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為什麼很多舊辭套話?

這個問題從李總理會面會見波羅申科時的話,……轉達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建交以來,始終互相尊重,平等對待,合作成果豐碩。……尊重主權,……支持走符合……國情的道路。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套話,特別是外交訪問和會面的時候。

相對而言,美國外交辭令則比較清晰明白,具體問題具體回答。

美國實力強大還是中國故意這樣顯得大智若愚?

本題不涉及站隊,意識形態,請理性討論。


自信,嚴謹,大方,內蘊無窮,集體智慧,精神傳承。

這是我理解的中國外交部門的發言藝術。

就連中國領導人的發言也是與西方完全不同,緩慢、有節奏、每個詞句都是反覆斟酌後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往往西方領導發言後,記者、學者們忙著挑錯找毛病,或者拿著西方領導(如奧巴馬)精心準備出的噱頭用語(如大棒外交, 重返亞太等等)來做頭條,然後大做文章,其中也有讓老百姓好理解的成分在裡面。很多非一流政客自己發言都常會因為管不住嘴而說漏出一些不當言論,成為媒體的養料和民眾的談資。很多情況下,是一個team的成果或者輿論武器,有一些博出位的色彩,畢竟是和連任政績之類的掛鉤。

而中國領導或外交部發言後,乍一聽等於什麼都沒說,仔細回味會發現內蘊著新的態度和傾向性。且不帶有任何個人色彩、臨時起意的成分,高度精鍊、集中、理性,代表的個人彰顯的成分低、代表國家利益、外交文化傳承的成分高,所以凝練出來的,大多是以前用過的、現在也適用的很多核心辭彙。並且,除去所有國家慣用的外交用詞之外,比如尊重主權、尊重民族自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諧世界等等,都是一種新中國依賴一如既往的外交精神和文化傳承,是要延續下去的,不能自己打自己臉。

聽中國發言,沒有點功課真的不行。記得第一次研讀外交發言史料時,我一臉懵逼的表示:這不都是一樣的話么?研究中國方向的教授神秘一笑。這屆提到『民主』一詞的次數比上一屆多了4次!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我一驚。

另外,英語國家、甚至日韓,研究他們的外交發言不懂外語感覺沒什麼差,看翻譯就行了。然而研究中國外交發言,不深了解中文的話你根本搞不懂言下之意和背後的深意,就這樣。


擬稿時有一套code 可以參照,如果了解了,反而更容易解讀,關切,抗議,嚴正抗議,反對,請雙方保持克制。


中國力求外交的純潔化,不扭曲,不誣陷,而並不是不說大白話。

官話不是中國的特徵,哪個國家都有外交辭令。

比如外交部發言人的大白話:可能以前我們宮古海峽過少了,那麼我們多過幾次,日本習慣了,也就好了。

傅瑩針對西方記者指責朝鮮失控:「控制」一個主權國家(朝鮮)?這種說法可真…西方呀。

大概意思是這些…

總之,需要輕鬆表態的時候,就會出現大白話。


很多問題也許是由於國家安全或者國家利益或者高層利益不方便直接說或者暫時不方便說。實際上應該沒什麼套話都是針鋒相對的,只不過為尊者諱沒亮出來而已。


我覺得挺好的啊。說話藝術的高超


外交發言是國家的發聲,往往會在許多報紙中出現,不像我們個人可以隨便說,說完之後就不會有人能夠記住原話,大家大都只會記住你要表達的意思,對你稍微熟悉點的人是能夠比較準確的讀懂你話語的含義的,哪怕你是在明話反說。但外交不行,外交會以文本的形式長期存在,或許多年後都會拿出來的,這樣,保證外交發言的清晰度,能夠不產生歧義就相當的重要。我國的外交辭令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什麼話表達什麼意思都有清楚的解釋,例如「我們充分交流了意見」表達的是「會談各說自話,沒有達成完整的協議」,這樣在多年後人們重新翻閱的時候能夠了解到這次會談的實際狀況是什麼,而如果外交發言用「各說各話」來表述就顯得非常的僵硬,過於的直白。而如果用其他的一些話語來婉轉表達,就很可能出現有歧義的情況。而且,漢語並不是世界上的主要流通語言,在由漢語翻譯成英語的時候,由於漢語有特定的語法表達,所以翻譯過來的英語可能不能夠完整的表達其中的含義,而產生偏差、衍義。使用外交辭令,只要事先學會辭令想要表達的意思,一般是能夠清楚的翻譯,表達和傳遞給外國讀者的。個人認為這樣並沒有什麼不好,完整、高效的表達政府的意見對於國家來說是關鍵,外交的嚴肅性不容許玩文字遊戲,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只要能夠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在外交上就是成功的。

至於為什麼美國的外交就事論事,直白表達。因為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的身份就擺在那裡,很少會發生外交言論的曲解,哪怕是曲解了,美國再作一次解釋難道還會有國家或組織繼續揪小辮子嗎?在國力上,美國是第一梯隊,而且遠甩開第二梯隊,各國不會因為外交發言這種小事來開罪美國的,同樣,在上世紀蘇聯若是想要這樣說也是可以的,畢竟國家實力就擺在那。還有就是美國是說英語的國家,美國在英語的解釋上還是存在很大的影響力的,一般不會有曲解的情況發生。當然,這也表達了一種國家的自信,或許等中國強大了,我們的外交就會變得就事論事,不用擔心會引起曲解了。


不覺得這體現了一種民族自信嗎?


本質是中國戰略還沒有,或者混亂,所以無法判斷怎麼支持,支持誰,也判斷不出誰錯,所以就不想管了,希望自己置身事外,逃避俄國和美國等對抗,發展國家經濟,外交部發言就像說廢話實際就是說廢話,外交員又沒權,腦子裡也沒有中國的戰略目的,中國主席也沒給指導意見,他怎麼敢發言?萬一發錯了怎麼給領導交代?所以國內現在就是這個德行,當年入常非常噁心,還不如讓台灣入常,大陸就加入聯合國舊行了,愛怎麼打讓台灣想辦法。


推薦閱讀:

如何區別悶聲發大財和閉門造車?
如何避免和異性尬聊?
母親非常消極悲觀,58歲時做了早期癌症手術後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如何讓她能調整心態樂觀起來?
如何擺脫自己刻板的語言和文字寫作,變得更加靈活?
如何自我諷刺?

TAG:政治 | 交流 | 外交辭令 | 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