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蟲少女這部動畫怎麼樣?

剛在youtube上看了美版第一集,但是也能能感覺到本動畫製作之精良。人設精美無比,動作表情都很豐富,很有近幾年長篇3d動畫的樣子。(女主可出表情包)

製作公司主頁zag inc

----------------

以現代法國巴黎為背景,Marinette(瑪里內特)與Adrien(阿德里安)兩個截然不同的高中生,受選拯救巴黎對抗城市裡的黑暗陰謀。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追捕akumas(阿庫瑪斯),一個將正常人轉變為異能罪犯的生物。Marinette(瑪里內特)能夠變身為Ladybug(瓢蟲女爵);而Adrien(阿德里安) 則能變身為Cat Noir(黑貓諾爾)。

兩人並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分,Marinette(瑪里內特)不知道Cat Noir(黑貓諾爾)是她所暗戀的Adrien(阿德里安)。同樣的Adrien(阿德里安)也不知道Ladybug(瓢蟲女爵)是和自己同一堂課的女孩

戰鬥服看起來還是挺羞恥的,特別是變身的時候,純正的馬猴燒酒感。目前還是不太適應。而且為什麼是貓男和瓢蟲女這種配置啊,一點兒都不對稱。

劇情方面可能也有些低齡化,說教內容比較多,第一話就嚇唬小朋友沒有大人好可怕。

不過我覺得就是沖人設和動作都有得一看。


浸潤在時代中突破題材的「普遍性」——《瓢蟲雷迪》((Miraculous Ladybug)

By 但願

《瓢蟲雷迪》是一部日、法、韓合拍的武鬥魔法少女動畫作品,至今(2月18日)第一季在優酷播放的漢化版已經接近於尾聲。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以瑪麗娜(高中女生)為第一敘述視角的帶有變裝為超級英雄瓢蟲雷迪,和以她的暗戀對象艾俊(同班高中男生)變裝為超級英雄黑貓諾爾,一起拯救巴黎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超級英雄系列作品中,屬於異常普遍的類型化設置。而在超級英雄系列中,一定會涉及到變裝前後的身份認同、衝突呈現的方案解決、性別差異的青春故事等我們爛熟於心的種種熟稔的章法,觀眾也會在觀影之前會對此類作品有類似的觀影期待——諸如最後一分鐘營救、偽裝被發現、協調超級英雄與日常任務的身份等橋段。

作為同屬於「魔法少女」類型長廊系列作品中的一個,《瓢蟲雷迪》完成了一個「魔法少女」故事應有的情節架構,甚至為了迎合這部動畫的觀眾群體的期待(按照官方信息,觀眾受眾群是12-18歲之間),增加一個雙向戀愛卻互不知曉的設定。

但不同的是,這部看似青春氣息異常濃厚的少年超級英雄系列作品,並沒有延續【少年超級英雄】這種類型敘事的樣本構築故事,而是將其性別與假面話題浸潤於時代之中——尤其是浸潤在70年代之後的女性話語權利爭取的時代語境之中,進行了對題材普遍性的突破。

超級英雄與夢境轉換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作為電影的第二符號學(尤其是拉康的在其基礎上的鏡像理論的發展),幾乎能夠非常完整的解釋「銀幕/鏡子」和「電影/夢」這兩組電影內的核心領域(從影視的外在設置和內在機制兩個方面),而如果我們追問哪一種類型化影視作品,更加適應於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進行闡釋,那一定就是「超級英雄/日常生活」這個系列。

超級英雄與日常生活互為鏡像,也互為夢境。

當然,不管是進入還是退出彼此,都需要介質。在《瓢蟲雷迪》作品中,從日常生活變成為超級英雄,需要一個改變身份的道具和固定的過場動畫——而由於必須要保證劇中的觀眾以未知狀態呈現,瑪麗娜和艾俊還必須在無人發現的空間里完成變身。而從超級英雄到日常生活的,需要的則是時間的有效性。

改變身份的道具自不必說,不管是亞洲的敘事模式(以日本為主),還是美洲的敘事模式,身份的變化,必然要求外在形態的變化——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身份改變是需要過場動畫,亦或是需要某種強烈的儀式感;而後者則幾乎不需要儀式感,或者說,對後者來講,日常生活更像是「假面」,隨時等待被脫去。

回憶一下日本的魔法少女系列作品(《美少女戰士》-《飛天小女警》-《光之美少女》-《魔法少女小圓》-《斬服少女》等路徑),就可以看到,要完成「打怪升級」的劇情,就必須做完「改變身份」的過場動畫;而美國的超級英雄系列,如X戰警、正義聯盟、復仇者聯盟、少年泰坦等,既沒有過場動畫的必要,也不需要以「時間的有效性」作為退出身份的條件——雖然這種「退出模式」的根本原型是歐洲童話故事《灰姑娘》里的「南瓜車模式」,但美式動畫似乎並沒有要繼承的意思。

而《瓢蟲雷迪》的敘事環境中,瑪麗娜和艾俊則必須要受制於【無人知曉的空間】和【受限的時間】這兩個條件,去完成他們的「拯救之路」。而這兩個條件,實則上更加靠攏於麥茨建構的第二電影符號學裡的影院機制和觀影心理的討論。

而這兩個條件的限制有時又是重疊的,因為時間是受限的,所以英雄角色的存續合法性總是在動蕩之中,而無人知曉的空間被打破——或被除了觀眾以外的其他人打破,英雄角色的生成合法性又會陷入動蕩之中。

弒父情節與多重關係

當然,這種動蕩並非僅因一種方式呈現。

熟悉日本動畫《聖戰士羅賓》的觀眾應該知道,《聖戰士羅賓》這部作品,幾乎為「何人是超級英雄的對手」提供了一個教科書式的答案——父權(或父輩)。

羅賓和他的夥伴,都是少年,這些少年需要一個個拯救被黑暗化(或被邪惡化)的星球,其關鍵的劇情,就是擊敗這個星球上的邪惡一派的掌控者。而這些掌控者,無一例外,都是羅賓團隊的中任一少年的父親或母親。

這種模式,便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中【成長】命題的核心,弒父模式。

而熟悉《美少女戰士》的觀眾也應該知道,這部作品,為「如何給超級英雄製造對手」提供了另一個教科書式的答案——以超自然的力量具象化負面情緒。

這種模式,便是榮格的精神分析學派中關於【人格面具】命題的外顯。

在《瓢蟲雷迪》里,便是將這兩種模式進行混合使用。

嚴格來說,這兩種模式,在觀眾作為上帝視角眼中,都非常明顯的呈現,但對於劇中人而言,則是缺位的。而觀眾想要獲取額外的信息,則必須以幕後黑手加百利的視角作為補充才能獲得。

而作為幕後黑手的加百利,其真實身份(劇中一直沒有明確透露,不管是對觀眾還是對劇中角色)作為艾俊的父親,一直以來,也是隱匿於艾俊的親子關係之後。這個隱匿,既是表示對父子關係的隱匿,也是表示對超級英雄對抗關係中幕後一方的隱匿。

仔細追究起來,加百利為什麼一定要【獲得絕對能量】——以獲得瓢蟲雷迪的耳環所具有的創造能量和黑貓諾爾的戒指所具有的毀滅能量為前提——劇中雖然同樣沒有明文提及,但從劇情設定來看,加百利是希望藉助絕對能量復活艾俊的母親,同時也是自己的妻子。——這便是又一重隱匿關係。

而加百利這個詞,在基督教中,作為【上帝之力的傳達者】,在文本關係上,也體現出【隱匿】的特徵。——在《瓢蟲雷迪》中,加百利的奇幻能量的作用是「賦予他人超能量,並讓別人成為你的忠實追隨者」——其本義是,加百利本身並不具有武鬥性——只是力量的傳達者。

弒父,其精神分析的解釋路徑為,一個男孩,宿命一樣的淪陷於某種俄狄浦斯陷阱之中,充滿了「殺父娶母」的幻想,最終迫於父親權威和閹割焦慮的威脅,放棄這不倫的慾望,由對母親的認同轉向為對父親的認同,將自己的慾望對象由母親轉移為另一位女子,並最終使自己成為一位父親。

那麼,這個男孩在宿命里,只有兩種選擇,擊敗自己的父親,或被自己的父親擊敗。——然而,這在《瓢蟲雷迪》中卻並非如是,艾俊的路徑雖然名義上是模仿於「殺父娶母」的模式,但因為有瓢蟲雷迪的出現,所以他業已完成了「對某位女子的認同」,而成為心理學(精神分析)上的「父親」則顯得已無必要。

而艾俊和瑪麗娜得以超級英雄的模樣顯示給諸眾,並培養感情,似乎又全賴加百利的所構設的黑化蝶——黑化蝶能將負面情緒以超能力的形態具象化,並將危機放大推及到眾人面前,以逼迫黑貓諾爾和瓢蟲雷迪現身。

如此分析,便能知道瓢蟲雷迪和黑貓諾爾的形象(或角色)並非是出於主動而出現——除卻一次出席以個人形象為雕塑的剪綵活動外——而是被動地以符號化的角色出現,並必須以無人知曉的空間完成變身的需要。

無人知曉的空間不僅於變身開始時出現,還於彌平傷害時出現,其表現的形態則是藉助瓢蟲雷迪的「播撒奇幻能量」的形式,將被黑化蝶附身的各色「壞蛋」帶來的毀壞方式復原——進而迴避掉【超級英雄】在拯救世界(或曰與壞人對抗)的過程中帶來的各種不可逆的傷害——其被附身的對象也完全喪失了傷害他人的記憶。

此番做法,一可以迴避【超級英雄】無力以【兩全之法】既解決破壞性壞人,又不傷害無辜者——從而也迴避了《美國隊長3:內戰》帶來的基本價值觀分歧——當然,這種做法並非是解決,而是通過【滯後重置】的形式進行;二則也是一種隱匿關係,在「弒父故事」中,男孩的宿命般的兩條選擇,都是以【滯後】的形式完成命運線——或將那個男人推離出父親的角色,或將自己推進父親的角色。

女性視角與平權思想

而幫助這個男孩(艾俊)完成【不做父親】的選擇,逃離弒父陷阱的,則為瑪麗娜,以一種新型的女性視角解除了男孩的選擇危機。

在勞拉穆爾維的論文《觀影快感與敘事性電影》中,她提出,女性在傳統電影視角里,就是一個有差異性的他者(同時也是不完整的,匱乏的形象);女性作為男性的鏡像,會給男性帶來一種象徵焦慮,其解決的途徑之一,就是物化和美化女性的身體,賦予女性的身體以神奇的力量和慾望的聯想;而解決的途徑之二,就是專註於原始創傷的重現,通過對有罪的對象的貶斥、懲罰或拯救來加以平衡。

藉以此種途徑,便形成了女性的幾種固化的臉譜:

一是女性只是被救助者,最後需要男性救助。——好萊塢電影經典的「最後一分鐘營救」即使如此,在魔法少女/超級英雄題材的作品裡,最明顯的,就是《美少女戰士》早期的作品,美少女戰士與反派角色戰鬥在千鈞一髮之時,還是需要夜禮服假面的幫助。

二是女性只是被窺視者,作為奇觀存在。——女性的奇觀性,更多體現在強調她的某個部位特質,廣為流行各色「賣肉」設定則是如此。《斬服少女》便是,作為賣肉的極致的魔法少女題材。當然,除了強調某個部位特質,其多變的服飾也成為變體(從戀部位到戀物的轉變)。《光之美少女》系列,雖然擺脫了「被救助者」的形象,卻落入了「被窺視者」的形象。而《美男高中地球防衛部》則是將這種戀物發揮到了儘管和女性無關的極致。

三是女性只是被崇拜者,作為神化對象存在。——將女性地位進行無限拔高,這是另一種非人化的思路,依然沒有脫離勞拉穆爾維所說的「男性視角」的精神分析。《第五元素》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將拯救世界的任務落實到一個完美的「第五元素」身上。而《魔法少女小圓》系列(以及其仿作《穿越幻影的太陽》)則走到了這個方向的反面,被迫讓女性承擔更多的崩壞義務。

似乎無論怎樣選擇,都無法逃避女性作為被觀看的他者。——亦如《甄嬛傳》里幾個女人都愛皇上,和《明妃傳》里幾個男人都愛譚允賢一樣,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男權。

但《瓢蟲雷迪》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一個雖然確實是「超級英雄/魔法少女」類型化敘事下的新思路——是其所是地展現女性。

瑪麗娜青春、活波、自信,既有做超級英雄時的決斷,也有迷戀艾俊時的痴迷;作為搭檔的艾俊,也是如此,帥氣、冷靜、堅毅。在變身為黑貓諾爾時,盡顯「騷氣」。在這對組合的搭檔過程中,女性不是被救助者,最後一分鐘營救的模式不會在瑪麗娜身上出現;女性也不是被窺視者,艾俊也好、黑貓諾爾也好,都是平等的眼光交流的對象;女性也不是被神化的對象,作為「幸運力量」的使用者,這個力量總是給瑪麗娜(也是給觀眾)一些日常生活中一定會用到的小物件,瑪麗娜需要依靠智謀,將這種關鍵道具用到實處去解決被黑化蝶附身的人。

這種女性視角或平權思想,不僅僅貫徹在瓢蟲雷迪與黑貓諾爾之中,還貫徹在被附身的人之中。

超級英雄們需要拯救被黑化蝶附身的所謂「壞人」,這些壞人,其本質都是超級英雄身邊的人。作為被附身的人,一直存在於整個敘事世界裡,處於觀眾和超級英雄的生活視野里,而由於幸運力量的存在,壞人製造的破壞性的建築,都會被這種力量重置復原,被附身作惡的人,也並不會遭受到社會的責難——與其說不會遭受到責難,到不如說一是再責難會觸發新的黑化蝶,二是觀眾能叫上名字又對故事有貢獻的角色,幾乎無一例外都有被黑化的可能,責難別人到底來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被責難的地步。

再者,這些被附加的壞人,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大小姐寇依的壞脾氣導致,而絕大部分都是針對寇依復仇——介於雖然被附身者會完全遺忘記憶,但未被附身者卻能記得業已造成的傷害(儘管物質傷害盡可盡數恢復),這也在實際意義上造成了對寇依的報復。

《瓢蟲雷迪》便是以這般方式,將女性與平權的視角,一層層浸染在作品之中。


沒人答我來答一發。

總的來說我還是挺喜歡《瓢蟲少女》的

而且作為子供番的設定也無形中讓人容忍了一部分如果是少年番就非常中二讓人尷尬的情節。而且設定的拯救範圍很小,看起來比動不動「拯救世界」靠譜多了。

(然而中文版還是尷尬到不敢看……)

畫面精美的話……這一點我倒是沒什麼太大的感觸,不過人設什麼的雖然是3D建模但是風格沒有太過美漫風,也有日漫風的特點,相較更容易接受啦 (?òωó?) 但是我想比其更加精美的畫面的作品肯定也有不少(這裡應該主要就是電影了吧,我不是很了解西方動畫)但是模越逼真成本越貴是肯定的,經費問題之下我覺得這一點上瓢蟲已經做的夠好了,確實畫面很不錯。

盼著明年第二第三季yo

因為我們不屬於相應的文化圈,我也是花了一段時間(大概看了兩三集後)才接受瓢蟲的設定的(戰鬥服丑我們都同意)

正如樓上所說,瓢蟲代表幸運,黑貓代表厄運(當然這只是針對他們的文化圈,我媽跟我說黑貓辟邪來著( ??ω?? ))引申出瓢蟲象徵著創造的力量,黑貓則象徵著毀滅(一聽就是很叼的力量對不對(由此又引申出他們的能力趨向))

樓上的說法其實再深挖會很虐的

瓢蟲少女雖然在國外很火,不過目前國內還是冷門番(估計題主等不到幾個人回復)所以沒什麼跟風粉也沒什麼黑子(這種狀態很好)。當然這也跟其不允許在網站上流傳有關(B站好像原來有的,後來刪了,愛奇藝引進了中文版,然而一聽國語配音我就尷尬估計此生是等不到法語中字或者英語中字了)

再然後,我覺得這部作品的亮點就是男女主的感情線關係了,悲催的雙人錯頻四角戀讓人忍不住去喊「你們什麼時候去結婚」的那種,哈哈~還有,人設也跟可愛啊不是嗎?

總的來說,《瓢蟲少女》是一個劇情輕鬆歡樂(目前為止),官方不停發糖的,雖然變身服很醜有時劇情有點尷尬但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子供番。

(別瞧不起子供番啊這三個字一加能接受好多設定呢嘿)

………………我是題主劇情疑問解說的分割線………………

說教方面……呃我覺得題主想的太多了,那一集是這樣的,Nino只是想給Adrien好好舉辦個派對卻被ad父親轟出來,然後這種對大人干涉孩子行動的情緒不滿被控制後無限放大了,而女主Marinette生活在幸福和諧的家庭(沒有和長輩大人發生過矛盾,不理解這樣你死我活的心態),何況後來確實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一時氣不過才說「小孩子也需要大人」,跟說教還差的遠。

……………………

如果這麼冷門的問題我的回答能滿十贊而評論區又有想問的問題的話我就接著更新~


原本看英配美版第一集,看了一點就點X了。然後發現有引進的國語版叫《瓢蟲雷迪》。發現中版的順序和美版順序不一樣,美版第1集是中版的第9集,中版第1集是美版第3集。難怪當時看美版覺得第一集女主就喜歡男主送生日禮物挺突兀的。中版和韓版、法版順序是一樣的,原版應該是法版。美版順序打亂了吧,我看的是中版,高清,順序是對的,配音也很不錯,女主很有元氣滿滿的感覺,翻譯也挺好。

感覺美版配音一般。韓版男主配音不錯,不過女主配的太甜了。主題曲挺好聽。

聖誕特集篇的音樂也挺好聽。

第一季看完了,男女主依然沒發現對方就是自己喜歡的人。反派為什麼變成反派沒交代。男主爸爸為什麼有精靈書也是謎。治療精靈的中國人師傅也很神秘的感覺。第22集突然倒敘講男女主為什麼能變身,嚇得我以為女主失憶了。

感覺是主女主戲,男主黑貓諾尓總是耍帥幾秒就被......希望第二季能看到男主的精彩表現吧.....第二季寇依也變超人了....呃.......

原本沖著男主和雙向暗戀去的,結果被帥氣的女主迷住了,也就忽略女主醜醜的變身服了。女主感覺身材很好啊,腰細腿長。看的時候心情在→他倆好甜啊→他們怎麼還不結婚!→男主走開女主是我的!!之間來迴轉換

女主Marinette/瑪里內特/瑪麗娜元氣滿滿,犯錯了能接受自己的錯誤很拉好感。男主Adrien/阿德里安/艾俊感覺是個暖男,變身黑貓諾尓總是撩瓢蟲雷迪,性格變的23333,感覺男主有點可憐啊,居然以前只有寇依一個朋友。

女主朋友挺好的。女主父母之間的相處也很好。

寇依性格....就是大小姐,她喜歡瓢蟲雷迪我還挺意外的。我不喜歡寇依......

女主粉嫩嫩的嘴唇感覺好Q彈!!話說瓢蟲、瓢蟲朋友、寇依、寇依朋友四人的唇色膚色都不一樣(我的迷之關注點)

精靈很可愛!!

女主動畫里設定是黑髮藍眼的中法混血的高中生,畫出來是藍發(媽媽中國人,爸爸法國人)

可能是子供向吧,變身比較馬猴燒酒,中版變身招式翻譯也挺幼稚,除此之外都還好。

3D畫面精美,人物表情動作流暢,感覺經費燃燒啊,現在的子供向動畫都畫面做的這麼好嗎??男女主總是發糖,現在的子供向動畫都這麼甜嗎!??

日版2D版預告好像是2012年放出的,好像後來不做2D改3D了,3D版第一季2015播出,中文版2016的。第二季好像12月播出

2D版感覺和3D版性格不太一樣,特別是男主,2D版好高冷,變身後很痴漢,這性格差距比3D版還大啊23333,女主是呆毛會動的軟妹,看到有個彈幕說2D版雙向虐戀,笑哭,感覺還真是。個人喜歡3D版比較甜


這個動畫的男人特別好吸速來【。】


1、

女主很能跑。(硬是打出了一個「莽老菊」風格的「魔法少女」,衝鋒衝鋒再衝鋒,Rua!!!上去就是一頓暴K。除了黎戰金這個男生,可能全班沒人比她跑得更快了。)

男主沒事就念兩句詩。(男主的文科成績很好。為心上人瓢蟲寫了一首情詩,雖然沒送出去。)

女二是個業餘獨立媒體人。(立志要成為記者。辦了個「瓢蟲博客」,但是搞了那麼多大新聞也沒發現同班同學就是瓢蟲。)

男二是個文藝逗比青年。(而且女二和男二都戴著大黑粗邊框眼鏡。)

而且這是一部顏藝很豐富的3D動畫,非常適合製作表情包。

2、

此作還有個特點就是很好的體現了多元化。

女主是個1/2華裔,好像母親是上海人,女二全家來自馬提尼克島(法國海外領土),男二似乎也是南邊的人,不是也來自南美就是來自南歐,有個存在感很高的黑人數學學霸小哥,還有個已知的越南裔男生,還有些人從姓名與長相里可以依次推斷出很可能是俄裔、猶太裔、蘇格蘭裔、德裔。


呃我記得瓢蟲是帶來好運的意思...貓是說你的厄運我來扛?


男主不愧是法國男人,風騷爆了,女主就是那種動漫里常見的正義小天使,人設沒什麼特別

故事沒什麼新意,感情線突出一些吧

我都不計較變身了,但戰鬥服太特么羞恥了根本無法適應,什麼鬼啊,就算是模擬瓢蟲也不用這種緊身衣的吧?太隨便了吧?服裝設計師你的靈感來源是你奶奶的褲襪吧?是吧?


推薦閱讀:

關於《Darling in the Franxx》下架我的風涼話
霧霾中的「守壩員」
普普通通的她,卻給我們演繹出最棒的「路人女主」
沒想到這竟然是一部這麼恐怖的戀愛動畫……才第二集就爆出了瘋狂的神展開!
令90後瘋狂的網紅「小豬佩奇」,居然是個年入11億美元的土豪

TAG:動畫 | 日本動畫 | 韓國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