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建築(2)

一,關於建築與體驗:

體驗可以是直接的,個人私密的,非直接的概念的。體驗包括感覺,知覺等,下面,我們就談談建築與體驗。

我們可以知道,對建築、空間的體驗屬於感知範疇,也就是屬於人的知覺系統,(至於什麼是知覺,我可以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介紹,一朵花在你面前,它的顏色、形狀,與周邊環境的信息被你感知。這就是知覺),「觸景生情」不僅適應於文學創作,也適用於對建築的感知和體驗。運用全身心器官獲得建築的整體內容,如體量,質感等信息以及建築與周邊環境的氣氛。

這種氣氛,在建築設計中就是提醒我們建築要與周邊環境和諧。個人認為建築的本土化其實也就是尊重建築與環境的關係。何鏡堂院士提出的建築設計思想「兩觀三性」也應該被發展和尊重。氣氛這一概念,令我們想到中國古代的風水學。講究負陰抱陽,講究與環境融為一體。所以個人認為,建築設計乃是一門大學問,建築師應該自覺承擔起這份責任。

信息與氣氛被我們感知。從而進行判斷,人類有三大寶貝:信息、物質、能量。我們對信息的獲取,自遠古以來就有,慢慢進化成一種高級的以神經系統為基礎,大腦進行高效處理信息的機制,我們眼睛能細微感受到光的變化,(現在人類眼睛都退化了,幾乎都戴上眼鏡了,這是信息時代的悲哀)。心理學家吉布森把我們人類的感知劃分五個系統:視覺系統、聲學系統、嗅覺和味覺系統、基本定向和觸覺系統。這五種系統對應五個感覺,而且我們人類知覺系統是不需要運用智力、邏輯的。是一種感性的直觀。其中,觸覺、味覺、嗅覺、聽覺、視覺是直接的。

而建築所呈現的感受包括:體驗,透視空間、色彩、光影、時間的知覺和綿延、物理現象。建築在知覺得到這樣的證明:不僅是純粹的物理空間,也是生活空間。建築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結構、材料、空間、色彩、光與影的變化都是建築藝術魅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對光與影運用變化最出色的建築師我們熟知有安藤忠雄、路易斯康、貝聿銘等。

而光憑藉精神能夠令人無限遐想,最明顯的是具有哲學中的「形而上學』性質,所以,光在建築空間的功能是讓建築具有精神氣質、具有詩意。所以,它經常被運用到宗教建築、紀念性建築。中世紀歐洲的教堂就是如此。因為在他們們看來,上帝就是光。能給人類光明。照亮全世界。

當我們體驗建築,其實就是與建築進行對話,與建築進行精神上的交流。

路易斯康的金貝兒美術館光的運用

二,關於建築與文學:

建築是關於技術與材料等藝術,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藝術這一大集合中,

兩者都應該具有人文關懷,關乎人的存在和形而上學等問題。這是建築與文學的一大聯繫,區別有建築藝術的媒介是材料。文學的媒介是語言,具有間接性。建築涉及到物理科學方面,更複雜。建築能夠幫助我們領悟人類本質上的孤獨,當我們走進廣場,那種茫茫宇宙的渺茫感,「念天地之悠悠」的玄妙感,都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妙體驗。所以,建築與文學的關係也正是如此,建築只是提供了作家們,詩人們應有的一種體驗場所,一種氣氛,一種場景。而文學家們正好自覺把握到了這一點,而且他們有比常人更多的敏感和審美判斷能力。所以,運用美妙的語言,就形成了美妙的文學作品。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如此,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如此。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也是如此。

建築是寂靜的,沉默的,是石化的戲劇,在永恆的平靜中和安寧祥和的氛圍中,我們能感受到我們人類自身的真實存在。「存在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莎士比亞在文學戲劇中《哈姆雷特》表達了這一思考。當我們在建築中冥思和回憶,那種淡淡的憂傷,總是令我們無限遐想,

小時候冬天下起了大雪,屋頂到處是雪白的,在屋內,我和爸爸一起吃著烤紅薯,一起說說笑笑......

這種美妙的體驗,頓時讓時間失去了意義,彷彿沒有結束。沒有開始。追憶在我們人類很常見,當我們回望自己走過的路,回味自己的青春,確實別有一番滋味。這是具有審美意義的,所以在文學作品中有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在音樂作品中有張國榮的《當愛已成為往事》,毛寧的《再回首》等一大批經典作品。表達了人類的情緒感受,具有普遍意義。也傳達了審美經驗。為什麼有人喜歡懷舊?為什有人喜歡回憶?我想其中的原因,不必多說。

感受化成一種記憶,記憶以畫面、影像方式重新浮現。我們在回憶中,獲得了時間,從而獲得了永恆。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專欄:建築哲思

我們一起談談建築。

推薦閱讀:

談建築

TAG:建築 | 建築藝術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