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的力量】諮詢行業職業規劃(三)行業趨勢與職業生涯解析

) 管理諮詢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預覽

我國管理諮詢行業自2000年以來的發展進入規範化的快車道:三級兩標體系建立、國際諮詢師引入、加入國際諮詢協會。國際化的大諮詢公司獨自佔據國內高端市場的形勢開始發生變化,中國本土的各級別諮詢公司以及從業人員開始成熟,專業度與模式不斷向歐美先進領域靠齊,隨之而來的便是諮詢市場的不斷膨脹擴大,以及諮詢專業化分工也越來越趨於精細與合理。

近兩年國家統計局曾公布過的一份數據標明,在全國工商登記的中國諮詢公司約有14萬家,其中真正做管理諮詢的公司還不到5%,而真正出色的水準較高的管理諮詢公司,全國範圍內僅有幾十家。

管理諮詢行業的發展趨勢

如果結合經濟的全球化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可以說中國諮詢業的發展取決於中國諮詢市場的發展,諮詢市場的容量大需求大,則中國的諮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也大;而順應著時代與科技的發展,市場也會突顯出各種各樣的新需求,對應的諮詢技術和諮詢方式也會應運而生。順應這樣的邏輯,由以下幾點可以看出管理諮詢行業在國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趨勢:

第一, 起步階段與潛力

管理諮詢的發展在國內尚屬剛起步階段,大部分尚未被開發的潛在客戶對於管理諮詢的理念和認識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第二, 專業度上升空間大

目前國內的管理諮詢公司整體諮詢水平不高,還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國內的管理諮詢公司與外資相比最大的差距在於為諮詢體系的不成熟、針對國內國情的案例與經驗積累貧乏、從業者實際的管理經驗匱乏、服務質量上並沒有權威的專業的第三方認證與監管,從而導致管理諮詢公司難以做出的口碑。

第三, 市場空間大

許多歐美髮達國家的管理諮詢公司的市場已趨近飽和,因為多年來為數眾多的專業度極高的「企業醫生們」已經為本就比較成熟的資本主義市場注入了許多先進而普及的管理理念,這導致了市場的需求不如以前,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經濟尚未從08經濟危機中脫離出來,普遍存在的企業客戶們的資金問題也與一向收費高昂的管理諮詢服務費對立了起來。在歐美不少管理諮詢的龍頭大佬們都在走下坡路,甚至主動尋求被收購,比如Booz & Co[1]於2013年11月成功被PwC普華永道收購,與此同時在美國的其他多家老牌管理諮詢公司也在積極尋求被收購。但在我國國內情況則恰恰相反,就市場的需求和經濟總體狀態而言管理諮詢行業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四, 發展潛力大

大型的外資管理諮詢公司自早年間在國內設立公司,現今開始在大陸地區加速擴張,代表公司有麥肯錫、貝恩、羅蘭·貝格等,其原因就是他們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和前景,看好中國市場未來對管理諮詢的需求。

第五, 國內不少行業都有長期壟斷型的大佬們駐紮

行業內的其他公司只有分大佬們吃剩下的羹,而中國的諮詢業剛剛起步不久,在目前的中國諮詢市場上即便外資諮詢的實力還是強於國內本土的諮詢,但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壟斷,屬於完全競爭市場。未來的行業內競爭殘酷,硝煙四起,但沒有寡頭的群雄紛爭給予求職者的則是更多更公平的機會,那些即便在求職過程中失敗的人,仍可在水準比較接近的平台上在行業內證明自己。

第六, 中國的管理諮詢業的重組和專業化分工完成。

將來國內的管理諮詢公司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六個類別(見下圖),國際化綜合性管理諮詢公司、國際化專業性管理諮詢公司、區域性綜合性管理諮詢公司、國內專業化管理諮詢公司、行業內管理諮詢公司和中小型管理諮詢公司。從中可以看出,國內的管理諮詢公司走國際化全球化的道路,從而具備足夠專業度服務國內大型外企甚至亞太地區的客戶的發展是大勢所趨,而對求職者和從業者的啟示是,熟悉全球化企業運作等相關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將更受市場歡迎。

第七, 行業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科技的發展,整個管理諮詢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整合與業務創新將是自現在起乃至未來幾年該行業的主基調。近年來,整個管理諮詢行業的整合在全世界範圍已經愈演愈烈,連原本穩居世界第二梯隊的大型跨國巨頭如由世界「競爭戰略之父」 邁克爾·波特Monitor Group以及美國老牌管理諮詢公司Booz& Co都紛紛破產,先後被普華永道國際會計事務所PwC與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收購,其他較小的管理諮詢公司更是沒有跟上時代進步的節奏紛紛被淘汰,麥肯錫、波士頓諮詢、貝恩等第一梯隊的老大哥們由於財大氣粗以及戰略與業務轉型較為及時最終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

從現今已發生的情況往長遠來看,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管理諮詢行業可能有以下變化:

第一,決策機制轉變:企業決策建議從傳統諮詢公司所能提供的行業經驗、管理實踐和邏輯推導,向全面數據採集和數據分析做支撐轉變,即以大數據支持為決策核心。

第二,模式創新加速:在大數據及信息爆炸的時代,各大產業公司加速跨界融合,其自身業務邊界進一步模糊化,未來由產業融合觸發的模式創新將大大加速。相應的,諮詢公司應具備為客戶提供創業戰略和管理模式設計的服務能力。

第三,客戶能力變革:相較輕資產的諮詢公司,資本運作能力更強的產業客戶具有更快嫁接大數據系統和雲計算能力,更有可能率先完成向以數據為決策核心的企業轉型,其結果是直接影響傳統諮詢公司的服務能力及其服務價值。

第八, 國際知名管理諮詢公司轉型及行業併購問題。

各大國際頂級諮詢公司發展的大趨勢是向綜合性管理諮詢公司演變(戰略 + 運營 + IT實施)。一方面是以麥肯錫、波士頓諮詢公司、貝恩公司為代表的頂級戰略諮詢公司向下整合運營管理諮詢和IT實施諮詢;另一方面是由埃森哲、IBM、凱捷為代表的傳統IT諮詢公司以信息技術諮詢為入口,向上整合戰略與運營諮詢,完成全產業鏈整合;其外,四大專業服務公司以其充沛的現金流、廣泛的客戶諮詢和更穩健的業務組合將更有能力整合業務相對單一的傳統諮詢公司,其代表包括摩立特諮詢集團Monitor、博思Booz& Co諮詢公司,以及羅蘭貝格戰略顧問公司和科爾尼公司。

b) 管理及戰略諮詢職業發展路線與待遇情況分析 [2]

A. 外資管理諮詢associate principal

就管理諮詢專業度而言

已經擁有百年管理諮詢行業歷史的西方國家無疑要領先於國內本土諮詢,能夠進入外資管理諮詢公司,對於自身實戰經驗積累、國際化職業度以及薪資待遇上都會更有優勢。上文已有提到過,世界上最優秀的管理諮詢公司包括McKinsey[3], BCG[4],Bain & Co[5],羅蘭?貝格[6]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等,屬於這個區間的還有Monitor、Booz & co、RB、ATK、ADL、畢博[7]、埃森哲、科爾尼、德勤、普華永道、美世、奧美公關國際集團[8]等等。這些公司的總量上遠遠少於國內本土的管理諮詢公司,它們的主要業務有:幫助客戶指定企業級戰略(包括拓展現有業務的市場份額或者利潤率,進入新興市場或者提供新產品新服務,進行兼并、收購、出售、IPO等)以及幫助PE等其他客戶進行市場的盡職調查等等。

各類管理諮詢公司在業務特點上

也是各有千秋,在國內按照行業容量和銷售額劃分,在戰略諮詢領域:波士頓諮詢BCG>麥肯錫McKinsey>貝恩諮詢Bain & Co;從純諮詢業務總量來看,埃森哲>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德勤諮詢DTT》凱捷管理顧問公司(Capgemini);HR諮詢方面:翰威特>美世>韜睿惠悅Towers&Watson>合益Hay。

發展路徑方面

參見上表,外資管理諮詢公司比如BCG一般第一年入門級的職位叫做Analyst或Business Analyst。一般來說在外資諮詢工作二至三年後,就會遇到瓶頸,這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出國讀MBA。 MBA畢業回來之後就具備了升副理Associate的資格,升為Associate後再經歷2至3年的積累可成為公司的Project Leader或Project Manager,再往後的職位是Engagement Manager和Associate Principal,最後則是Partner。也在有的外資管理諮詢公司比如貝恩Bain & Co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員工也叫做Associate consultant(AC),第三年是Senior Associate Consultant(Sr.AC),讀完MBA後則可升為Conslutant,再過2至3年後有望成為Manager,但隨後何時能成為董事總經理MD(Managing Director)合伙人Partner則要取決於個人的表現。

門檻方面

如果拿上述幾章提到的內容作比較,進入著名外資諮詢的難度略低於著名外資投行(BB),約等於國內一線券商(中信、申萬、國泰等)總部核心部門(投行部、固收部、資管等),大於marketing的世界五百強FMCG,大於四大會計事務所。由於管理諮詢工作性質導致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快速學習能力和溝通技巧方面有極高的要求,而MBA往往與這些特質非常接近,但一般來說,美國前16和歐洲前5的Bschool的MBA才會有比較大的希望進入最頂級的外資管理諮詢公司。

薪資待遇方面

這些Big name各家在職工待遇方面都比較不錯,羅蘭?貝格2012年給予第一年入職員工的起薪在18萬左右(不含獎金bonus),因此第一年表現出色拿到30萬也是很有可能的。而業內老大哥麥肯錫、BCG給出的基本底薪就在30萬以上。對於發展順利的在職者,在這些大型跨國企業中每年可以得到20%-40%的漲幅,五年後的年收入在100萬以上。(絕大部分外資管理諮詢公司在職者在工作2至3年後會去修讀MBA學位,在留洋歸來後有一部分會拿到Global Pay-即按照外資公司在國外的薪資水準來發放工資,這也就意味著比如從美國MBA畢業的學生很可能每年領取的工資是參照美國的當地標準,一般在10至15萬美元之間,摺合成人民幣後非常可觀。)

合伙人方面

外資諮詢Consulting Partner也分LP和GP兩種,LP是有限合伙人,只出資,不運營,承擔有限責任;而GP是一般合伙人,一般不出資,但負責運作,承擔無限責任;Managing Partner/Managing Director就是管事的合伙人,大部分MD屬於一般合伙人,但也不絕對。

工作強度

可以說外資諮詢的工作壓力或許是僅次於第三章金融的1.5小節中提到的外資投行了,據統計,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80小時,由於工作往往需要頻繁出差趕路,旅途疲憊以及圖中所花的工作時間並沒被計算在每周總工作時間內,如果計入,那麼每周總工作時間100小時會是個比較準確數據,這個數據和國內一線券商總部的非常接近,但讀者始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這樣的高數據所嚇到,高數據的潛在假設是在職者在一年中有做不完的項目,這在實際中是不存在的。淡季沒有項目要做的時候,不論是管理諮詢公司還是上文提到的投行、PE、VC、審計類工作都是比價清閑的。

B. 本土管理諮詢

國內的管理諮詢公司已有數千家之多,但為數不多的真正優秀的大多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人才彙集的三地,比如正略鈞策諮詢公司、北大縱橫諮詢公司、和君諮詢公司等。其諮詢人員一般來自企業的管理層,也有不少海外名校MBA背景的精英加入進來,普遍都具有非常高的素質,對現代企業管理特別是本土企業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經驗,在價格方面與渠道人脈也有一定的優勢,因此他們更為接地氣符合本土客戶的青睞。

本土的管理諮詢公司在門檻方面和薪資待遇方面相比外資都要更低一些,初入行業的助理諮詢師(Assistant Consultant)年薪在8萬左右、正式諮詢師(Consultant)含獎金的年收入在15萬左右;再往上一部分人也需要通過MBA的進修才能得到晉陞至高級諮詢顧問或項目經理,此時待遇可能能達到40萬以上;能否成功晉陞至再往上的三個級別則存在許多的不確定性,這三個級別一般是項目總監、初級合伙人或部門合伙人(俗稱小合伙人,負責管理特定的事業部的業務)和公司級合伙人(俗稱大合伙人,負責管公司,大多數都擁有公司的股份)。

合伙人級別待遇方面,不同類型的合伙人待遇有較大的差別,假設七三分成——除去其餘各類成本後,小合伙人獲得本部門盈餘中的70%,剩下的30%則分給公司合伙人;簡而言之,小合伙人職能分享自己所帶團隊的收益,而大合伙人則可分享整個公司團隊的成果。

總的來說,管理諮詢行業在我國大陸地區的發展與歐美髮達地區相比還屬於初級階段,在民營管理諮詢公司尚未完全跟上國際上幾位老大哥的步伐的時候,大數據時代接踵而至。我們所面對的是挑戰更是機遇,當我們看到這兩年國際上幾位管理諮詢大佬相繼倒下的時候,我們作為國內的管理諮詢公司、從業者以及今後想要從事管理諮詢工作的商科學生,又該作何感想、如何應對呢?

c) 如何成為一名有競爭力的管理諮詢工作求職者

從前4節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管理諮詢對於從業者的要求是非常多方面的,總結起來可以歸為以下四個方面,抗壓能力(AQ逆傷)、自學能力(IQ智商)、表達能力、業務洽談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EQ情商)。

這幾個能力中,大多數人除了IQ由於已經過了開發期提升空間不大之外(但大部分人的IQ差距並沒有很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現實生活中由於EQ上或AQ上的缺陷使得許多IQ方面的強者在生活中或事業中屢屢碰壁,我認為個體EQ和AQ的不足將完全限制其IQ的正常發揮,往往比IQ上略有欠缺所導致的結果更嚴重),其他幾方面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有意識培養和鍛煉達到非常高的水準。比如,你可以通過給自己制定學習或體育運動的計劃(類似To-do list)來鍛煉自己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和執行力;你可以通過更多與人打交道的社會實踐如工作實習、社團與學生會、以團隊為單位的競賽等來積累為人處世之道(EQ很多時候表現為與人交往中的各種處事能力,而更多的生活經歷將為你積累大量的經驗、教訓,並且改善你思考問題角度與習慣、處理問題的方法);你也可以通過參加辯論隊、義務輔導學生、積極組織並主持各類活動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所謂的自學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提高的,博智教育的管衛東老師在大學本科的四年時間裡修完了數學、化學、物理、生物、化工、計算機等六七個理工科專業,現在正在自學第二十個專業,他提到每個學科都有其精髓和特殊性,但這些深奧理論中蘊含的邏輯與思維能力更值得我們去琢磨,當學習了多種專業或多個 領域的知識後,會發現事物之間、思維方式上都有不少相通的地方,這就使得他之後學習每一個新學科新知識新理論的時候理解的速度飛速提升。這正是我們這裡所說的自學能力,當我們的積累由量變實現質變的時候,不論是由於條件反射還是由於思維能力提升帶來的理解速度、學習速度的提升,都將會幫助我們在事業上生活上走得更輕鬆。

順應本節4.4提到的社會與行業的發展趨勢,未來對於管理諮詢行業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除了上述提到的傳統諮詢的核心能力要求(結構化思維、數據分析能力、快速學習能力、優秀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抗壓能力)之外,未來應具有的專業能力還可能包括:創新型商業模式設計能力、落地性諮詢方案設計能力、變革管理實施能力等。


[1] Booz&Co是成立於1914年的美國老牌管理諮詢公司,其在全球擁有57個辦公室,全世界前100的公司中的70家,美國前500公司中的400家都是Booz的客戶,2012年Booz的營業收入達10億美元。

[2] 圖表引自「陳思煒老師商科職業規劃私塾」第四課,「管理諮詢與戰略諮詢」課件,數據採集自多家內外資管理諮詢公司,其中的年限為每個職級間的大致所需年限,而非累計所需年限。

[3] 麥肯錫:全球最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1926年在美國成立,是專門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服務的國際性公司,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84個分公司,目前擁有9000多名諮詢人員,分別來自78個國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學府的高等學位。其業務主要是提供戰略方面的諮詢,同時還涉足企業金融、商業技術和運營等一系列廣泛的諮詢領域及管理議題。麥肯錫中國公司被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之一。

[4] 波士頓諮詢,全稱「波士頓企業管理顧問公司(BCG)」是全球著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在戰略管理諮詢領域堪稱業內翹楚,並為公認的先驅。集團創立於1963年,擁有超過2800位專業顧問,在世界主要城市設有58個辦公室。公司的使命是幫助客戶超過其競爭對手。其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客戶都是規模龐大的企業,其中也包括發展迅速、在本行業內不斷開創新領域的中型公司。主要業務涉及消費品及零售業;工業品;能源與公用事業;醫療保健;高新科技;金融服務。

[5] Bain & Company創立於1973年,總部位於波士頓,全球著名的諮詢機構。其主要創始人威廉?貝恩早年就業于波士頓諮詢公司。在1973年貝恩帶領幾名諮詢顧問離開了波士頓公司,成立了貝恩公司。在1973年到80年代中期,貝恩公司的年增長速度為50%左右。在1998年,貝恩公司的擁有諮詢顧問近1500人,年營業收入在4.5億美元,客戶主要分布在60多個國家。公司的主要業務領域包括:戰略決策、電子商務戰略、客戶關係、企業成長、企業運作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組織與變革管理、兼并重組貝恩公司認為向客戶提供的應該是基於經驗為客戶擊敗競爭對手和爭取更多的回報率服務。他們的業務並不局限於任何單一的傳統產業,而是從眾多工業和商業模式中透視出獨到的觀點,客戶從他們那得到的永遠是最佳成效,而非一份報告而已。

[6]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於1967年在德國建立,現已成為歐洲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隸屬於德意志銀行集團,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35個辦事處。公司的諮詢顧問來自全球近四十個國家。專長於為企業提供公司戰略、重建、重組、市場營銷、物流營運、企業兼并後聯合及人力資源管理等諮詢服務,幫助您解決在市場進入戰略確定、中國營運模式的建立、合資企業重建與購併、全國銷售網路控制及招聘與保留人才方面的問題。

[7]畢博(BearingPoint)—原畢馬威管理諮詢(KPMG Consulting),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麥克林市,是世界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和系統集成商之一,擁有員工16000餘人,年收入近29億美元,服務全球2100多家企業客戶,其中包括72家美國《財富》100強公司、318家《財富》1000強公司以及超過四分之一的環球《財富》2000強公司,並致力於服務中小型企業、政府機構和其它組織,是美國26家政府部門中21家的主要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商。畢博(BearingPoint)有著極高的客戶合作保持率,其中前150位的保持率為96%,而前50位大客戶的保持率更是高達100%。

[8]全球最大的傳播服務公司之一,為眾多世界知名品牌提供專業性的策略顧問和傳播服務。奧美於1948年由"現代廣告之父"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在紐約始創。如今,奧美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國際集團,提供多方面的傳播服務,如廣告、顧客關係行銷、公共關係、互動行銷、促銷和視覺管理等。作為世界十大傳播公司之一,奧美在2000年的營業額達88億美元。目前,奧美在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359個辦事機構,並擁有10,000多名富有才幹和創新思想的專業人士。奧美將本地文化背景及其自身的國際網路有機結合起來,在幫助客戶保持其國際品牌一致性的同時,為其提供符合當地需求的傳播策略。

以上是引用自出版書籍《方向的力量:商科職業規劃》-上海大學出版社,建議商科職業規劃感興趣的朋友或者身邊有需求的朋友能系統性讀一下此書。讀完後若有問題,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chsw36與我交流!

若有個人問題希望提前與我溝通,也歡迎私信,或添加我個人微信chsw36。

往期部分精彩內容及相關文章

陳思煒:【方向的力量】諮詢行業職業規劃(一)此諮詢非彼諮詢zhuanlan.zhihu.com圖標陳思煒:【方向的力量】諮詢行業職業規劃(二) 戰略諮詢服務流程分步解析zhuanlan.zhihu.com圖標

【好評】即將畢業的金融本科生想進入銀行工作,如何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的力量】諮詢行業職業規劃(二) 戰略諮詢服務流程分步解析【好評】即將畢業的金融本科生想進入銀行工作,如何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

【必讀】關於職業規劃、關於我的書《方向的力量:商科職業規劃》你需要知道的五點

【經驗】留學畢業生的十字路口,工作幾年再回國 vs 直接回國 vs 長期定居

【解析】去四大什麼部門實習才對申請金融碩士有幫助?

【方向的力量】金融行業的職業規劃(一)

【方向的力量】金融行業的職業規劃(二)

Siwei Chen(陳思煒)

  • 世為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民進上海高教聯合委員會會員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商學院傑出校友,經濟學學士、金融學碩士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外導師,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大學悉 尼工商學院客座教授
  • 暢銷書《方向的力量:商科職業規劃》作者
  • 前國內高端留學機構華東區&華南區總監
  • 曾全職供職於迪拜主權財富基金-迪拜世界資本(PE-私募股權投資)
  • 曾全職供職於歐洲最大投行-瑞士銀行(UBS)

如有個人問題,歡迎私信與作者交流。或者添加作者個人微信chsw36交流。

推薦閱讀:

【方向的力量】諮詢行業職業規劃(二)戰略諮詢服務流程分步解析

TAG:職業規劃 | 商科留學 | 管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