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三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父輩友好相處?

我今年18歲,剛跟我爸吵完架,現在心裡很亂。

我父親是一個脾氣火爆,固執,且觀念十分傳統的人。他收入不錯,但其實沒怎麼上過學,也不愛看書。我跟他經常吵架,他的觀念里就覺得因為我是他的小孩,所以要對他言聽計從,不需要理由。他工作不順時就會來挑我的刺,指責我罵我,說一些很過分的話,如果我稍微辯解一句,他就很生氣覺得我在頂撞他對他不尊重,然後摔椅子摔盤子歇斯底里地沖我吼,要我「去死」「不聽話就滾出我的房子」。

我從小到大跟他基本上零交流吧。他工作很忙,我小時候挺怕他,長大之後很厭惡他這種對待我的方式。我記得我初中的時候想跟同學出去玩,他當時因為別的事心情不好,不讓我去。我講了好多好多理由,問他為什麼不讓我去,我說你怎麼不講道理呢。他說因為我是你爸,這就是理由,我就是不講道理。

我覺得我爸還是愛我的,比如他我小時候很愛吃榴槤他就跑到廣州給我寄榴槤,我喜歡什麼也會給我買。但我真的很受不了他的觀念。我認為就算他是長輩,我們也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這個是最最最基本的吧,而在他那裡我感受不到尊重。我脾氣比較軟,但是對一些事情很堅持。現在的狀態就是我跟我爸要不就不說話,一說話就吵架,唉。求各位給我支支招,我該如何和平友好地跟父親相處呢?


2015.2.28更新

再看自己的答案,寫的有些地方還是比較衝動。

因為上一次的冷戰,爸媽就相對比較寬鬆了,或許這也是一種溝通,不可能當面說之前他們的行為有問題,但是行動會告訴「我明白你的意思」。

前幾天我爸因為聚餐喝醉,跟我說,以後找對象要balabala(只是一些很基礎的要求)。我說你怎麼不要求那個人人品這種重要的東西呢?他說「老公是你的,你喜歡就好,你自己會看的,我相信你。爸爸沒有什麼意見的,不想設太多門檻和要求。我不想像xx一樣,各種挑剔,因為女婿問題還要和你媽吵架互相埋怨。」

爸爸真好。

————————————————————————————————

原答案:

哈哈,「我是你爸」「去死」這類話我也經常聽到。

前天和我媽吵完架,和我媽冷戰第二天,以我先開口而緩解,但是我們從未正面討論問題。

我很想溝通,但是每次都是溝通失敗。

我尋求平等交流,他們以親情為約束。

「媽媽有高血壓,不能氣她為緣由」。

不要能要求被理解,這太奢侈了。

代溝,這就是代溝。沒的說的。

是愛嗎,不是,這是「控制」。

他們給了我生命,但是好像我的人生就應該他們控制,轉動一樣。

一輩子都要被拴著。

我們的父母,他們的愛常出現在「我為你好誒」「我會害你的嗎」「我比你多活20來年」。

父母為我們好,但是從來不關注到底這是不是我想要的。他們一直干涉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生活把關。曾經在婦聯實習,見過那些杭州母親婚後也一直參與兒女婚姻,甚至干涉,甚至導致兒女婚姻失敗的誘因之一。他們是為我們好,結果呢?(的確有些話他們是對的,但是很多時候不給平等交流的機會,不溝通,而是命令式。)

解決辦法:

平時的交流:順著他們就好了,不要辯解,不要爭執,多聊聊無關痛癢的話。

他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正兒八經討論看法,最後大家都是不歡而散。

至於以後碰到原則性的問題?

我的觀點是:我們住家裡的吃家裡的用家裡的,依賴家裡的,就不要妄想設什麼獨立了,不要隨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這樣的家庭之下(我也是這樣的家庭),唯一的辦法就是經濟獨立。

讓父母知道你可以靠自己過得很好,他們就不會擔心你,也就不難么干涉你了。

我想到《應許之日》的一段話:

我認真學習、賣力考試,辛辛苦苦打拚事業,為的就是當我愛的人出現,不管他富甲一方,還是一無所有,我都可以張開手坦然擁抱他。

不僅僅是愛情,更多的是自由。

我不想去控制別人,我只想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這件事在他們看來愚蠢之極。

以後我有孩子了,一定會讓他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沒有欠我什麼,可以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情,自己能夠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就可以了。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情況的嚴重程度或多或少而已,除非父母極度開明,否則這簡直是一個年輕人甚至中年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學會妥善地解決這個問題,這其實是令人很難過的。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父母子女之間是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但往往我們的言行會傷害對方。有個說法我是比較贊同的,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常常是其實父母或者子女都有些想控制對方。因為愛和關心,所以想避免對方做自己認為錯誤的事情(當子女經濟獨立,年齡成熟並且父母開始衰老之時,子女也偶有犯這類錯誤,這並非父母才會做的事)。但實際上,除了大是大非的情況外,生活瑣事中並沒有那麼多絕對的對錯。

道理先講那麼多,我覺得很多情況下都可行的方法先放在下面,懶的人可以看粗體字。

一:承認你與父親(他人)之間的差異並且接受它

同齡人之間都會存在不小的差異,因此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差異簡直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要明白,不要試圖去挑戰這種差異,聰明的人應該學會避開它。周恩來所說「求同存異」,簡直就是交際/外交第一真理。接受了這種差異以後,你會比較容易降低你對對方的要求,那麼你應該會比較少感覺到不可接受。衝突頻率減少,更容易感知對方的好。這一點最重要的是明白不要去挑戰對方的原則和底線。既然差異一直存在,不必要的時候就盡量避開它。就像一般情況下,直女不去跟直男聊化妝美容。自找沒趣很容易招致衝突。有些話題不是你們非說不可的,那就換一個傾訴的對象,如果你真的覺得不吐不快。選擇一些安全的話題,比如飯菜,比如家裡的老人家。這並不是委曲求全。如果你夠聰明,就會發現跟不同的人聊不同的事,既能增進感情,又能避免一些潛在的衝突。

二: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以題主的說法來看,題主應該是認為父親比較專制、不開明、易說激烈的言辭等,這些是父親的缺點。但其實以父親的角度來看,女兒不聽話,動不動就跟自己爭執,甚至很固執,是女兒的缺點。或許你會舉出很多的理由來證明你的行為不是父親想的那樣,你應該被理解、被接受、被支持,但正因為這些都是你的觀點,即使父親再開明,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如你自己一樣的了解你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希望你被理解,首先你要能夠先理解對方,否則你真的很容易帶著一種「我對你錯」的情緒和態度去跟對方溝通,而這樣很容易引起新的矛盾——特別是在對錯並不絕對的時候。了解對方的立場,還可以知道怎麼樣去溝通比較容易說服對方。

三:從對方的立場去說服對方

不讓你出去玩,無非是擔心你安全、怕影響你學習、不喜歡你的玩伴之類的原因。如果你能夠跟他保證你不會讓他擔心的這些事情發生,我相信你會更容易說服對方。當然,這樣不是一味的服從,我相信你的父親有他的考慮和他的擔心,但他也不是想完全控制你的。當你先說你了解他的想法,或者更順耳的「我認為您是這樣想的,BLABLA,對嗎」,然後你說你可以做到這些這些,再說你也有自己的需求,大家各讓一步,會不會好一些?語氣如果沒有攻擊性,我相信你的父親也不會咄咄逼人。 @皮皮說得很好,「讓父母知道你可以靠自己過得很好,他們就不會擔心你,也就不那麼干涉你了。」畢竟大部分的父母總是出於擔心孩子走錯路才會管這管那的。(插幾句,子女是父母撫養長大的話,父母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子女在他們眼中永遠是孩子,永遠需要自己的指導和照顧,即使子女已經漸漸獨立。我想他們真的希望子女可以少走一點彎路。而這種至少十多年的習慣非常的難以改變,哪怕是年輕人也一樣。而他們往往都已中年甚至老年,對於他們來說,改變更加困難。挑戰這種困難給所花費的成本往往遠遠大於收益。

四:確實要讓自己成為更獨立、更成熟、更優秀——總而言之更能夠照顧好自己、不被擔心的人

父母的插手根本來自於對子女不成熟的擔憂,因此長期的解決辦法是從源頭入手。第三點是理論上和言語上成熟的體現,所以第四點就是跟行動有關。假設你跟父親說一套,結果做一套或者做不到,就會造成你在他心中的信用評級降低。如果你不想以後還是矛盾重重的話,就不要透支自己的信用。關於這一點比較務實的建議是:最好不要一開始就許下太大的承諾。《讓子彈飛》裡面都說了,步子邁大了扯著蛋。慢慢來,對自己來說沒那麼困難;從對方的角度考慮,也是讓接受一個與他心中不一樣的你這件事有個緩衝。關係的改善一般都是中長期才能見到比較明顯的成效。

五:當對方要求你做一些你覺得不必要的事情,請冷靜地告訴他你覺得這不必要。

如果前四點讓你覺得我是一個順從且溫和的人,那麼我想用這一點來告訴你,這是我的固執。你完全可以說,「你說的我聽進去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但我想試試自己的想法,以後有需要我也會考慮你的建議」。我真的就是這樣做的,它行之有效地結束了這個話題,盡量沒有傷害感情——你必須知道,既然你不想對方改變你的想法,那你也不要試圖改變對方的,你要做的,就是結束這個話題。畢竟最終怎麼做,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但為什麼不是先斬後奏?因為我覺得有時候先斬後奏很容易惹惱對方。假設你發現某件事跟你心理預期差距很大,你是否也無法冷靜?當然,如果某件事你能夠保證對方不會知道,並且做了也不會影響對方以及你們的感情,那不說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六:(最重要的之一)銘記溝通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非激化矛盾

如果你和一個人起了衝突,要麼就乾脆放棄解決,盡量不往來避免不爽;要麼忘記或者假裝忘記這些問題,客客氣氣;要麼就老老實實去解決問題。既然代溝存在於各種關係里,那麼溝通也就十分重要。既然花了時間、力氣和其他各種成本去溝通,如果不是為了消磨時間,沒事找事,那就要記得自己最初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因此選擇正確的方式可以減少成本,提高效率。一旦發現偏離這個軌道,就要試圖讓雙方冷靜下來,至少也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我覺得「我覺得現在還不合適跟你講這個問題,我們冷靜一下,過後再講」一定比「你永遠也無法理解我」、「跟你這種人根本講不通」、「你說得都對,行了吧」好聽一點,雖然可能不如「你說得對,我錯了」順耳(哈哈哈)。當你覺得方向錯誤、爭吵激烈,粗暴地終止對話比粗暴地繼續謾罵絕對要好。

七:(最重要的之二)跟自己所愛的人計較輸贏得失沒有意義

前面六點看起來都像是我讓你妥協,但你想一想,你來問問題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抱著「憑什麼都是我先改變,要是他不改呢」、「我又沒有錯,為什麼我要為他考慮」之類的想法,本身就不利於你與對方的關係。你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如果你希望你們和睦融洽,一開始誰先改變,真的那麼重要嗎?當未來你們擁有了你想要的關係時,你是會覺得自己首先的努力是愚蠢的、丟人的、失敗的,還是會慶幸?我不敢保證你的努力一定能夠換來你所想要的結果,但嘗試去軟化自己應該是會改善這段關係的。如果非要回答憑什麼,那就憑你還不想跟他老死不相往來,不想一見面就吵架,不想互相口出惡言、口是心非。我是覺得,既然是關心和愛的人,帶給你更多的應該是開心而非煩惱。如果自己首先的改變能夠有機會達成目標,未嘗不可。當然,單方面的付出很難改變太多。如果對方明明感知到你善意的改變還變本加厲,那可以嘗試引導。如果引導無效,那就可能要再次衡量了。

另外:當出現一定成效時,當你覺得時機成熟時,並且當你覺得對方還沒有主動改變、需要你引導時,可以嘗試提出自己希望對方在某些方面改變的觀點,告知這樣做的好處和不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問題。最好一開始不要太多,要慢慢來:)。記得,不是對方錯了、你對了,而是你覺得這樣更有利於你們的關係,他可以試試看。

其實我一直盡量用對方而非父親/父母完全是因為我覺得這是可以用在許多關係上的法則,再說下去太長篇大論,按下不表了)

以上這些是宏觀(算吧)層面的方法,細節之類你要根據自己父親的性格來決定。

我想很多網友看到了會覺得我這個是心靈雞湯,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也會嗤之以鼻。不過我這樣做了以後真的得到了我想要的結果。我覺得不虧,不丟臉,哪怕被取笑我也會開心。我想要的追根究底是我關心的人也關心我,我的付出也能夠有回應。正如你的好朋友對你好,你也會情不自禁地想對他好、你的朋友對你有所欺騙,你也會想放棄這段友誼一樣。

@皮皮和其他答主說得也很好。經濟獨立,距離產生美,這些也十分的重要。我就不再說了。

另外,有一位匿名用戶說讓你把這個帖子給你父親看。我個人是覺得這不是能夠解決根本的方法,所以我回復他說不太可行。不可否認這對一些人是有效的,有的人是比較容易聽得進去別人的建議和意見,哪怕當下他會不舒服、會生氣。但有些人不是這樣的。並且這樣做很可能給對方覺得原來他一直這樣看我啊之類的(有可能留下心理陰影?)。對於長輩我會覺得首先可能發生的就是他們短時間的失眠之類的問題。所以我就不太建議這樣做。——總而言之衝擊力太大。我是覺得這樣去讓一個人改變稍微「用力」了一點。慢慢的滲透可能比較溫和。但這也是一個還算常用的方法。引申開來,可以用在平時,比較婉轉地告訴對方你的看法,陳述道理——還是我之前說的,並非告訴對方你錯我對,而是說,此事沒有對錯,只是我的看法和你的不同,並且我已經知道你怎麼看,我希望你也看看我怎麼看。

道理就是這些,如果你真的聽得進去,我衷心祝福你和令尊不再是對方的煩惱。

-------------------------------------不是答案的分割線------------------------------------

其實本來我不想答的,關注我的人有生活中的朋友,那個傻逼肯定會笑我矯情或者文藝或者心靈雞湯之類之類的吧。但想想,這些道理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感覺只要還需要跟人溝通,只要還可能跟人有矛盾,它們都或多或少的有作用。而且當初頓悟也是源於在天涯看一個帖子,也算是回饋網友啦。

雖然也不時地不記得,衝動是魔鬼,但好歹比總是衝動要好,不然就要衝動的懲罰了,哈哈哈哈。

想了想,要是換個咆哮體或者賣萌體可能看起來比較流行……但是為什麼我答題時自動切換成認真的雞湯體……:(

手打兩個小時,感謝您的閱讀。


水火如何相容?

那唯一的方法是能避開就避開。

能改變他只是一種嘗試的可能性,需要機遇。


說個方法,雖然你可能接受不了,賣個萌試試!


因為你長大了隨著接觸的思想多了,肯定和父輩不同,我現在只跟我爸聊生活上的事,然後就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我感覺很重要!只是個人的做法而已,希望你快點找到和父輩相處的模式和方法


蘑菇和釘子

這可能是吾輩與父輩的真實寫照。

蘑菇,鮮艷靚麗,傘頂充實爆滿,傘柱也看似穩重,但一拔就起。

釘子,不起眼,不好看,但堅韌,硬氣。一旦釘子認準了一個位置,想要再移動他,得費一番力氣咯。

我原以為自己很特別,但其實每個人都跳不出時代。父輩的時代簡單而簡陋,他們知道的不多,接觸的不多,但也夠了,從小的教育就是認準了就堅定不移的堅守。

而我們,互聯網時代,到處都是聲音,到處都是觀點,太豐富了,什麼想知道的網上都有。所以我們會和父輩有很多衝突,這很正常。因為我們有著很多很多他們不具備的知識。

但,我後來想明白了。不過是蘑菇和釘子的區別。我們本就不同,求同存異吧。謙卑一點的對待我們這些在貧乏土地上努力成長起來的父輩吧。

你說呢?


多微笑,少說話。


不要理會他,不做過多探討,有什麼問題用「哦」來回應,你自己該怎麼來還是怎麼來。


18歲啊……

你正處在三觀已經基本形成到過渡到成熟的時期(女生會更早熟一些)。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估計你們是生活在一起的,你並沒有住校。生活在一起的話很容易通過小事摩擦產生擴大化的矛盾。

「距離產生美」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講講我的經歷吧。我父母都是脾氣非常火爆的,我從小外公外婆帶大,兩個老年人脾氣也是火爆的不行(70來歲的時候還提著菜刀打架)。從小在家就沒安生過。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時候,就一直被外公教育「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

後來讀初中開始跟父母住。最開始還算好,只是父母之間經常吵架,我還在事外。後來隨著叛逆期的到來,我開始跟我媽在家從吵架到打架。再來,成績的下降,爸爸也越發的各種挑我刺(當時是這樣覺得)。我爸爸是從農村出來當兵的,又是家裡的老大,全靠自己打拚照顧姊妹。對我的要求非常高,而我又是徹徹底底安於現狀的人,三觀的不合導致我們從吵架到砸東西到拿板凳扔我都有過。我從初中開始住校,當時完全把學校當成避難所。高二高三開始,我周末回家除了吃飯也幾乎不出房間門,要出去也要聽著外面沒人的時候出去。再後來,我在本地讀大學,雖然是本地,但是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

畢業之後沒工作,天天呆在家打魔獸,又面臨著失戀,有一次還跟我媽互相下跪,然後互相嘶吼著要跳樓什麼的,想想也好笑。之後父母另外買了房子,慢慢的很少回來了,但是跟他們的對話卻比中學時候來的順口的多了。然後我結婚了,最開始想的是終於逃出了那個家。以前我媽常跟我說,她多希望聽到我喊一聲爸爸媽媽,現在也沒說過了。現在跟父母各自住。有時候回去的時候就算是遇到有爭議的問題,也不會吵架了,感覺是找到了成年人的交流方法。

我以前也想過,如果他們不是我父母,我肯定一點也不願意接近他們。 可是現在我明白了,這種想法的關鍵不是「不願意接近他們」,而是「他們就是我的父母」啊。

我相信大部分個性比較強的父母或子女多半都經歷過這些。我愈發覺得,可能父母更子女之間的矛盾需要的不一定僅僅是互相理解。沒有人是真正能理解另一個人的。人的三觀也不僅僅是靠「對錯好壞」可以歸類的。任何人之間的共存,還是需要互相的遷就。如果實在不能遷就,保持距離就好了呀~


我的情況和你差不多,我經歷了很多爭吵淚水之後才明白,這件事你不要想改變他,你能變的只有自己。

當你和他發生衝突時,即使你是正確的,你所有的父系親戚也都會站在你的對立面。你會變成眾矢之的,成為他們口中的不孝子。

他們這一輩人,知識匱乏,說到底還是農民思維,他們心中子女就應該無條件服從他們的要求,這是他們心中堅定了幾十年的價值觀,你不要妄想去撼動它。

你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學習,遠離家庭。十八歲應該還在上高中,好好學習,高考報的遠遠的,堅定自己心中的想法,不要讓家長替你決定志願。每年最多回來兩次,相處的時間短了,發生矛盾的機會就少了。

在外努力向上,早點經濟獨立,當你不需要他們的資助時,你就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當他們需要你的資助時,你就擁有了全部的話語權。

現在階段不要想太多,學習為主。最主要的是降低期望,當你對他的期望降到最低時,任何一點來自他的溫暖都是驚喜。


本來我也準備提這個問題的,正好看到題主問了,我就來說說我的故事。沒錯,我也是剛被我爸罵完,現在坐在沙發上發獃。簡單來說,我爸只有一個優點,工作穩定收入還行。但作為一個男人,一家之主,燈泡壞了水龍頭壞了電視壞了無論家裡出了什麼問題,都是我媽處理,而他只會在一旁發脾氣。別問我他為什麼要發脾氣,他就是一個一點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的人,不但不解決問題還給別人添堵。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他的鄙視之情愈演愈烈,直到最近我在找工作,我終於對他失望了。有些父親會幫孩子找工作,檢查簡歷。如果沒能力幫忙也沒事,就讓孩子自己找,支持鼓勵也不錯。我有面試,他要麼對我的工作不滿,要麼對我的工資不滿,語氣難聽一副自以為了不起的語氣。我不否認他的工作能力但他並沒有教會我實際的東西,而是罵我。我不知道父親對孩子而言是不是只代表給錢就可以了,反正我現在努力找工作,搬出去住。別人常說你就好了可以住家裡省錢,我心裡都是呵呵。必須離開家,前提是經濟獨立。如果暫時沒有能力離開家,就保持距離。我現在找了實習,下班吃完飯就回房呆著。或者約朋友見面。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然後經濟獨立經濟獨立經濟獨立,重要的事要說三遍!以後找老公要慎重,不要害了自己還苦了孩子。我爸簡直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讓我對婚姻都充滿恐懼。


建議你和老爸都去看看《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至於如何讓他「乖乖」去看,那就要靠你了。

—————我是分割線————

首先上面是很認真並且也很重要的。其次我還想再啰嗦幾句(其實沒有最後啦)…

1.明白改變老爸早已形成的觀念不是件容易的事。知道這個事實之後,要首先改變自己的想法,放下對老爸的各種成見——老爸頑固保守(話說父輩中有不少人或多或少都這樣)心情不好時候蠻不講理等等。題主有沒有發現,自己現在看待老爸是不是已經「思維定勢」或者說戴上有色眼鏡了。所以啊,先摘掉這副眼鏡。

2.接下來需要行動來改善你們的關係了。寫一封信或者編輯一條簡訊或者郵件給他,告訴他你的真實想法,切記要心平氣和。不要害羞或者覺得不好意思。個人覺得正式一些比較好,讓他意識到問題需要解決了,讓他明白其實你在成為他的兒子之前,首先是一個個體。

3.在問題徹底解決之前,還需要注意:

  • 一些小事,自己做決定就好。不要徵求他意見不成,又給他灌輸自己的觀念,而且還加深自己對他的不滿。「先斬後奏」有時候也是明智的。

  • 多給他一些關懷吧。父子之間不只有教育,也有愛。了解老爸的愛好,為他做做事,不需要多麼驚天動地。父母其實都是這樣,孩子的一個小小的禮物甚至一個小動作只要是表達愛在他們眼裡都會不經意間被放大。

希望對題主有用。


我討厭我的父母 也愛我的父母 所謂人生就是不斷面臨著矛盾


1.首先聲明自己要做的事沒有什麼危險性和危害性。2.簡單明了地說明自己的願望與期待達成的效果或收穫。3.你也說過和爸爸零交流啦,平時要多交流啊,畢竟是最親的一家人,但是不用太刻意。就下班回家聊幾句,表達關心。4.前面幾個回答的,偶爾賣個萌撒個嬌。女兒在爸爸面前比較有優勢,我就是眼睛假裝一紅爸爸就語氣放軟,哈哈。5.我以前也總是覺得爸爸很不講道理(我爸爸也沒有什麼文化),但是越來越長大、交流多起來以後,發現爸爸的很多情緒是因為他厚積薄發的壓力,所以還是要理解一下他,交流的時候可以說,爸爸你工作很辛苦啊為了這個家很累啊吧啦吧啦,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神馬神馬啊。

就醬。想到再來補充,征服爸爸有一招,hoho。


你爸也是人,你希望得到他了解的同時,你也應該為他考慮考慮。


你沒辦法讓你父親改變思想。

我有個招,損一點說就是陽奉陰違。

然後積蓄能量讓自己儘早獨立起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