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把loser包裝成勵志模範》補充:如何定義loser

上一篇文章有些事情沒寫清楚,補充一下。論如何把loser包裝成勵志模範

什麼樣的人是loser?答案很簡單——年齡已經很大,卻心中沒B數的人是loser。

那麼什麼叫「心中有B數」呢?答案也很簡單——認清自己有什麼,自己想要什麼,目標行業是什麼現狀。如果一個人到了三十歲還在滿口說些不著四六南轅北轍的漂亮的空話,那他顯然是心中一點B數都沒有的loser。

對於一個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有了一定的人生經驗之後,對於自己的極限,自己的訴求,應該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了——這個時候制訂人生目標,就不能像高中生本科生那樣隨意的放飛自我,而更應該跟客觀條件相匹配。

比如說,「這麼多同學在科研上前赴後繼,不禁讓我想起姚先生說的一句話,現在是計算機科學的黃金時代,也是全人類的黃金時代,能夠站在這樣的黃金時代里,我感到無比的榮幸,我夢想能夠成為黃金時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為人類智慧添磚加瓦。」這種話,由CLS說出來,顯然是恰如其分的,但是如果由25歲的我說出來,那就只能說明我是Loser了:真要是以學術探索最前沿的視角來看,我的人生基本上已經走廢了,要麼改變目標要麼刪號重練——這不是我的主觀意志能夠改變的。

作為對比,我的目標就定的很符合我的極限:發篇SIGIR級別的文章,順利畢業,找個還算不錯的位子待著——從本組往屆師兄師姐的出路來看,這個目標還是符合我的客觀條件的。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上一篇文章的當事人,到底Loser在哪:

「我不喜歡和別人去比較,不是不屑,只是不想。」

「三十歲並不是青春的結束,而是延續!接下來的五年里,希望並努力做出更好的科研,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然後繼續研究並希望有一天科研成果可以進入臨床造福人類!」

這兩個想法,單獨拿出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把目標行業——生物科研領域,也確定下來的話,那麼問題一下子就來了:這兩個想法在生物科研領域根本就是互斥的!

原因很簡單——生物科研領域的教職資源是極其稀缺的,所以你如果以教職為目標,那就不可能不跟人比,相反你還必須要在極其激烈的競爭中擊敗競爭對手。為此,你需要有足夠強的Publication才行,按照目前生物專業的行情,想走青千,PhD期間沒NCS肯定是想都不用想的——上一篇文章說了那麼多,用大量的篇幅要論述的就是這一點:這哥們的Publication,以生物PhD角度來看可以說是非常弱的那種了。

評論區 @Marisa Hakurei 很精闢地概括了這一點:

他想要的樣子是什麼?是拿到教職,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繼續為生物科研做貢獻。

他現在這個publication list能支持他實現他的夢想嗎?我猜很難,因為生物界競爭太激烈了,除非他大幅降低自己對目標高校的預期,或是在博後期間發出重量性文章。

哪怕是硬核如蔣老師的勸退黨,也不會單純因為一個人理想不是賺錢,對生化材環有情懷,對未來有樂觀態度而嘲笑他。問題是您在博士期間都被其它競爭選手套一圈了,再這麼自信有點兒不合適吧……

如果這哥們是本科生,或者博一新生,那我也不會出來笑他是loser——問題是,大哥你都三十歲了,你已經不是小孩了,自己的極限在哪,都這麼大了心裡怎麼還沒點B數呢?

毫不誇張地說,真要是按照生物科研界的評價標準,這哥們的人生,也一樣是基本上廢了——到三十歲,沒有重量級Paper,國內各個學校招教職的年齡上限基本上是35歲左右(對此有疑問的自行學習 @賤賤 老師的系列文章),他一共只剩下五年時間,然後一篇NCS都沒有,那麼他要怎麼樣才能在這五年的時間裡,擊敗那一眾PhD期間就手握NCS的競爭對手呢?你想龜兔賽跑,可現實中的兔子是不會停下來睡覺的啊

實際上,一路往前推,我們也不難看出這哥們的問題在哪——退150步,他報考的時候就可以先報一個至少有生物專業的學校,而不是等到開學才知道本校沒有生物本科;退一百步,他可以用CS背景做BioInfo,學術界工業界都有得搞;退50步,他可以爭取在清華轉導師轉博——那位「李老師」如果在清華生科院能站得住腳,那她至少應該有一個或者幾個關係比較好的大導師,他完全可以轉到那位大導師名下,然後博士期間繼續跟那位「李老師」做科研——如果這位「李老師」個人的科研能力足夠出眾。類似的操作,在國內的學校是非常常見的,完全談不上什麼「恩情」不「恩情」的——報答導師恩情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拿到名校教職,以後找導師合作發大Paper,而不是讓導師名下多一個水碩士。

結果他選擇了所有道路里最爛的一條——考研到清華讀學碩,然後出國。基礎學科學碩這個東西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好的科研成果需要連續的時間積累,間斷的時間是不行的。

如果他轉博,那麼就有基本連續的三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科研了,以清華生科院這幾年的條件,拼一拼發Nature顯然是有希望做到的。結果他呢?學碩第一年上課,第三年準備畢業&考GT,實際有效科研時間只有區區一年而已。本來相比本校保研的同學,他考研就已經浪費了大把的時間了,再搞這麼一出,到他25歲的時候,不管是清華轉博還是海外PhD,比較努力的同學基本上都已經有Nature在手了,然後他呢?什麼都沒有……

沒有文章,然後還不願意找家裡要點錢上培訓班,把GT還考砸了——於是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PhD,不用我說大家也都明白了吧!就這樣,當事人對自己的條件,對目標領域(即生物科研)的現狀,幾乎一無所知,從頭到尾都在盲目地「追尋自己的內心」,結果在幾乎每一個時間節點上,都做出了最壞的選擇——生物科研這個領域本身容錯就很低,當事人從頭錯到尾,如果硬要以生物科研的視角來看,這哥們這輩子已經算是廢了,基本上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三十歲並不是青春的結束,而是延續!接下來的五年里,希望並努力做出更好的科研,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然後繼續研究並希望有一天科研成果可以進入臨床造福人類!」這樣的話,如果讓那些穩紮穩打,學術生涯的一系列抉擇中沒怎麼犯過致命錯誤的優秀博士生(比如11G組的萬蕊雪小姐姐)來說的話,顯然也是恰如其分的——也不會有人說萬蕊雪小姐姐是世俗意義上的Loser。然而讓這哥們說……

這跟我出來誇海口,自比CLS有什麼區別?我現在還沒說什麼呢,上一篇文章就有海外名校畢業生出來跳腳,出來人身攻擊我,說我是lowB土博loser了——我要是真誇下這種海口,還不得讓生化小將們噴死?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三十歲的人了,認不清現實,心裡一點B數都沒有,就這種人,居然還成了「勵志典範」?

說他是Loser,冤枉他了?

推薦閱讀:

科學家的職業壽命更長嗎?
有那些看著沒什麼用,實際上真沒什麼用的科研成果?
如何看待摩托羅拉宣布起訴海能達?
直博一年級,科研無力,論文看不進去,想好好學,可是沒有動力,求支招?
為什麼中國科研經常作假?

TAG:科研 | 生物勸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