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天賦這個概念,它讓你錯失成長的機會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且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千古劉傳(qiangulc)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但請自覺保留以上版權聲明。

中學時,我最討厭的意識形態是,高分即高智商,高分者即聰明者。這樣的意識形態下,關於天賦的問題,顯得非常微妙。

例如,每個班級都會有英語小王子、物理小王子,因為他們這個學科的成績極好,而且學習時間似乎還比其他人少。其他同學會出現這樣的判斷:他有天賦,我沒有天賦。老師會想:這個孩子天賦好,其他孩子一般。這位學生自己會想:其他人的天賦也許不及我吧。

在這樣意識形態下,我也不得不融入其中,現實看上去也確實是這樣的:有天賦、智力高的學生,成績好;沒天賦、智力普通的學生,成績差。

我討厭這樣的意識形態,有一次語文考試,甚至在作文中洋洋洒洒地批判,然後那次語文成績就不及格了。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任何反駁看上去都是無理取鬧。

創業三年,從事廣告行業,我面試了不少應屆畢業生,公司也招聘過曾經是英語、數學、物理小王子這樣的人,但他們的表現卻遠低於我們的預期,即使他們確實很聰明。原因是什麼呢?這讓我重新思考關於天賦與能力的問題。

兩種思維模式

人們關於能力一直存在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認為,能力是固定不變的,而且人們需要不斷去證明;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不斷發展和提升的。

心理學家Carol Dweck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將前者稱之為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後者為成長型心智(growth mindset),並對其做了區分:

僵固型心智認為智力是先天決定、固定不變的,所以他們的基本原則就是讓自己任何時候都顯得聰明能幹,不惜代價去證明;成長型心智相信智力是可以發展和提高的,因此他們的首要原則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僵固型心智認為如果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說明自己不夠聰明不夠能幹;而成長型心智認為,不斷努力,就可以不斷提高。

僵固型心智認為失敗和障礙顯得自己無能,所以會拚命避免和隱藏;成長型心智認為失敗和錯誤在所難免,所以最好是直面和克服。

我第一次讀到這兩個概念時,如醍醐灌頂,因為這是通過實證研究得出來的科學結論,較之成功學的事後諸葛亮更為可信。

Carol Dweck的團隊對4歲兒童進行過一項實驗:他們可以對兩種遊戲進行選擇,一種是簡單重複的拼圖遊戲,另一種相對較難。

結果發現,即便在年紀如此小的兒童群體,有僵固型心智的孩子就已經有了心理特質、智力是固定不變的想法。他們選擇了相對簡單而又安全的遊戲,原因是天生聰明的孩子「是不會犯錯誤的」。

而具有成長型心智的孩子認為,選擇簡單重複的遊戲是難以忍受的。他們認為自己可以變得更聰明,因此選擇了那個相對較難的遊戲。

由此可見,具有僵固型心智的孩子想要確保自己獲得成功,他們認為聰明的人都應該是常勝將軍。而對具有成長型心智的孩子們來說,成功意味著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

我在曾經的一篇文章《月薪從4000元到10000元,只需一個觀念的轉變》提到了兩類目標設定:

績效目標:展示自己聰明、有才、有能力或業績優於他人的意願。

精熟目標:發展或增強某種技術和能力的意願。

不同的目標設定,會對學業和工作績效造成極大的影響,例如,比起績效目標,持精熟目標的學生成績會更好,持精熟目標的銷售員會有更高的銷售額。這樣看來,這兩類目標設定正好他恰於僵固-成長型心智。

那麼,為什麼僅僅一個觀念就能對現實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建立在教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基礎之上的新學習科學中,五大基礎概念中有一條為:

The brain is highly plastic.(Tokuhama-Espinosa,2008)

在人一生的任何時候,無論幼年還是老年,腦神經都具有極高的可塑性。也就是說,大腦並不會限制一個人成長,它生來就有極高的可塑性和無限的成長空間,同時也有研究指出,人的長期記憶容量可能是無限大(即使我們用不完)。

我由此推論,限制我們成長的並不是大腦的物理特徵,而是心理層面的觀念。

忘掉天賦

閱讀了腦科學的文獻後,我無比堅信「大腦一生可塑」這個結論,這與Carol Dweck的僵固-成長型心智的研究相互印證。現實中,那些在高齡學習新技能並取得成就的老人就是例證。

有了以上的知識,現在就來說說天賦是怎麼回事。

首先得承認,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生來具有不同的大腦構造,天賦因人而異,但一定存在。但由於大腦可塑性極高,實際上天賦本身的價值僅在短期有效,為什麼如此推論?打個比方,天賦就像起跑線,天賦好的人,起跑線置前,天賦普通的人,起跑線置後。但是大腦可塑性極高,意味著這個跑道並沒有終點。短期內,天賦會拉開人的差距,但是一旦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來考量,天賦所帶來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計。

既然在長期來看,天賦帶來的差距可以略去,那持有天賦這個觀念會帶來什麼影響嗎?這就得回到僵固-成長型心智來談了。

如果你認為人存在天賦,其實也就認為人在某些領域並不存在天賦。通常來說,持有這樣觀念的人不僅會如此看待別人,也會如此看待自己,其後果是,那些被自己所認定沒有天賦的事情,恐怕終其一生都不會再去嘗試,因為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比不過在該領域有天賦的人,去努力反而凸顯自己的笨拙和平庸。

一旦認定一個人應該去做自己有天賦的事,不應該做自己無天賦的事,實際也是認為人不具備可塑性,這樣的表現,實際就是僵固型心智。

僵固型心智帶來的問題,需要多談幾句。根據Carol Dweck的總結,有以下幾點:

1、犯錯時,僵固型心智容易停滯不前,並因此錯過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會感覺被貼上了失敗的標籤。

2、遭遇挫折時,僵固型心智者很容易產生抑鬱情緒。

3、僵固型心智者需要不停地去證明自己。大多數情況,他們只是在原地踏步,收集了一大堆的證明,但未必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4、對嘗試去努力感到恐懼,因為這讓才華本身受到了質疑。

將僵固型心智與成長型心智對比,有以下這些特徵:

這樣看來,是否持有天賦這個觀念,就足以成為兩種心智模式的分水嶺。

那麼,我們能否轉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呢?

心智轉化

其實,當理解了僵固-成長型心智的含義和利弊,以及基礎的腦科學理論後,你已經開始用完全不同的視角思考了。但為了實現更徹底地轉化,用這些問題時刻提醒自己,也許更有用:

  • 今天會有哪些可以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呢?我自己的?周圍人的?

  • 我要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怎樣來開展我的計劃呢?

  • 遇到困難時,我要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怎樣來開展我的新方案呢?

  • 我應該做些什麼來維持成果並且獲得進一步的成長呢?

實際上,這種解決方案是一種過程導向而非結果導向的思維方式,任何一本有關工作法的書中都會提到。但在僵固-成長型心智的理解之上去實踐,效果就完全不同,就像一副撲克給普通人只能鬥地主,給魔術師就能創造驚喜,因為後者理解更深層次的原理和方法。

Dweck在商業領域針對兩種心智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書中談到:

獲得成功一直是僵固型心智者的夢想,而成長型心智者獲得成功卻只是因為他們做了自己熱衷做的事情所帶來的附屬品而已。

一個企業創始人的心智模式,也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思維方式,按此推論,自然會有僵固型心智企業和成長型心智企業之分。

過去的成功學,如「世界上最成功人士的十大秘訣」,給出的都類似於「一定相信自己,人要有夢想,敢於冒險去闖「這樣無關痛癢的解釋,這跟說「成功人士每天都堅持喝一杯水」沒什麼區別。

而建立在科學方法基礎之上的可實現的成功學,就需要給出可清晰定義、可操控、可預測的變數。僵固-成長型心智當然可以成為變數之一,而且這個內部變數的好處在於可控,而不像運氣這樣的外部變數,完全不可控。一旦變數可控,我們便可以預測其結果,執行解決方案,完成變數代入轉化。

回到開篇談到的問題,那些曾經在學校表現優異的學生,進入職場時卻遭遇滑鐵盧,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種解釋,我在《理性與聰明的分野: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中談到,是源於理性障礙。越聰明的人,理性障礙造成的傷害越大。

另外一種解釋,可以算是我的一個推論,大部分經歷過應試教育的人,都會染上並持有僵固型心智,持有成長型心智的人比例較低。一旦到更長的時間維度上,僵固型心智者便會躊躇不前,其中,那些曾經表現優異的僵固型心智者,在遭遇挫折並陷入僵固型心智的負反饋中時,比起其他人更難重振旗鼓。

這讓我想到反身性原則:

其一是,當一件事情有人參與時,參與者對世界的看法始終是片面的、歪曲的,這是易錯性原則。

另一個命題是,這些歪曲的觀點能反過來影響到的與該觀點有聯繫的事情,因為錯誤的觀點會導致不適當的行動,從而影響事件本身。這就是反身性原則。

天賦這樣的觀念就具有反身性,你認為人是有天賦的,那麼你就只能看到人表現優異是因為天賦好,當然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但這卻反過來印證了天賦論的正確性,並讓你繼續採用這個觀點去行動和觀察,如此循環下去。僵固型心智,是一個負循環的死局。

僵固-成長型心智的價值遠被低估,知曉的人甚少,也有人並不認同這個概念,但至少對我來說,今年我的個人認知迭代中,它必須有一個位置。

推薦閱讀:

快樂並非一種天賦,而一種能力

TAG:心智 | 成長 | 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