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直心,深心,大悲心分別是什麼?

凈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直心。何等為十。所謂

不染一切世間法 直心。

不染聲聞緣覺 直心。

隨順菩提 直心。

不違一切智道 直心。

一切眾魔及諸外道不能沮壞 直心。

不染如來圓滿清凈智慧 直心。

隨所聞法 悉能攝取受持 直心。

於一切受生處 無所選擇 直心。

深入細微智慧 直心。

善巧修習一切佛法 直心。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直心。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凈直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

不退深心。長養一切諸善法故。

離疑深心。解一切佛微密語故。

正持深心。不舍菩薩大願行故。

無上正直深心。深入一切諸佛法故。

了達深心。於一切佛法得自在故。

殊勝深心。深入種種方便法故。

為首深心。於一切境界悉究竟故。

自在深心。莊嚴一切三昧自在不斷絕故。

具足深心。攝取本大願故。

不舍深心。教化一切群生類故。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深心。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凈深心

--------------------------------------------------------------------------------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於諸眾生。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何等三十二。

一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痴闇大黑處故。起大悲心。

二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無明所纏窟故。起大悲心。

三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世間大險處故。起大悲心。

四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離寂靜處墮世間故。起大悲心。

五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墮大瀑水隨漂流故。起大悲心。

六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墮在顛倒險難大苦處故。起大悲心。

七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墮在惡道離聖道故。起大悲心。

八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大煩惱能縛所縛。常為種種煩惱羅網所纏裹故。起大悲心。

九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於諸境界常不可足不可滿故。起大悲心。

十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屬諸愛主不自在故。起大悲心。

十一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老死大苦劫害不生厭故。起大悲心。

十二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不離諸疹。為諸一切種種病苦所逼惱故。起大悲心。

十三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三火常然晝夜常燒常不滅故。起大悲心。

十四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下業所纏增長世間諸苦惱故。起大悲心。

十五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懷驚怖無安隱心故。起大悲心。

十六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少利所纏忘大過故。起大悲心。

十七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諸種种放逸所醉。無始睡蛇常睡在心。在曠野道常為五陰怨家逐故。起大悲心。

十八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諸蓋劫善財故。起大悲心。

十九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無明覆眼常曀不見善知識故。起大悲心。

二十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種種事亂其心猶如亂絲無理者故。起大悲心。

二十一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在憒鬧離寂靜故。起大悲心。

二十二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在難處離無難故。起大悲心。

二十三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云何云何邪見纏故。起大悲心。

二十四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隨逐貪餌依止種種邪見使故。起大悲心。

二十五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長夜執在想倒心倒。無常法中生於常想。於苦法中生於樂想。不凈法中生於凈想。無我法中生我想故。起大悲心。

二十六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無始世來。常負生死諸惡重擔。受大苦惱不疲厭故。起大悲心。

二十七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依止世間。羸薄少力非堅固中謂堅固故。起大悲心。

二十八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染所染。常在無量諸垢中故。起大悲心。

二十九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有貪縛不厭舍故。起大悲心。

三十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諸供養恭敬降伏常求資生諸供養故。起大悲心。

三十一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種種境界纏心生憂惱故。起大悲心。

三十二者 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憍慢我慢地故。起大悲心。

大王當知。是名沙門瞿曇於諸眾生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而說偈言

瞿曇見眾生 閉在世間獄

輪迴遍諸趣 常受一切苦

痴闇覆其心 不知生厭離

是故無上尊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樂著諸世間

四流河所漂 隨順不得返

常沒生死海 不知求出離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墜墮大險中

入於非正道 無有能救者

是故瞿曇觀 起於大悲心

置於佛菩提 最勝無畏處

瞿曇見眾生 縛在牢獄中

與愛作僮僕 策使諸境界

宛轉老死海 不覺亦不知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熾然三種火

常在諸惡趣 種種苦所害

怖畏諸惡道 無有依止處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樂著於諸有

放逸心自在 貪著諸境界

常被種種害 而不生怖畏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無明黑所覆

種種曀所障 不離一切蓋

諸見亂如絲 無有能解者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墮在八邪見

為愛久住處 以是常縛心

如是諸難中 樂不生厭離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起於顛倒心

於苦不凈中 而生樂凈想

無常無我中 而反我常實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依止羸薄力

常為重擔押 無心生厭離

起于堅固想 染著不能舍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在有貪海中

利養覆心故 常求愛境界

貪心如野火 熾然不知足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具造諸苦業

常為諸憂悲 苦惱之所逼

為拔彼眾生 種種諸惱害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恆觀彼 一切眾生界

常起大悲心 是故無過失


直心,深心,大悲心----憨山大師

從上諸祖教人參禪。雖有超佛越祖之談。其實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舍規矩而求方圓也。且佛教阿難。開口便道應當直心。凈名雲。直心是道場。馬鳴大師。開示修行切要。鬚髮三種心。謂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深心。要集一切諸善行故。大悲心。願救一切眾生苦故。從上諸祖。未有不發此三種心者。

學人只知瞢瞢的去參話頭。只要妄想貪求玄妙。卻不知是直心正念真如。祖師方便法門。若說真如二字。學人早作道理會取去。誰肯下死工夫做。若只教去看話頭。看到話頭。逼拶歷劫情根。忽然斷處。從來一切妄想情慮。當下消滅。求一念生心。了不可得。到此便是離念境界。正所謂正念者無念也。若到無念。則不求與真如合。自然覿體相應。如此便是佛祖教人直心的樣子也。是知參禪。更無別樣巧法。只是要人實實死做做到恁般田地。豈有甚秘密巧妙哉。此乃第一直心修行也。

第二深心。要集一切諸善功德。此諸善功德。不是外邊有為的事。如達磨大師。對武帝雲。凈智妙圓。體自空寂。是真實功德。是知達磨所說凈智妙圓。正是馬鳴直心正念真如。馬鳴所說諸功德。就是將直心正念去做。以真如遍成一切有為事法。今日要求證真如。不是在死眉死眼鬼窟里求。要在一切日用有為萬行上求。所以行上求者。不是在事上別討出一個玄妙真如來。只是就將直心正念。在一切事上驗看。可與直心正念相應不相應。若事事法法。都與直心正念相應。則目前無一法一事。不是真如境界矣。所以馬祖與百丈諸弟子。日用中。搬柴運水。鋤田插禾。燒火煮飯。事事上覿面勘驗。尋常一言一句。冷言熱語。都是要弟子入證真如之門。若勘到果然一切處不昧。方許有為人分。若胸中絲毫未透。未到無念境界。起心動念。即被業轉。墮在生死窟中。故未輕許印正。此傳燈千七百則葛藤。皆真實印正語。非玄妙機鋒語。如今學人都把作玄妙奇特言句。蘊在胸中。當作己解。日用頭頭。未曾一毫看破。豈不誤哉。

第三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如今學人。見拔眾生苦。是菩薩事。待他日成了菩薩。才度眾生。卻不知能度眾生。方是菩薩。度眾生苦。不是有了神通妙用。才去度眾生。卻就是直心正念。集諸功德處。就是度生事業。且如世尊。教須菩提度盡眾生。實無眾生可度。乃至廣行六度。更無一法可行。乃至上求菩提佛果。亦無所得。且度眾生。豈不是集諸功德。實無一法可得。豈不是直心正念真如。如此妙用。乃自己日用神通。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則何法而非功德事哉。以眾生日用種種事法。皆是煩惱現行。今以真如一念。事事法法上印破。都轉作真如妙用。便是度自心之眾生。

如此參學。是名真參實究者。不是現成端坐養懶。過了三年五載。便誇大口。說我參禪幾多時。悟了多少妙處。如此見識。都閻老子前吃鐵棒漢。反不如三家村田舍郎。他倒免酬信心檀越宿債。老漢看來。佛祖教人。原是分分明明。只是後人錯會。所以誤耳。禪人既歸心老人。須信老人言。從今將抱守琉璃瓶子。一拶粉碎。將從前參的。都移在一片身心上。向成就眾生門頭。拌卻性命去。一一著實體驗過。發廣大心。能引一眾生髮菩提心。便是拔一眾生之苦。自破一分我執。損一分煩惱。消得一分我見煩惱。便是證一分真如境界。若從此以去。更髮長遠心。即三生十劫。劫劫生生。行到煩惱消盡處。便是度盡眾生處。若眾生煩惱一時都盡。更要成甚麼佛祖。

直心,深心,大悲心----憨山大師


推薦閱讀: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