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各個行政區都有什麼特點?

之前看過一個回答,說「朝陽區有錢,海淀區有文化等等」,這樣把地區人格化,挺有趣的。

題主希望能得到以下方面的介紹:

居民特點

基礎設施建設

教育資源

房價

生活水平


這是2016年的北京各區縣GDP詳細數字,一目了然。

按總數來說北京最有錢的區依次是是海淀區,朝陽區,西城區和東城區。

按人均來說北京最有錢的人是西城人,東城人,順義人和海淀人。

這裡沒有列出房價的數字,但均價依次是西城,東城,海淀和朝陽。

教育水平依次為西城,海淀,東城和丰台。

西城區從各個方面看都是北京的制高點,轄區內包括了世界500強第一的工商銀行這樣的經濟巨頭,也有中南海這樣的政治中心。教育資源領跑全市,包括四中,八中,師大附,二附,實驗中學,161等著名學府,中考和高考成績領先全市。

按照美元來換算的話,北京西城區的人均GDP已經與德國,法國,英國持平,房價均價接近15萬一平米,是名副其實的天朝中心。

東城區的面積是最小的,吞併崇文之後比西城更小,天壇划走一大片地,龍潭湖和遊樂園划走一大片,原崇文區的面積本身就小得可憐。但實力還是有,除了教育外,各方面都穩居第二,轄區內有王府井這樣的商業中心以及中石油這樣的重鎮企業。

海淀區的面積在市區內僅次於朝陽區,目前是北京市GDP總量最高的區縣,突出的特點是教育資源和創新企業。教育資源包括了北大,清華,人大等著名高校,以及人大附,北大附等中學名校,高考成績只略遜西城一籌。此外轄區內有中關村,基本囊括了中國一半以上的創新互聯網企業。唯一的缺陷是面積過大,發展極不平衡,一旦實行像其他區一樣的大派位對教育幾乎是毀滅性打擊。

朝陽區是北京面積最大的區,也是人口最多的區,故事也最多,同時也被戲稱為北京人最少的區,顯著特點是外國人多,外地人多,明星網紅多,煤老闆多,炒房團多。轄區內最重要的地區是機場和CBD。商業和服務業非常繁榮,人口是東西城相加的兩倍,租金地價卻比前兩者便宜得多,得以催生出大量的中小服務業,各類新鮮事物和中外美食基本在朝陽區先行開展。缺點是伴隨外國先進文化,糟糠也隨之流入,吸毒嗑藥黃賭毒的聚集地,另外教育資源令人絕望。

丰台石景山先存著。


各區確實有各區的特點,因為北京市就是這樣分配的,把功能都定位了。但是同一個區,人口素質,文化,發展水平,也是大相徑庭。

北京在1952年之前是這樣大的地盤,這地圖之外的土地都是1952年後從河北省劃入北京市管轄的。

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雲、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所以確切地講,這個地圖範圍內的人才是老北京人,口音是京腔,郊區人的口音是懷承片,河北口音。換句話講,1300多萬北京戶籍,只有200多萬住在北平的範圍內。其他人祖籍大多是河北人。

為了避免日後有郊區人和我抬杠,我先把該交代的交代清楚。不錯,明清時代不管是順天府還是京兆地方,北京確實曾與昌平大興良鄉宛平通縣等等郊縣並稱為順天府或者京兆地方,但北京是北京,昌平是昌平,大興是大興,宛平是宛平,統稱為順天府,順天府衙門放在北京,不代表昌平大興宛平等等也叫作北京,只是各個地方統一被順天府管轄過。北京是個地名,昌平大興也是個地名,這就相當於你不能說中國的中央政府在北京,所以全國各省都會講普通話,全國各省也叫作北京一樣。這是概念混淆。你只能說你曾經和北京人一起被叫做順天府人或者被順天府管轄過,你不能講你在那個年代是北京人,你該是昌平的是昌平的,該是宛平的是宛平的。北京這個地名,就是地圖上的範圍,別和我抬杠較真。跟我講什麼霸縣固安在200年前算北京,你這是亂講,同樣被一個叫做順天府的政府機構管轄過,不代表河北霸縣人是北京人,你只能講自己在200年前當過順天府京兆地方人,但北京人,只有世居地圖裡的才是。我名叫張三,你叫李四,咱倆3年前是同學,被同一個王老師帶過,都在高一一班,然後畢了業,大家各奔東西,你只能說你曾經是高一一班的人,但你不能到處講你名叫張三,你管自己叫張三,我怎麼辦?李四在多年前算張三,你說你這道理怎麼講?他既然是張三幹嘛要叫李四?你既然當年是北京,你幹嘛名叫「宛平大興良鄉順義昌平通縣」?你到時又和我矯情,宛平大興兩個舊縣是北京的郊縣,不錯,那是朱棣定的,朱棣之前北平府沒有這倆縣,清朝後來把這兩縣又從北京獨立出去了,等於又和北京平級了。說這些沒意義的歷史,目的在於,郊區人不要總是一口一句「我是老北京人,北京土著,世代居住在4環外。」,然後你就開始介紹北京,講河北的故事給外地人聽,你想代表北京人北京文化,起碼先學會城區京腔吧?至少要在4環內住上20年吧?你問問哪個北京城區人敢講「丰台的性價比不如昌平通州」?哪個北京城區人敢說「海淀的配套醫療教育不如內城」?你想介紹城區的人文教育房價建設,你也得了解城區啊?你一個郊區人跑來信口雌黃,介紹北京驢唇不對馬嘴,瞎說什麼啊?「 文青喜歡在朝陽,北京文化在宣武」,笑死我了。

即使是明清時代,北京也是地圖中央那塊黃色的區域,被宛平大興通縣包圍。北京是個地名,不等於順天府。

從文化上講,裡面的是北京文化,外面的不知道什麼文化,可能是河北文化。

然後講各區的事:

海淀主要承擔教育任務,大學城和研究所基本都在海淀。

朝陽區承擔的是外交和商務任務,大使館和CBD建在了朝陽。

丰台區承擔的是軍事任務,首都的防衛,軍事科研,軍隊駐紮。

這三個區目前還主要承擔著居民居住生活工作商業的功能。

首都變化很大,所以就不提以前的功能了,像海淀以前還有很多經濟任務,現在基本上都給了朝陽了,以前丰台還提供產品物流,現在也搬遷了。以前的石景山是工業基地,現在也沒了。

所以咱們只說說現在的功能。

然後是石景山區,承擔的功能主要是養老,起碼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因為這區地盤小人口少,山多,大多都是在那蓋別墅和養老院。

東西城這兩個區就是中央政府的辦公地和文化旅遊區。

郊區除了區中心地帶有些樓外,基本都是農村,搞些其他亂七八糟的產業。污水廠,垃圾處理廠,食品加工廠,發電廠都設在郊區,主要功能就是城區沒法發展的功能都交給郊區了。

我對郊區不太了解,所以我只談談六城區。

居民特點:

東西城又分原東西城和原宣武崇文這四部分人,按北京人的刻板印象,宣武人比較窮,崇文人比較混。東西城的人高傲,狂,熱情,起碼刻板印象是這樣。其實現在人口流動很大,看不出特別明顯的特點。也就是說刻板印象並不反應真實情況了。

朝陽和海淀都是人口多,區域大的兩個區,所以這兩個區更受北京市重視,上世紀80到本世紀都是重點發展的兩個區。不過大家也是問問,你到底是住在四環內還是四環外,因為海淀很大,北部都到達北6環了,朝陽也有一半的面積在5環之外。80年代前,3環外荒地較多,所以先開發的是海淀和朝陽,因為南城老北京多,海淀朝陽倆區的人自豪感較強。外地的移民也大多選擇這倆區落戶。基本上富人都是外來新移民,比如山西煤老闆,各地炒房團等。

丰台區是個人口少,區域大的區,朝陽海淀都是接近400萬人口,丰台一共都不到200萬人(據說整個丰台區不到100萬北京人,外地人口佔比非常大),可是面積卻很大。這導致上世紀北京也發展了丰台,但是因為人口少(80年代才80多萬人),普遍不受重視。你看那個北平地圖,只有南郊區那片是原先的北京。丰台,屬於老牌勁旅,在上世紀80年代曾紅過一陣,那時在丰台建方庄,建丰台體育中心,後來被朝陽壓過去了。現在又再次成為北京重點發展對象。

石景山原先是個工業區,很多都是職工和家屬,土著居民占多數,是個良莠不齊,面積小人口少,不太起眼的一個區。況且你看地圖,石景山基本在北平地圖外,所以大部分北京城區人對石景山人也談不上多少了解或者感情。

說白了,四環內和四環外,根本就是城市人和農民的區別,甚至不好聽些是北京人與河北農民的區別。沒法一句話概括。北京城區人,遇到北京人,都會問「你住哪?」,就是為了識別你是不是住在地圖之內。北京城區人,搬家的很多,各區亂竄,很多人在不同的區都有房,誰也說不好誰究竟能代表哪個區的文化特點。

各區之間的人,特點不明顯,城區人的祖宗90%以上是外地人,北京是個移民城市,只有郊區人敢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土著。所以城區北京人,大多是一種移民文化特徵,要說共性,挑剔包容講道理可能是傳統文化影響導致的,因為北京人的前身是南京人,北京話的基礎是南京話,所以北京文化上接近江浙系的文化,但生活習慣上接近北方習俗,飲食文化上傾向於京魯系,也就是北京的宮廷菜以及山東的魯菜。

做人文化上,又受山東文化影響,接受儒家孔孟之道,現在的年輕人,身上看不到這些了,因為移民太多了。總之大家是按北京文化為人處世,城區人又帶有自己家鄉的文化氣息,移民城市,大多講求互利共榮,包容文化差異。

城區人,號稱祖孫三代生在北京城區(四環內)長在北京城區,會講城區京腔,認同北京文化,北京人才認可是北京人,有這樣的身份認同潛規則,移民城市要三代以上才敢說自己是北京人。

北京城區人整體特點就是:嘴能說,一張嘴能滔滔不絕。這基本是共有特點,其他的就要看自己家族是哪裡的,像我,家族三代以前是南方人,我為人不是很熱情,具有南方人心思縝密的特點,還受我家族男性影響,有我家鄉的大男子主義。但其他北京人就未必有我的特點。

城區北京人,祖籍五湖四海,明顯基因上都能看出不同,高矮胖瘦,膚色深淺,大致的價值觀都是大城市的,或者是首都的價值觀,但是細分到個人,每個人還真的不一樣。一個北京城區人,可能爺爺是山東人,奶奶是浙江人,外公是山西人,外婆是內蒙人,姑父是江西人,姨夫是湖南人,嬸嬸是廣東人,舅母是東北人,堂嫂是江蘇人,表姐夫是四川人,表嫂是湖北人,表弟妹是貴州人,堂嫂是雲南人,反正祖籍以前都是外地的,然後全都拿到了北京城區戶口。所以一個北京人,血緣和文化都是非常多元的。總體來說,因為很多人都是家鄉的佼佼者跑來北京創出自己的一席之地了,多少有點本事才幹,所以城區人自視甚高,相對自我要求很高,相對外地的普通百姓,要更加驕傲,挑剔,事多。北京的文化以及政策,也是你只要德才兼備,愛國效忠,你就配擁有北京戶口,你就有資格當北京人,北京就歡迎你成為北京的一份子。

所以部分城區人其實或多或少斜視郊區人,認為是憑1952年一紙政策好運氣成為了北京人,而沒有經過一番辛苦打拚。

基礎設施建設

東西城50%面積是衚衕,其他是政府辦公區,金融街和王府井,旅遊景點。公交地鐵密布,衚衕不讓拆,說是保護文化古迹,2環內建築限高,保護古城風貌。所以可能外地人進北京2環內,會發現「我的天啊,首都的核心區大片的衚衕和我們農村平房差不多啊!」沒錯,八國聯軍把王府,大臣住的大四合院都給燒了,所以目前看到的都是清末民國重建的「貧民窟」。

二環內也有像樣的地方,比如西城的金融街,西單,長椿街,宣武門,東城的王府井,東單,崇文門。當然最厲害的還屬我中華第一東西長安街。

北京較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是2環到4環之間,它沒有區的劃分,整體建設較為均衡,因為大多數人都集中在5環內,要建設肯定為人多的地方建設,不可能為了幾百人的荒郊野外蓋寫字樓和電影院。所以最好的設施配套就是建在2環到4環之間,商業,學校,企業,寫字樓,高層住宅,醫院等等。整個建成區就是上面地圖範圍。

2環到四環之間普遍是這樣的城市建築風格,樓不是特別高,普遍不矮,但缺少玻璃幕牆,不論民用商用。

如果你喜歡玻璃幕牆的現代感,那麼東三環的CBD和西二環的金融街,丰台科技園,中關村,西單等等商圈較多採用了玻璃幕牆,未來3年建成的丰台FBD也會採用玻璃幕牆。

CBD

金融街

麗澤商務區

至於其他基礎設施,要醫院有醫院,要公交有公交,娛樂設施和場所,首都嘛,除了黃賭毒,基本上應有盡有。

這裡特別要說下石景山區,

這個區因為是個山區,建成區範圍主要集中在了西五環附近。最好的地段就是地圖上這一塊。

豐海朝這三個區,基本就是4環內最強,然後越往外越差。海淀朝陽因為人多,5環附近還稍微強一點,丰台人口少,出了南四環和西五環,就感覺渺無人煙了,很荒涼的野地,偶爾能見到一些農家。有個鎮叫王佐長辛店的,那裡聚集了一批「原河北省」的農民。這個王佐長辛店鎮好像是1958年從房山區和門頭溝區劃歸給丰台區的。海淀朝陽兩區也併入了不少原大興昌平的土地。所以總的來說,北平地圖以外的地方,大多建設的不怎麼好。

教育資源

原先1949年建都,南部是老城區,北部荒地較多,為了保護北京城原貌,主席帶進京的200多萬全國的軍公教人士都住在了北部,

放大這個地圖就一目了然,幾十所高校都集中在了北2環到北4環。所以整個的教育資源是北重南輕。

中學小學的教育水平,呈現的是西強東弱的局面。主要的好學校在海淀和西城,四環內中線切一刀,西邊的中小學校普遍比東邊的好,東城還稍微好一點。當然各區也有各區的頂尖學校,拿出來都是北京市有名的。如果按照平均教育水平排名各區,差不多是1海淀2西城3東城4丰台5朝陽6石景山。可能丰台和朝陽的排名見仁見智,我個人認為丰台人口少考生少學校少,佔了便宜。

海淀: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市十一學校,民大附中(少數民族),北大附中,一零一中學,首師大附中

西城:北京四中,北師大實驗中學,北師大二附中,北京八中,

東城:北京二中,景山學校,匯文中學,171中學

丰台:北京十二中

這教育資源的分配太惡劣了。。。這裡介紹下其他區當地稍好的學校,朝陽的陳經綸中學,朝外,八十中,十六中還算是比較好的學校,丰台的丰台二中,首師大麗澤中學,北京十中,趙登禹中學還算不錯。石景山區的京源學校,北京九中還可以。

據說海淀和西城用的教材普遍比其他區要難,好像都不是一個版本,城區和郊區的教材也不太一樣。重點學校的教材也比普通學校的要難一些,各個學校都有實驗班,特長班之類的,教師水平和教學難度也有區別。

房價

影響房價因素的有5個,地盤,人口,政策,醫療教育資源。

按照政府的意思,是限定4環內的建築用地,所以整個四環內的房價都非常堅挺。政府要減少4環內的人口,所以郊區的房價升值壓力較大。

有消息說以後北京的發展將以綠化為主,要大量地鋪綠地修公園。

至於各區房價,東西城均價在13萬左右,4環附近均價在10萬附近。對,北京不是區來算,是環來算,海淀北二環與海淀西6環的房價根本沒法一起說。

相對來說,5環內西部和北部的房價居高,不過最近東部躥得很快,加上南城發展,比如丰台科技園,FBD等等,南城的價格也開始飛躥。總之人多和學校多的地方價格更高。然後是新開發城區價格躥的高。以前丰台和朝陽是老城區,現在看,東西海算老城區了,北京開始翻新朝陽和丰台了。

如果買房的話,我建議各位在我地圖之內來選擇。

藍色是大型商務圈,紅色是小型商務圈,綠色是教育醫療地鐵工作商業娛樂等等配套設施已經比較齊全的建成區,治安相對較好,人口素質較高,人口密度適中,環境比較舒適的地方。所有的圈內房價都價格不菲。當然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好,只是我看得上的地方就這麼幾處,一己之見,僅供參考,別無他意。

生活水平

也是一樣,按環來算。同一個區有錢人住環里,窮人住環外,巨富住郊外別墅。

也沒什麼特別不平衡的,因為每個城區雖然人均收入有差別,但是物價也有差別,2環內物價很高,然後是3環,然後是4環,最後是5環,因為地價不同,2環內開飯館,租金要3萬一平,4環開飯館,租金要1.5萬一平,5環開飯館,租金5千一平,所以物價也不同,生活成本也不同。同樣一瓶水,2環內賣6到8元一瓶,4環附近4元左右,5環外賣2.5。

GDP這種數據不能準確反應各區之間的經濟差距。更何況GDP數據水分很大。某些產業放在某個區,那麼這個區的GDP就會增高,比如生產汽車這種大宗產品,順義區就主要承擔這項行業,大量的汽車製造商都在順義區,所以GDP會增高。相當於馬雲王健林馬化騰在順義,所以順義區的人均收入都被抬高是一個道理。所以各區由於功能不太一樣,主流產業不太一樣,橫向比較會有失偏頗。同一個區,可能一街之隔,有人家財萬貫,有人吃不飽飯。所以拿人均收入或者GDP等等數據做為刻板印象,會導致認識的偏差。像西城很多國企,西城區的數據特別漂亮,比人口相近的東城區數據要光鮮很多,但是東西城的平民百姓的中位數收入,幾乎相差無幾,生活質量也差不多。海淀很多退休高官,待遇收入不菲,朝陽很多明星演藝人員,也抬高了人均收入,丰台很多軍隊大院駐紮,拉低平均收入,石景山很多土著居民,拉低平均收入。所以如果把某些干擾因素去除掉,各區平民百姓的收入中位數大約都是4000到1萬之間浮動,比如繁榮一點的街道,像海淀的萬壽路街道,人均收入中位數能達到1萬以上。而海淀有些街道人均收入中位數只達到4000左右。但要說到平均收入,萬壽路那邊能達到人均16000,甚至更高。你問問有多少海淀百姓不算房租收入能每月收入1萬以上?海淀的高幹多嘛。各區都有這種富人區,也有貧民區,每個區都有,比較數據意義不大。況且北京市區人灰色收入那麼嚴重,我有個親戚住南三環丰台,吃房租就每月2萬多,按刻板印象推斷他就是個戰五渣,實際戰鬥力超過兩萬八,這種「平民」四環內有的是,海淀丰台朝陽東西城都有很多這樣的人,只有不成熟的人才看表面數據說短論長。

整體北京平民的人均收入,大約是2萬月薪到3千月薪之間,按北京話來說,窮有窮的活法,況且北京市,家財千萬的北京人和落魄的北漂在同一個飯館吃蛋炒飯牛肉麵的情況多得是,很多北京人對生活不太講究,對錢財看得相對比較淡薄。很多北京人都是好幾套千萬房產,然後衣不光鮮貌不驚人地坐在街邊小飯館裡花10塊錢吃早餐,我也不好講這到底反應了什麼樣的生活水平,反正北京文化就這樣,有文化的北京人,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

======================

我提醒下各位,環內和環外,城郊之間是否有歧視存在?本文只是介紹確有歧視存在。有沒有,有!不少人都有!該不該有偏見?這不是本篇討論的問題。美國有沒有歧視黑人的現象存在?有!該不該?不討論這種問題。所以沒必要在我文章下面做評論,說三道四,又不是說所有人都歧視,也不是說歧視所有人,你行的正做的明,有文化有修養,自然沒人會歧視你,恭敬你的為人還來不及呢。你自己先審視下,看看是不是缺乏見識,缺乏家教,沒有修養,道德有瑕疵,再來討論該不該受到偏見或者傲慢的對待等等問題。身正不怕影子斜,你和我討論這個問題沒有用的,本文只是介紹北京的風土人情,人文社科類的文章,有些小小的人情世故的存在,是完全正常的,不是你說不該存在它就不存在的。先承認它存在這種現象,至於該不該存在,那是另一回事,不歸我管,我說不說出來,都改變不了現實。不要我寫了上千字,你眼中只揪著那一小段內容。

至於「農民」這個詞,是為了指代城郊人民的文化區別,代指的含義很多「個人操守,修養品德,知識文化,價值觀思想,受教育程度,誠信度,禮節素質,懂法守法程度,生活習慣,言談舉止,見識學問,智商,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民風習俗,為人處世,品位素質,自尊自卑自重虛榮心,榮辱觀念,地域文化」等等一言難盡的集合體,我用詞已經很隱晦很謹慎了,難道非要逼我開一段解釋清楚?不是說四環外都是從事農業的人員,也不是講四環外屬於河北農村,也不是說四環內一個農民都沒有或者四環外所有人都是農民,別顯得那麼沒文化,語言理解能力那麼次,自尊心一碰就碎,行不行啊?我就寫了一句話來表達差異,一言而帶過,我不傷和氣,用這麼中性的辭彙來表達,已經很給面子了。四環外辦喪事還經常XXXX呢(我不知道你們那個叫什麼,弄個帳篷,抬著遊行,專業術語不懂),本來就和四環內直接火葬運墓地不一樣嘛,用農民這個詞指代,沒太多不妥啊。沒必要糾結在這個辭彙上的。

我寫本文的初衷在於,害怕某些郊區人以其粗鄙的見識以及不成熟不客觀甚至愚昧落伍的觀點,道聽途說不負責任甚至虛構的言論,亂寫答案擾亂視聽罷了。郊區人很熱心,戶籍人口也有900多萬,但介紹北京市區,引導輿論走向,伸張主流價值,了解程度見識水平還是不夠資格,容易貽笑大方。


謝邀,不太明白題主的問題,是說東城或西城的差別還是各區縣的特色呢?

好吧,我就根據我我了解大概的說一下。

首先是內城,也就是現在的東西城:

第一是西城區,西城可以分成老西城和老宣武,老西城經濟、商業發達,基礎教育更是北京最好的城區。至於旅遊資源也是北京比較強的地區,但是作為老城區,不但二環路以內的平房條件不好,而且二環以外到三環的居民樓也比較老舊,基本是90年以前就居住在老西城的居民收入水平一般。

而老宣武比起老西城,文化方面比較有優勢,宣南文化可以說是北京文化的代表,宣武的小吃也是北京比較好的,但是比起老西城,老宣武的基礎建設條件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經濟水平也比較差。

第二是東城區,東城區同樣可以分為老東城和老崇文,基本情況和西城類似,不同的是老東城和老西城各有優缺點,不過論起教育資源老東城不如老西城,而崇文因為歷史原因,不如宣武文化氛圍好,但是歷史包袱也少,所以崇文門一代的商業要比宣武好。

老北京有句話叫東城富,西城貴,崇文窮,宣武破。雖然這已經是歷史了,但某種程度上依然可以作為現在內城部分的參考。

第三說說海淀區,海淀區是一個發展比較全面的區,要說教育,包括三大高校的學院路就在海淀;說經濟,國家級開發區上地就在海淀,是中關村整體科技產業的一部分;說旅遊,頤和園、圓明園等也在海淀。

整體來看海淀在在老的近郊區里實力較強,居住資源相比內城比較豐富,比較新也比較好,配套的醫療、教育資源不如內城,但還是很不錯的。

第四是朝陽區,其實我本人看來,最近十年左右朝陽的發展要好於海淀,除了舊有的資源外,還建設了很多旅遊、體育、商業設施,這些方面朝陽要強於海淀。

但是還是因為歷史原因,朝陽在醫療和教育方面比海淀差的比較多。

相對海淀,因為配套設施比較完善,其實除了學區房外,朝陽的房價高于海淀,但不知道為什麼,毗鄰CBD的潘家園一代房價到非常便宜。

第五是石景山。石景山是近郊區里最小的,首鋼搬遷以後各方面資源可以說是乏善可陳。不過石景山距離內城比較近,交通也很方便,首鋼搬遷以後環境也有所好轉,所以現在房價基本上已經在5-7W每平米。說實話,石景山的房子格局、質量都不錯,如果自己住很好,去那都方便,但是如果帶孩子老人的話不推薦。

第六是丰台區,很可惜,本是北京南城就比北城的條件差一些,更別提近郊的丰台了。整體來看,商業、文化上丰台和北城的發達城區有5到10年的差距,教育、醫療、旅遊等方面差距更大。

但是由於地鐵的修建,丰台的交通有了很大改善,所以丰台的房價並不便宜。花鄉等條件比較好的地區房價也能達到7萬每平。

至於遠郊各區,通縣就不說了,其實整體遠好於近郊的丰台。而且隨著副中心的確立,肯定更是水漲船高。

昌平還可以,回龍觀、天通苑兩個巨型小區就在昌平,所以教育文化醫療提高都很快。交通還算便利,關鍵是高峰期實在太擁堵了。加上住房存量還是比較大的,房價相對比較便宜,很少有5W以上的,性價比好於丰台。

其它各區縣,以後再說吧。

簡單點評一下:

小孩上學來西城

新人創業來海淀

打工租住在昌平

文青喜歡在朝陽

北京文化在宣武

北京核心是東城

未來希望選通州

性價比低屬丰台

平平庸庸石景山

北京水源地密雲

環境最好是延慶

工業集中在順義

要想爬山門頭溝


前面的答主論述很精彩,以下為個人愚見,利於理解北京各區的分類和特點,不要對號入座。

北京四分天下

一曰:西海石昌門(西城指原西城)。政治中心,科教中心,上風上水。佔據天時,類比三國的魏國

二曰:東朝通順,東指原東城,對外交往中心,經濟中心,商業中心,境內幾乎全是平原(除順義最北部的山區),交通四通八達,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佳實驗場地。佔據地利,類比三國的吳國

三曰:文武豐大房,文武指原崇文區,原宣武區,交通中心,文化中心,相對而言是老北京的聚集地,佔據人和,類比三國的蜀國。

再曰:懷密平延,北部屏障,青山綠水,戰略要地!以上,為粗淺見解,每段皆可展開大段進行論述,篇幅有限,不再詳述。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這個得從幾方面去分析

1,是城鄉差別 2,是區域差別,3,是功能區差別。

居民特點這個我懟過別人,說她不客觀,所以我就不細細的黑了。不過北京本市居民,一部分人對其他城市區域,還是很不了解的。例如某大屯街道的人,提起小紅門,會說你們丰台大興那邊不錯,要建設新機場了。提起管庄,會說你們通州還是副中心呢,有起色!這時候,一個三里屯的人說,你們大屯,過去都是莊稼地.....這四個地方都是朝陽區,所以論起行政區的人文共同點,其實是沒有什麼共同點的。居民特點這也無從談起,很複雜。

我覺得還是好好談談基礎設施這類的東西比較好。人格化是個很虛的東西,今天這樣,明天那樣,誰也不好說什麼。社會是彈性的,不是固化的,尤其是北京,基本上一天一個樣。

要說起行政區的共同點,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是有的。比如朝陽區的樓很高,國際化程度高,外來人口多,外國人多。但朝陽區和其他區縣的交界處,普遍很破,懷疑是避免沾光....還有亂停車多,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多,反差感極強,給人一種高樓大廈的農村的感覺,神似暴發戶。

海淀區的特點,就是文雅中帶著幾分裝B,遍地大學,文化氛圍還是挺不錯的,而且景點多,山也多,市政其實沒朝陽那麼好吧,但是規矩!

石景山總體來說,很舊,部分高大上的建築,也顯得很突兀,神似縣城,但有不是縣城,像個二線城市。

丰台特點是low,low到爆炸,例如曾經丰台某地的電線杆子上的電線用竹竿子串起來,一股子南方小鎮的感覺。還有神聖的南中軸,遍地服裝城和小作坊。南苑那種老鎮破破爛爛我到不覺得怎麼樣,畢竟是國之重器生產場所,但劉家窯往南那又是個啥?什麼馬村驢村的,low到爆炸。還有過去的老莊子鄉區域,尤其是那個北天堂,世外桃源的感覺。low!

大興是西瓜之鄉,過去遍地種西瓜,現在遍地高大上,丰台那麼差真是難為大興了。黃村亦庄都不錯,舊宮,西紅門這種地方略low,但是主動產業提升,還算積極,知恥而後勇,比丰台強多了。亦庄那是吊炸天的存在,不多說。

通州給人感覺很難說的清,如果說朝陽是暴發戶,也許通州就是強行當自己是暴發戶吧,通州是個福地,但是部分鄉鎮略亂,通州城區那片看上去不錯,但是基礎差很多啊,過去自來水都是問題,表面火熱,但是這個副中心,和真中心比,還是任重而道遠啊。通州也有一部分亦庄東擴區,叫光機電,和亦庄比,差距明顯。

西城,東城這倆地,太過神聖,核心區不便得罪,整體來說都不錯。崇文宣武就差點意思了。但也就那樣吧。

房山這地方,山多,但是明顯不如海淀的漂亮,經濟沒大興好,屬於弱化版丰台吧,但是路啊什麼的,真的比丰台強。


東富西貴,南貧北賤。


推薦閱讀:

《城市就是健身房》寫了些什麼內容?
天津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美國是如何保證恐怖襲擊不會在紐約/華盛頓發生呢?
同樣是旅遊城市秦皇島為何沒有大連發展的好?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北漂,北京有哪些東西吸引著你去奮鬥?

TAG:北京 | 北京生活 | 城市 | 行政區劃 | 基礎設施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