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法門》~( 2)

《溫馨提示:親愛的多位佛門同修,「禪老師」最近一直處理很多香港的同修事宜,日以繼夜從來未停過,我作為這個小徒弟,從來不敢多打擾襌老師。現在已經深夜凌晨一時,他老人家剛才突然向小徒傳話:「世事多變,台灣受地震災害,想學佛法都未必有心情學,當下起修尚且嫌遲,如果大家已得法而不精進者,愚不可及也!」現由輕心呼籲請有緣的同修,勤念「梵音地藏菩薩」名號,祈請地藏菩薩「破除大眾得法的障礙」,使地藏經法門早日完成吧!

其次,今次本文章仍然未說盡《地藏法門》精髓,經過我跟禪老師研究可能會有很多集,而且內容可能會不斷顛覆閣下所認知的思想,學習必須保持客觀態度,真理是可用時間證明一切,我們先暫且不要馬上「接受」,讀者只做到「接收」就得了》

Are you ok?決心進入「大乘如來清靜傳承教法」的弟子,今次內容是一切「求無上菩提」的根本核心開示,事不宜遲,單刀直入......

要度人脫苦,必須先能自度。

眾生造罪,皆因貪慾。

貪慾 ; 是人心執著六根所帶來的覺受而起。

造罪 ; 是執著個人的覺受(即是我執),損人利己而起。

換言之,那就是人心生起貪慾,在無法滿足個人覺受時,內心產生痛苦或煩惱,於是不理他人的覺受,在堅決要滿足個人慾望前題下,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這就稱為犯罪因此,要解決犯罪的問題,首先就要從化解貪慾著手。

既然貪慾是由六根所帶來的覺受而起,首先便要對覺受的實相有所認識,而佛法針對貪慾致苦的解脫法門,必然不離釋迦牟尼世尊初轉法輪所說的「四聖諦catvāri ārya satyāni」原理的解悟、實踐和運用

換言之,地藏菩薩久遠劫以來救度無量眾生的方法縱然不盡相同,但其度脫罪苦眾生離苦的原理亦無例外,必然不離四聖諦。因此,欲修地藏法門,必須先修學四聖諦。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先說說佛法四聖諦的緣起如下:

世間一般說法,佛法源自於印度,然而,根據近代考古學家嚴謹的考證,佛法確切的發源地應該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尼泊爾地區。那時候的尼泊爾是屬於華夏神農族的居住地,換言之,即是中國的領土了。所以,本劫的佛陀釋迦牟尼是當時的「中國人而不是印度人」。不過,釋迦牟尼成道和日常傳道的地方是在印度地區,卻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真相隨著時間的流逝,由於人為的因素會逐漸被遺忘或扭曲,故此以上數據的凖確性已經無法確定,姑且說出來供讀者參考而已。研究佛學,目的無非學以致用,利益人類,使大眾皆能離苦得樂,徹底覺醒,世界因此而走向和諧與大同 。故此,研究重點應該集中在佛法的原理和實踐之上,而不在爭論佛陀是那個地方的人。

(註:根據感通得悉,由世尊親口證實確實是中國人,讀者不必爭辯,我們不會解釋,亦解釋不了,因為不是重點,有興趣者可參考以下連結mp.weixin.qq.com/s/a--D

傳統的說法,釋迦牟尼佛陀的前身是凈飯國太子悉達多,因為要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故此離開皇宮,出外求道。經過六年的苦行,悉達多雖然學習了許多法門,但是依然無法解決重點的問題。

最後,他在尼連河畔菩提樹下靜思,發誓若不悟道決不下座。終於在七天的靜坐之中,他先恢復了天眼通,繼而恢復了宿命通而悟道證道。佛陀下座之後,想起一路追隨自己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人,於是就前往「鹿野苑」為彼等開示覺道,講說四聖諦,歷史上稱這段歷史為初轉法輪,亦是本劫最原始的佛法。

記載佛陀應機示導的經文有三藏十二部,歷代修行人的論著就更是汗牛充棟了。那麼,學習佛法應該從那裡開始,次第又是如何呢?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皆由一個根基。因此,學習佛法,都應該從佛陀初轉法輪的四聖諦入手,以佛陀臨終前的囑咐,後世學人都應該以「四念住」作為趣向涅盤和解脫輪迴苦的唯一手段。

根據四聖諦的教導,煩惱痛苦之源無非貪慾,是執著身心的覺受不肯放下而已,只要願意放下執著,舍離貪慾,自然就可以將煩惱痛苦止息。

因此,學習修行,首先就是要反觀自心,認識自心的執著,然後針對性地逐樣予以設法對治,破除執心,舍離貪慾。這功夫是完全由自心決定,佛菩薩只能給予指引和鼓勵,但卻無法代凡夫離欲舍執。因此,只要有誠意和決心,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破盡一切執著和貪慾,成功契入涅盤的境界,解脫輪迴之苦。

解脫輪迴諸苦的手段只是放下執著,舍離貪慾而已,這並不是什麼複雜的事。然而,色身所帶來的覺受卻往往會驅使人心明知故犯,一旦失控就會做下種種善惡之業,在因果循環的規律下,今生及來世就要承受不同的善惡果報,始終無法一了百了,解脫輪迴。

因此,解決色身的覺受,很自然便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沒有色身,由色身覺受引發的慾望就不會出現,人心或許就會少了許多煩惱。然而,色身是人心寄居在人道的載體,覺受必然是無法避免的。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唯有從產生覺受的成因著手,這才是治本。

如果不想有煩惱就不要有貪慾,或許有人會問,人生在世,衣食住行都要錢,若然百物騰貴,生活費就更高了。謀生困難已經是一個煩惱了,根本就說不上貪,難道連謀生這個想法都是貪慾,都應該舍離嗎?這個理論不是很不符現實,不設實際嗎?

煩惱皆因貪慾,因此,凡是貪慾都應該舍離,否則煩惱永遠無法止息。不過,要弄清楚是舍離對色身覺受的貪著,還是舍離對內心觀念的貪著,或者同時對兩者的貪著。

本來足夠卻因迷戀覺受而起攀援多得的利己想法,這是貪,應該舍離。

為了利己的目的而執著某些觀念,這也是貪,也應該舍離。

若然以這樣的舍離準則和要求,上述謀生困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盡心工作以謀生計不是貪而是盡責,執著謀生的成敗得失才是貪,這是觀念的貪,因為成敗得失是因果,是共業,

有自己能盡心的地方,亦有自己無法盡心的地方,亦有由他人決定是否盡心的地方,應該隨緣面對自己的果報而不是貪求預期的果報,這就是觀念上的執。

這樣一來,要舍離只是成敗得失的觀念,而不是盡責謀生,隨緣去盡心,盡心後隨緣,沒有攀援和成敗得失的貪求,這不就很理性嗎?沒有期望自然就沒有失望,煩腦苦自然就不會產生了。

然而,舍離說來容易,當覺受出現時,卻往往是欲舍難捨。誰難捨呢?是心啊!

怎樣才能令自己甘心情願去舍離呢?那就是要明白覺受的實相是否值得執著和繼續執著的後果!

為了要明白覺受的實相,乃至諸法的實相,是否值得世人牢牢執著,甚至不惜犯罪去滿足貪慾,佛法教導行者可以通過參悟和分析,和對身心的深入觀察,去證實一切法都是無法常現、執著皆會致苦、沒有自性、究竟空無所得的共性(即是無常、苦、空、無我)。

一旦悟得和證得實相,人心就會自我調整過去的觀念,逐漸變得理智而不願意再做愚昧的事。因此,許多執心就會不需動念舍離而自然不執了。

對於一些特別執著的覺受,出現了猶如上癮一般, 明知不理智,可是強烈的感覺卻使人無法於一時之間完全放下的情況,那時就必需採用非常手段進行對執心的降伏, 按照佛陀的教導,應該以波羅提木叉(即是別解脫戒)為依歸,運用持戒的方式以降伏頑劣的執心而達致舍離。

人道世間各國的法律與佛法的戒律,在本質和意義上是完全不同的。各國的法律是針對侵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而有,觸犯則稱為罪行。

  • 佛法的戒(?īla)是針對自心覺受,舍執離欲而有,而律(vinaya)則是應機應緣應時應地而施設,藉以規範四眾行住坐卧四大威儀而有,故此,觸犯戒律只是縱慾而未必一定抵觸國家的法律。
  • 或問戒體繁多,是否全部都要持守呢?若無諸執,自無諸戒。持戒的意義無非是舍離貪慾,破除非要滿足不可的執心,然後回復平常心而已。
  • 戒體是過諸佛修行的寶貴經驗,就像鏡子一樣,可以照見自己內心的執著,有執則戒

    之,無執則警之,只供參考,不應為法所綁。
  • 由於一切執著皆為一個自我覺受而執,而一切罪業亦由此而生,因此,如果記不住那麼繁複的戒條,簡單來說,不論行住坐卧只要內心生起任何利己的想法甚至準備付諸實行時,馬上就要提起覺心,停止這樣的念頭和行為,若能採用佛法中道般若的思維去處理問題,行之日久,覺心就會越來越靈敏,本然的清凈心就會慢慢得以回復。

或許又有人會問,今生自己內心執什麼,貪什麼都應該可以通過自我反省而知道。但從無量劫以來,心靈深處到底還有什麼執著,怎樣才能知道而藉今生的修行而徹底全部舍離呢?

這要通過靜坐內觀,運用智慧觀照的方法,觀破內外五蘊的實相而舍離之,亦即是心經經文內所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功夫

這個功夫怎樣做呢?要做這個功夫,首先必需學習般若波羅蜜多。

通過如上所述的參悟、智慧觀照和持戒,過去的許多煩惱應該可以逐漸止息。然而,一日未到壽終,世人依然要繼續面對果報。當果報來臨必需作出響應的時候,如果響應的方式不作調整,依舊採用過去觀念思考並處理,方法一旦存私,心有去處,即是我執,即是又生貪慾,煩惱必將從此又生,因果循環,永無休止。

  • 因此,日常行住坐卧時的住心和思維方式就不得不注意。住心方法,可以採納四聖諦裡面的道諦,即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三十七菩提分,或六度波羅蜜多。至於思維方式,為了杜絕貪慾所致的因果不息,學人都應該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做到心無去處,安忍無生,空盡諸相,自然一了百了。
  • 舍離貪慾是離苦的重點,因此,舍離的技巧必需弄清楚。由於不懂般若波羅蜜多,許多修行人在舍離貪慾的時候,舍離這一邊,卻不覺執著了另一邊,導致始終無法獲得正定而契涅盤。需知追求欲樂固然是貪慾,但是追求離苦得樂也是一種貪慾啊!
  • 因此,這個貪慾亦應該舍離。這樣,自心才能回復到本初毫無罣礙的狀態而真實契入涅盤境界。
  • 行者若能如法按照如上的方式精進修行,對所有貪慾予以舍離和一切的執心都能放下,大致應該可以做到舍念清凈,做到舍無可舍, 梵行已立而契入涅盤境界,證阿羅漢果,解脫輪迴。這樣的修行方法,簡單容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必到彼岸

若然說難,只是不願放下執著和貪慾,無決心和懶惰而已!舍念清凈則心清凈,心清凈則佛土凈,隨所住處恆安樂,即心已在凈土出生,何用求東求西,心外求佛?

般若波羅蜜多,是空盡諸相、舍離技巧的深化和圓通運用。若能將這般若心法貫串運用在日常行住坐卧的生活互動或獨處時的靜坐內觀之中,非但可以做到舍無可舍,舍念清凈的境界,還可以即生了斷一切因果,成就五佛五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即獲得密法所謂金剛界的成就。

人道生死,凡聖平等,就算佛陀乃至歷代祖師亦無一例外。常言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道的一生,任你富有四海、權傾天下,或是家徒四壁、三餐不繼。

可是,各人一生所得到的只是一場如夢如幻的經歷,壽終之時能夠帶走的只是一場記憶而已。

經歷是能見的現象,記憶是無形的信息,不論是現象還是信息,實相依然是究竟空,無有所得的。

不過,經歷可以為世人帶來心靈的快樂和痛苦,也可以磨練世人的意志和毅力,亦可以增益世人的智慧和潛能。至於記憶,懂得運用記憶,可以離苦得樂,自主未來;不懂得運用記憶,只會沉淪苦海, 輪迴不息。

因此,人生雖然是一場夢幻,但卻並非毫無意義的,故此決不可胡塗來,胡塗去,做一個徹徹底底的胡塗蟲!

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不懂修行,只能隨業流轉於六道,受無盡生死之苦;若懂修行,則可以離苦得樂,永脫輪迴,返本還原。未來苦之與樂,皆由自心主宰,讀者諸君,隨緣理智擇路便是。

關於日常住心法的三十七菩提分的詳細內容和修法,學人都可以從佛經中獲得確實數據,由於各菩提分其實皆由一般若波羅蜜多心法貫串,明其本則不愁其末,故此就不擬在這裡逐項解說了。

然而,由於六度波羅蜜多既是成就地藏法門的關鍵,亦是從地獄脫苦的眾生不再重蹈覆轍的關鍵,因此不得不逐項講解如下。

六度波羅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項修法。採納此六項指引而衍生的一切言行稱為六度萬行,是修行離迷入覺的重要內容。六度皆冠以「波羅蜜多」四字連接,到底是什麼意義,必需先了解清楚其含義才能行之有效,不致白費功夫。

有翻譯者喜歡將波羅蜜多(pāramitā)寫成波羅蜜,少了一個「多」字,大概是為了方便記憶,但梵文原字都是 pāramitā。因此,不必為了一個字而爭論。

波羅蜜多,字義是到彼岸的意思。

此岸有生滅,彼岸離生滅。

有生滅即有生有死, 旋得旋失,煩惱不斷

離生滅則了生死,永離諸苦,涅盤常樂。

換言之,修持六度的成敗,關鍵就是波羅蜜多。

  • 怎樣做才是波羅蜜多呢?心無去處!什麼是去處?處事除了真理可以直指之外,均應以平等無私和不偏不倚為準則,若然帶上「個人的利益」或「意願」或「認為」或「取向」的「想法和言行」即是(有去處),即是在此岸,反之即是彼岸,即是(無去處),即是~(中道)。
  • 然而,執著舍離此岸固然是執,欲求誕登彼岸,當然也是執。因此,真正的中道是既不執著此岸,亦不執著彼岸,甚至連中道都不執,那樣才是真正無執無去處的中道,一點心靈,才能回複本然清凈的如如狀態,見自本性。
  • 若然念念皆能做到中道,即是心無去處,無去處自然無煩惱,亦無作因。無作因自然不會有果,終身持行不退,久久純屬,自能盡斷一切輪迴之因。沒有輪迴之因,自無再入輪迴之果,故能究竟涅盤。三世諸佛皆明此理,於是自證後而行化他,功德無量,故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小結:四念住是任何學佛人不論大小乘或什麼正道法門都必需修學的功夫,沒有這個功夫為基礎,根本不可能明心見性,證得一切種智,解脫輪迴,甚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此佛說,所有學人唯一趣向道~「四念住」。

波羅蜜多貫穿六度萬行,詳細解說如下:

待續......

《佛經說四聖諦的第一條就是說苦,這樣說是出於什麼動機呢,有人能用最簡單的表達來說明一下嗎?》

Handsome:2500多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教育家,在菩提樹下證悟宇宙人生真相,成為釋迦牟尼佛,首次在「鹿野苑sara?ga-nāthá」為五位出家人說出人生的解脫真諦......

zhihu.com/question/6868


推薦閱讀:

《須深經》里「先知法住,後知涅磐」到底如何理解 ?
無我,五蘊,煩死了?
轉載:精神食糧-德加尼亞尊者的一些反思、思想和建議的混合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了解四聖諦,讀了四部阿含之後。愈發覺得周身內外都是苦,失去了活著的意義,我該怎麼辦?

TAG:佛教 | 地藏菩薩 | 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