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策略:如何少走10年彎路?

停下來,花10分鐘思考下自己的職業策略,或許會少走10年彎路。

這並不誇張。

多少次,在電梯里,在公交上,在地鐵里,意氣風發、對未來還充滿希望的你,會留意到對面的中年男子,肚子開始發福擠迫襯衫、皮鞋雖然擦得光亮卻隱藏不了奔波的磨損,或者旁邊的女性,一隻手抵擋著人潮一隻手捧著手機煲著劇,妝容雖艷但皮膚卻依稀漏出歲月的滄桑?

多少次,在街頭巷尾,你在等人的路上,路過一對對的年輕父母,推著嬰兒車,嬰兒那水嫩天真的年輕態和被各種瑣事壓力照著的疲累,對未來的困惑和經濟的壓力在燦爛的陽光下形成了並不協調的畫面。

忙碌辛苦的上班族,年復一年的工作,為啥待遇、職位、狀態沒有隨時間遞增?

答案往往是:職業生涯缺乏策略性。沒有策略,在職業的十字路口就容易迷失方向,走了彎路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良好的職業生涯對於生活幸福度的影響,不是重要,是非常重要。

而關鍵之處,其實沒有各種培訓大師和心靈雞湯那麼複雜和模糊,遵循幾個策略,難保大富大貴,也可小富即安:

  • 尋找缺口

  • 揚長避短

  • 行動協同

一、尋找缺口

尋找缺口,即是尋找稀缺的東西,提供真正缺少的東西。

經濟學繁冗複雜,而最核心的概念只有一個——「稀缺性」,人們才說,物以稀為貴,不止消費是如此,工作亦然。從拉勾的薪資圖可見一斑:

不管是從資歷還是從崗位,薪資的分布遵循著一個最核心的原則:越稀缺的待遇越高(物以稀為貴,所謂的不可替代性)。同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產品經理收入往往高達12-15K,而市場、運營等可能只有4-5K,儘管他們的工作量或許差不多,但是好的產品經理就是那麼稀缺。還記得供不應求才能出現賣方市場么?

那麼,確定了要選稀缺的職業方向,具體如何來選擇?幾大要點:

  • 跟著大勢走:勢比人大,不止要做符合趨勢的工作,而且還要儘可能提前預見趨勢(提前預見趨勢的人不多吧?),提早進場。比如偏理工科的,可以考慮VR、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遲早會熱爆的行當,偏經濟商務的,可以考慮產品、策劃等越做越人少競爭的職業,偏文科職能的,可以考慮文案、總助等各方面能力都拿得出手的綜合性崗位。

  • 一條路走到黑:這個最主要就考慮自己的興趣和願景了。行行出狀元,前提是要投入足夠的時間,自己選的坑,含著淚也要填完。現在火得爆炸的咪蒙,在成名前在南都整整做了12年的編輯。在這種傳統媒體被衝擊得七零八落的年代能堅持這麼久,內容網紅的機會捨我其誰呢?

  • 成為跨界人:在這個快速變化、跨界早已成為常態的時代,跨界型或者說複合型的人才,自然是極具價值而稀少的。比如說,干銀行的人多如牛毛,干互聯網的更是不少,但是精通銀行風險管理和互聯網業務邏輯的人,有多少?又比如說,做人事行政的女孩子滿大街都是,做財務的女孩子更是常見,但是懂薪資架構、崗位評估和財務報表,可以給老闆提供符合公司業務發展的人力規劃方案的,有多少呢?這些跨界人,一出現即成為職場網紅。

二、揚長避短

按照稀缺性的思路確定好方向後,第二個策略就是家喻戶曉、人人都掛在嘴邊卻少有人做到的揚長避短。

在職場的優勢、劣勢取捨上,人們容易在取長補短和揚長避短之間搖擺。在過去的技能,取長補短的通用型人才還能吃香,而現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揚長避短更為關鍵。你只需要有足夠長的一技之長,哪怕再有多的不足,也可以在職場上遊刃有餘。

揚長避短的策略,即是說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能最大化自己優勢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裡,你的優勢變得更重要,你的劣勢變得更不重要;在這個領域裡,越投入時間和精力,越能比別人更快的提高能力,形成自己的職場護城河。

比如,在手游公司,你的優勢在於分析推理,你的劣勢在於人際交往,那麼遊戲策劃的領域更適合你,只要你對遊戲策劃真的精通,能寫出讓玩家樂此不疲且自願掏腰包買道具的策劃案,哪怕不懂人情往來、不懂遊戲畫面審美、不懂項目管理。。啥都不懂,仍然會成為老闆的心頭寶。

比如,在獵頭公司,你的優勢在於資料搜集,你的劣勢在於言談表達(這在獵頭公司是硬傷),只要你選了獵頭顧問助理而不是獵頭顧問,你就可以充分發揮高效搜集候選人情況然後整理成文檔的優勢,讓獵頭顧問無往而不勝的你自然成為比業務獵頭還收老闆青睞的人,不會和候選人「言語刀鋒相見」又如何?

所以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揚長避短,職場順意的不二之選。

三、行動協同

行動協同是指,為了達到職場收益的最大化,所作出的各項決策和行動能相互協同。換句話說,為了達到一些目標,不得不放棄其他目標。核心原因只有一個:你的時間精力很有限

一個常見的例子,在興趣培養這個領域,最後成為某一個興趣領域(比如說畫畫、編程)的大牛,無一不是捨棄了其他的興趣,全力以赴的圍繞核心興趣來投入時間精力。又學畫畫、又學游泳、又學跳舞的人,往往都不能同時做好。

在這個問題上犯的錯誤,似乎更多。

為了達到目標,要選擇能相互增益的事情,避免其他無關的機會或投入,哪怕他們看起來很吸引人。

比如,一個定位適合做電商文案的人,所有的行動應該努力(工作的訴求、參加的培訓、學習的內容)都往心理學、語言學、賣點提煉等方面靠,其他的什麼PS培訓、線上推廣、用戶維護等方面的工作,應是能推則推。

比如,一個定位適合做銷售的人,所有的行動應該往談判能力、氣場培養、業務分析等方面積累,其他的什麼培訓、運營的時間投入點到即可,無法形成累積效應。

這個策略的使用,也很簡單,問自己一句話,我現在的優勢是什麼?我現在所有的時間精力的投入,是在增強還是削減自己的優勢?

四、結語

正如知乎上經常被引用裝逼的一句話神語:以絕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上拼天賦。

其實,為啥一定要拼天賦? 只要策略得當,就算以如此低的努力程度,不敢說成為職場紅人,也敢說能少走十年彎路。

不信來找我。

感謝看完,不妨留言幾句,思想碰撞下?

推薦閱讀:

賤人,不對你用中指致意,我會為你祈禱
現在的辦公工具箱這麼強大了嗎
累死人的項目經理
【經營人生學院】教你如何大膽開口
職場新人,一定要避免這3個雷區

TAG:職場 | 策略 | 方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