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

隨著動物棲息地的減少,不斷有生物滅絕,所以人們都在呼籲保護動物,減少開發。如果人們所需的動植物(經濟觀賞食用藥用)都能在人類的控制下生長,為什麼還要保護生態環境?


貼一段我自己在某個回答下的評論,差不多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說不上蠢,只是無知而已。

人類再怎麼自我中心,再怎麼聰明能幹,至少有兩件事情,現在還做不到,在可以看到的未來也做不到:

其一,弄清楚某一個物種在生物圈當中到底有多不可取代,進一步,在某不可取代的關鍵生態位,想辦法引導另一物種佔據這個位置。

其二,構件一個可以穩定運行的、能支撐人類長時間生存的人造生物圈。「生物圈二號」是最好的警告。

即使發現了與地球極端相似的開普勒-452b,在我們看得見的未來,也找不到移民的辦法;星際移民的路上如何維持生存,第二個問題是一定逃不過去的。

現在的生物圈,是數以十億年計的時間,無數次的試錯,無數代的傳承,個體與個體、物種與物種,甚至包括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適應、忍耐、爭鬥、妥協,留下來的精巧體系;它很難得地維持了這麼久,通過太陽能的輸入維持整個系統的低熵狀態,通過能量的耗散來維持物質循環;相比空空蕩蕩的茫茫星空,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脆弱,是否會在某一時刻再次經歷已經出現過五次的物種大滅絕;更沒有人知道,在下一次的物種大滅絕中,人類是否能夠支持過去。

這是一張足夠複雜的網,一座積木搭成的高塔;每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是在剪斷一根線,抽掉一塊積木,你不知道剪斷哪一根線,抽掉哪一塊積木,這個精巧的體系就會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連環倒塌,不可逆地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

這是對某些人來說,敬畏自然最直接,也是唯一的意義——然而更加諷刺的是,這一群人當中的大部分,連這樣的事實,都不知道,卻站在某一群人的道德制高點大放厥詞,彷彿自己吹得越高,別人就越鄙陋。呵呵。

勒緊人類滅亡繩索的,很有可能就是這群人。

對了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要提:

目前物種滅絕的速率,是自然滅絕速率(非物種大滅絕事件時期)的大約10000倍。

新物種的產生趕不上現有物種的滅亡,這是現狀。

另外,「如果人們所需的動植物都能在人類的控制下生長」——這個還真的做不到。

目前為止唯一差不多完全「在人類的控制下生長」的,大概也就是被玩壞的那些模式生物,譬如實驗室里的小鼠、果蠅、擬南芥、四膜蟲、E. coli ……了吧。


如果人們所需的動植物都能在人類的控制下生長,

因為你的大前提就是錯的。


假設動植物都可以在人類的控制下生長,也需要保護多樣性。

因為,根據達爾文主義,物競天擇。現在佔優的物種只是適應當前的環境,而環境變了,佔優物種則變了。

所以,多樣性的本質是生態穩定。如果氣候大變,也有不起眼的生物突然佔優。

人也一樣。優生學,在希特勒以後就是末日黃花了。希特勒搞出來的雅利安人計劃,出來的大多是廢物。為啥對先天遺傳有病的,也仍然需要治療,而不是像斯巴達人一樣丟掉,也是因為這些變異很可能以後有價值。

生物多樣化就是基因多樣化。如果不是保存在野外的野生水稻的存在,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就是不可能的。

如果,人類有一天可以搞清楚所有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可以完整的在實驗室只用碳水自己用化學元素合成一隻山羊或者老鼠,那個時候就可以放棄生物多樣性了。

可惜,目前還只能人工合成細菌的細胞核,連細胞質的化學分子都遠遠沒有研究透。


推薦你看一下凱文凱利的《失控》前幾章就能解決你的問題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水草。

水草死了,蝦米沒了,蝦米沒了,小魚死了,小魚沒了,大魚死了。

大魚死了,人要存在,因為還可以吃牛啊,羊啊,豬啊~~~

有一天牛啊,羊啊,豬啊沒了,人也沒了。


推薦閱讀:

TAG:生物專業 | 生態系統 | 生物滅絕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