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區分懶和習得性無助?
請大神們說下懶和習得性無助的區別。
我就是那種眼裡沒活不作為的人,不知道是因為懶還是習得性無助?感覺做什麼沒有意思,達不到要的期望,害怕沒有收穫。
懶和習得性無助根本就是兩個東西先說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可以理解為抑鬱的先兆,如果長期處於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下就會出現抑鬱的癥狀「習得性無助」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
這裡參照Social Psychology:【拓展閱讀筆記】存在倫理思考的幾個心理實驗——習得性無助 By 安師大MOOC 中提到的實驗流程
可以看出,習得性無助產生的原因是多次的失敗,導致自我效能感降低,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這種習得性無助長而久之,就很有可能產生抑鬱的癥狀。所以習得性無助不是懶得做,而是因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而無法去做,認為即使自己做了也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身邊有很多常見的習得性無助,比如在戀愛多次失敗後對女性/男性產生恐懼,認為自己缺乏與人正常交流的能力,男人每一個好東西/女人都是騙子 之類的而懶………就是懶………【並不實驗步驟與過程:
1975 年塞里格曼 (Seligman) 用人當受試者,結果使人也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實驗是在大學生身上進行的,他們把學生分為三組:
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
第三組是對照,不給受試者聽噪音。當受試者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即令受試者進行另外一種實驗:
實驗裝置是一隻 "手指穿梭箱",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音,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音。
實驗結果表明,在原來的實驗中,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他們在 "穿梭箱" 的實驗中,學會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組受試者,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為了證明 "習得性無助" 對以後的學習有消極影響,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項實驗: 他要求學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 ISOEN,DERRO,可以排成 NOISE 和 ORDER。學生要想完成這一任務,必須掌握 34251 這種排列的規律。實驗結果表明,原來實驗中產生了無助感的受試者,很難完成這一任務。
實驗結果:
表現
習得性無助學生形成了自我無能的策略,最終導致他們努力避免失敗。他們力求無法實現的目標,他們拖延作業,或只完成不費力氣的任務。他們沮喪,並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的報告描述這類學生是「懶散、怠慢、有時是破壞性的。他們不完成作業。他們面臨困難的作業很快就放棄。他們在要求大聲閱讀、測驗時變得焦慮。」
懶這樣的描述可以解釋為對於「舒適區」的留戀
舒適區,也叫心理舒適區,實質上是由人的固有習慣、觀念、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心理定勢形成的。一旦要做某些事情,就要跳出固有的舒適區,做出一些改變,所以在遇到事情時會選擇NO。可以理解為,按照計劃執行是舒適區的一種舉個栗子,假設你習慣暑假的每天在家裡看電視,並且沒有出門的打算。那麼在暑假的一次突然的約會,就是對舒適區的挑戰。具體關於舒適區的解釋可以看不斷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真的能夠讓人們取得更大的成就嗎? - 心理學 蔡中元的回答====================7.11更新線==================折騰了幾天pokemon go 還是不能玩 心塞下暴雨家裡停電 心塞暑假的學習計劃毫無進展 心塞pokemon go 還是不能玩 心塞
前面理論介紹的差不多了,下面針對題主的問題回答一下,在題主的描述中,你的情況有三種:- 你是一個眼裡沒活不作為的人
- 感覺做什麼都沒有意思,達不到想要的期望
- 害怕沒有收穫
害怕沒有收穫是之前理論中提到過的,人總是避免自己的無能感,因為這樣就可能會產生習得性無助,畢竟付出努力得到回報才是正常的。
所以現在你明白了嗎?自己是懶還是習得性無助?其實這兩種描述都不準確,你眼裡沒活不作為的描述和兒時經歷有關,而現在的感覺確實是習得性無助,但是習得性無助通常是短期的,和最近發生的事件有關,建議找一項需要強烈意志的活動,但以前從來沒有涉獵過的,如健身,學習樂器,飼養寵物等方法來確認你的能力是正常的,意志力是正常的,之前的事件不是你的錯。以及,所有人的早期教育都會有某方面的缺失,在你小的時候,父母也正是年輕。我們需要尋找的永遠是解決眼前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責備以前發生過的事情。你只是缺少一個女(男)朋友罷了
謝邀,非大神,也許習得性無助是你懶得原因,但不應該成為你懶得借口。如果你的過去,做過的所有事情都已失敗告終,甚至在你原來擅長的的事情上也失敗的話,那原因無非兩點:其一,你是真懶。懶出習得性無助。對於懶,我不大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真正懶的人,只是缺少一個目標而已,目標要適可,既要有可能完成,又要對你能產生足夠大的刺激。
其二,學習能力缺乏。所以漸漸導致失敗的經歷越來越多。挫折感漸漸增強,出於自我認同的需要告訴自己是自己太懶。(如果我努力讀書的話,我的成績肯定比你好),這一類人,需要獲取自我認同也就是自信,從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然後慢慢接受稍有挑戰的事情,具體知乎有教人如何變得自信的方法。
你需要尋找自己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解決問題。懶和習得性無助樓上已經回答過了。因為興趣是內生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說你懶你會不服氣,稱你是習得性無助又能否讓你心安理得?別人的答案對你毫無幫助,要學會認識自己,在這個基礎上去改變,去創造更好的自我。從描述中看出你期望做的更好,也清楚自己可以做的更好,那為什麼不去做呢?創造自我,追求無我。李嘉誠先生的這句話我很喜歡,他是把「創造自我」放在前面的,共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