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該如何設定期望值的大小?
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有一個預期的結果。如果期望值過高,可能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越往後,期望值越高,越害怕失敗。最後一旦失敗,受到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而如果期望值過低,可能自己就不會全力以赴,如果最後失敗了,雖然心理落差不至於過大,但自己也將永遠無從得知這失敗,是源於自己努力不夠,還是自身能力有限?
高中的時候,就是因為期望值設太高了,所以跪了。看到這個話題,忍不住答一下。期望值設置太高是不合理的。人生其實就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這個資源包括你以及你所處的環境。年輕的時候,總是過分的相信主觀能動性,總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世界,但是少年too young too naive。
你的智力,時間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超越它的邊界。只是這種邊界很難被測量,但它是確實存在的。
但是我們大部分的教育和文化都不會涉及這個問題,對於個人而言,承認自己不行也是困難的。有人說,我把期望設高一點,到達不了,也比期望值低來的好啊。其實不是這樣的,一旦設置了期望,你就需要為你的期望設置策略途徑,並開始實踐。而期望值不一樣,你所做的決策肯定是不一樣的。比如高考,江蘇高考只考三門,對我而言非常不利,我理科好,文科真一般,當時的水平是努力一下,也許能考上南大。而我不知道哪個神經錯了,賭一把,說不定能考上清華。然後我就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補習語文了,尤其是作文。因為我必須在此有突破,我才有可能到達期望。於是整個高三,我都開始了這種危險的賭博。當然最終結果很糟,由於成績一次次下滑,最終一本線差了一分,這對我而言是難以想像的。高考考出了歷史最低分。那個時候,如果以南大作為目標,可能整個高中會過得更幸福一點。當然這種賭博也有運氣的成分,真好高考作文的那個題目是我所不擅長的,看到作文題目心態就有點崩潰。期望值的設置和自我認知有關,當你小時候隨隨便便就可以考班級第一,對於自己向來是過度自信的,而且初中的時候,學了兩個月作文,就靠全校第一,然後就覺得自己很牛逼。其實不是你厲害,而是小時候讀的學校很普通,學生能力一般,但小時候認知能力有限,是看不到的,習慣性自以為是的性格就此養成。話說為什麼我初中作文能力很好,到高中還得重新學習呢?因為我高中開始迷信樸實無華的文字風格,把擬人排比對偶等絕技都荒廢了。。。
人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而任何一個複雜系統都存在蝴蝶效應,及一個微小的變數,改變了你整個人生。你作為一個決策者,每一天的決策都有可能極大的影響人生的進程。比如你某天心情好,早上出門跑步,遇到一個問路的美女,然後就帶她去想去的地方,然後愛上了她。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那天你心情好,出門跑步了。而人生面對無數的期望值設置過程,這可能是你的天性的一種。期望值高的人生更努力,風險更高,失落的過程更多。期望值低的人生更務實,風險低,快樂的時間更多。那是不是期望值高的人生獲得成功的概率更大呢?不是。期望值高的人生可能獲得大的成功,也極有可能一敗塗地。風險偏好太大,很多企業都是死在高速發展期,心太大,扯著蛋了。隨著年齡的變化,對於期望值的設置也是變化的。年紀大了,風險偏好會降低。那有沒有合理設置期望值的方法呢?其實比較難,但不是不可能,歸根結底,還是自我認知的問題,當你知道你有60分的能力,你期望61分也是合理的。所以合理的期望值,無非就是接受真實的實力。真實的自己,往往隱藏在他人的評價里。當他人的評價與你的評價完全不一致的時候,你就得分析一下,你是不是有的過於樂觀,或者過於悲觀。另外還可以諮詢心理醫生,專業的人很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你的性格模式。那合理的期望值能給人生帶來最大限度的成功嗎?嗯,也許吧,只是有時候這種成功看起來太小太不起眼,你看不上,讓一個高期望的人變成低期望,唯一的方式就是一次次的失敗。寫到此,我突然發現,我她媽寫了等於沒寫。就像我現在也習慣高期望,高風險的做一些事。改變很難。人生有時候就是不可抗拒的命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hope the best, plan the worst, work the hardest.懷有最美好的希望,做好最壞的打算,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樣不論結果如何,都能問心無愧,坦然接受。
假設E是期望,P(x&>E)是成功的概率。
那麼顯然,期望E越高,成功率P越低,反之亦然。如果目的是追求成功P(x&>E)的話,很簡單,盡量降低期望E就好。如果目的是追求更好的結果max(x)的話,期望並不重要,所以成功也不重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尋找這個答案的過程就是了解自己的局限和事情的邊界的過程。
理論上期望值很好設定,但人從不設定期望值。他們的有關期望值的想法一般都是事後才出現。
非典時期,一斤大蒜,從幾毛錢漲到10幾塊,僅僅花了2個月時間,根本上原因是大眾對他殺毒效果的期望。
一隻股票,是漲是跌,取決於人們對它未來價值是增是減的預期。
一間民房,賣到10多萬一平,因為它披上了學區的外衣,家長對孩子智力提升的期望大過一切。
所以,在交易型的市場上,所有已形成和將要形成的價格,無不依從於大多數人的心理預期而定。
既然期望值在決定產品價格的時候,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
那麼,期望值受什麼因素影響?作為產品方,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提高人們對於產品期望值呢?
100贊 繼續更
過程努力,結果隨緣。
有一種期望值的設計類型就像闖關遊戲,每一關的設計都要有合適的難度和目標。達成了,自己會受到信心和激勵,同時也會略有鬆懈。達不成,總會有一些挫敗感。
有一種期望值的設計類型很像生存遊戲,與人生一樣你最終總會game over,你所能做的就是拋棄期望值,在一段時間的限制下盡全力創造一個又一個記錄來逼近最終目標(比如高考,就是如何儘可能考更高的考分,工作,就是如何儘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更好地完成工作),每一次自我的進步就是對自身的激勵。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乍看上去第二種設計比第一種好得多,至少你不會產生挫敗感,同時自身的進步是比較容易發生的一件事,但每一次都盡全力的方式往往讓人容易感到疲憊,同時也只能針對單個目標。
如何減少這種疲憊?一個合適的目標體系設計,是對於自身不同需求的自我投入平衡。每個人對於生活都有多樣化的目標:娛樂、休閑、家人。那麼我們往往需要先給這些副目標設計好標準,採用第一種期望值的設計。在划出一部分精力的同時,將剩餘的精力留給自己的主目標,使用第二種設計,來它一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對人的期望》
不要把別人想像為好人,這樣的話,你會發現自己被比別人騙了,或被愚弄了。
不要把別人想像為惡人,這樣的話,你總生活在擔心,憂慮和咒詛中,直到有一天你發現惡人沒有做出對你的惡事時,你之前的那些情緒負擔,顯得多麼沒價值。僅僅是自我折磨而已。行事為人,或是等待一個結果時,要把別人當成好人來對待,即便你心裡有顧慮。
一旦結果出來,哪怕是他做了惡事,也不要過激反應,就當他是惡人好了,惡人是靠行惡事生活的。
總之,人都是向著佛的方向努力,卻總是擺脫不了野獸的習性。這就是每一個人的樣子。懷著最大的善意去面對世界,懷著最大的包容去接受世界。期望值指一個人對某目標能夠實現的概率估計,前提是人之所以能夠從事某項工作並達成目標,是因為這些工作和組織目標會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故個人期望需要對自己的各項能力和社會情況結合進行概率估算,數據越全,樣本越大,越接近真實值。
首先你要考慮期望是不是有關於得失,是誰的得失。如果放下得失,但是全力以赴,那就什麼事都好辦。說白了就是得失之心不能太重。事情遠不能按個人想法發展,平常心,什麼都好辦。
生而為人,又不是機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