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詩歌是怎麼傳播的?


寫邀。

一、國家官方文件紀錄

比如乾隆那個水平都能留下四萬多首詩。

二、民間編撰

這個可以是詩人詞人自己編啦,或者後人友人子孫編啦,這一類就多了。

三、掌握一門高新技術

比如陸游的詩存世那麼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家自己開印刷廠的。

四、到此一遊系列

比如題西林壁、黃鶴樓之類,多見於各名勝古蹟。

五、贈人

包括贈友人和知名人士兩種。比如那個「恨不相逢未嫁時」

六、畫上題字

唐伯虎好多詩是這麼傳下來的。

七、樂姬娼女

所謂古有漢樂府,宋有三變柳。

總結一下:其實前三樣才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後面的可一時風頭無兩,但卻不是長久之法,最終還是要靠文集傳播的。詩詞傳播不單靠才情,運氣、地位、權勢,都是考慮之內。若單靠才情傳世,今時今日怕是另一番光景。


古代雖然沒有現今如此發達的「自媒體」,但是詩詞等作品傳播的渠道是相當豐富的,除了官方收集印刷,還有有以下幾類:

一、寄贈呈示

以詩代書寄贈好友同僚、呈示高管是比較流行的方式。比如杜甫《贈李白》、《贈韋贊善別》、《奉寄河南韋尹丈人》等即屬此類;

二、牆壁題詩

比如文學作品中有名的宋江「潯陽樓題詩」。

三、詩牆題詩

「詩牆題詩」與「牆壁題詩」是有區別的。「牆壁題詩」以室內為主,多為酒肆內牆壁;「詩牆題詩」則多為鬧市、名勝、驛站等地段的牆壁,比如《題西林壁》;此外,「詩牆」的對象更為豐富,還包括「詩板」「詩屏」等等,比如著名的「常德詩牆」就是把詩寫在木板上再懸掛在牆上,而老白與元稹互相「推廣」詩詞的方式就是「詩屏」,這些方式可以說是古代的「自媒體」。

四、聚友吟誦、即席賦詠

這兩類可以算作一類。詩人偶得佳句即邀同僚好友聚會「顯擺」或於飲宴之間「靈感爆發」即興吟詠,後由同席者或旁席者流傳;

五、歌者傳唱

這是文人墨客中比較「香艷」的一種傳播方式,多由「雅士」贈詩青樓名妓,後由歌妓傳唱;

六、商人販賣

文人常戲稱自己「賣文為生」,「賣詩」者也不在少數,窮困潦倒之時將詩詞賣與商人以換「酒食」並不少見。其實「販賣」並不僅限於商人,也有不少「有財而無才」的紈絝子弟從「有才而無財」的詩人手中買詩,而後作為自己的「名作」四處顯擺吟誦;

七、教師傳授

這個方式也是很常見的,私塾夫子照本宣科,黃髫稚子搖頭晃腦即是此類。


謝邀

沒有研究過這個話題

我能想到的就是碑文和風塵女子傳唱。


瀉藥…但我真的沒有研究。

我覺得吧,古代的詩歌跟我們現在的日記啊流行歌啊啥的挺像的,就是抒發情感記錄事件的東西。有的會集結成冊,後人整理後傳播,有的因為精彩別緻而被學習背誦,有的本來就是為了品鑒傳唱而作,其中的佼佼者就自然隨著歌頌而流傳開去了。

說起來,古時候都是"一傳十,十傳百""口耳相傳"這種人工傳播,所以人云亦云真不能怪,畢竟通訊這麼不發達,識字的人這麼少,不人云亦云也很難。

跑題了…反正就是…我並沒有研究過這個話題,只是想當然爾。


推薦閱讀:

袁子才詩二首
從傳統到現代的中國詩學·前言
《人間飯茶》

TAG:文化 | 傳播 | 詩歌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