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劉積仁:為啥要建個「不賺錢」的醫療AI孵化器?

【健康點/作者:鄭琪】近日,東軟集團公開表示,東軟醫療目前正在積極準備上市前的各項工作,待時機合適將啟動上市程序。而就在這個消息發布之前,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瀋陽東軟軟體園正式揭牌成立。東軟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又添一員「大將」。

據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介紹,「研究院成立的初心與目標就是要通過IT技術與醫療行業的融合,為政府、醫院、科研院所、醫生等搭建一個純粹的、公益的平台,通過技術研發、跨界合作、學術交流,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創造價值、分享價值。

劉積仁表示,作為東軟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中一個非營利性的技術與科研平台,研究院更像是一個「人工智慧+醫療」領域的孵化器,它可以為醫學院、研究性醫院的學術研究提供基於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方法論和工具,促進醫療機構研究成果的產業化,促進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與科技產業之間的合作。

與此同時,東軟集團旗下子公司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人工智慧產品的支持,而其也將通過研究院旗下的項目產業化來獲得經濟收益。

簡單地說,東軟集團將建造一個開放的平台,供相關的醫療機構、企業和科研機構一起來研發醫療AI產品,產品產業化的收益由參與者按貢獻分配。

打造醫療AI「孵化器」

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寄希望於通過它來改善社會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期望人工智慧以更低的成本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法。在劉積仁看來,進軍醫療人工智慧產業是東軟集團布局大健康產業勢在必行的一步棋。

在東軟集團的計劃中,研究院將專註於人工智慧平台、大健康數據平台以及包含支付、醫療服務、醫院、科研、健康管理等大健康全產業鏈的結合與應用,運用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雲平台CareVault,以雲模式提供AI工具和數據集,不斷積累樣本數據、構建認知模型,為醫生提供輔助醫療與科研的服務平台,為醫院等科研機構提供基於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方法論和工具的科研平台,為醫療機構、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孵化平台。

據劉積仁介紹,目前研究院的會員分為三種:來自醫院與醫學院校或從事醫療服務工作與科研的醫療會員、負責將研究成果進行產業化的產業會員、從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研究的技術會員。

?目前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的會員分為三種。

創始會員中,產業會員為東軟大健康聯盟,技術會員為東軟集團軟體架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李雪教授團隊、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等三家。不難看出,在研究院創始會員結構中,東軟集團旗下的各大醫療相關產品都是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平台方,東軟在研究院上的投入除了研究雲平台CareVault,還包括將於2018年4月開工,12月封頂,並於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新建大樓。

?東軟為智能醫療研究院新建的大樓將於2018年4月開工,12月封頂,並於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對此,劉積仁表示,「大健康領域是東軟未來發展的最重要的領域,未來10-20年時間裡,東軟在大健康領域的投入會越來越大,我們在這個領域的收入也會越來越多。」此前,東軟集團已經為東軟熙康「燒了」七八億元,其對大健康產業的重視可見一斑。

在具體的運作流程方面,研究院會優先選擇大眾化的病種,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癌症等,在通過與學術委員會的交流後立項,隨後分別從醫療會員、產業會員、技術會員中配置相應的研究人員建立課題組。

據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首席知識官張霞介紹,目前,研究院已經開展虛擬標準化病人、高血壓社區綜合管理研究、北方人群心腦血管疾病遺傳學大數據研究、腦卒中救治智能輔助流程與規範、省級腦疾病協同救治臨床方法與規範、醫療影像大數據與智能分析、高端智能影像設備應用驗證和質量提升、腫瘤臨床輔助決策等課題的研究。

?目前,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已經有9個在運營項目。

與此同時,研究雲平台也聚集開放了包括:2017年Kaggle競賽肺癌檢測數據、PTB診斷心電數據集、Physionet心電數據集、乳房X光片數據集、宮頸癌篩查數據、皮膚黑色素瘤影像數據集、肺結節影像數據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檢測數據集等在內的醫療數據集。

在研究結果的知識產權方面,劉積仁表示,「原本是誰的產權就誰擁有,比如研究雲平台的知識產權歸東軟集團所有。而由各醫療會員與產業成員聯合承擔項目的知識產權由聯合方共同所有,在發表論文與成果轉化中的知識產權的應用,通過項目立項書中明確表明產權歸屬。」

此外,劉積仁強調,非會員使用平台,需要向研究院支付相應的費用。這意味著如果有非會員機構想要使用東軟的智能醫療研究雲平台,它只能付費和成為會員二者擇其一。

做平台,左手專家右手數據

東軟集團在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並不算早。在它之前,包括BAT、科大訊飛等巨頭以及Airdoc、依圖醫療、翼展影像等創業公司在內的一批玩家已經在市場上「圈地」。

與這些企業類似的是,東軟集團在數據和人才方面都不具備布局醫療人工智慧的絕對優勢。因此,東軟集團更傾向於打造平台,左手抓住醫院的數據,右手抓住科研人才,將二者結合產生的科研結果產業化。

「對於有技術的學者來說,他們缺少的是數據。而對於有數據的醫療機構來說,他們缺少的是一個好的研究平台和相應的研究人才。」劉積仁解釋到。健康點發現,東軟智能研究院在章程中明確規定了會員責任,其中就包括:會員要承擔提供足夠數量的、有效的、脫敏的醫療數據和選派研究人員參加課題研究的責任。

以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例,目前中國相應的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尚不完善,這就造成了醫療人工智慧人才短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選擇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李雪教授的團隊合作,該團隊在基於文本發現、知識圖譜建立的領域有多年經驗。

需要注意的是,東軟集團自身原有的產品也將在數據和人才上提供支持。據了解,東軟在大健康產業布局較早,其業務涵蓋醫療信息化、社保、醫療設備、健康管理等方面。

在區域衛生和醫院信息化領域,東軟累計服務醫院客戶2000餘家,服務全國診療4.6億人次。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業覆蓋人群超過7億,佔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

在醫療設備方面,其子公司東軟醫療服務於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的9000多家醫療機構。

在健康服務領域,其子公司東軟熙康的雲醫院覆蓋的服務居民超過3000萬,已與寧波、太原、瀋陽、秦皇島、貴州、海南等多個城市開展合作。

在醫院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領域,其子公司東軟望海在HRP、醫院成本一體化、醫療衛生資源監管等領域也具有一定優勢。這些都為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提供了相應的基礎。

產業化路徑尚未走通

對於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來說,完成研發只是第一步,將研髮結果產業化才是真正要闖的難關。目前,產業化面臨的兩大難題分別是:難以與行業深度結合、難以實現大規模盈利。總的來說,醫療人工智慧產業化的路徑尚未走通。

從與行業結合的角度來講,科研成果需要臨床的檢驗和訓練,從而進一步完善功能。但是由於價格、成熟度、醫院接受意願等不同原因,目前市場對醫療人工智慧的接受程度並不高。

不過,劉積仁提到,東軟智能醫療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是可以應用在東軟集團體系內的產品上的。比如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方面的研發成果可以應用在東軟的影像設備上。一些醫療人工智慧輔助產品可以應用在雲醫院中,從而為基層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此外,人工智慧在醫療費用管理方面也可以發揮作用,這就在保險方面對我們有所幫助。」劉積仁提到,無論是醫保還是商業保險都可以受益。

從盈利的角度來講,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規模十分誘人,但卻缺少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儘管騰訊、阿里、百度這樣的巨頭紛紛闖進戰場,然而卻沒有一個項目提到自己在人工智慧醫療項目上是盈利的。

以阿里健康為例,此前,阿里健康相關負責人也曾對媒體表示,其在人工智慧領域還處於探索階段,商業模式尚未走通。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人工智慧在醫學領域應用的領跑者, IBM沃森已經進入測試流水階段。目前,Watson for Oncology腫瘤輔助診療解決方案,已經在中國、美國、荷蘭、韓國、泰國與印度等多國落地臨床。就其在中國的運作模式來看,IBM選擇通過代理分銷商去打開市場,如此一來,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按照目前其在中國每人每次不低於5000元的收費標準來看,或許可以實現盈利。

本文首發於財新健康點 caixin-life;

聯繫作者微信:1281949389;

投稿方式:healthpoint@caixin.com;

卜艷|責編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授權請聯絡健康點管理員Jack;

工作微信號: Jackzhao360

商務合作:

北京 Fiona 18612891987


推薦閱讀:

【豬臉識別哪家強?】智能養豬成千萬級別飼養規模殺手鐧
人工智慧應用於檢測設備市場潛力巨大——工博會系列之二
如果未來人工智慧有了思維,感情,我們需要怎麼應對?
第一期 | 人工智慧技術情報分享
中國腦計劃顛覆性創新之路九,進化的方向,突破達爾文進化論局限

TAG:人工智慧 | 醫療行業 | 東軟Neuso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