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健身運動員的健身理論是否正確呢?
最近在健身房碰見幾個前輩,都是年輕時打過比賽的,也確實很厲害,和前輩交流了一下發現有些觀點和一些書上面不一樣,比如深蹲的時候他們杆子是壓在斜方上面的這樣背角較大,而我從力量訓練基礎上看的是杆子放在斜方下面一點的位置,背角比較小,書上說是練後鏈力量因為這個比較重要,我這樣練的時候前輩說我這樣不對,重量稍微大一點會導致腰背受傷,希望知乎的各位大佬能給點意見。
希望過兩年能出本書。
希望等我老了之後去健身房,心血來潮教小年輕動作的時候,他能拿著我寫的書反駁我。
然後我就可以淡定的說,你這明顯是讀死書了,這書就是老子寫的。這個問題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目前,大多數人還存在一個概念認知上的錯誤。
人們似乎很難搞清楚力量舉、健體、健美、健身的概念。
而且,這個現象在貴知尤為嚴重。具體表現在,許多人評價一個人練得好不好的標準都是三大項。許多人都特別喜歡用力量舉、健美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健身成果。
舉個例子,健身話題下如果有個問題是「堅持健身是什麼體驗?」,一些知友爆了照片,這些爆照的知友哪怕確實比普通人強得多,但只要肩膀分離度不夠高,胸部不夠飽滿,體脂大於12,底下的評論就會出現「這也敢出來秀」、「這麼高的的體脂」之類的諷刺貶低的話。
彷彿,在貴知沒有400kg以上的三大項,40以上的臂圍,10以下的體脂,都不算健過身。
要知道,健身是通過一系列的運動鍛煉方式達到強身健體目標的過程,說白了,健康才是衡量健身好壞的標準。
回到這個問題,題主提到的健身運動員,怎麼說呢,這就是個明顯的概念錯誤。
首先運動員肯定是有門檻的。在我看來,運動員是在某個運動項目上達到一定標準的人,才能稱之為運動員。
而健身不是一個運動項目!健身不是一個運動項目!
再回答你的問題,到底是看書好還是聽前輩的好?如果前輩看起來身材很棒,那麼我建議聽前輩的。我始終認為,訓練理論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同樣的理論結合個人實際,得出的效果因人而異。
並且要結合當時社會環境,要知道審美與實用,是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的。
所以呀,適合自己,能實現自己訓練目標的就是好的理論。
沒有對錯。
另外,健美運動員。1.你的問題標題就有問題,健身是個大項,包含了許多分項與訓練流派,不存在健身運動員這種說法。2.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同,沒有哪個蹲法適合所有人。3.看書要活用,並結合具體情況思考,盡信書不如無書。4.我覺得你說的那幾位是練健美的,而看的書卻是偏力量舉的。兩個體系雖有交集,但評判標準與最終發展目的大相徑庭。
你的思路走偏了 這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誰訓練成績好 誰的訓練方法就更接近絕對正確你用現在的方法能進步 就繼續用不能進步了 再換 找比你練得好的人請教
然後再看看老同志的蹲法,低杠還那麼"正確"么?當然,你動作對不對我們不知道,你如果動作對,就是他們瞎bb,如果你動作不對,就是他們熱心腸
壓在肩胛岡上的是低杠深蹲,而壓在斜方肌上面的是高杠深蹲,低杠深蹲同時也是Starting Strength這本書所推崇的。它們各有各的訓練價值,根據不同個體的訓練目的和計劃安排,兩者之間沒有什麼絕對的對與錯。更多的健美體系訓練者們,尤其是訓練已經幾十年了的大叔們,這些人的習慣的確是高杠深蹲,畢竟力量舉仍然屬於小眾愛好。你說的情況我也有過類似體驗,這是發生在我做瓦氏呼吸的時候,一位肱三頭肌異常粗壯的大叔叫我「不要這樣蹲,再這樣蹲你都憋死了,看看你臉都紅了」。這種時候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是陪個笑然後自己練自己的,畢竟什麼動作適合自己只有自己知道。
每一個健身理論均來源於實踐的總結。實踐在發展,理論也在完事。適不適用,主要還是看理論適用的條件與基礎是否發生了變化。
有對有錯,但不墨跡是真的。比較講究吃苦耐勞吧,多數沒科學講究損傷。
你永遠不知道老一輩的人腦袋裡面都裝了什麼
畢竟在中國現在這個社會
老人還是比較大的這主要是每個人的健身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有練力量舉`CF`健美的,訓練體系方法都可能不同,不能說哪種對錯,哪種優越;我認為一個人拿著啞鈴跳舞熱身都行(當然是在不損害關節和肌肉的前提下),並不是拿著啞鈴就要彎舉卧推。
理論和技術是一直在變的,如果要迷信一種方法練到天,那是做夢。以前的健身大神們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技巧,是可以借鑒的,但不能照搬。要結合一些新的理論技術,和自己的實際情況。才是最好的。
沒有正確不正確,只有適合不適合。每個人訓練都有自己不同的目的,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目的的訓練方法才是合適的。
壓在肩胛岡上叫做低位深蹲「low bar squat」,跟高位深蹲的區別在於膝、髖發力肌肉的行程不同,也就是說高位、低位對臀、腿各有針對性。
那再說一下老一輩的方法問題,人們對人體科學的認知是逐年進步的,所以多年前的理論、方法,有一部分在現在看來可能真的是不正確的,或者是現在有更合理的方法來替代。至於哪些正確哪些方法更經濟合理,還是需要自己去學習發現。你看一下喬韋德訓練法則,大概好幾十年了,裡面有些內容在現在看來可能就真是過時了。推薦閱讀:
※過午不食,禁食,輕斷食減肥到底靠譜么?
※據說健身要分「輕鬆周」和「困難周」,交替執行。請問是否有科學根據?
※膝蓋不好,有什麼適合鍛煉心肺功能的運動方式?
※吃,就能減肥,那該多好啊~
※今天剩下的時間要在跑步中度過 -- 涕姆健身筆記(13)
TAG: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