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社會

《童年與社會》是埃里克森的第一部精神分析著作,是一部研究人類兒童與社會關係的佳作,體現了其人格發展理論思想。

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德裔美國精神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1902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33年移居美國。1933-1939年作為兒童精神分析醫生在美國波士頓,同時在哈佛、耶魯的醫學院任職;1939-1944年參加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的兒童研究,1960年任職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1970年退休。

他最重要的理論是人格階段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弗洛依德的經典精神分析認為,人是複雜的能量系統,所有的能量源泉和驅動都在於本能,人要分為自我、本我、超我;埃里克森則更強調了社會、文化家庭對於一個人的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影響。


埃里克森認為,一個人無論在做什麼、在什麼時候,既是一個有機體(個體),又是一個社會成員,人格的健全發展與其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都存在關係。

埃里克森在《童年與社會》一書中提出了「人生的八個階段」:

一、基本的信任與不信任(0-1.5歲 我能相信別人嗎?)

導讀:在這個時期嬰兒的信任表現在:吃奶的愉快、睡覺的深沉、排便的放鬆等。成人對其照顧越顯得規律性,對嬰兒來說越能獲得信任,緩解了他的焦慮,逐漸適應這個新的世界。

隨著時間的推移、嬰兒的成長,她的清醒時間逐漸增加,隨之與外界的接觸時間增加,強度增強,經歷了多種的感覺,若這種感覺與體內原本的舒適感一致,他的信任就會逐漸增強,越發的喜歡這個世界,願意了解和享受這個世界了。

二、自主與羞怯、疑慮(1.5-3歲 我能獨自行動嗎?)

大帥:母親的離開——兒童早期焦慮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導讀:羞怯在最早的文化當中容易和犯罪聯繫到一起,意味著一個人被完全的暴露或者是指意識的暴露,也就是自我意識。是坦白的,又是不準備坦白的遮遮掩掩。當幼兒在成人面前時,他面臨著要考慮到自己,考慮到自己的身體、自己的願望、自己的意識,如果他感覺到這些是骯髒的,有罪的,他會產生羞愧,進而產生疑慮——要不要將自己暴露?如果說「羞怯」算作「前」意識,那麼隨之而來的「疑慮」應當算作「後」意識了吧。

三、主動與內疚(3-6歲 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嗎?)

四、勤奮與自卑(6-12歲 我比別人好嗎?)

五、同一性與角色混亂

六、親密與孤獨

七、繁殖與停滯

八、自我完善與失望

第一到四個階段是在嬰幼兒(一~三是學齡前)和童年時期出現的,第五個階段表現在青春期後,第六到八階段是從成年到老年的心理發展。

有沒有想要讀一讀的慾望呢?教育學(尤其學前教育專業)、心理學的同學們可以了解一下。

今天推薦給大家寒假讀物,著作《童年與社會》。

已經讀過的、還有讀過後的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作者: @大帥


推薦閱讀:

TAG:學前教育 | 幼兒教育 | 人格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