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消費升級,中國「新貴」人群生活新方式?

近幾年中國新中產階級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高品質的產品買單 ,「消費升級」被廣泛提及。如何理解這種中國「新貴」人群的生活方式?


改革開放的40年,給了我們經濟突飛猛進的40年。

1978年中國GDP為3645億元,同期美國為2.36萬億美元,中國僅為美國的四十六分之一,中國人均GDP為381元,同期美國人均GDP為1萬美元,美國人均GDP為中國人均GDP的一百多倍。

但發展到了2016年,美國GDP為185619億美元 ,中國GDP為113916億美元, 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2016年美國人均GDP為57753美元,中國人均GDP為8287美元,也達到了美國的七分之一,改革開放四十年,美國的經濟總量上升了八倍,但中國的經濟總量上升了兩百多倍。

中國從原本在世界經濟總量中佔有1.8%到現在對全世界經濟貢獻超過20%,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總量差距在不斷縮小。人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從過去一百多倍的差距變為個位數的差距。

在這幾十年里,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也在大踏步增長,帶來了所謂的【消費升級】。

而消費升級,本質上就是由於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消費的理念有所改變。

上一張非常經典的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實現圖。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還處在剛擺脫物資大匱乏的階段,那時我們處在金字塔底的【溫飽階段】,第一優先順序是生存,對於商品消費的主要訴求是儘可能多的滿足生理訴求,儘可能多的追求生理快感和慾望,求多不求精,重量不重質量。

例如飲食,追求口味重,油大,分量多,不注重花樣和精緻。

例如衣服,追求結實耐操(和現在所謂的耐穿不太一樣),不掉色,不注重款式和剪裁。

此時對於一些大件的消費,追求的同樣也是如此,那時最流行的大件是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席夢思;這些大件的普遍特徵都是皮實,分量足,可以用好多年不用更換,這暗合了我們當時的心理。

到了2000年上下,經歷過波瀾壯闊的90年代,經濟大發展,社會物質逐漸富足,大量富人階層和商人湧現,大家的消費心理就變成了期望獲得別人的羨慕,一種潛在的暴發戶心理,處在需求金字塔的中間【小康階段】,核心是追求一個階層的【歸屬感】,出現了很多的炫耀性消費。

尤其是各大國外奢侈品牌在這個階段大量集中進入中國,再加上國內傳統的【好面子】的價值觀,強烈刺激了消費,尤其是炫耀式消費。

在這個階段,大家買東西都在追求特立獨行,追求高價格,追求稀缺性,追求限量,追求逼格,追求出手就要鎮住全場。

例如手錶,一定要買奢侈品牌,哪怕等於好幾年的工資;

例如包,一定要有至少1個奢侈品撐門面,哪怕要刷爆信用卡;

例如衣服,各大品牌的聯名款,限量款,一定要買,哪怕今天剁手明天吃土;

人人都陷入了一種【我買什麼我就是什麼階級】的錯覺。

看上去這是一種消費升級,人人都肯花錢了,都肯追求認同感了,實際上這是【消費主義陷阱】,又加【價格闖關】,他讓每個人都在焦慮,都在花錢安撫焦慮,然後發現了更新的東西,又產生了更大的焦慮,又要花更多的錢。

永無止境。

整個社會陷入到一種狂熱的【消費即是正義】的浪潮中,各種卡奴月光族收割不盡。

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到了2017年2018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在互聯網中成長起來的人,意識到:人都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活著,消費的本質是方便自己的生活,取悅自己的態度,以及合理的慾望節制。

此時才是真正的【消費升級】,消費是為了追求快樂而非快感,是為了讓自己可以更好的享受這個世界,而不是攀比,自己的感受比價格標籤和別人的目光更重要。

此時我們的消費進入了金字塔頂,追求自我實現。

當然,我們還是在追求高品質的產品,但是會要求這些產品更適合我們的精神需求。

價格不再是標籤,我們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去追求更符合我們的價值觀的產品。

有個性,符合我們自我定位,能幫助我們節省時間的產品,才是我們的追求。

這也就是【工匠精神】大行其道的原因。

我們更加追求好看的設計,實用的功能以及節省下來可以用於享受生活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各種主打生活品質的公眾號的背後的消費轉化率非常驚人,因為他們可以為讀者講述產品背後的故事,涉及的細節,品牌的理念,而不是這個貴,這個好,這個買的人多可以炫耀。

因為大家都活明白了,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以這些美好,來致敬生活。

而不是背負他人目光的枷鎖。


其實就是換個名字而已。

以前叫價格闖關。

不懂百度。


80年代某團伙第二代某些人認為:長痛不如短痛、過五關斬六將、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不懂為什麼高票全是說價格闖關,感覺在故意帶節奏。

這一波消費升級,背後是製造業轉型升級

而價格闖關,是為了解決當年價格雙軌制帶來了經濟社會一系列問題而搞的。

奉勸大家一句,看任何政策都要放到具體的環境中去,不能看到一個「軟著陸」,看到一個「消費支出增加」就開始說:「價格闖關」又開始了,又要薅羊毛了,,,,這麼解讀真沒有意義


所謂消費升級,不就是「價格闖關」嘛。

向美帝國主義靠緊,大力推進馬太效應

反正都要省吃儉用才能吃頓好


比如從買夏普索尼電視到小米樂視電視?


希望答案裡面不要有口紅


說明被房價壓榨的那波人已經沒油水了,需要開闢新市場了。


把沒有被房子套牢的人口袋裡的錢掏出來?


我提供一個視角,就是海外代購這個行業。

這兩年湧出來非常多的海外代購,每個人朋友圈裡都有幾個,從幾十元的日本葯妝店小物件,到上千元的化妝品套裝,到數萬元的包包、手錶,她們什麼都能幫你買回來。每次她們飛去國外購物,都發幾張免稅店前長排隊的照片,許多大牌的免稅店專櫃都是缺貨缺貨缺貨,sk2限購,菲拉格慕的皮帶架、積家的手錶櫃檯都被一掃而空,反觀國內,身邊的人漸漸添置起輕奢、奢侈品牌的物件,驢牌古馳蒂凡尼卡地亞的真品幾乎爛大街。

消費升級,產生了旺盛的市場需求,國內品牌在高端定位上的不足,以及國內專櫃的差價,造就了代購這個繁榮的行業。


現在看見新中產階級,新貴,高品質這種詞就噁心,搞得好像所謂的「中產」們就不是平頭百姓了一樣


老百姓腰包鼓脹了,所以消費品質也提高了,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本錢


價格不菲的產品作為禮物還行,國產的產品現在升級了感覺還行


很正常啊,收入上升了,消費肯定也要升級啊……


新時代新興人類


這也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生活越來越好了!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中產階級 | 消費升級Trading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