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耶穌受難記》原片名中的 "The Passion" 和現在 passion 一詞的意思有關嗎?
[圖片來源: IMDb |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拉丁語passio原意是「受折磨」,所以大寫用來指耶穌的受難。但是後來在晚期拉丁語(公元3至6世紀)中passio又吸收了希臘詞π?θο?(pathos)的用法,變成一般意義上的「遭受」「受影響」「受動」的意思,成為actio(「行動」「活動」「作用」)的反義詞,passive和active這一對反義詞就是從這裡衍生來的。
passio作為「激情」的意思不是從原意「受折磨」而來,而是從「受動」這個新獲得的含義來的。根據希臘哲學傳統,靈魂有主動和受動兩個方面:主動的方面是因為靈魂本身就是推動身體運動的原因,所以靈魂能單憑它自身主動地進行一些活動,如理解、思考、意願等;受動的方面是因為靈魂與身體結合,所以必定受到身體和周遭世界的影響,受到這些刺激而被動地發生一些運動,產生感覺、情感、激情、慾望等,這些都不是靈魂能夠完全控制的,是受動而不是主動。所以,當passio吸收pathos的「受動」含義時,就順帶擁有了「情感」「激情」「慾望」的意思,這層意思在14世紀傳到了英語、法語等歐洲語言中。
例如笛卡爾晚期有一部題獻給波西米亞公主伊麗莎白的著作《論靈魂的激情》(Les passions de lame, 1649),若翻譯成《論靈魂的受動》也是不錯的。書中把除了理智和意志之外的一切發生於靈魂的東西都稱為靈魂的passion,包括三種:身體外部感覺(看見光、聽見聲等),身體內部感覺(感到餓、渴、疼痛等),對靈魂自身的感覺(感到驚奇、愛、恨、慾望、快樂、悲傷等)。笛卡爾補充說,第三種才是人們通常意義上講的passion,所以在這部書里主要討論第三種passion,笛卡爾企圖把它跟前兩種一樣地歸結為身體中一些物質微粒(「動物精氣」esprits animaux)的機械運動對靈魂的影響,由此開啟了對「情感」「激情」的唯物主義解釋進路。這條道路發展到今天,使人們普遍認為激情是身體、大腦、神經系統這些物質的東西自行產生出來的,以至於我們今天看到「激情」這個字都無法理解它跟「被動」「受動」有什麼關係了。
//補充:濤吳大的推測或許也是一併成立的。我猜想,有可能正是因為羅馬教父學者們覺得激情和慾望都是對人的折磨,所以才會把passio跟pathos兩個不同起源的詞合流,這也說不定啊。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測,需要去找歷史證據才行。Passion 源自拉丁語,原意就是 suffer,承受折磨,最早特指耶穌受審最後在十字架上死去的一系列過程。後來引申為(一般人)經受苦刑的折磨,而「慾望」、「激情」的含義都更晚出現。我推測也許是因為「慾望」本身就是對於人的折磨。更正:請看匿名用戶的答案,那個應該是正確的解釋。
詞源詳見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term=passionallowed_in_frame=0
我再來補充個:梵語裡面的?????(piyati)意思差不多,可見是個印歐語普遍具有的辭彙。
從 Merriam-Webster 里摘下幾個重要的解釋(按照編號順序)
- (often capitalized) the sufferings of Christ between the night of the Last Supper and his death
- obsolete : suffering
- the state or capacity of being acted on by external agents or forces
- intense, driving, or overmastering feeling or conviction
- an outbreak of anger
- a strong liking or desire for or devotion to some activity, object, or concept
- sexual desire
在此單詞的眾多解釋中,可以近似翻譯為激情的條目有3個,剩餘的都跟 suffering 相關,可見此單詞的演變過程。
背單詞用英英字典,就不會有意思背不全的問題了。推薦閱讀:
※信仰基督有什麼意義,信仰基督的是什麼樣的群體?
※一貫道是怎麼樣的宗教?
※看和尚批判道教文,提個問題。太上老君的確和老子區別很大嗎?
※地府的起源,分类六道轮回是佛教还是道教起源,道教的地府类是什么,不同教派对地府这种机构是怎么设定的?
※西遊記里地府里是不是出現的重大變革?
TAG: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