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歷史教科書要弱化宋朝?


謝邀,首先定義一下教科書。由於教改的問題,教科書發生過多次變化,變化最大的時候,甚至連編寫體例都發生了徹底改變。我只以我高中時期的教科書為例來回答這個問題。我高中用的是人教版的歷史教科書,分為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和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史的編寫體例還是依照朝代順序,從中華文明起源至清代中期。

明確教科書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待題主的問題——教科書為什麼要弱化宋朝?

首先,知乎的老傳統,先要問教科書到底有沒有弱化宋朝?由於我高中畢業很久了,手頭沒有教科書原本,只能憑記憶來回答。我的答案是—沒有!或者至少是教科書並沒有刻意的帶著偏見的弱化宋朝。我記得我使用的教科書里對於宋朝的文化科技成就給出了極高的評價,比如四大發明中有三項的大規模應用和發展傳播都是在宋代。宋朝所佔據的篇幅,也並不顯著的少於其他朝代,那麼為什麼題主會感覺教科書在「弱化」宋朝呢?

原因很多,我大略說幾條,第一,這和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取向有關。我使用的歷史教科書,雖然是按照朝代順序編寫的,但是有明顯的三條主線貫穿其間,教科書的教學目的也是要學生理解這三條主線,就是「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與形成」,「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化」。我們來細細分析這三條線,就會發現相比於秦漢中國專制主義中央皇權的形成,中國大一統局面的初定,相比於唐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成熟,大一統局面和統一多民族國家深化,以及明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僵化,(其實清朝在單純古代史部分提的也並不比別的朝代多,大家覺得清朝多,是因為還有一大部分在近代史部分)。而宋剛好處在一個略微尷尬的過度階段。宋朝由於與其對峙的遼金夏的存在,使之不能稱之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所以在教科書強調漢唐大一統的外在對比下,會感到有些弱化。

第二,題主感到教科書對宋朝存在偏見,應該也和教科書對宋朝的一些蓋棺定論式的評價有關,最典型的就是「三冗兩積」,冗官,冗軍,冗費,積貧積弱。但題主要明確的是,這個說法並不是教科書提出來的,而是民國的史學家,例如錢穆等提出來的。後來為宋史學界繼承成為定論,近年來雖然屢遭詬病,很多學者提出質疑,但是學界並沒有徹底擯棄之。教科書作為國家普及性的歷史教學用書,它有著自己明確的功能性指向。它不會要求吸收最先進的學界觀點,因為文史類你也不能確定那種觀點就一定正確,為了保證教科書的穩定和正確,它通常會採用學界成為通說的觀點。所以教科書繼承三冗兩積說,很正常。至於錢穆等人為何會對宋持此偏見,同他們所處的時代有關,民國時期中國屢經磨難,自然嚮往漢唐那種泱泱天朝的氣象,而宋這種未能完成大一統的朝代自然不夠受待見。

第三,題主需要明確的是,教科書,尤其是古代史的,只有薄薄的一本,而且這一本要從文明起源一直講到清朝,跨度數千年。它只是承擔了一個史觀形成(可惜,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喪失了唯物史觀,變得十分唯心,真可以說是教育的失敗)和基本認知的作用。它沒辦法承擔你想要詳細了解一個朝代各項制度,各種人物的需求。比如宋朝,教科書在政治部分選取的重點就是宋初中央集權的重建和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尤其是王安石變法,是整個古代史中重要的考點和知識點。但這些東西,對於一個數百年的朝代,當然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如果有人對宋朝有興趣,仔細閱讀了一下宋朝相關歷史,回過頭,當然覺得教科書對宋說的太少。可是問題是,教科書它不可能用一整本單說宋朝。這是教科書的局限性。就比如說同樣作為重要考點的唐代三省制,大家花了半天功夫背下了三省制的運行流程和意義,但是教科書會告訴你這套制度壓根就沒運行多久么?會告訴你三省制沒多久就逐漸三省合一了么?不會,因為沒那麼多功夫。你別要求教科書承擔太多它無力承擔的責任。

所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教科書對宋朝並無過分的偏見弱化,事實上,仔細說來,唯物主義下教科書對哪個古代朝代都不會有什麼過分的偏見,因為都是剝削社會,都是階級社會,哪個都差不多。想從教科書中看出什麼「陰謀論」,看出什麼故意弱化宋,打壓漢民族精神之類的,都是庸人自擾,閑得無聊。


是基於近現代被侵略後的一種價值觀反彈。

中國傳統價值觀中,對待邊功是很謹慎的態度。因為在農業生產狀態下,邊緣的軍事行動很難帶來實際的生產效益,反倒因為軍事行動的巨額花費和控制遠方地區的巨大成本會嚴重增加國家的財政支出,這樣的支出最終必然落到老百姓身上,從而給人民造成極大的負擔。當然,如果外部的侵略威脅到了自身的生存,那麼動武是必要的,這種情況下,是對於內部百姓而言兩害相權取其輕。總而言之,中國傳統的價值觀中對人本主義的重視和中國農耕經濟的特點,註定中國對於對外軍事行動是謹慎的、防禦性的、盡量避免的。而宋朝則是這種經濟狀況與價值觀的最突出表現。

而進入近代後,由於中國的落後挨打,使得中國人更多有一種逆反性的價值反彈。從而推崇對外征伐,反對被動防禦。如同《狼圖騰》這樣的思想,將侵略定位高於防守。這種因為被侵略而造成的價值觀逆轉,使得原有最具代表性的宋朝成為了被批判的對象,而其本身的文治貢獻被忽略較多了。

從另一個角度說,傳統的價值觀中,更多注重的是政府行為導致的本時期內老百姓的生活問題;而反傳統的做法(如漢武帝開邊),雖然不能維持開拓的疆域,但至少足以早就在史書上大書特書的重大事迹。經過千年之後,當年享受生活幸福的老百姓早已稱為枯骨,沒人會在乎當年這些小人物到底生活好不好;但是史書上炫目的事迹足以引起後世的人無盡的驕傲感。對於後世來說,祖先不過是個符號,是錦衣玉食還是艱難度日並不重要,而說一句我祖上多麼牛逼多麼能打則是無限驕傲的事情。所以給出的朝代評判標準自然以今人的感覺為主。即便僅僅半世紀光景,那千萬屍骨都不及一個敢和世界叫板的面子,何況千年前的宋朝呢?


有弱化宋朝嗎??

你讓元朝怎麼看!?

學了那麼多遍歷史書至今對元朝的印象僅限於成吉思汗,忽必烈和枯藤老樹昏鴉。。


且不論有沒有~

宋朝那破德性不用弱化,本身就挺弱的。


宋朝的疆土小軍力弱,又簽訂了那麼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對外擴張不積極,說句老實話,老外比較喜歡宋朝的中國。陳寅格、錢穆都認為,宋朝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時期。但毛澤東眼中的"宋祖"趙匡胤"稍遜風騷",因為他是武將出身。

在漢唐時期中原王朝不斷通過武力與和議維持著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對峙局面,趙匡胤建立了一套不同於漢唐的體制,改變了開拓向外、宣武播文的方針。代之為強內虛外、沉潛向內為特點的重文輕武的文治靖國策略。在"文治靖國"的方針支配下,專制政權的獨裁和殘忍有所消解,士人大談建國治國方略,產生了范仲淹、王安石等具有偉大思想和理想的改革家。

當時各種思想得以兼容並蓄,並形成了多種學說。商品經濟比以前高度發展,商業、手工業地位提高,人民有了更多自由選擇生存的機會,商人活動的範圍不斷擴大,財富和政治的關係更加緊密,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得以全面的向精深化方向發展,造紙、印刷、紡織、制陶、醫療、遠洋、天文、物理等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詩詞、戲曲、繪畫、書法全面趨於精熟。百姓也善於從平常的職業生產中發現創造的樂趣,製造出的北宋五大窯系及南宋官窯精美的瓷器,還有畫金剌綉等美麗的作品。

宋朝科舉制度更加完善,科舉取士名額遠超唐代,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取士近萬名,而且一旦入弟也不用考察,殿試後即可授官,這種選仕方法稱為"正奏名"。除了"正奏名"以外,宋朝在科舉制中還創造了"特奏名"和"奏蔭"方式。"特奏名"也叫"恩科",就是對屢考不中者,根據他的前後幾次考試成績情況,編入另冊上報,來個很簡單的殿試,年老的可以免考,宋朝貢舉共取士約十一萬人,"正奏名"六萬人."、特奏名"五萬人。"特奏名"在登科總數上並不少,並且與正奏名一樣均有入仕機會。還有一大批人連"特奏名"也沾不上,又設了"奏蔭"制來眷顧他們。

宋朝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許多條件,平民有更多進入上層社會的機會,許多入不了朝堂的文人,便去做行吟詩人,寫詩超過萬首的文人不在少數,宋代人將儒、釋、道融為一體,把中國傳統文化推向成熟的頂峰和極限。

宋太祖立不殺文臣的規矩,從政為官的環境也比較寬鬆,所以官員們在朝堂上說話辦事都比較意氣用事,敢於大膽向皇帝進諫並據理力爭,許多人因此一生仕宦浮沉,幾起幾落,如同家常便飯。王安石改革時,將個人安危和利益置之度外。蘇軾一生都在患難中度過,但他從來不接受教訓,照樣敢說敢幹。

宋朝成為現在許多知識分子心中的"伊甸園"。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內患大為減少,但子孫一代比一代文弱,卻不是他所能預料到的。

先被契丹人欺負,後被女真人驅趕,最後被蒙古人擊滅。忠臣陸秀夫在廣東崖山抱著小皇帝跳海,只有悲情,沒有悲壯。

宋朝的科舉使官吏的隊伍急劇膨脹,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減天下冗吏十九萬五千餘人,所減如此,未減者可知也,"趙翼"州縣不廣於前,而官五倍於舊,吏何得不苟進,官何得不濫除?"()官太多國庫收入就不夠發吏祿之費,自仁宗時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後,每個皇帝都在裁減冗員上花過力氣,但最後都是無功而返。

宋朝的文人官太多原因在於,籠絡天下人歸於一官道是宋朝的治國"主體思想"。皇帝把官位引作釣鉤,使"英雄豪傑皆汩沒消靡其中而不自覺"。

"覬覦一官.老死不止","使人人皆有覬覦之心,不忍自棄於盜賊姦宄",把天下人捆在官階上,使他們少起異心,然後再將他們鎖在一張牽制的網上,這才是宋朝官制的一大特點,它和宋朝的科舉制度一樣,都是皇帝的"御天下之妙術"而已。


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哪個朝代沒有被教科書黑過?


好像歷史書並沒有弱化宋。只是好像初中高時候大部分人可能對開拓邊疆、出將入相比較有興趣,像看故事一樣。看歷史書的時候大概都只能注意到這些。我記得我高中時候歷史書對宋的評價還是挺高的。比如書中提到了從宋開始有夜市,取消宵禁。還有很多的技術人文成就。不過這些內容那時候完全不知道有什麼意義。隨便翻翻就過去。所以會感覺好像弱化了宋。


太複雜講不清得朝代都在歷史課本里弱化了


首先從宋初的歷史說起,石敬塘割幽雲十六州與遼,藉此以契丹人的力量建立晉朝,後來柴榮篡立周朝,再後來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宋太祖以先南後北的策略,先是將南方一統,再準備出兵伐遼,收回十六州。

此時西北拓拔七氏尚未獨立出去,北宋尚還有養馬之地。宋雖剛建立不就久,如果讓趙匡胤打下去說不定宋就一統河山了。

不過趙二在一個飄雪的晚上拿斧頭把趙大砍了,篡權稱帝,然而趙光義這個人沒有他哥哥的胸襟氣度,把原來歸降的各國國王都砍了,還準備削藩,西北就反了。建立了西夏政權。

趙光義起兵伐遼,卻又失敗了,其實原本遼和宋是和平相處的,邊境只是偶爾有點小摩擦,這下遼就有了出兵的借口。宋遼戰爭就此開始。

再後來金人滅遼,復爾在再入侵宋朝,元人滅金,又入侵宋朝。

然而宋人是否真的弱呢?其實不是的,宋初的兵威十分盛,宋看起來積弱,是因為趙二的戰略:守內而虛外,北宋都城開封更是易攻難守,開封的優勢只在於便於運輸,這更奠定了宋的商業性。

那麼問題在於哪裡呢?宋的時代背景!宋之前是五代十國,朝代更替頻繁,百姓對國家沒有歸屬感,而且民族觀念也較弱,歷史書上說南宋耽於享樂,其實是錯的,真正不想北伐的,是南宋的百姓,在他們看來,北邊的土地收不收回無所謂,而北邊的百姓也並非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是事實)

南宋若想北伐,先要說服百姓,南方的百姓為毛要替北伐出財出力。南宋真正難以北伐的原因在於百姓的阻力。

然而歷史教課書是不能寫出原因的,現在中國外興安嶺被占,外蒙獨立,需是倡導奮進精神的。而宋朝不能北伐,只能說宋朝弱了,而不能說百姓無心打仗。


身邊沒有歷史課本 憑藉自己的記憶寫上一點吧

我高中時用的是嶽麓版的 基本上必修課本分了政治 文化 經濟三課 還外加幾本選修

三本必修課本中或多或少都提及了宋朝

政治:宋朝沒有單獨的篇章 但是如今仍然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設通判 收精兵 削實權 制錢穀 基本大意就是維護了國家統一 但是最後又因為冗雜的制度造成了財政危機

經濟:記得提到了佃農 提到了重心南移 人口遷徙 提到了坊市 總的來說就是想告訴你宋朝商品經濟發達

文化:猜都猜到是四大發明 清明上河圖 宋詞 以及各種夜間娛樂 以及所謂的程朱理學 告訴你的還是因為商品經濟發達 市民階層擴大 同時程朱理學對人思想的束縛

原諒我選修只記得提到王安石變法了

總的來說 高中課本並沒有弱化宋朝 內容大多也與課本整體基調相同 相較於其他一些朝代 篇幅也不相上下 印象中應該沒有「弱宋」之類的話語 如果學生產生相關的想法 應該是初中課本和老師無意間的引導和暗示所致

要說在中學歷史課本里哭弱的朝代 真的就當屬東漢 兩晉 南北朝 五代十國以及明朝了

記得高中時候上課 歷史老師要求全班把中國朝代寫下來 全班只有我一人完整的寫了下來 另我驚異是 許多人的印象中 似乎對兩晉 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全無印象 而對於東漢 貌似也只停留在了蔡倫和漢末的分三國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明朝 似乎什麼事情都和清朝捆綁在了一起 當作是反面教材供學生學習


經濟文化沒有弱化吧,至於軍事已經夠給面子了,畢竟有記載可考的三千年歷史上,向少民稱臣的漢族政權也就幾個,除了宋朝,也就剩下前涼這種小國了,嚴格來說正統王朝稱臣的僅南宋一家。還不如問為什麼不吹宋文帝時的劉宋,梁武帝時的梁朝呢。


課本沒有弱化,電視劇倒是完全弱化了。


你是心理作用吧,是不是看了宋代的版圖,卧槽,那麼小一點,潛意識裡給自己灌輸了宋很弱的想法,然後就帶著有色眼睛看教材了,覺得書上的每句話都在有意無意的表現宋朝很弱。


弱宋就是弱宋,宋朝本來就很弱,某些方面的成就無法掩蓋其總體的弱

重文輕武,居然還能向遼夏金納貢稱臣,這種奇葩事把臉丟盡了

你們說宋富裕,我勒個去,富裕了,有錢了,不去整頓軍備,積極收復失地,拿錢做什麼了?

漢人應當吸取宋朝的教訓,決不可重蹈弱宋覆轍


鄙人高三文科狗 人教版 認為教科書里並沒有弱化宋朝 畢竟連考試也是重點 弱化一說不認同

什麼商品經濟 貨幣 二府三司 程朱理學各種知識點 各種資本主義發展因素

宋朝裡面有許多適合作為教科書的素材 自然而然不該被弱化


我也覺得宋朝不應該被弱化。雖然軍事不行,經濟可是空前繁榮,有著資本主義萌芽。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