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 答《伊麗莎白》劇情相關

Q:為什麼會寫奧地利的茜茜公主這個故事?跟德國有什麼關係?

A by L:為什麼會寫奧地利的茜茜公主這個故事?跟德國有什麼關係?

強答並安利(抄書)。

首先,我個人的直覺是,Elisabeth的意義絕不止於一部「人物傳記」音樂劇。創作者的野心相當宏大,以至於這作品蘊含了某種「私人/歷史的二重性」的特質,將皇后個人的悲劇和世紀之交的奧匈帝國以至大德意志文化圈的悲劇隱秘地連為一體。伊麗莎白之追求極致自由而不得、反被其追求而禁錮,和德奧文化中的精神潔癖式地追求自由,反而被民族主義裹挾、在一戰前終於面臨苦澀的失敗,有某種異曲同工的相似性

這種恐怖的相似性,我也是多年後才意識到的。(Die Schatten werden laenger這首歌就唱出了一切。死神也不僅僅是伊麗莎白的死神,也是奧匈帝國(乃至整個君主政體)被民族主義推翻、日薄西山的象徵。)也就是說,一個人追求自由,最終成了自己的精神潔癖的奴隸;一個民族追逐自由和崛起(的意識形態),最後成了民族主義的奴隸,這兩樣東西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

如果能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或找幾本通俗讀物(如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斯賓格勒的《決定時刻》)同讀,可能會對這種微妙的相似性有更所體會。如果你讀了博爾赫斯的小說(小說啊喂!)《德意志安魂曲》,或者黑塞的《荒原狼》,可能會其中對文明病態化的隱喻有更多的理解。(Nichts Nichts gar nichts其實也是一首特別黑的歌(。)德奧文化圈裡有種像銜尾蛇一樣自我吞噬自我的黑洞情結。

其次,關於皇后個人的性格和命運悲劇,推薦哈曼這本很經典的傳記《伊麗莎白:一位不情願的皇后》book.douban.com/subject

以下是我針對此書前言做的一點書摘:book.douban.com/annotat

這部傳記所描述的對象,是一個拒絕遵循自身社會地位行事的女人。她滿懷自信追求並實現的目標,是婦女運動直到20世紀才提出的口號:「實現自我」。

她不願扮演傳統環境所賦予她的角色:她不是一個賢惠順從的妻子,不是一個家庭的主婦,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也不是一個龐大帝國的第一夫人。她為個人的權利而奮鬥,並得以實現。然而,她的這種「實現自我」,並沒有給她帶來幸福,這正是她一生的悲劇所在。而且由於她的執著,給家庭的親情帶來了種種惡果。她,就是伊麗莎白,奧匈帝國的皇后,匈牙利和波西米亞王國的國母(我們只列舉她所具有的頭像中的很少幾個),但她在內心裡卻是一個共和派,她把古老的帝國制度稱為「穿著過時粉裝的骷髏」和一棵早該伐掉的殘缺橡樹。她是革命詩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忠實門徒,她和她的「導師」一樣,鞭笞貴族制度的陋弊,譏諷帝王將相的醜行。

階級覺悟對她是格格不入的,她的舉止最終使她這位一國之母,竟成為維也納宮廷中的異物,成為宮廷社會傳統習俗的叛逆,而這正是伊麗莎白所期望達到的目的。

一方面,作為皇后的伊麗莎白成為民主思潮的代表,雖然是一例孤品(乃至是一種怪異),但另一方面,卻在她的身上體現了19世紀末廢帝傾向的大趨勢。這種思潮並沒有在貴族階層終止,他們之中的一些人開始懷疑自己(繼承而不是奮鬥得來的)特權地位。亞歷山大?許布內爾伯爵在他1884年11月28日日記中的一段話中就一語道破:「事實上,已經沒有什麼人再相信國王了,我不知道,他們是否還相信自己。」而伊麗莎白的女詩友卡門?西爾維婭(羅馬尼亞王后伊麗莎白)則說得更加露骨:「共和體制是國家的惟一理性選擇,我真不明白,那些遲鈍的百姓,為何至今還在容忍我們。」

這種觀點在王公階層中引起了相當的混亂。從個人認識角度看,受到現代思想影響的貴族成員,雖然有意以同等的機會實現自身的價值(特別是通過市民階層的「實績」和「教育」的倫理),然而,他們卻常常感到,在這種競爭中力不從心(至少沒有達到符合他們特權出身的程度),以致他們自身的價值無法同他們從社會中所處的特殊地位相吻合,最終除了那並非奮鬥而來的頭銜和不為人所承認的職能價值外,就一無所有了。這也就決定了伊麗莎白皇后和她的兒子魯道夫命運的悲劇。

伊麗莎白突出自我的一生,充滿著抗爭和激奮。她的第一個也是最有效的嘗試,就是保持她的美貌。伊麗莎白皇后傳奇式的美貌,決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恩賜,而是她堅強自控和一生自律的結果,甚至是她對自己身體苛求的產物。另一個有效的嘗試,是她作為優先運動員的榮譽,她曾是19世紀70年代歐洲的多項騎術競技冠軍。然而,和她的美貌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榮譽也逐漸被人遺忘。

她對後世的最大期望是獲得天才詩人的榮耀。500餘頁出自19世紀80年代的迄今無人知曉的詩作是她一生奮進的寫照,它同時也成了本書寫作的基石。這些詩作是伊麗莎白內心世界中最隱秘、最切身的表白,關於她自己、她的周圍世界及她那個時代,但同時也顯示了她的失敗:這些詩作並沒有使她在後世獲得一位傑出詩人的榮譽。我們對這些詩作的興趣,並不在於它們的藝術性,因為這位海涅門徒的作品,其藝術上的平庸是顯而易見和不值得炫耀的。我們研究這些詩作,是因為它們出自一位皇后的手筆,它們構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份歷史資料,同時也顯示了一位「開明」的王室成員和19世紀末知識女性的思想發展過程。這些詩句也有助於我們去描繪那個「神經質的19世紀」,那是一個精神生活常常超越現實的年代。

關於這本書,另有2012年一點甚為淺薄的讀後感可作參考:完美主義者的孤獨肖像--讀《伊麗莎白:一位不情願的皇后》_Lachesisdeneige_新浪博客

附上她本人的幾首詩(雖然後人認為她文采一般,痛苦卻甚為真摯),攝於維也納的Sisi Museum。是個很精巧迷幻的地方。

以上完全是個人意見。希望不會被專家吊打,跑路叻。


推薦閱讀:

TAG:伊麗莎白音樂劇 | 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