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腫的都起水泡了,該怎麼辦?——張力性水泡的那些事兒
圖片看起來觸目驚心,彷彿某種不治之症。
其實這在骨科病房裡挺常見的,它的學名叫張力性水泡,常見於骨折之後的病人。
那麼,這種水泡為什麼會產生呢?
水泡的產生原理說起來挺學術的,沒必要深究。主要就是因為骨折的部位除了骨頭本身的嚴重損傷外,還有骨頭周圍的骨膜、肌肉、脂肪、皮膚等軟組織的挫傷。這種軟組織挫傷後會產生大量的出血和滲出液,造成這一部位顯著腫脹。很多骨折後的病人骨折的地方腫的發亮,而這種腫脹在傷後3~4天達到高峰。由於腫脹的太厲害,軟組織里充填了大量的淤血、組織滲液和水腫的細胞,壓力非常高。而皮膚的真皮層和表皮層之間是一個薄弱空隙,當內部壓力高到一定程度,這些血水就會衝破屏障,進入到表皮和真皮之間這個間隙,於是表皮被漲了起來,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水泡或血泡了。
這種張力性水泡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麻煩呢?
最主要的就是這種水泡經常發生在醫生要「下刀」的地方,而這種已經嚴重損傷的皮膚如果再在上面切上一個刀口,癒合起來比一般皮膚要差很多,感染的幾率也會大很多。有的病人會問,那避開它們劃切口不就行了?沒這麼簡單的,任何部位都有特定的血管和神經的走行路線,前輩們已經總結好了很多 XX部位做XX切口最不容易損害到血管神經,或者切口從哪划到哪最容易暴露骨折處,以便複位成功。這些都是有講究的,不是想在哪下刀就在哪下。而這些水泡,給外科醫生帶來了很多煩惱,要權衡利弊,是另尋切口增加手術難度,還是經過水泡處增加皮膚癒合風險?
骨折後怎麼減少或者說預防這種水泡呢?
①抬高患肢。這種抬高的定義是患處要高於心臟所在的水平面。這樣有助於靜脈血向心臟迴流,減輕滲出和改善淋巴循環。
②冰敷。在受傷後一般不會立刻出現水泡,及時的冰敷可以減輕水腫,緩解疼痛,收縮血管減少出血等,傷後48小時內冰敷,不要熱敷,更不要用紅花油等活血的藥物,那樣只會加重腫脹的程度。另外還可以做的更細緻一點的是,用10%的鹽水冰袋冷敷比普通冰袋還要稍好一點,只是製作麻煩些。
③按摩肢體以遠的部位。這裡要說一個概念,就是我們醫學上常用遠近來形容部位,而不是上下。遠近是指距離心臟的距離。比如小腿骨折,那麼腳是遠端,大腿是近端,而胳膊肘骨折,手是遠端,肩部是近端。頭是遠端,脖子是近端等等。因為骨折的地方肯定是不能按摩的,按摩骨折處以遠的部位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迴流和消腫。
④固定和制動。也就是如果不能及時開刀,至少要臨時將骨折部位固定,防止骨折端之間再錯動和移位。因為任何錯動對局部都是嚴重刺激,造成出血和滲出增加,加重腫脹。常用的方法有骨牽引,皮牽引,石膏,夾板,支具,支架,或者單純叮囑患者不要移動患肢。
⑤骨折處用彈力繃帶均勻的加壓包紮。這樣在骨折周圍的肢體上均勻的施加了壓力,讓表皮層和真皮層之間的薄弱腔隙更加嚴密,防止水泡的發生。但是這需要專業的骨科醫生來操作,否則壓力過大影響了血液循環,可能會出現其他併發症。
⑥改善循環和消腫的藥物。如七葉皂甙鈉,甘露醇等,也可以局部貼上一些薄薄的土豆片。也能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水泡到底是刺破好還是不刺破好?是抽掉裡面的液體好還是不抽掉好?
這目前還存在爭議,各有利弊。
對於直徑小於2cm的小水泡,一般認為保留水泡,不去刺破它。
對於大型的水泡,像上面兩個圖裡的那樣,就存在爭議了。
有的醫生認為保留好,因為水泡皮是一種天然的生物覆蓋,可以減少水泡裡面損傷的皮膚的感染機會,待其自行吸收,除非水泡皮被患者或手術中不小心弄破了或者蹭掉了,才徹底去掉並且用專門的輔料來覆蓋。
也有不少醫生認為大的水泡應該刺破,並抽出裡面的血水,因為這些血水裡含有大量的毒素,這些毒素的始終存在和反覆吸收,會增加局部的水腫、炎症和感染風險。
我們自己的經驗是,骨折處腫脹的高峰期是傷後的2~4天,水泡也一般在四五天左右體積最大。我們一般是在四五天後,嚴格消毒情況下,刺破大的水泡皮,抽掉水泡液,保留泡皮,並用輔料覆蓋。太早了不行,因為我們發現如果水泡還沒有長到最大就把水抽出來,之後刺破的泡皮處會一直滲水,增加感染風險。因為腫大到一定程度的水泡因為泡內水壓增高,對泡內的滲血有壓迫止血的作用,一但刺破,這種壓迫作用消失,而組織滲出期還沒有結束,就會一直滲液。
感染是骨折治療中非常嚴重的併發症,而局部的皮膚肌肉等軟組織條件又是是否發生感染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在水泡等細節問題的處理上,骨科醫生也應該慎之又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