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Touhou⑧】新加坡篇
(原帖:【World,Touhou⑧】新加坡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獅城」是新加坡的別名,獅子對於新加坡來說是個特殊的存在,據《馬來紀年》記載,11世紀時,一位三佛齊王國(馬來地區的一古國)的王子在路過馬六甲的路上,偶遇了一隻神奇的野獸,僕從告訴他那個就是傳說中的「獅子」(註:馬來地區並沒有獅子,關於獅子形象的傳說可能來自中國或印度),於是王子遍將這裡命名為「新加坡拉(Singapura)」,意為獅子之地。新加坡的地標:魚尾獅,就是獅頭魚身的形象,獅頭代表著新加坡這片土地,而魚尾則寓意著這裡是個與海洋息息相關的地方。)
(PID: 50181054)
Thanks to all the people who helped me.
Special thanks:
罪戀
Vento
Fasntnig
Malaysian Touhou Brigade
關於本系列的詳細說明,請參見越南篇的開坑言
往期回顧:
【World,Touhou①】越南篇
喵玉殿:【World,Touhou①】越南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貼吧版:【圖片】【World,Touhou①】越南篇【東方吧】_百度貼吧
【World,Touhou②】加拿大篇
喵玉殿:【World,Touhou②】加拿大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貼吧:【圖片】【World,Touhou②】加拿大篇【東方吧】_百度貼吧
【World,Touhou③】澳新篇
喵玉殿:【World,Touhou③】澳新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貼吧:【圖片】【World,Touhou③】澳新篇【東方吧】_百度貼吧
【World,Touhou④】烏克蘭篇
喵玉殿:【World,Touhou④】烏克蘭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貼吧:【圖片】【World,Touhou④】烏克蘭篇【東方吧】_百度貼吧
【World,Touhou⑤】法國篇
喵玉殿:【World,Touhou⑤】法國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貼吧:【圖片】【World,Touhou⑤】法國篇【東方吧】_百度貼吧
【World,Touhou⑥】墨西哥篇
喵玉殿:【World,Touhou⑥】墨西哥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貼吧:【圖片】【World,Touhou⑥】墨西哥篇【東方吧】_百度貼吧
【World,Touhou⑦】韓國篇
喵玉殿:【World,Touhou⑦】韓國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正文:
【新加坡概覽】
(獅城新加坡)
新加坡地處馬來半島最南端,並扼守著重要的馬六甲海峽,所以雖然用大陸的體量來衡量,這裡只能是彈丸大小,但又因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這裡也是世界的焦點之一。
新加坡社會是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族共同組成的。雖然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但由於歷史等原因,新加坡社會普遍使用英文,當然官方也同樣將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作為官方語言。
(Singlishi,新加坡式英文,是一種集合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閩南語、粵語等語言的特色方言)
新加坡當地文化比較雜糅,古新加坡王朝自14世紀滅亡後,本土文化也就斷檔了,現代新加坡傳承於英殖民新加坡,英國殖民時期對於現代新加坡有著深刻影響,體現在政商、教育、文化、社會格局、通用語言等方面,此後在不斷的移民潮里,各民族將自己的本土文化代入新加坡,其中以華人規模最廣泛,涉及東南沿海的各個地區(當然華人文化也是個籠統的概念,按照宗族、信仰、方言、地區等可以細化的更具體,這裡我就不多介紹了)。和華人一樣,印度人、馬來人也從各自的故鄉移民到了新加坡,同樣將各自的本土文化傳入這裡。在不斷的文化碰撞與文化融合中,新加坡的社會從多元異質形態發展成為了多元共融的社會形態,不僅對於國內,對於國外文化(註:合法的),新加坡人也採取包容的方式對待,在新加坡,你可以看到各種文化風格迥異的社區、街道、廟宇,同時也有很多西方元素,因此新加坡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國際化都市。
(新加坡的印度裔聚集區—「小印度」,充滿了香料及色彩的特色地帶)
由於新加坡的國土、地理環境等方面的限制,新加坡的資源匱乏,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要進行發展,就必須依靠外圍國際環境,所以新加坡對於國際環境的變動異常敏感,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新加坡人重視商業文化與精英教育,形成了特有的競爭意識、好強心與集體榮譽感,同時也很精明,這種國民性格促使新加坡在國際博弈中不斷取得成果,但這種競爭環境也增加了國民的社會壓力。
關於教育和經濟我再說一下。
得益於馬六甲海峽和國際海上貿易線的繁榮,在建國後,新加坡的經濟迅速騰飛,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而當人們溫飽問題解決後,人們就不僅局限在物質需求方面,對於精神文化層需求的呼聲使得國外文化的大量引入,當人們捨得為文化方面消費時,激發了當地的年輕人投身文創事業中的熱情,同時新加坡所具備的工業基礎也承載了將這些精神創作轉化成實體創作的可能,現代新加坡有著大大小小的藝術工作室,承接著從國內倒國外的設計、繪畫等創作訂單,同時大大小小的展會也給文創工作者們提供了展現的舞台,不少海外藝術家也選擇移民到新加坡進行作品創作。
教育與經濟相輔相成,在教育方面,新加坡承接英殖民時期的精英教育,同時秉承儒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進取精神,社會、家庭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使得新加坡的整體社會素質比較高,加之英語環境,新加坡人具有很高的競爭力。教育的發達促使素質教育的發展,比方說繪畫、音樂等(當然以表演係為特色學校也有),學習社團活動豐富,甚至可以作為升學的考核指標,一些繪畫、動漫類社團也會進行文娛創作,並帶著自己的作品參加展會。
(新加坡當地販售動漫周邊的宅文化店「Otaku House」)
得益於新加坡開放的文化政策及互聯網的發展,在新加坡,日本流行文化越來越受歡迎。
在80年代前,出於對二戰日據問題的顧慮及文化差異的原因,日本文化在東南亞推廣受到了限制,只有少量少女漫、童話向作品被當地人所接觸到,此時充斥在東南亞的軟文化以美漫、科幻題材作品為主(即使今日,在東南亞,這些作品依然有著規模龐大的粉絲團)(有一些資料提到過港漫也在東南亞流行過,但我對於這一塊缺乏了解),80年代中期,SBC等電視台引進、譯制了包括阿童木、超時空要塞等日本科幻向作品,迅速掀起了熱潮,到90年代,在發現日本動漫文化被當地人所接納後,日本政府藉機決定通過「軟實力」打通與東南亞的橋樑,政經層面的開放後,相關ACG類作品也理所當然的湧入進來,題材範圍越來越廣泛,在錄像帶、VCD、雜誌等媒介的推動下(東南亞早期存在盜版問題,但同時也對日漫在東南亞的推廣起到了促進作用),年輕人熱情的接受了日本動畫、漫畫、流行音樂、時尚等舶來文化。但我這裡再說明一點,日本文化的絕對受眾是年輕人,同時新加坡的社會是傳統的,長輩階層希望年輕人以學業為重的望子成龍心態,通常不鼓勵他們花很多時間在動漫方面,電視台也只選取適合於青少年的全年齡向作品,限制了年輕人在動漫方面的接觸面,此外相比於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因為文化差異的原因,對於日漫作品的接受程度都普遍較低。
(新加坡當地漫展)
千禧年的到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年輕人接觸日本動漫文化的渠道變得越來越方便,包括COSPLAY、宅舞、同人等亞文化也隨之傳入到新加坡,圈子的規模也迅速擴大(從當地漫展參觀人數及新加坡人口結構等方面,我推測目前新加坡的宅圈規模為20萬~30萬左右)。人群基礎所支撐起的消費購買力,使得相關資源、展會等資本形式能夠及時跟進,新加坡有著高質量、高密度的展會資源,如東南亞最大的日本動漫展會Anime Festival Asia(AFA)就舉辦在新加坡,在東南亞的其他城市也有分會場,新加坡優質的漫展資源也吸引了30%外參觀者,據統計平均每位參觀者消費在100新加坡幣左右(約合470¥左右)。
(新加坡Doujima同人展會在舉辦期間以民間形式進行的「世界同人日」活動)
(順便提一下,新加坡和韓國一樣存在義務兵制度,但由於沒有過於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所以遠不像韓國一樣的嚴格,平時休息時可以上網娛樂,周末時也可以回家,所以也不存在愛好斷檔的問題)
下面開始正文,我就來介紹一下新加坡東方Project圈吧。
【新加坡東方圈概覽】
(漫展上的場拍)
新加坡的東方圈歷史可能算是東南亞里歷史最久的,由於大部分網路資料因為年久問題而失效,我目前無法找到準確的參考,但從一些09年及更早的搜索快照里,就有人提到了對於新加坡東方圈的羨慕之情(新加坡東方圈可以在展會上線下面基,而自己在本國卻沒有見到過一個東方眾),加之網路開放、年輕人普遍接受日本動漫文化、電腦普及程度高等因素,我個人認為新加坡東方圈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05年(從網路上獲知或者參加CM展時接觸到),最早的東方COSPLAY可以追溯到08年,
(目前我見到最早有圖像的COSPLAY拍攝於2008年,但不排除再往前推的可能)
而最早的同人物可以確定為08年,
(CDS社團在08年的時候創作出了一個東方X初音的同人本+OST作品,更早的同人物已不可考了,但據我目前調查來看可能性不大)
(2011年某展會上的東方COSPLAY)
新加坡的東方圈並不大,從我的調查來看,從狹義到廣義,人數處於400~3000的範圍內。由於相關資料的缺乏,我難以了解到2012年以前新加坡東方圈的規模,從一些零碎的資料上可以旁徵博引的看出來(如CDS社團曾經出過不少東方本、非想天則比賽等),此時的新加坡東方圈是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的,但我認為和現在新加坡東方圈的規模差別並不大。雖然新加坡東方眾的主體是華人,但由於語言習慣等原因,新加坡的東方眾更願意使用英文,也偏向於英文東方圈的內容(論壇、社區、wiki等),少部分東方眾使用漢語圈的東方社區(如貼吧、微博、半次元等)以了解一些最新情報,大部分東方眾選擇主流社交媒體(FB、推特等)來進行東方Project的交流。新加坡東方眾除了參與本地展會外,部分預算充足的人也常常參加包括大馬、台灣地區、日本等地的海外展會,除了會在漫展上購買東方的同人製品,部分人還會走海淘渠道,從中國、日本等地獲得相關的東方同人物。
由於很多的原因,新加坡東方圈與大馬東方圈交流比較廣泛,雙方經常參加領國的展會,不少社團的作品也是由兩國東方眾共同完成的。
(馬來西亞COSer: Tira,馬來人,這位就是TAM大叔曾經在微博上發的那位,她在馬來西亞東方圈裡有著一定的人氣。東南亞也有不少馬來裔東方眾,新加坡的馬來東方眾大概也有個50人以上的規模,關於馬來裔東方眾我打算在將來的大馬篇及穆斯林世界篇里進行詳細介紹)
(新加坡的紀伊國屋書店播放的BGM里有東方同人曲)
(由新加坡社團Resonant Echo代理一些日本東方同音社團的CD,委託JABEN店(一家販賣音像製品及相關器材的店面)進行展示和販售)
(AFA2014上某個社團的攤位)
(AFA11上的東方攤位)
(某屆漫展上一位觀眾買到的同人物)
現在的新加坡雖然有著很棒的同人創作環境,展會上有很多同人社團,也創作了很多本土同人物,但東方同人卻難以尋見,這裡並不是說沒有,展會上依然有著包括本土東方同人物在內的作品進行著販售,但按照比例來說,東方這個題材所佔販售物的比例很低,我查了很多資料,但都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說明,所以基於目前我所掌握的情報,我這裡做一個推測:新加坡ACG宅占年輕人的比例比較高,年輕人也普遍接受宅文化,雖然很多宅圈內的人多少會對東方系列有所耳聞,但介於在現實及網路上的接觸面,他們與東方Project的交集並不充分,而新加坡的漫展上充斥著熱門IP作品的影子,同期所能接觸的熱門IP作品及其同人物數量遠超東方系列,對於東方Project的衝擊及新人分流是明顯的,隨著年輕的一代又一代的湧入,老IP的影響力也因此被沖淡了,而新加坡當地的東方圈比較分散,也難以組織起可觀的活動,老東方眾的退散和缺乏新東方眾的加入,導致了新加坡的東方圈規模維持在了一個相對低的平衡點上。雖然新加坡有著良好的創作環境,但當地東方圈難以提供充足的購買力,老東方社團除了參加本地漫展活動外,也廣泛參加海外展會,對於新社團來說,採取保守的作品策略才可能在高成本的環境下存活,所以普遍將當下ACG熱門作品作為同人創作首選,而對於V家、東方等在內舊熱門IP的創作熱情並不高。
(拍攝於新加坡的地鐵)
不過呢,即便如此,當地東方眾們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熱情,以我目前接觸到的新加坡東方眾來說,他們都很樂意交流東方Project的話題,此外也可以從每屆展會的東方COSPLAY,當地人創辦的關於THDB博客(http://blog.midnightinsomnia.com/)等可以看出。從TAM、紅い流星、Amateras Records等受漫展方邀請進行LIVE時當地人的反應來看,東方也絕對不是沉寂在當地阿宅們腦海里的存在,相信新加坡東方圈的再次發展需要一個契機,只是不知這個契機何時能來。
【漫展】
(Cosfest 2012 上的板畫創作)
新加坡的展會非常之多,這也和當地的政策、地理、交通環境因素有關,各類國際性、地區性展會的舉辦也使得新加坡具備完善的展會舉辦設施,借鑒日本、歐美等地的動漫遊戲展會經驗,當地的愛好者也以組織團體的形式籌辦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ACG類展會。
這裡我列舉一下新加坡2017里主要的ACG類展會
Anime Festival Asia(AFA)(漫展)
Singapore Toy, Game & Comic Convention(STGCC)(遊戲展+漫展)
CharaExpo(漫展)
Doujin MarketDoujima(同人展)
EOY Cosplay Festival(COSPLAY展)
Cosfest(COSPLAY展)
從展會主題來看,新加坡的ACG展會可以細分為遊戲展、漫展、COSPLAY展和同人展,當然各類展會並不是嚴格劃分的,你可以在COSPLAY展上看到同人販售攤位,在遊戲展上看到販賣肥姑媽的商攤,在同人展上可以買到從個人烘培到手繪等各種個人作品。各類展會都會提供攤位租賃服務,在活動舉辦前,任何人和團體都可以提交攤位租賃申請,在展會上進行展覽、宣傳、販售活動。
新加坡展會的參與人數也是很可觀,比方說AFA 2017展會,官方統計的參與人數約9.6萬,STGCC則有約5萬人,其他的展會一般也都有1萬到2萬左右的人流量。
這裡我簡單介紹一下新加坡最大的兩個ACG展會:STGCC與AFA
STGCC,Singapore Toy, Game & Comic Convention,早期是一個以歐美動漫及遊戲、美漫概念為主的展覽會,現今已發展成融合東西ACG文化交集的綜合性展會,每年展會都會邀請海內外知名的電影、遊戲、動漫、同人等圈內人士(囊括IP代表、繪畫、音樂、概念設計、模型師、COSPLAY、社區人士等方方面面),作為特約嘉賓來參加展會,同時嘉賓們都會帶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參展,或是在展會的LIVE上進行表演,這也是STGCC展會所吸引人的地方,不少海外參觀者為此慕名而來,有相當一部分參觀者以COSPLAY的形式參加,在展會的攤位上,人們也會販售相關的商業周邊和同人物,或者用以展覽宣傳。
近年來,STGCC數次邀請包括TAM、紅い流星 、Alstroemeria Records等日本東方同音社團參與STGCC展會,除了進行社團作品販售外,也在LIVE上獻上了自己的表演。
(STGCC2014)
(STGCC 216的LIVE宣傳圖)
(STGCC 2016 Amateras Records 的live表演)
(STGCC 2016 nomico(Alstroemeria Records)演唱BA)
(TAM in STGCC,TAM大叔多次參與過新加坡及大馬當地的漫展活動,並在漫展後的閑暇時參與當地東方社團的邀請活動,因此他在東南亞擁有著很高的人氣)
(STGCC 2016 紅い流星 和TAM)
(stgcc 2015 手繪)
(STGCC 2014 某攤位的預覽板)
(STGCC 2014 HOWAKYAN 的攤位(不清楚性質,有東方同人物))
(STGCC 2013 上某人買到的東方同人物)
(STGCC 2012 某東方攤位)
AFA(ANIME FESTIVAL ASIA,亞洲動漫節,現已改名為「C3 AFA」),作為東南亞最大的日本動漫文化展會,迄今已有快10年的經歷,展會一般舉辦於11,同時在大馬的吉隆坡、泰國的曼谷、印尼的雅加達、香港等地也有分會場,每屆主辦方邀請一些海外嘉賓進行交流活動、簽售活動、或是進行會場LIVE。展會同時劃分了「創作者市場」區域,面向個人、工作室、同人社團等,用以販賣、展出相關創作作品。AFA展會同樣也吸引了不少海外參觀者,許多海外東方同人社團選擇將AFA作為海外站首選,像大馬的wolf den、Malaysian Touhou Brigade,印尼的Vesuvia等都有參加過新加坡的AFA,國內的二維鏡像和bunny_rhyTHm社也曾參加過新加坡當地的漫展。
(印尼同音社團Vesuvia Circle參加過新加坡當地的AFA漫展)
(馬來西亞社團Wolf Den參加過新加坡的AFA漫展)
(馬來西亞Surface社團的東方本參加AFA11)
(二維鏡像社團參加了新加坡AFA 2014)
(兔子社bunny_rhyTHm,以寄賣的形式參加了C3 AFA 2017)
(台灣COSER ElEY 參與 AFA 2015)
(AFA 2011 某人購買的東方本)
以下是漫展上的場拍:
【本部分由於篇幅問題,已省略,若對本部分感興趣請見喵玉殿原帖:【World,Touhou⑧】新加坡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Pan-In-The-Box 一家化裝舞會道具店裡的一些「淘寶貨」)
(新加坡的漫展有過盜版問題,攤主以一些自製的小物件進行攤位申請,但實際販賣中卻主要盜版物販售為主,新加坡的展會都會對這種盜版行為進行打擊,接到舉報後,參與者除了會被列入黑名單外,一些大型展會也會對攤位的相關盜版物將進行扣留、沒收處理)
經過更深入的調查,我發現當地同人創作者與展會方存在著許多微妙的地方。
新加坡的動漫類展會雖然多,但並不是說完美,比如在新加坡的同人圈裡,有觀點認為如STGCC和AFA這些大型展會其實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文化促進作用,昂貴的攤位費使得許多社團望而卻步(除了固定費用外(AFA約500SGD/3天,STGCC更是高達800SGD/2天),似乎我還看到了有人提到門票提成,即主辦方賣的門票越多,攤位所要交的費用也越多),回本對於同人創作者來說是個問題,這也導致新加坡本地販賣的周邊、同人物等要比海外其他地方要貴。從不少參觀者們的博客/推特記錄來看,比起同人攤位與同人作品,大部分參觀者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了展會本身,如展會活動、官方攤位及COSPLAY上,此外商攤對於同人創作者們的衝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會搶佔部分攤位份額,所販賣熱門作品的商業周邊也削弱了參觀者的購買力,這些情況也或多或少的發生在其他的漫展上,種種原因以至部分新加坡的同人創作者往往選擇海外展會進行販售。有意思的是,即使存在虧本的可能,不少日本等地的社團依然願意將新加坡的展會作為海外販售的第一站,排除作者們對於海外展會缺乏認知的因素後,我認為對於他們來說,這些大型展會即便是身處海外的他們也有所耳濡,自然可以算作販售的可選地之一,此外便利的交通、免簽、良好的旅遊環境等因素也客觀的影響到創作者們的將新加坡的展會作為選擇。事實上這些展會都視同人為整個展會活動的一部分,各個展會都提供了可以用來租賃的攤位以供作者們進行販售,但因為攤位價格、攤位數量、空間位置、活動受眾及信息溝通不足等問題造成了限制,畢竟漫展不是公益活動,主辦方要在盈利、流量、贊助商、攤主等幾個方面取得一個平衡,所以並不能過於側重為同人攤位提供一個理想的環境,相比較這些不足,展會所吸引的人流量在某些方面也會為攤主們提供著更充足的販售機會。
(多個社團合用一個攤位,以減少成本)
當然一些展會還是在當地的同人圈裡取得了較好的口碑,比如Doujin Market(也叫Doujima),就是以同人物販售、創作,及同人文化講座為主題的同人展,並以民間形式設立了「World Doujin Day」,此外像CharaExpo這類展會,對於在展會上有新作首發的社團,會予以一些鼓勵(不過並不是完全鼓勵,比方說由於主辦方之一是LL系列的母公司,所以對LL的一些同人作品進行了限制,以保證官方攤位的流量)
(doujima 2017)
(Doujin Market 2016)
(Doujima 2014)
(DOUJIN MARKET 2015 Ice berry社團)
(EOY 2016 COSPLAY展上的Ice berry社團的攤位)
奇怪的現象,雖然展會資源優秀,且創作環境良好,但現今新加坡的東方主題社團卻寥寥無幾,即使是Doujima這種同人展,除了新加坡本地社團ice*berry和大馬的Wolf Den社團外,100多個攤位沒有其他的東方主題社團了(可能存在其他一些社團或個人單獨販賣了東方題材的胸章、單幅手繪等,但沒找到相關圖片資料),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關於新加坡本地東方社團的困境我會在之後提到。
新加坡並沒有東方ONLY這類活動,我也未找到有關的線下活動,畢竟對於當地人來說,這並不是必須的,新加坡已經有了各類ACG展會,而人數等問題也不利於東方ONLY展會的舉辦,對於經濟條件尚可的新加坡東方眾,周邊已經有馬來西亞的Touhou Festival、台灣例大祭、及日本的各類東方活動可以參加,所以使得新加坡沒有東方ONLY的活動。目前已知的新加坡東方性質的活動大概要數A Certain Magical Event (ACME)(註:我並不清楚這個展會和《魔法禁書目錄》有什麼太多關聯) 展會上舉辦的非想天則比賽了,ACME是一個同人展,舉辦於2009~2012,目前尚不清楚是否第一屆ACME也舉辦了非想天則比賽,從第二屆開始,每年展會都會將非想天則比賽作為活動的一環,並給與優勝者獎品。
( ACME II 的一個東方攤位)
( ACME II CDS社團的展台)
(ACME II 非想天則比賽現場)
(ACME III 宣傳圖)
(ACME III同人物)
(A.C.M.E III 販售的同人物)
(ACME IV)
ACME展會自從2012年第四屆後就不再舉辦了,非想天則比賽也隨之停止了,似乎當地東方FTG眾們對此難以接受,我偶然間從FB上看到了個2013年當地自發組織的非想天則活動比賽通知(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9728224058037/) , 組織者稱之為「最後一次」,可以想像這是承接了ACME的非想天則比賽,也從側面表示了對非想天則活動停辦的惋惜和不甘。
【COSPLAY】
(李光耀出席新加坡的COSPLAY展Tanjong Pagar Town Council International Cosplay(2007年)並為之肯定,表示年輕人要將這種文化堅持下去)
如同其他地方一樣,COSPLAY文化帶給新加坡青少年的積極因素遠大於其不利的影響。
新加坡的COSPLAY歷史據說可追溯到96年以後(在此之前只有過非COSPLAY形式的線下交流,到97年已經存在COSPLAY社團),新加坡的COSPLAY文化發展迅速,1999年當地第一屆動漫展會MAC(Miyuki Animation Club)上就已經有了COSPLAY進行游場,截止到目前,新加坡的COSER數量已經多達1w人左右,同期活躍的COSER約為3000人,每屆展會都有至少400~500左右的COSER參與,新加坡目前COSPLAY的主體是20歲左右的女性,佔總數的半數以上,也有相當一部分COS齡在10年以上的COSER,許多人從一開始的好玩態度,漸漸發展成從專業角度來研究作品的態度。
新加坡的COSPLAY展會繁多,僅去年(2017年)就有超過25個大小展會允許COSPLAY(其中的Cosfest Sea是以海上游輪的形式舉辦),除了COSPLAY展外,漫展上有1/5的人進行COSPLAY,除了展會外,各地也能偶遇進行外景拍攝的COSPLAY。COSPLAY對於原作有著很高的推廣作用,一些參觀者也是從欣賞COSPLAY中第一次接觸到這個作品,進而通過這個契機深入到作品中。
(70歲的COSER Shirley Chua(扮演艾瑪老太太),關於她的採訪可以看機核網的文章:你見過70歲的春麗嗎? )
新加坡社會是傳統的,或者說老一輩是傳統保守的,持保守觀念的局外人會對COSPLAY產生偏見,但總體上新加坡對待COSPLAY還是持開放的態度。此外新加坡社會特有的競爭風氣對於新加坡的COSPLAY圈也有影響,雖然大部分COSER是抱著玩玩看的心態進行COSPLAY,但在看到他人與自己扮演著同樣的角色時,會去思考如何才能比對方扮演、還原的更好,雖然對COS圈來說良性競爭,但難免讓COSPLAY失去了一些原有的樂趣本質。
但瑕不掩瑜,對於當地的真正愛好COSPLAY的人來說,COSPLAY帶給他們的更多的是積極因素。
我在調查新加坡的COSPLAY圈時,在看到各類對當地COSER的採訪時,時常看到有人提到這個關鍵字:confidence(自信),人們如果看到喜歡角色的COSPLAY時,對於COSER也會投以欽佩的感情,這種捆綁的心理也促使了COSER變的更自信,即使是原本內向孤獨的青少年(包括一些患有自閉症的人),當他們第一次以COSPLAY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後,心底里懷揣了各種的感情,也看開了過往的糾結,並敢於承認現在的自己。
COSPLAY除了帶來自信心,也擴大了他們的交際圈,新加坡的COSPLAY群體相對龐大,而支撐COSPLAY的各種攝影、後勤圈子也擴大了交際範圍,此外不少海外COSER也會參與新加坡的漫展,新加坡的COSER可以無障礙的使用英語與他們交流。
從調查及交流中得知,部分人是通過海淘、朋友的方式從海外獲取服裝、道具等資源,新加坡當地也有很多人自己動手製作道具、裁剪COS服,並接受訂單定製服裝道具,提高了動手能力,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夠製作出精巧的衣服道具後,部分家長從一開始的拒絕態度,逐漸轉向了接受態度。
新加坡目前的東方COSPLAY圈大約有40~50人左右的規模,除了在新加坡本地活動,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參與海外展會,包括馬來西亞、日本和台灣地區等地的展會,並進行東方角色的COSPLAY。
以下我列舉一些新加坡的COSER及他們的東方COSPLAY:
【本部分由於篇幅問題,已省略,若對本部分感興趣請見喵玉殿原帖:【World,Touhou⑧】新加坡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同人創作】
如果我們不局限於同人作品,那麼新加坡的漫展上有來自個人、社會性社團、學校性社團、藝術工作室、網路上的藝術小組、出版社、機構等原創作品,這點上從側面的反應出新加坡良好的創作環境,對於同人也是如此。
新加坡的文化發展起步較晚,早期的新加坡出於現實考慮,採取務實重商主義,國家因此而得到了繁榮,然而這種社會氛圍卻對於藝術創作者來說並不友好,藝術、文學創作這時被視為不務正業,創作者也很難靠藝術創作來維持生活。在70年代後,新加坡社會的經濟問題已經得到了緩解,經濟發展不再為人們所擔憂的問題,在物質生活充實的情況下,新加坡人開始尋求精神上的滿足,海外各類作品的湧入引起了一次次的風靡,也刺激了當地人創作的慾望,此時新加坡政府也採取引導性政策,鼓勵本土的文藝工作者的創作,藝術創作者們的社會地位不斷得到提升,同時對於設計、繪畫、音樂等等方面的需求,各類藝術類訂單也隨之而來(包括大量海外訂單),在新加坡,通過純藝術創作完全可以得到體面的生活,加之素質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當地年輕人投向藝術創作的生涯中。
新加坡的同人創作環境良好,早在2007年,CDS社團就發表了自己第一本同人志(雖然我尚未發現更早的同人物,但存在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到了2008年,新加坡就有10多個同人社團及更多的個人獨立創作。相比於職業創作,同人創作的門檻相對較低,在水平、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藉助當下熱門IP進行的同人創作是一個不錯的嘗試,許多同人創作者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會轉型成小型工作室,或是成為職業創作者。新加坡的同人物形式主要集中在印刷品方面,如繪本、胸章、書籤、扇子、痛衫等,而其他類型的創作並不多見,這個現象也能說明一些情況:因為新加坡本地對於藝術創作方面的鼓勵,及海內外對於繪畫、概念設計方面的需求,導致新加坡擁有非常多優質的繪畫類資源,社會也有著良好的繪畫類創作環境,創作者們優先選擇擅長且方便的繪畫作品作為試水,此外當地應該有完善的印刷類製品製作渠道,降低了製作門檻,當然也不排除創作者們可以方便的從海外定製這些物品的可能。當然印刷物製品只是佔據同人物的主要份額,極少數的攤位也會嘗試製作手工方面的物品。
下面我來介紹一些本土社團及相關東方作品
C.D.S-Collateral Damage Studios
官網:http://www.collateralds.com/
(CDS 在 SOYC 2011)
(CDS在AFA11的宣傳圖)
(CDS社團在日本的C84)
要談起新加坡的同人文化,就必須談一談當地最大的同人社團:C.D.S,該社團建立於2006年,早期以插畫本創作為主,經過10年的發展,如今社團也由同人社團轉型成半商半同人的工作室,除了同人本、插畫本創作外,也涉及概念設計、表演等形式,社團也雲集了新加坡許多知名的繪畫類創作者,如大家熟知的綠茶貓(GreenTeaNeko),社團設計的IE娘形象:藍澤祈,也獲得了微軟的認可。
(GreenTeaNeko廣為人知的魔物娘系列)(註:GreenTeaNeko是馬來西亞人,現定居在新加坡)
(GreenTeaNeko的東方同人作品)
(CDS設計的IE娘人設:藍澤祈)
(CDS曾經接受過媒體的採訪,詳見鏈接:https://www.pressreader.com/australia/imaginefx/20160422/284391263409709)
如今C.D.S不再進行東方同人作品的創作,社團早期對東方Project系列的創作為其積累了許多經驗,促使了社團有著今天的成功。CDS第一個東方本《Talisman》(編號:CDS0004),是以東方xV家為主題的漫畫,此後社團陸陸續續創作了多個東方主題本,並獲得了不少的好評,在2013年社團出品了最後一部東方本《Gears Phantasia》(編號:CDS0035),社團也開始了轉型之路。
(CDS0004 - Talisman Touhou project x Hatsune Miku fanworks- OST + doujin manga special)
(CDS0015a - 東方天子交友祭)
(CDS0020 - 東方百雲の夢 Touhou project A hundred clouds of dreams)
(CDS0022b Starry Night)
(CDS0023 - Lotus Destiny)、
(CDS0029 Unlimited Touhou Hunter)
(CDS0035 Gears Phantasia)
社團東方同人作品作品《東方聖緣記(Lotus Destiny)》(編號:CDS0023)在Facebook上公開發表過,有興趣的可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Lotus-Destiny-812729328773417/?hc_ref=ARQtT7EQ3G90ECdaPej0Mo8PNYCImYuNFjHzhnL4FEWYCcnPKIbZDUOw2CcNrIxx388 (需翻)
Ice*Berry:
ice*berry
https://www.pixiv.net/member.php?id=44784(主催)
主催詩韻成立的一個以東方同人志創作為主的社團,社團每年都會出一部東方主題的日曆,此外Ice Berry也常常參與日本的展會,並販售同人物。此外主催詩韻也常常為其他社團的作品繪製同人圖。
(日曆作品相關圖片)
(社團插畫本的相關圖片)
(書籤等同人製品的相關圖片)
(ice berry 為 Murder Ground 社團(日本)的新專繪製的封面)
(ice berry 參與 Danmaku 並繪製的一個卡牌)
(ice berry 在AFA 2013)
(ice berry 在EOY Cosplay Festival 2016)
VENTOPLUS:
https://twitter.com/Venatto
畫師Vento的個人社團,以同人志創作為主,作品主要參與日本的CM展會,早年Vento也參加了Toho Hijack社團的同人物創作,社團由Vento和pasu兩人組成。
(Vento的手繪)
(vento在toho hijack社團的作品)
(toho hijack社團pasu的個人本)
Vento委託Nate.G(推特@NForza26)進行日本那邊的寄賣。
(日本寄賣的攤子(不清楚是哪個東方ONLY展會),這個攤子不僅包括新加坡的作品,也包括大馬、美國等地的作品)
(Vento 在例大祭13的攤位)
(Vento創作的同人志)
細工料理屋
https://www.facebook.com/zaikuryoriya
https://twitter.com/3SG_zairen
(我在澳新篇犯了個錯誤,這回也算是糾正回來了吧。是的,畫師罪戀其實是個新加坡人,並在澳大利亞留學)
畫師罪戀的個人社團,以同人志創作為主,作品主要參與日本的CM展會。
(細工料理屋的同人志《天邪鬼の旅》,首發於C89)
最近罪戀成立了一個新的社團,Himawari Hazard(https://www.facebook.com/himawarihazard/),打算以此為契機重新打造一個面向海外東方眾的同人社團
此外還有一些社團的作品,由於沒有太多資料,以圖片方式進行展示:
(新加坡12lemon社的東方手繪合同本)
(在國家初級學院(National Junior College)的校園活動「FUNtasia V(2016)」上,一位新加坡的東方眾在日漫社團的展台上展示著自己的手繪作品)
(MONOMIND 在 STGCC 2012上製作的東方拼圖)
(NTU Visual Arts Society(一個學校性質的社團) AFA2013的販售內容)
(Ni Jia Ri BanBan 社團的胸章)
(BadHands 社團的東方人物鑰匙扣)
此外我再列舉一些當地畫師和他們的東方作品:
【本部分由於篇幅問題,已省略,若對本部分感興趣請見喵玉殿原帖:【World,Touhou⑧】新加坡篇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新加坡的東方同人社團並不多,目前我只調查到Ice*Berry社團依舊參加著本土展會,除此之外在漫展上難以看到本土社團的東方同人物,從我調查上來看,新加坡的同人圈是活躍的,對於各種作品IP都有涉及,而每屆漫展上都以當下熱門作品的同人物為主,即使不對同人作品進行宣傳,當地年輕人也早已從社交網站、視頻門戶等方面了解這些作品,加之隨眾的心態,這些作品往往能獲得非常好的回報。雖然對於他們來說,對於東方是有所耳聞的,但比起那熱門作品來說,東方並不能提供足夠的理由來讓他們為同人物進行消費,即使是當地東方眾,在漫展上的購買力也是有限的,或者說並不是為了沖著東方同人物來參加展會的,在這種購買力不足,加之成本較高的環境下,對於同人創作者來說實體創作的熱情並不高,這也就造成了當地東方同人社團稀少的原因。
相比較繪畫類創作而言,新加坡當地其他類型的東方同人作品則寥寥,也許是因為語言緣故,很難從英文圈裡辨識出新加坡東方眾的作品,也可能是暫時真的不存在這些方面的創作,總之目前為止,我尚未調查到。難道說這裡並不適合非繪畫類創作?答案當然不是,縱觀東方Project登陸steam的信號,東方Project同人文化也將邁向更廣的泛全球化,如果這裡有合適的創作環境,未來也存在這些類型創作的可能。在此我概略的說一下,給各位留一些遐想空間。
音樂:
關於音樂方面的搜索比較遺憾,截止目前為止我還尚未找到新加坡當地現存的同人音樂社團,我從當地的一個音樂論壇找到過一篇2010年關於邀請成員參與組建同人音樂社團的帖子,並且說目前社團已經有8個人的規模,包括一些新加坡的NICO、Youtube唱見,但比較遺憾的是之後我再未找到該社團的任何活動。
但這也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新加坡當地不乏演唱會、小型搖滾樂隊、音像製品店,展會上也時常有音樂LIVE,不少海外音樂者也來這邊販售作品,所以並不是說新加坡當地不適合音樂類的創作,可能是當地缺少音樂類社團組建的契機。
(Resonant Echo社團負責在新加坡地區寄賣日本社團的東方同音專輯)
遊戲:
遊戲作為一個綜合性的作品,囊括了繪畫、音樂、設計等形式的創作,新加坡的本土遊戲以獨立遊戲為主,許多遊戲製作者會在眾籌網站宣布遊戲計劃、並通過眾籌形式籌集資金,此外還有一些小型工作室也在嘗試開發平台遊戲(如Witching Hour Studios、Boomzap Entertainment等工作室的作品就登陸了Steam、PS4平台),除了視頻遊戲,新加坡也有著自己的桌游文化和市場,這方面以當地工作室方面的作品為主。
文學:
在新加坡建國早期,社會並不熱衷於文學內容,相比較科技、商業等務實的學問,文學被認為是「不具有太多價值」而遭到了新加坡社會的冷漠,此外因為早期新加坡社會的負責性及社會敏感問題,新加坡對於出版物方面也有著嚴格的審查制度,但即便如此,一些新加坡的文人也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堅持著文學創作,以華人為主力的新華文學成為了新加坡早期文學創作的主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完全追求物質生活,轉而對精神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新加坡的文學圈因此得到了社會的正視,並開始發展起來。因為官方語言英語的普及,各族自身民族文學的崛起,及海外人員的流入,主流的新華文學逐漸被新英文學所取代,新加坡的文學創作步入多元化發展階段,當地作家協會每年一度所舉辦的「新加坡作家節」也因為其開放和國際性而聞名於各國文學圈。對文學作品的需求促使了外國文學書籍的流入,其中就包括了來自日本的像輕小說、漫畫等類型的作品,在網路還不發達的時候,這些書籍為新加坡的ACG文化圈打下了基礎。
不過據我目前的調查,新加坡當地目前沒有輕小說、同人小說等類型的創作,而可能存在的網路小說因為是英文寫的緣故,恐怕我也很難調查出來。話雖如此,但新加坡這裡依然是可以進行文字類作品創作的,以同人作品來說,渠道上類似繪畫類作品,作者不僅可以參與新加坡當地的展會進行販售,英文的創作使之可以參與東南亞各地的展會,至於這類創作稀少的原因,我認為可能和當地豐富的繪畫類創作有關,畢竟比起連篇的文字,漫畫等創作的故事則更適應快節奏生活的需求。拋開實體文學作品,文字類創作也可以非實體形式進行,除了網路小說的創作,像Afterthought Studios、Team Precatio彡、Ebullience Games等新加坡當地的工作室(亦或社團)也創作了不少視覺小說(Visual novel),而這也是當地未來最有可能出現東方主題文字類作品的創作形式。
【結語】
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全部內容。首選在這裡給大家道個歉,這篇文章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拖了相當久的時間,原因有好事,也有壞事,所以不再細說了,畢竟都是借口。當然,也感謝各位對於本系列的期待和堅持,無論是給我提供精神支持的,還是精神催稿的(比方說玩個紅色管弦樂都遇到了個路人在催稿),都是我能將這個系列堅持下去的理由。此外我也感謝協助我的新加坡朋友們,為我調查的初期指明了調查的方向,
此外再次感謝罪戀,因為在澳新篇偶然的誤會裡相識,也是因此我選擇了新加坡作為本次的調查方向。
拖沓是個問題,但拖沓過程中我也認識到了時間對於這個系列的重要性,我之前偶然間看了看我以前的文章,一些鏈接無效了,一些作者遺失了自己的東方作品,
如果那些內容放到今天來調查,那麼就可能無法收錄,被世人遺忘,所幸文章寫的較早,也算對這些內容進行了個快照保存。不過呢,凡事有得失,在之後的調查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不少未收錄的新內容,或者有新的畫師等開始創作東方向作品了,我在想,也許不同時期寫同一個國家風格也會迥異吧。
當然,這段拖沓的時間裡我並不是不幹正事,在東方國際化的路程上我做了許多的探索,比方說在YV、京劇團、恆萃工坊的支持下,我與馬來西亞的Malaysian Touhou Brigade(MTB、大馬東方部隊)社團嘗試了將這些社團的作品販售在馬來西亞的東方ONLY活動:Touhou Matsuri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我也認識到了許多的不足(比如說為什麼不少社團進行海外販售但效果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宣傳力度不夠,僅僅將銷售量寄托在展會本身的人流量方面遠不如在展會前進行多次宣傳有效),這些經驗將協助我開展接下來的各種東方國際化嘗試。
為什麼要做東方國際化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東方在各種熱門作品的衝擊下所造成的現象想必各位都很清楚,而且趨勢也很清晰,這點上我不會騙自己,所以若要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這就是我的初衷。我喜歡雙贏,我的目的也很簡單,打通各國東方同人圈的橋樑,擴大東方同人的渠道,同時也讓當地人認識到東方同人並不是多麼難以實現的東西,人人都可以做同人,只要有心。我期望,這樣的話,也許能重新激發起各國同人圈對於東方的創作熱情吧。
每個國家的東方圈都值得我去細細挖掘,我想將文章寫的有趣、有深度、有廣度,這就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分析以及推理,然而因為我個人精力等問題,往往造成了文章進度緩慢的問題,所以關於本系列的未來,我個人是希望能夠實現合作的模式,這點上我和星色夜空已經有所嘗試,如果各位有意向來協助進行調查、推廣的話,我會非常歡迎的(加群:348384349)!
推薦閱讀:
TAG:東方Pro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