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愛你的人,生怕給你的不夠,不愛你的人,生怕你要求的太多」?
最近羋月傳很火,這句話好像也火了起來~
這兩天朋友圈被一句話刷屏,「愛你的生怕給你不夠,不愛你的總怕你要求太多」
我的關注點有兩個。
第一,為什麼要愛你,
第二,不夠和太多
我們都想要被愛。這和懶著,卻想有好東西吃時的心態一樣。但愛的需要卻和生理需要不同,它是一種更高級的精神需要。
在小時候,我還不懂得什麼是愛時,就接收到父母愛的信號:被照顧,被養育,被善待……於是漸漸長大。在我學會愛別人之前,我都是先懂得「被愛」的,所以我也更習慣「被愛」,更「貪戀」能一直「被愛」。
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要愛你?是有逆天的顏值還是超棒的性格?能力很強還是特別會過日子?
我經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問自己,如果我是異性,會不會愛上現在的自己?
大多時候,我的回答是不會,因為太了解自己了,那麼別人為什麼愛我?
我更是無法回答,現在我能做的就是,自愛和提高自己
自愛不是「自戀」、「自閉」和「自娛自樂」。而是對自我界限的把握,對自己人生問題的獨立承擔以及有選擇的求助能力。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善待自己,慢慢解決一些痛苦,不要因為一些暫時的外在而讓自己傷心消沉,想著怎麼很容易的去感受到快樂,並且不停留在過去,懂得創造自己的生活。
這樣,我才被人所愛。
自愛放到戀愛關係當中,在自我獨立的基礎上,用情感聯結她。也就是說,伸到她身上的觸手,只有一隻——情感。而不是控制和依賴。無論我和她有多麼靠近,我也要獨自面對自己的問題。
以前我總會期待她的行為。比如燒一桌子菜等我下班、過馬路時站在車來的方向、在哥們面前小鳥依人一些、能抱著我入睡、下班後第一個給我打電話……越是期待怎樣做,就會常常發現她並不會這樣做。
慢慢地,我改變了想法,如果我想要一桌子菜,我就先給她做;如果我想要下班後的電話,就先打給她。我發現,行為的示範,比言語的要求更能誘導她的愛。吃了一頓我親手做的溫暖大餐,就會知道,下次要給我一樣的驚喜。
是啊,期望越少,驚喜越多,更容易被滿足。
我對「被愛」的定義,不僅僅停留在被寵愛,被照顧這麼狹隘的領域上,而是:希望從與愛人的相遇相愛中認識到自己所不具備的價值。
這就是兩個人的愛大於一個人的道理。當被愛成為一種嶄新的自我認識,我們就不再是楚楚可憐,唧唧待哺的小鳥,而是自愛愛人的天使。
扯一個題外話,關於人脈,其實愛人也是人脈關係里的一種,隨緣人脈。
人脈的實質是人情的消耗和利益的交換,提高自己比認識的人多更高效,半衰期更長,認識的人多,不代表人脈廣,能對我產生價值的人才叫人脈,要別人為我產生價值,要麼我們之間情分足夠,要麼我本身價值很高,因而值得別人投資。
所以,提高自己而帶來的人脈,是沒有上限的,還不用我主動維繫經營,人們會主動向能產生價值的人靠攏、投資。
資源投資回報率與自身能提供的價值成反比。自身價值越高,拓展、維護人脈的成本越低,就是投入越低。
這就說到,我關注的第二點,不夠和太多。
愛也是投資,不要以為你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就算你不算,對方會算,七大姑八大姨會算。
當你獻出你的深情、痴心、忠貞時,你需要的是對方也向你投以激情、鍾情和專一。這是場以愛換愛的投資。當我們看清這一點時,就會避免「以為自己很無私,對方還不領情」這樣的「假委屈」。
你愛他,是你的一種投資,他有權利不接受。因為只要是投資,就都有回報。每個人在接受別人的投資時,都會默默地評估一下,他要的回報,我給得了嘛?
「愛你的怕給你的不夠」,你想過沒有?他巨額的投入,要的回報你能給得了嗎?
「給你的不夠就是不愛你」是這樣嗎?一位聰明的投資者並不總是尋求風險低的,而是風險是不是在能承受的範圍。他肯定要評估風險。如果你不接受他的投資,他能否承受。如果投資了,還會失敗,能否承受,不要覺得功利,這是負責和理性。
其次,及時收集對反饋,來確定是否繼續投資。如果他投資了一個微笑,你接受了,並回報了一個眼神……他就可以繼續投資了一頓飯,如果你接受了,並回報一場電影,他就可以繼續投資……
所你要想一下,是不是他對你進行投資,而你沒有給回報?一個人對你好,你連表示都沒有,人家為什麼死皮賴臉?
所以,拿付出多少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愛你,是可笑的,給你太過的人,或許是他想得到更多,給你不夠的人,或許是因為你一點回應都沒有,或者你不值得投資。愛情需要理性的保護,需要一些投資的眼光。
愛情難就難在,它是兩人的互動遊戲,不是一頭的表演秀——你做的事,都是一種暗示,暗示對方要用同等的愛情回報。你投入情感、忠誠、金錢、時間、經歷……為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你覺得自己不要對方的回報……其實你不要的只是表面上的物質回報——你真正要換的是對方的愛情——而往往這部分對一個人來說,是最彌足珍貴的。
李敖先生曾經寫過一首情歌,
不愛那麼多
只愛一點點
別人的愛情像海深
我的愛情淺
不愛那麼多
只愛一點點
別人眉來又眼去
我只偷看你一眼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才是最負責任,最長久的愛情。
因為不對自己貪婪,必不對別人貪婪;不貪婪別人的情感,必不貪婪別人的自由。只愛一點點,傳遞的是不貪婪卻友善的暗示——這是一種談情說愛間的尊重,往往你尊重了他人的自由,也就擁有了自己的自由。兩個自由的人,才能長相思守。所以人家李先生人到七十依然有二八年華的情人依偎。
我們每個人的情感和體內的血液一樣,是定量的,一次像海深的愛情,足以耗盡你一半血液,可想這樣的愛無法長久——你的血堅持不了幾年,就乾涸了。有能力的愛情,都是後勁足的,量入而出,滴水穿石,才撐得起「長久」。
深情要用耐力衡量,而不是爆發力。
美好而踏實的愛,往往遵循一種規律:小額並逐漸增加的投入,配合穩定平衡的回報。
把愛情比作投資並不是說愛情就不純潔美好了,它依然是人與人間最瑰麗的情感,但瑰麗夢幻的東西,往往需要很多實在的技巧。
在愛里你可以不圖名,不圖利,甚至有人也不苛求對方的愛,但請注意,把愛投出去本身,對我們自己就是一種滿足,你可能什麼都不要,但你至少要一個情感的出口——情有所屬,愛有所依,如果有人願意讓你把愛放在他身上,是需要感恩的。
所以如果你在愛里多少渴求一些回報,就請你記得使用投資的理性和換位的心情。
END
所以又多了一個無理取鬧的理由。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