喜歡虛假的事物。從無始以來,都是如此。像是過去的帝王都喜愛聽到別人說「願陛下萬歲、萬萬歲」,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活上了一萬歲。
這些就是我們的習氣。因為這些習氣,所以雖然各位可能在智識上能稍微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但要能夠令這進入內心、成為習性、實際行持,卻不那麼容易。
順帶一提,這次開示是出自一些人的不斷請求。由於通知的時間相當倉促,因此條件有限,我們必須很快結束授課。因為時間不多,所以午休時間只有一個小時。
午休之後,我們還會做一些禪坐,並且介紹一些其他的禪坐方法。然後我還想談談如何瓦解禪修——當然,能夠禪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你必須學會瓦解禪修。我不是叫大家不要修,而是要讓禪修瓦解掉,這很重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