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把loser包裝成勵志模範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了這篇文章——乍一看下來,這篇文章的主人公算得上是「熱愛比有錢途更重要」的勵志模範了。然而對科研稍微有點了解,再看看主人公的自述,槽點馬上就看出來了:
之後,也經歷了很多事情,比如實驗室動蕩不安,而我總算堅持到了畢業。博士3年多的時間裡,GPA 是3.91/4.0,發了6篇一作或者共一的文章,其中兩篇他引這幾年超過10次,並最後有幸拿到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後offer.
外行人可能會覺得「名校博士」,「名校博士後」是很NB的事情,但是對於內行人來說……這一整段話,都是在拉大旗扯虎皮罷了。
能作為「勵志模範」宣揚的人,首先要是實打實的成功人士——至少要在當事人自己的志願範圍內是成功的。既然當事人熱愛科學,一心想從事生物科研,那麼我們就從生物科研的角度看看當事人是不是成功的吧:
博士3年多的時間裡,GPA 是3.91/4.0,發了6篇一作或者共一的文章,其中兩篇他引這幾年超過10次
外行人看來,這似乎是了不起的成績——然而對科研行業稍有了解的人,仔細一看,就能看出貓膩:「GPA 是3.91/4.0」,對於本科生來說,GPA確實是衡量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然而對於博士生(甚至碩士生)來說,GPA這種東西,其實根本就無足輕重——因為博士的評價標準是Publication,而不是GPA。任何一個博士畢業生,都會把自己的Publication都寫在簡歷上,也都完全不會寫自己博士期間的GPA——因為這根本就沒有意義,就像本科生找工作的時候不會在簡歷上寫高考成績一樣。如果連GPA都拿出來說事,那恐怕只能證明,這位博士的工作實在是乏善可陳。
於是,Publication又如何呢?「發了6篇一作或者共一的文章,其中兩篇他引這幾年超過10次」,聽起來也很厲害——但是到了博士,還拿「一作」說事,不也同樣暴露出了這位博士的工作乏善可陳么?「6篇一作文章」,什麼樣的期刊,IF多少?如果有NCS級別的大Paper,當事人顯然也不可能藏著掖著——正如 @賤賤 老師在提到自己的Publication的時候肯定不會隱藏「自己有四篇Science(注意不是SCI)」這一事實一樣……
對於不同的方向,對期刊和IF的評價標準確實有所不同——比如對於化學類的很多方向,有Nature子刊和一區(JACS和Angew)可以算得上是科研意義上的成功。而生物這個專業,期刊IF水平普遍比較高,對於生物的大部分方向,可以說要有NCS級別的Paper才能算得上取得了科研領域的初步成功。而這位當事人顯然並沒有這樣的Paper——不然又何必藏著掖著,不告訴大家這「6篇一作文章」都是什麼期刊,IF多少呢?
因為當事人用的自己的真名,感謝 @Marisa Hakurei 出眾的行動力,找到了當事人的Publication,情況概括如下:
有五篇paper可以確定是一作或者共同一作,包括——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Clifton, N.J.),是sci,但沒有查到if
Cell death discovery,nature(指出版集團)兩年前出的新刊
CELL CYCLE,16年IF3.53,一共兩篇
CLINICAL EPIGENETICS,16年IF4.987
以下是MedSci的期刊介紹:
CLINICAL EPIGENETICS的MedSci指數解析如下:簡介:CLIN EPIGENETICS雜誌屬於生物行業,「遺傳學」子行業的不明級別雜誌。中科院分區: 本期刊屬於醫學 2區大類別;所屬小分類:腫瘤學 2區遺傳學類別期刊排行榜審稿速度:平均2 月投稿命中率約:50%論文類型:論著,綜述各類型文章都接收級別/熱度:黑MedSci評語:雜誌水平一般,也很冷門,關注人少,審稿周期可能也不一定快,如果文章質量不佳,或時間不緊的話,可以考慮考慮。
cell cycle的MedSci指數解析如下:簡介:CELL CYCLE雜誌屬於生物行業,「細胞生物學」子行業的中等級別雜誌。中科院分區: 本期刊屬於生物 2區大類別;所屬小分類:細胞生物學 3區細胞生物學類別期刊排行榜審稿速度:平均1.3 月投稿命中率約:56.25%論文類型:絕大部分收錄論著,也接收少量其它類型文章級別/熱度:藍MedSci評語:相對冷門,關注人不多。
在21世紀,學術通貨膨脹的今天,高IF期刊的Paper,不一定是優秀的工作,但是低IF期刊的Paper,一定不是優秀的工作。而「博士後」的本質, @賤賤 老師也給大家科普過很多次了,不過就是苦逼的科研臨時工罷了。如果是手握一堆大Paper的科研成功人士,刷兩期海外PostDoc經歷,用來申請青千,倒也不是什麼值得羞恥的事情——而對於已經年近30歲,手裡一篇好文章都沒有的當事人來說,這不就是傳說中找不到教職,只能一期一期蹲博後的「生物千老」么?生物千老一輪一輪給別人搬磚,遲遲不能(甚至永遠都不能)拿到教職開啟自己的學術生涯,哪怕是從科研角度來看,也是徹頭徹尾的loser,更別提世俗角度了。
現在這哥們30歲了,一篇好文章都沒有——然後還在文章的結尾這樣說:
現如今,我在哥大作博士後,仍然從事一直以來的糖尿病相關的分子機制研究。強老師對我很好,新的實驗室也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我仍在路上。而現在的自己比以前更加從容與自信!三十歲了!三十歲並不是青春的結束,而是延續!接下來的五年里,希望並努力做出更好的科研,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然後繼續研究並希望有一天科研成果可以進入臨床造福人類!
如果這哥們不是打腫臉充胖子,那隻能說,他實在是心裡一點B數都沒有了——
他之前還說「不喜歡跟人比較」,但是既然邁上了生物科研這條路,以拿到教職為目標,那他就必須要跟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們競爭,根本就沒有「不跟人比」的資格——這個行業,就是這麼殘酷。
一邊說著「不想跟人比」,一邊又說想拿教職,這只能說明他自己根本就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或者說,假裝不知道。一個人出身如何,賺錢多少,都不能成為判斷一個人是不是Loser的依據,但一個人如果到了30歲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一個人到了30歲還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那用Loser來形容他,又有什麼問題呢?
而拿他來鼓吹「勇敢嘗試,熱愛比有錢途更重要」的公眾號,炮製的毒雞湯,又要禍害多少無知的高中生本科生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