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酒與文化(從茅台說起)3

一、茅台的歷史(2)

1934年10月10日晚6點12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部隊共八萬六千人,分別自江西瑞金地區出發,開始了著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圖片來源與網路)

1935年一月,經過數場艱苦的戰鬥,紅軍主力抵達黔北重鎮遵義,並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這時的紅軍以損失過半,還有三萬七千人。

遵義會議的重要性在於:確定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也就是換了個CEO,把持政權聽從共產國際總部領導的海龜CEO王明、外籍高管COO博古下台,換上更了解中國國情的本土團隊。

(遵義會議原址)

之後,紅軍改變了以往的行動策略,圍繞赤水河(美酒河)靈活地穿行在黔北、川東、川南區域。四渡赤水的故事由此展開。

1935年三月,紅軍二次佔領遵義,並於三月十五至十七日經茅台三渡赤水河。

1935年的茅台鎮,已經不復「川鹽入黔」時的驗貨集散地時的繁華。

辛亥革命後,在軍閥及土匪的盤剝下,加之多條入黔通道開啟,瀘州與茅台的鹽業迅速凋弊。

主業不行了,不得不將之前主要為供應鹽工而建的副業:釀酒作坊,當成主業經營。

尤其是1915年茅台酒代表貴州參加巴拿馬世博會後,茅台鎮的釀酒業日漸興盛,赤水河兩岸燒鍋林立,歷史的車輪緩緩啟動了。

說起來,白酒(那時還叫燒酒)與鹽業之間好像真的存在割捨不清的關聯。洋河酒業的所在地,江蘇宿遷的釀酒史,也與明清兩代的鹽業發展有關。

(這個話題說來太長,暫時擱置,後面細聊)。

紅軍過茅台……官方與民間有數種說法。本蘑菇只大概知道,紅軍一向秉持「打土豪、分田地」的優良傳統。

1935年三月十七日,紅軍離開茅台鎮後,那裡幾乎沒什麼酒了。

據說,最後經過的紅軍,對此還頗有異議,並提出過抗議云云。

我們知道,紅軍的主要人員來自江西。那個時期,江西的釀酒業以米酒為主,口感與味道與茅台的高粱燒酒有很大的不同。並且,當時的江西米酒,並不以燒坊為主。

可以說,大部分的紅軍戰士,是在茅台鎮,才第一次品嘗到了烈性酒,還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特殊情況下。

真真是一種……相當深刻的人生體驗。

還有一個需要記住的信息是,紅軍在四渡赤水期間,在赤水河流域徵兵,帶走了七千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

之後,是爬雪山、過草地……到1935年到達陝北時,紅軍主力還有兩萬餘人。

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包括七千貴州子弟在內的紅軍,只剩下三千多人了。

這三千多人,可是大有來頭。

(圖片來自貴州遵義會議博物館)

可以說,這三千人組成了新中國的黨政軍的骨架,且尤以軍方為多。他們,也是茅台酒無意間收穫到的最有價值的「原始用戶」。

從一九三四到一九四九,離開井岡山的八萬六千人,加上七千貴州子弟,到新中國成立時的能享受革命成果的三千人。

整整十五年的革命戰鬥歲月,是他們人生中最為艱苦也是最為激情澎湃的歲月。他們目睹並經歷了太多的生死離別,大多數的戰友都在這十五年間犧牲了。

茅台酒,可謂是在那個艱苦歷程中為數不多的,能讓他們精神放鬆的安慰劑。

那個味道承載了太多的東西,有他們青春的記憶、戰火的記憶,也有對戰友的記憶。

因此,建國後,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中共中央國務院特別發文,並特批經費,在茅台鎮四家燒坊的基礎上,成立茅台酒廠。

(未經本蘑菇允許,請勿轉載、引用。)

歡迎關注蘑菇的微信公眾號:wto002197

推薦閱讀:

給酒里加點料?希臘人兩千多年前就這麼玩了
我釀的不是啤酒,而是快樂的靈魂
喜歡喝酒的人是喜歡酒本身,還是喜歡醉的感覺?
有哪些平時喝起來也挺好喝,還不貴的白酒推薦?

TAG:酒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