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從古代傳入中國社會在中國人的世俗生活中增加與改變了哪些觀念與影響?


謝邀。

從此中國文化里有了因果報應、菩薩、佛祖、羅漢、因緣、寺廟、和尚、地獄這些概念。

佛教的發展,也讓禪宗和道家成了修道之人的雙歸宿。

後續影響:

寺廟在宋朝開始就成為半個旅遊景點、女眷社交場所,而且和尚的情色故事從宋朝話本里就有,給中國小說平添無數趣味——古典四大名著加上《儒林外史》和《金瓶梅》,哪一個裡面沒有和尚興風作浪?

菩薩、佛祖、天王成為了中國人奉拜的主要神祇,也給了中國人民一個華麗的神話世界觀。《封神榜》里還是道士為主,《西遊記》里已經有大量佛家內容了。好比《荷馬史詩》里的奧林匹斯山一樣,佛教的菩薩眾生也就成了中國式有求必應的神祇。

厭世避俗者,因為有了佛寺,於是多了一重去路。實際上,不僅是宗教愛好者,佛寺在古代輿論里,還可以當做虛無主義、半無政府主義這些思潮的避風港。對以往的中國來說,這算一個很不錯的補充。

因為佛教的存在,大大發展了素齋、佛器、建築、雕塑的製作工藝。

私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我認識的許多所謂佛教徒,包括我媽媽,問起佛教細節來,都不大懂。跟他們講《金剛經》,一問三不知,也聽不進去。他們只是秉持一些很簡單的道德信仰:不殺生,多放生;待人和善,自有功果;拜菩薩,少生氣(他們大多都不知道嗔念倆字怎麼寫)。但這不妨礙他們的虔誠。

威廉詹姆斯先生寫過,宗教分制度宗教(就是大家有一整套規矩的玩意)和個人宗教(就是自己藏在心裡的)。我認為,制度宗教倒還罷了,個人宗教對人的心靈是必要的。如今中國的佛教,有許多被中國百姓扭改過了,但依然是許多百姓的心靈雞湯。能勸他們行善、心靜、與人方便,有點什麼東西信一信,我覺得就是件極大的功德。如果真去在意佛教徒虔誠不虔誠、是否按著佛家經典嚴格規範,阿彌陀佛,施主,你就著了相了。


隨便說些名詞:

四海龍王

地獄

閻王

六道輪迴

三界

三十三天

因果報應

至於其他方面,佛教根本就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

沒有佛教,中國文化就是另一番面目。


真沒多少,騎劫中華文化的卻不在少數

鬼節本來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佛教硬是搞了個盂蘭盆節,把鬼節說成是自己的。西王母、媽祖、關羽等人都是中國的本土傳說吧,佛教硬把他們說成是妖怪厲鬼,佛教度化了他們,然後名正言順地安排他們去當保安打雜啥的。術數、山術都是中國獨有的吧,佛教恬不知恥地抄襲過來,然後一句萬物皆佛法給忽悠過去了,呵呵

沒有佛教,中國人該啥樣還是啥樣,過春節放鞭炮,過端午節中秋節,結婚了合八字,死了選良辰吉日下葬


佛教是對中國古代人民一個很好的精神補充,不管是儒還是道,他們基本上屬於上層搞得,底層人民缺少一個寄託,而佛教的溫和,仁慈的特點使得他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又因為佛教遠離世俗,給部分想了斷紅塵的人提供了去除,戰爭年代又提供了庇護,還有像少林寺這樣的出現。

不過戰亂年代佛教也容易出問題,人們都跑去做和尚,寺廟土地兼并,不交賦稅。。。。所以歷史上也有幾次滅佛運動。

但總體還是利大於弊,佛教中輪迴的概念對於窮苦善良的人民是很大的慰藉。


金剛 在佛教指巨大而且極為迅猛的力量 理解為核爆炸大概差不多hahhhh 後來的金剛不壞之身 金剛護體 金剛掌 。。。一大堆武俠小說名詞都是包含這個意思的

但是有的武俠劇把詞拆開 把金理解為黃金,並在劇情中加入了 把黃金捏/壓/打出變形的場景,來體現武功極為強大。


上面已經有人說過了,我再補充幾條

」覺悟「

」自覺「

」智慧「

「剎那」

「彈指一揮「

」大徹大悟「

」海闊天空「

」自做自受「

」群魔亂舞「

」牛鬼蛇神「

」生老病死「

」曇花一現「

等等,太多了,都是都源於佛教的詞語


推薦閱讀:

助印《佛說入胎經》的疑問?
【表解】本跡 · 三身
禪宗所講的棒喝,實行時是怎樣一種情形?
王路:假如身體可以交換
佛已經跳出了六道輪迴,為什麼還要涅磐?

TAG:文化 | 佛教 | 社會 | 宗教 | 中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