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學中有個概念叫做放下我執,如何從這個角度看待對人生理想的執著追求這類想法,這是不是執念?

很多人的人生追求就是成佛,

你認為這是執著?

成佛就是理想追求。

先要有把刀,磨礪它使其鋒利堅韌,斬斷諸多煩惱,

雖然最後這把刀也可能需要扔掉,

但沒有這把刀是不行的,


嘗試從另外一個角度回答

我執 其實是不科學不合理的。我 其實並不存在,可以理解成為了便於進行操作而虛擬出來的一個概念,需要大量的生理和心理能量

而其實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因緣不斷變化。比如你今天聽一句話,想一件事情,都讓 我 發生了變化

執著於此,通常會使人失去大量的機會和可能性。而意識感受到 我 的虛假,反而不容易固著於自己的觀念感受等等,有著巨大的開放性,而這種開放性隨緣而動具有無窮的可能性。成功至少會更容易吧。


不要刻意用出世法來指導入世法,這是兩種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凡人要有奮鬥精神,有點貪慾,想要才能去做,這樣人生活的精彩一些。

張口閉口出世放下,暮氣沉沉的,於積極的人生沒有益處。最多世間多一個守屍鬼而已。


1.跟口頭禪差不多,沒啥用,甚至讓人無意識大妄語,未證言證

2.我執是什麼?怎麼放下?什麼是放下?我執放下後會如何?隨手4個問題夠資格回答的100萬大概1--1000人,900人還是我這個狀態,濫竽充數,文字般若,回答的可以非常準確,然並卵,根本不是自己實證的東東,結局就是懂得一大推照樣輪迴,照樣命運不好

3.我執裡面又81個境界,大分5重,每一重一般人100年都搞不定

---------------拋磚引玉,盲人論日中----------------


離欲、舍喜、接受苦樂無常,便是斷我執。佛教授的是斷執離苦的方法與境界,是否處在執著中還是要看看你的理想與追求到底通往哪裡


有求為「執著」,有追為「貪慾」,故「追求」即是「貪著」。

金剛經云:「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貪著世界,追求人生理想,即是凡夫之行。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看過一場辯論賽叫放下與拿起哪個更難。

放下執念雖然有點難,可是比起動這個念頭,就不算難了。

簡單類推一下,常立志易,立長志難。放棄長志看起來有點難,動放棄之念實則更難。

六層浮屠塔,入局易,解局難,動入局之念實則最難。


佛學主張在這個場景下可表述為:有理想,追求,但不執著追求。如果再說深一點,不要把有理想和沒理想對立起來,不要把追求和不追求對立起來,既然參照點不是二元的,本來也沒有執著的必要。如果再深一步,之所以有人會感到兩者存在對立,是因為參照系是二元的。


不懂佛法,不過釋道儒歸於一法,所謂理想和抱負,只不過是你自己見識框架下和天下形式下的產物,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出世入世都沒有對錯,只不過自己追求什麼。理想怎麼能沒有,沒有了是不是連鹹魚都不如。追求不到的和放下我執不像是一個概念,追求不到的如果只是自己不努力,那就不是執,如果努力了怎麼都不可能達到的才會算追求不到的吧!佛法講究的應該是內心的東西,我執一定是迷茫的苦海中的一葉扁舟,唯有回頭才是光明。

找對方向再去執,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


字面意思。


對人生理想的追求應該不是執念吧,執念是對於不該有的思想抱有不肯放棄的心。


你要明白:「佛法不離世間覺」,這不矛盾,要辯證看問題,出世與入世,本也不是非A既B的關係。多經歷,多參,多悟,你會得正解。


推薦閱讀:

四招教你改變世界
如何才能擁有真愛
佛菩薩的七情六慾

TAG:哲學 | 人生 | 佛學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