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宗教是如何影響人類心智的?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為了自己的信仰付出生命?


任何人都可以為了某些事情付出生命,生命也是一種價值,有的事情的價值超過了生命,有的事情的價值不如生命。

只不過對於每個人來說,不同事情的價值根據人都完全不同。


  • 來源:宗教信仰只是一種信仰,而信仰只不過是人腦對存在感的 映射,當人類沒有共同語言時,個體依然有映射,但應該很粗糙,有了語言、文字後,方便了信息交流,方便了認知的推導和積累,才有了現在的文化,才有了多樣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各種信仰、理念。

  • 影響:信仰是相對穩定的映射,具有哲學性,即比較模糊,是普遍的理念,所以,人一但有了信仰,就較難叛離它,而是以此作為生活行為準則;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到處存在偏見、異議,紛爭不斷,因為映射總是先入為主的,最初形成的信仰、理念優先順序比較高,除非特殊事件徹底顛覆其認知,不然很難達成共識;然而,仔細辨識,各種理念還是有相同點的,胸懷廣的人或宗教會求同存異,不斷擴展其適用的普遍性,比如基督教,該信仰是個不斷發展的產物,其中無數信條都是發展過程中不斷添加進去的,偉人也善於此道。


宗教本身沉澱了上千年的人類智慧,有對人性遠比科學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現在所見的宗教現象,基本上都是表層的:

所謂表層,就是利用神,儀式等一系列介質,讓人從不安定,懷疑,恐懼中,將心念轉移到不可例證的神的身上。因為這樣可以解釋生命里任何讓自己恐懼不安的東西,逼著自己接納。而學會接納,是宗教及其重要的一個價值。比如佛教中,教徒跪地拜佛,實際意義並非佛如何神聖,而是人需要謙卑,教徒念經,也是以一念的安寧,替代不安時的萬念奔騰。

所謂裡層,是說的宗教本身發展的意義和真實希望傳播的東西,如果你和禪宗的修行者打交道,就會發現宗教本身也有無神論,並且很明確的說拜佛是拜自己,拜萬物,佛是個指代,指代世間任何事物,只要你信,進而接納,放下,就可平安度日。

宗教有其自己的價值觀和難以用言語表說的「靈性」,並且因為從原始時代發展而來,價值觀的樸素和深度,遠超過現在大多數讓我們追尋的東西。如果科技發展這500年可以稱為後世,那人們為滿足原始慾望催動的社會發展,實際上距離「可持續發展」「和諧」是越來越遙遠了。

這是為什麼我看到很多年紀大的,或者高僧,都會自然無緣由產生一種安靜平和的感覺。這種感覺超越你有什麼價值觀,就如在大自然中的心曠神怡。

而看到有錢人,成功人士,大家倒是還是在被自己的價值控制下反映,有人妒忌,有人羨慕,有人熟視無睹等等。


宗教是群體的一種。勒龐在《烏合之眾》中羅列了群體的特點:偏激,情緒化,兩面性,他在這本書中舉了很多法國的例子來佐證這些結論。為宗教而死,體現出偏激的特徵;中世紀殺異教徒,也體現出偏激的特徵;這兩者都並存,所以又叫兩面性。


這在於你對生命的態度


信徒對於宗教的感情是來自於對「神」百分百的信任與託付的情感寄託——由於「神」的不可證偽的特性,令其成為這種情感不可替代的客體,你對其他任何事物,包括科學,都不可能產生類似的情感投射。而為宗教信仰付出生命,通常是因為TA相信神對於死後更好生活的承諾——比如自殺炸彈客就相信死後在天堂有72個處女等著他去享受。


因為生活太苦弊了,有的人相信在地球歇點了不算終結,打算憑藉信仰,去一個更美好美妙,而且灰常流弊的地方,所以如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2MzgwMzky.html 78分鐘往後看。。。看著玩 一場表演,信教的朋友別太當真


論心理需要是宗教信仰的一個深層動力和重要原因

by 袁曉松

內容摘要 從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出發,我們認為心理需要是宗教信仰的一個深層動力和重要原因。原始宗教是人類生存的需要,道德宗教是人類安全和倫理道德的需要,宇宙宗教是人類認知與理性探索的需要,命運宗教是人類對終極價值的關懷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宗教信仰是人類精神力量的外射,是對自身本質力量的一種觀照和再現。宗教將不斷地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伴隨人類繼續前行。

一部宗教史覆蓋了人類前行的腳印,宗教(特指原始宗教),幾乎與人類氏族社會產生在同一個起點上,並伴隨著人類走過了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的數萬年的漫長歲月。那麼,當人類繼續前行時,宗教還要伴隨我們走多遠?筆者注意到有許多大師、學者從哲學的角度、歷史學的角度、社會學和人類文化學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其中有不少的真知灼見。本文擬從心理學的視角,應用需要的理論對此問題進行另一個方位的探討。儘管19世紀的唯物主義哲學大師費爾巴哈對需要與宗教的關係已有過一些著述,但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宗教信仰依舊膨脹的今天,再來進一步探討這一課題,對我們認清宗教的本質,了解宗教發展的動因,判明宗教的歸宿,無疑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我國心理學界對需要理論的普遍理解,我們認為,第一,需要是個體活動的源泉,是推動人類發展的一個內在動力。人類的需要可分為兩大類,本能需要和社會需要。本能需要來自遺傳,是人類保存個體和延續種族的普遍要求。社會需要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對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普遍要求,這兩類需要共同構成人類改造世界,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人類發展的過程就是通過各種行動去滿足多種多樣的需要的過程。第二,需要本身具有動力性,即人類的需要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的滿足並不使人的需要消失而是在內部改造它,從而又產生新的需要,因此,它永遠表現出積極的性質。正是這種不斷滋長著、更新著、富有積極動力作用的需要,翻開了人類歷史一頁又一頁新的篇章。第三,人類個性中凡是帶有動力性傾向的特徵都是需要的變形。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傾向性的東西都只不過是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當然,這其中宗教信仰也是不能例外的。信仰既已形成,就表明人們對有關自然和社會的理解與認識的真實性的確認。它不僅是人們的一種認識和觀念,而且人們對它富有深刻的情感和熱情,因此,信仰具有動力作用,被看作是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縱觀宗教的發展史,我們看到,人類原是依了自己的需要而創造宗教,創造上帝的,是懷了某種主體的信念去信仰宗教、信仰上帝的,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宗教實際上是人類需要的心理折射,心理需要則是宗教的深層底蘊。下面我們將從人類心理需要的發展變化和宗教信仰的變遷轉型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方面展開論證。同時我們也將對宗教將伴隨人類走多遠這一問題提出明確的認識。

一、原始宗教——人類生存的需要

馬斯洛的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全部發展的一個最簡單的原則就是滿足多層次的需要。他將需要分成若干層次,其中最低層次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它是人類最低級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是人類活動的原始動力。這一需要以獲得食物和肉體的保存為基礎。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環境極其險惡,生命常常受到飢餓和自然力的威脅。於是,求生的要求成為那時人類的優勢需要,而宗教信仰也便常以向自然叩求食物和祈求身體的庇護為主要內容。為了獲得生存需要的滿足,原始人把自己的全部情感、慾望和希求都賦予了自然神。他們將與之對立的威脅生命安全的自然界的一切可怖現象人格化為神,從對它的恐懼轉變為對它的依賴,對它加以頂禮膜拜,祈求它的保佑與庇護。如盛夏季節,狂風拔樹,暴雨傾盆,電閃雷鳴驚天動地,洪水衝決,同伴遭雷擊而死去,家園遇洪水而毀壞,使原始人驚恐萬狀。他們深感雷電洪水的嚴峻威脅,這種恐懼心理迫使他們將雷雨閃電人格化為雷電之神而頂禮膜拜,祈求它不要降臨災害,要保佑人畜平安,將對雷電的恐怖轉化為對雷電之神的依賴。同樣,原始人對有利於他們生存,為他們生命和種族的延續帶來利益和方便的、好的自然現象也產生一種深情的依戀,並將其人格化,對之加以讚美和崇拜,希望這些神多多賜福,對他們提供溫暖和保護。比如他們崇拜太陽神,是因為太陽帶來了溫暖和光明,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可為人類生存提供必需的食物。他們對於火神的崇拜是因為火可以驅逐寒冷,使生食變熟,防止野獸的襲擊,能滿足人類最基本的求生需要。原始人對神的敬畏和依賴也表現為他們常常向神叩求食物。他們將動植物作為信仰背景,向它們叩求生存不可缺少的食品。山區的人崇拜豬神,是因為豬神會給山民帶來狩獵中的豐收,沿海的人崇敬海神,是因為海神會給漁民帶來捕魚的好收成。原始人依靠了神的威力來減輕自然界巨大異己力量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平衡了心理上的恐懼感,使自身的生存需要得到了一種虛幻的滿足。他們藉助神抵制了對死亡的畏懼,頑強地體現出對生命不可征服、不可毀滅的堅定信念。因此不少學者認為,原始宗教是我們人類文化中可以看到的最堅定、最有力的對生命的肯定。

現代文明為人類提供了比遠古時代優越得多的生存條件。雖然人類仍然面臨著人口爆炸、水源短缺、能源危機、災害頻繁、生態平衡破壞、自然環境惡化等一系列新的生存問題,但人類卻再也不會匍伏於自然神的腳下乞靈於它的恩賜。人類藉助於科學技術的手段和理性規化、管理,求得人與自然的重新平衡,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謀求一個良好的棲息地。我們看到,人類理性的高度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完善使得人類能夠越來越多地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強大的自然力對於人類來說已不再是神秘莫測,變化不定的可怖的異己力量,因此人類在心理上也就失去了對它的敬畏和依賴。至此,由人類親手建造起來的人格神,他頭頂上的靈光也就自動地黯然失色了。

二、道德宗教——人類安全和倫理道德的需要

按照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安全需要與生存的需要對於人類來說有著幾乎同等重要的意義,它們被統稱為缺失需要。安全需要來自人類對於安全、保護以及關心的普遍要求。經過社會化、抽象化後安全需要可發展為倫理道德需要,它要求集體中的正義、公平秩序與和諧。在歷史的發展中人們認識到這一需要的受挫必然會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和安全。為此,不同時代的人建立了不同的道德規範和法權體系,以確保團體中的正義、公平、和諧與秩序,使社會成員獲得安全感和道德感的滿足。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人類的倫理道德需要並沒有因此而獲得真正的滿足。不義之戰依然存在,持強凌弱的暴行依然存在,男盜女娼的罪惡依然存在,互不相照,望望然去之的冷漠依然存在。人類面對罪惡叢生的世界和冷漠如枯井的人心,再一次對神發出了呼喚。這呼喚是人間正義必勝的信念,是對罪惡執行最終審判的要求,是對愛心奉獻的企盼。作為對人類需要的回聲,道德宗教應運而生了。新的上帝向人允諾:「他保護人、支配人、獎勵人和懲罰人,上帝按照信仰者的眼光所及的範圍來愛護和撫育部族的使命,或者是人類的生命,或者甚至是生命本身,他是人在悲痛和願望不能滿足時的安慰者,他又是死者靈魂的保護者,這就是社會的或道德的上帝的概念。」[1]看來,道德神的存在使世人相信,人的倫理行為都會有最終的歸宿。對於公正和善良所遭受的一切現世的不幸和痛苦,都會得到最終補償,純潔不染的靈魂將由聖靈的指引而升入天堂,獲得永生。而一切罪孽與邪惡都將接受上帝的末日審判,有罪的靈魂將被地獄的不滅之火吞噬,永世不得超生。任何一種宗教都有不同形式的地獄和天堂,任何神靈都允諾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種雖是虛幻的允諾卻產生了積極的現世效果,它對人類一切的善行構成極大的鼓舞,對一切罪惡造成最大的威懾。「神明在上,蒼天有眼」,這種在各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普遍觀念,正是道德神威力的一種心理反應。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一代又一代人們嫉惡向善的倫理道德需求。

人類歷史的發展,現代科學的昌明,為這個世界帶來越來越多的財富,然而卻並沒有帶來現代人倫理道德需要的滿足。我們看到,隨著第二次浪潮在技術領域、信息領域的推進,人卻在經歷著心理環境的考驗。在高技術國家自殺、吸毒、暴力、精神沮喪、行為古怪、生活反常、玩世不恭比比皆是,心靈宇宙的孤獨與不安越來越成為人類生活無法擺脫的陰影。人類呼喚愛心、呼喚理解、呼喚援助的聲浪更加高漲。在各種宗教活動中,人們可以深切地體驗到人與人之間親密的友誼和親切的氣氛。獨立的個體在上帝的懷抱中聯合成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疏離感、孤獨感消失了,心靈在歸屬感的滿足中得到了慰藉。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和後來吸收佛教所形成的禪宗都有非常明顯的道德宗教色彩。我國歷代知識分子和士大夫階層,深得佛道精神的浸潤。現在,經過改造變革後的佛、道宗教對我國及東南亞一帶依然有著深刻影響,不少現代人,特別是知識階層仍自覺地以佛、道精神來修身養性,涵養道德,自珍、自愛、自悟、自修以完成生命的覺悟,達到人格的完善,也是心理美的一種需要。

誠然,在現代人的眼中,神和上帝是沒有現實性的,現代人的宗教信仰既不再是對自然力靈性的篤信,也不完全是對天國的無限憧憬,人們只是以宗教為中介去歸復人性,追求安定平和的社會氛圍,營造友愛互助的人際關係,實現個體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完善。

三、宇宙宗教——人類認知與理性探索的需要

馬斯洛的需要理論認為,認知需要是人類的高級需要。它來源於人類天生的好奇心,在理論、抽象的基礎上發展為理解、解釋以及系統化的慾望。這其中也還應包括對於美、對稱、簡潔、完滿、秩序等的衝動。它們可稱之為審美需要以及表達、表現的需要。這些需要使人類天然地有著探求宇宙奧秘,追求絕對真理的強烈渴望。但是,人類對理性延伸的這種無限欲求卻總是要受到理性認識活動本身和歷史發展的局限,每一個時代只能達到相對的高度,這就決定了人類認知與理性探索的需求永遠也無法獲得最終的滿足。當人類理性認識的響箭在茫茫宇宙中穿行,卻始終無法擊中「無限」這塊靶標時,該如何呢?在歌德這位人類理性的智者看來,「對應該可探究的事物進行探究,對不可探究的事物則默默地敬畏」[2]。愛因斯坦將此等宗教情懷稱為「宇宙宗教情感」。

牛頓這位自然科學史上的一代巨人,對宇宙宗教也同樣懷著深深的敬意。他認為有一個無限而永恆的神力與空間同在,它在一切方向上無限地伸展並永久延續。藉助於這個無限而永恆的神力,牛頓實現了他對太陽系有序而和諧的行星運動美麗圖景的設計。他寫道:「沒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還有什麼力量竟能促成這種橫向運動……」不僅地球,「各行星的周日轉動不可能由重力得來,而是需要有神力來推動它們」[3]。愛因斯坦對牛頓在宇宙圖景的研究中所花費的多年寂寞勞動的讚歎中,曾肯定他由於深摯的宇宙宗教情感才促使牛頓堅定不移地忠誠於他的志向,尋找宇宙統一和諧的運行規律。

至於愛因斯坦本人這位人類科學史和思想史上的偉大天纔則更是直言不諱地宣稱,他工作的直接動力來自堅定的宇宙宗教信仰。他在《思想和見解》一文中明確地寫道:「固然科學結果是同宗教的或者道德的考慮完全無關的,但是那些我們認為在科學上有偉大創造成就的人全都浸染著真正的宗教信念,他們相信我們這個宇宙是完美的,並且是能夠使追求知識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如果這種信念不是一種有強烈情感的信念,如果那些尋求知識的人未曾受過斯賓諾莎的對神的理智的愛的激勵,那末他們就很難會有那種不屈不撓的獻身精神,而只有這種精神才能使人達到他的最高的成就。」[4]可以說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相對論原理的問世正是他上述觀點的最好印證。愛因斯坦的晚年致力於尋求「世界公式」,企圖把自然界的各種力用「統一場論」的形式作一個統一的完整的描述。這種探求雖然未能得出預期的結果,但卻強烈地表達了這位具有哲學探索精神的偉大科學家對「宇宙合理性、完美性」這一宗教信仰的堅定信念。

從人類理性踏過的足跡中我們已明顯地看出,當人類的智慧在思索宇宙的運動、宇宙的框架和宇宙的統一這些涉及世界極致的圖景時,越是迫近對本質的最後追思,便越是懷著一種濃重的宗教情感,對宇宙上帝表現出一種無限的敬畏和嘆服。無疑,這意味著人類理性的探索,熱切需要一種對它起支持作用的宗教信仰。當然,在這裡宗教的含義早已發生了變遷,它只是對「某種沒有在先原因的原因」的敬畏、讚歎和沉思。它與傾身惠愛和許諾獎罰的天父再沒有任何的關係。它已被人類的理性要求成為創造宇宙並規定宇宙運行規律的終極客體,是人類知識統一性的終極象徵。在篤信宗教的現代科學家眼裡,上帝僅僅是至高的真理和理性的推論認知。

四、命運宗教——人類對終極價值的關懷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最高的精神需要,它表現為對終極價值的關懷。它要求人對自身生命本質的透徹認識,要求不斷探索生命的要意,查問和審視自身的生存狀況,與自然和環境構成和諧的統一,並充分發揮個人所特有的和人類共有的各種潛能。自我實現的需要來自人類主體意識的覺醒,來自對生命之本的探尋,來自對生命永恆意義與價值的關懷。面對茫茫宇宙,淼淼星空時人類對自我渺小的承認,面對火與血的人類歷史規律對個人命運的規定,面對時空無限而生命有涯的冷酷現實,人的自我實現願望遭受層層阻遏。無論是哲學的理念和沉思,還是科學的論證和推導都無法消解人類普遍的悲劇意識,都無法回答人類對生死之謎的玄思,對生命價值的詰難。於是,為了滿足人類對生命無限性的追求,對自我實現的渴望,宗教又需要進行一次變遷和轉型,賦以新的意義和功能,這便是我們稱之為命運宗教的誕生。它通過非理性的不斷體驗,將人生的意義與永恆結合起來,賦於物質生命一個精神的實體——靈魂。有了靈魂,生命便有了神聖性。死可以被拯救,生也有了永恆的慰藉。當人類向上帝敞開自己有限的、不足的自然生命,把自己的生命與一個絕對的真實價值和意義聯繫起來時,便真實地確定了自身的存在。在個體生命與上帝的相遇中,個體的生命進入了純粹的真實與永恆。儘管神的種種承諾在我們看來不具有現實性,但它無疑對時時體察到自身軟弱、渺小、微不足道的人類是一種極大的鼓舞。從古到今,它給一代代人以生存的勇氣和發展的希望。這種勇氣和希望化解在一批又一批偉人的心中,並通過他們如椽的巨筆寫下了人類對命運宗教的思索與虔敬。

翻開俄羅斯文學史上一部部鴻篇巨作,在《死魂靈》、《白痴》、《復活》等作品中我們讀到的是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這一位位偉大作者,以他們飽醮著宗教情感的筆,寫下的對人類命運和祖國前途的深切關懷。他們認真查問著自我的存在狀況,悉心審視著人民的生存疾苦,為靈魂的自救和民族的救贖進行著緊張的探索和努力。果戈里堅信:信仰基督是信仰一種永恆的真理,是相信精神永恆的價值和靈魂的永生。他要求每一位作家都要有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凈似白雪、亮似晴空,這樣才不致於褻瀆神賜,才能按照基督精神去完善人的道德,把俄國引上基督化的道路。陀思妥耶夫斯基這位對人類充滿同情和愛心的偉大作家,同樣懷著深厚的宗教情感在他的《罪與罰》、《白痴》、《卡拉瑪拉夫》等一系列作品中,不斷地宣稱著他基督式愛的信念:同情是全人類生存最主要的,也許是唯一的法則。邪惡、不幸、恐怖、劫難不是人類的必然生存狀態。只有在苦難中攜起手來,只有出於愛心,上帝才會聽到我們的哀告,為我們指出一條救贖之路。托爾斯泰從青年時代起就開始關心人生的意義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樣一些嚴肅的問題,他認為人在生活中的任務就是要拯救自己的靈魂。懷著一種崇高的宗教情懷,他以一雙深摯的同情目光時時注視著祖國的苦難和人民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反映著他對靈魂拯救的緊張探索,而《復活》中卻流動著一種充滿博愛的救贖精神。命運宗教情懷是深深植根於人類本性中的情感需要,人類離開了對生命終極意義的追求和關懷是不可能生存和發展的。在我國的當代文學作品中也依然能夠讀到這種追求與關懷。宗教不僅僅是苦難的安慰,還是力量的源泉,宗教不僅僅是人類理想的象徵,也是人類不可征服的化身。

在這裡,如果我們不把宗教作為一個種制度和行為來看待,那麼,命運宗教實際上就是人類對於生命之本的無盡追思,是自我實現的強烈願望,是精神不死的崇高贊禮,是對無限和永恆的眷戀,是崇尚崇高、不肯屈從、頑強自救、互為依靠的需要。最後,它是人的主體意識的流溢,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正象當代宗教大師玲木大拙在論及他所信仰的宗教時所說的那樣:「禪宗是大海、是空氣、是高山、是雷鳴與閃電、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不,它在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5]

五、宗教將伴隨人類繼續前行

「上帝死了」。尼採的斷言並沒有錯。人類理性的發展,人類科學的進步,人類主體意識的覺醒殺死了神性的上帝。但是只要人類有限的理性對無限的宇宙仍做不息的追思,人類就仍然會對大自然完美和諧的運作存著深深的敬畏。只要人類有限的生命對無限的時空做永恆的探問,人類就仍會在強大的社會力和永恆的自然力面前對自己軟弱、渺小和短暫的生命發生深沉的浩嘆。只要在人類的命運中仍有苦難、有創傷、有孤寂,人類就仍會尋覓心靈的慰藉,尋找精神還鄉的家園。也許正象人類心理學大師榮格所言:「每個人需要有宗教,這種深沉的宗教情感乃是人類主要的衝動之一。這種衝動有如人的本能結構而永不衰竭、世代綿延。」[6]按照心理學的觀點來理解宗教,它既是一個認識系統,也是一種情感需要。它是人們對有關自然和社會認識的正確性和真實性的確認,人們對它富有深刻的情感和熱情,力圖去捍衛它,並企圖使別人也贊同這些原則和理論。由於同一時代,不同團體對自然和社會的理解、認識有所不同,因此宗教信仰就呈現出種種的差異。又由於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因此宗教信仰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遷和調整。我們看到,早期宗教發生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那時的自然,被人們看成是一種異己的的力量。人類創造神,賦予神以巨大的力量,是為了讓神以另外一種方式將這種力量賦予人,神靈只不過是人自身力量的寄存者。道德宗教根源於人們安全和倫理道德的需要。人們感到單靠政權和法制不足以維持世界的社會秩序,滿足人類對和平、安全、和諧、關心的需要。人類再次創造了神,賦予神以最高的道德意志,藉助神的威力,人類實現自己懲惡揚善,伸張正義,要求和平與秩序的道德理想追求。宇宙宗教是伴隨著人類對宇宙圖景的沉思和對自然規律的探尋而來的宗教信仰。它是人類對自身智慧的一種肯定,對自然界規律合理性的一種驚嘆和折服。命運宗教反映的是人類對自身命運的關注和對自我價值實現的欲求。

由於人類需要的多樣性、複雜性,在同一歷史時期內就會同時並存著多種宗教,或者一種宗教被賦予了多種的意義和功能。在我國哈爾濱市基督教信徒中的一項調查報告表明:有60%~70%的人是出於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叩問宗教。其餘的有些人是為了在宗教活動中體驗親密的感覺、滿足歸屬的需要。也有一部分是為滿足倫理道德的需要或自我實現的需要[7]。李世瑜教授,在考察了美國眾多的宗教團體後指出:儘管美國目前有許多分裂派別興起,但宗教將繼續為美國社會提供一個重要的道德基礎。從宗教為滿足人類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所做的種種調整、變遷及與之相應的宗教功能的轉型、增值或多元化來看,它似乎有意繼續伴隨著人類前行。作為現代宗教,我們看到為適應人類認識的進步,已經在教義中引進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概念,曾迫害過科學家伽俐略的教會在時隔幾百年之後也公開為之平反。我們還看到,在西方一些牧師參與心理健康的諮詢與康復工作,而在日本有人正把宗教改變為幸福科學,即使是原來消極避世的禪宗現在也提儀奉獻人生、享受人生了。與其說宗教信仰是一種外在意志的強加,倒不如說它是一種人類精神力量的外射,是人對自身本質力量的一種觀照和再現。德國古典唯物主義哲學大師費爾巴哈曾精闢指出:「上帝就是人的精神,人的靈魂,人的心情,上帝就是人的顯示出來的內心,宣說出來的自我。宗教是人的隱匿的寶藏的莊嚴的揭露,是人的內心深處的思想的自白,是人的愛的秘密的公開自承。」[8]這一論斷不僅適合於早期的宗教,而且也適合於現代的宗教。弗洛姆這位在心理分析和宗教研究方面造詣頗深的心理學家也認為:「上帝不是統治人的力量,而是人類力量的象徵。人類的宗教信仰是一種對自身力量的皈依,通過這種依附,人能免遭孤獨感的折磨,從有涯到無涯,從有限到無限[9]。宗教歷史的發展和人類對宗教認識的發展,使我們能夠確切地肯定: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還將依照人們的意願,不斷地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伴隨人類繼續前行。

注釋:

[1]《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280頁。

[2]趙鑫珊:《哲學與當代世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2頁。

[3]劉jùn@①jùn@①:《〈自然辯證法〉問題解答》,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40頁。

[4]《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56頁。

[5]姜超:《論禪》,人大複印資料,《無神論·宗教》,1993年第4期。

[6][9]盧紅等:《宗教:精神還鄉的信仰系統》,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頁。

[7]葉乃滋:《論改革開放時期的信教熱現象》,人大複印資料,《無神論·宗教》,1993年第5期。

[8]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下卷,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476頁。

摘自《內蒙古師大學報》哲社版 199504


宗教是對未知世界恐懼的彌補,是感情上的依賴,來自於人類本性的深深脆弱。


先回答樓主的問題,再展開說。

有了信仰,前提是正信(後文有解釋什麼是正信)。就會有各種「戒律」、「信條」、「約束」……做善事,不能吃肉,不能殺生,周會,月會,十一稅……等等,總之會有一系列的自我約束。

而因為你信了,怕受到懲罰也好(死了下地獄,不讓你上天堂。說髒話會受拔舌之罰,輪迴畜生道……)或者得到好處(死後上天堂,會多福多壽,來生混個富二代……)不管真實的原因,你會約束自己,從而讓自己變成一個「好人」,這樣的良性循環加上各種感恩的教導(啥你今天撿錢了,被人誇了,被提幹了,躲過了一劫……)不管原因究竟是啥,都會歸結到你的信仰上去。從而你會感到「真神」的存在,更加的去信,循環!!!

然後,過的不如意的會說這是他家「神」給的考驗,是他上輩子欠的債,是「神」給的機會……把自己給那啥了,自然做什麼都會感覺幸福,痛苦抑或幸福,啊!都是「神」的旨意,神與你同在。

所以有信仰的人一般會很幸福,或者很神叨!!!

我所見到(眼淺,沒見過世面,見諒!)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基督教,你們可以看看是不是身邊基督徒「好人」最多……為啥說「好人」呢?有人問再說,哈哈

還有,就是宗教做的比較好的都是各種組織模式很成熟的,而規則、訴苦大會、獎勵、「洗腦」會讓人的歸宿感爆棚,自豪感爆棚,傾訴感爆棚,然後就是幸福唄!

還有中國特色的人情關係網,大家都是教友了,比親兄弟姐妹都親了,互相幫助啊,(她大姨的小舅子是派出所的,戶口明天就給你上嘍!排啥隊啊,他對象的阿姨是主任醫生,直接進去就是了……)這是「神」的恩惠啊!

以上,是宗教信仰的好處或者淺面的感受。謝謝!

附帶:

信仰這個話題,很大

簡單粗暴的解釋就是對自我認識的升華與肯定!

某用幾個點來給大家交流一番,歡迎斧正:(反正不管你認為我對錯,我都堅持自己的觀點,哈哈)

1.每個宗教都講究正信,何為正信,就是只信這一個宗教,其他的都是錯的,或者說細枝末干。

大家都知道基督、天主、甚至伊斯蘭教等等很多個教派的真經都是「聖經」(或者換了名字,說到底是一本書。)而他們都會說自己才是真正的,其他的都是偽經,偽教,終要下地獄

比如時間之道,大道是白晝,黑夜,小道就是時、分、秒,都是時間的定義。但終歸到底,只有時間是真正的唯一的道!

所以說啥同時信仰好幾個宗教的,都是扯淡的,或者說時候流離失所的孤魂野鬼。

2.信仰是什麼(廣義的)?

其實我們的文字、自豪感、世界觀都是「信仰」的一種。高中我們學過老法的一篇課文,說法文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這就是信仰。為了這個可以挨槍子啊!明末清初我們的老祖宗斷頭不斷發,台灣同胞的繁體字,東南亞同胞們此起彼伏的華文學校,都是血淋淋的例子,這就是信仰!

自豪感,我是山東人。山東人的代號就是仗義,我自豪,出去說是山東人,自豪!這也是信仰,河南是中原發源地,黃帝故里,老子故里,自豪!這也是信仰!

世界觀,我們的父母、教育、環境給予我們的世界觀。我們也在捍衛著,遇到老、弱、病、殘,我們給予幫助,看到恃強凌弱就要仗義執言,這也是一種信仰!

還有那麼多「沒信仰」的,真的沒有?捫心自問,其實我們信的是自己……而自我也是一種另類的信仰。

3.狹義的信仰。

就是宗教,太累了,有時間有問題可以片面的淺顯的跟大家聊一聊。謝謝!創建於 2016-02-07


推薦閱讀:

我們迷信可能是因為我們理性
人活著,就是在戰鬥:記錄抗擊躁鬱症的日子
科學的心理學與哲學的心理學
余虹:虛度是一種能力
這裡是廣告·《情不自禁》的初次邂逅

TAG:心理學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