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成了佛油子?

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佛教講的是讓你從地球ol里脫坑,不是讓你把佛教當做是地球ol的一個內容去玩!


抑鬱症,請題主及早就醫!


有可能業障現前,堅持下去,加油啊!


深有感觸,我在一開始打坐念經的時候,憑著一股執著的,不好的念頭,咬牙堅持,但那應該屬於魔障,心魔非常旺盛

後來慢慢跟自己溝通,請佛教導我,明白了循序漸進,慢慢來,不能著急,佛不會給你任何壓力,佛希望我們幸福,快樂,所以念經,打坐,念咒,都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題主,你這樣下去別說成佛,就是做個精神正常的人都困難。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則佛成,是名真現實。

先做個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好人,有用的人吧。

這個法門妙,那個法門殊勝,是在學佛還是在打妄?

不要求,有求的心都是缺乏的。

如果實在要求,求慧命增長,求利益眾生吧。

好人有好報,這是真的。如果對這句話都沒信心,就不要攀附說自己學佛了,拜財神拜月老拜關公拜土地什麼的算了。

學佛第一步:深信因果。

阿彌陀佛。

祝題主得聞正法、速立信根。

祝福您


有魔來障礙嗎?還是業障太深,我有時也經常會鬆懈反覆,但是不至於一念經就想跳樓。楞嚴經是降魔的,建議讀此經


個人淺見,學習發菩提心來對治你的這種情況


若沒有正見作為護持。讀經念咒跟信不信佛關係不大。。只能說比念報紙有功德。。很可惜大多數「佛教徒」都學偏了而不自知。

推薦你看一下《實修的秘密》作者,貢絨埃薩


閑愁萬種,無語冤東風。無論開心,還是悲傷都只是意識上的境界,妄而不實。學誠法師說 我們本來就無法擁有,也不會失去,得失只是內心的一個感覺。

There must be reason behind every action. 你不會無緣無故的抑鬱 想自殺,找出問題根源,面對它。


我對佛法不懂,只是感興趣。

雖然不懂,但是感覺題主這種狀態明顯是有問題的。其實已經有人指出來了,就是你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

我再說的詳細點,你太拘泥於你所認為的「佛法修行方法」了。雖然我不懂佛法,但我知道你這不是正確的方法。

我所理解的佛法,是途徑,或者說外在形式,是有千萬條,但是目的都是要「明心見性」。

第一,你為什麼非要逼自己念咒呢?

第二,你為什麼非要一直想著什麼福報、業力呢?

要我說,你先要對自己當頭棒喝,去他的福報業力!你念咒是為了增福報、去業力的嗎?我雖不懂佛,卻也知道這是大誤!

修佛者,先修己、而達到度己,再去度人,你一味想著要怎麼謀好處,那你這修佛與交易有何區別?

多說一點,很多宗教宣傳都會強調什麼信教者有福、可免受災禍之類的,我看都是呵呵!不是說宗教達不到這個目標,而是說信教之人因為這個才去信教,出發點就是錯的,起碼是得不到大成就的。

下面給你具體的建議,因為我也不懂,所以只是我的看法,看看即可:

1.先什麼都不要做,先打坐,把心靜下來。靜而生定,定而生慧,慧而能安;

2.心靜下來之後,觀察、體悟自己的心,等到你能夠很鮮活的感受到你的內心了,才可以進行下面的步驟;

3.接下來可以進行正常的佛法修行法門,修佛法門太多,我就不多說了。比如你之前說的抄經、念咒,都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記住一點:這只是法門,法門就是渡河之筏爾,千萬不要拘泥於它,不要把自己困死在這個形式中去,那樣的話你修的不是佛法,而是修的我執,南轅北轍,用力越大,你的「業力」越大。

其他的不說了,僅供參考。


我來安利題主一定要皈依。我皈依之前和題主情況有點像,經常很抑鬱,覺得活的好辛苦,不想活了。念咒念經後就覺得生活還是充滿了希望的,過幾天馬上又跌入抑鬱之中。但是我很想皈依,終於有一天,我等到皈依的時候了。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從此以後每一天都是充滿希望的,再也沒有抑鬱過,完全好了,除了有過一次因為考試臨近帶來一段時間的焦慮以及一兩次持續幾小時的很輕微很輕微的負面情緒。以往對我能造成很大影響的事情,現在完全影響不到我。

皈依吧,真的會發生好事哦。以前什麼都是你一個人來抗,皈依後不管有什麼事,往三寶那一靠就行了。


每次做完功課迴向了沒,感覺像冤親債主來討債了。

能皈依就去皈依吧,最好能隨緣放生,雖然現在放生一片罵聲,但是放生幫助真的很大。

若是對凈土感興趣,還是修凈土吧


知非即舍。


你在算你布施了多少供養了多少,就不做數了呀。


不知題主生活是否順利,工作是否順利,和家人、朋友的關係是否得當?是否有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近一兩年有沒有做成一些事情(或大或小)?

生活是很豐富多彩的,不一定要拘泥於一兩句咒語,一兩本佛經上。


1. 首先你是想修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目的要明確。

懈怠時多想想利益,激起修行的熱忱和喜悅。比如多多思維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2. 如果是因為缺乏技巧,因為您修的是藏傳法門,有條件一定要找有明確傳承的上師,一再聽聞教法或開示,弄清技巧。

3. 心的痛苦並不會隨著色身的轉移而消滅,這就像搬家,裡面的傢具你都會隨著帶走,而且不知道來生還能不能聽聞佛法,萬一不慎,喪失聽聞佛法的機會,就不知還要沉淪多久,慎之!可以多念幾遍『大千世界,無掛無礙。自去自來,自由自在。要生得生,莫找替代。」


第一、清凈信

對於這種信心,他自己都不一定明白,到底需要一些什麼理由做支撐,清凈信不需要明白太多的道理,他或者她升起信心的理由,可能僅僅只是因為見到了諸如某尊佛像、某部經典,或者親見到了某位善知識、某位師父、某位上師,或者親到某處道場及聖地,乃至親見僧寶的袈裟等對境,甚至是見到用來做袈裟、絳紅色的條塊布,都會體驗到這種不需要太多理由,便能油然升起的「鮮明之信心」。

《普賢上師言教》中講到:此種鮮明的清靜之信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來支撐,也不見得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具足信心。為何見到某一尊佛像就會生起歡喜、清凈的信心?為何見到某一位上師、某一位師父便很開心並馬上就對三寶升起信心?生起信心時並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反應,就像幼童自然信任父母,渴望父母,並從父母親那裡獲得庇護與安慰一般。

例如成都過去五百公里的達州,有位十多年時間都泡在網路遊戲中的發燒友,什麼人都勸不動的,之前從來沒有去過寺院,更沒有皈依三寶,後來偶然的機會中,只是從今慧居士那裡聽到了金堂寺課誦錄音中的《百咒如意寶》,心中油然生起感動的信心,不遠千里前來金堂寺皈依三寶,像這樣的皈依不須要更多的理由,這種信心便屬於「清凈信」的範疇。

第二、欲樂信

欲樂信和鮮明的清凈信不一樣,清凈信不需要太多的了解、理由做支撐。欲樂信,則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做基礎,因為欲樂信,是在意識到輪迴的過患以及解脫的利益之後,有情心中生起迫切想求得解脫的發心和信心。

禪堂群有位居士曾經分享他的體會說:「當我了解到自己深深陷入煩惱纏縛不能自拔,以及滔滔苦海的業力輪迴大海之後,我便到各種哲學和宗教里尋求解脫之道」——咱們當中的不少人都有這種經歷吧?「但是遍尋答案而不可得」,這是他自己講的,「我在儒家、道家、基督、天主等各種宗教裡頭,乃至於在自然科學、西方哲學裡頭,都找不到令之滿意、心安的答案。雖然心有所得,但仍找不到終極的答案。最後終於於佛教裡頭找到了合理的答案。方向清楚,彷徨消失了!」他認為自己找到了真實堪皈依的「皈依處」,他的生命從此有了依靠,有了歸宿!他的這種選擇,相信、信任的選擇,即是欲樂信也。

第三、誠摯信

誠摯信,是對佛陀所宣說的三世輪迴、業報因果、因果緣起、緣起性空等法,完全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不需要明白何以故的道理,心中便已誠摯地接受、毫無二話的信心。

有的人說:「師父一講因果輪迴、佛法知識,我就信了,不需要解釋什麼科學道理、之所以然的道理。」意樂欲聞,一聽便能生起信心,這就是誠摯信。

欲樂信和誠摯信,實際上可以歸為同一類的信心:熱切的信心!

《普賢上師言教》中解釋熱切的誠摯信,是當我等眾生,聽聞到有關三惡道之境的描述後,內心中生起迫切想要免於受惡道之苦的渴望;或者在聽聞到天道等善趣的境界後,生起嚮往其樂的渴望;或者我們在聽聞善業可帶來哪些利益後,便生起努力行善業的渴望;在了解行惡業能帶來何等的痛苦及後果時,而生起想避免惡行的渴望。

但是換了一些人則不行,他們會說「我有著現代科學人的頭腦,你不給我分析道理,邏輯辨證,我肯定不會信。」這種人要麼不信,要麼在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之後,理上徹底通達他便自然信之不疑,這就是第四種信——勝解信。

第四、勝解信

勝解信和誠摯信,都是在聽聞了三寶的殊勝利益和功德後,於內心深處生起的信心。但是二者間的差別,誠摯信不需要明白其理。「師父您一講因果緣起我就信,一講三世輪迴我都毫不懷疑。」但勝解信不同,勝解信需要對三寶的功德及其教法,比如對於業因果報的法則要能生起信解,他會確確實實地去了解裡頭的原因,對於因果業報、三世輪迴、緣起性空的諸法,他之所以生起穩定的信心、穩固的信心、不倒塌的信心,是因為他確實了知、認同了裡頭的所以然。

勝解信的生起,是源於了知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並且他還必須了知三寶永遠無欺、真實不虛的功德,「無上導師佛陀寶,無上庇護聖法寶,無上引導僧伽寶」。總之,勝解信是在明白了其理之後,於內心中生起來的長久、穩固、無倒之信心。

勝解信也叫做「確定的信心(確定信)」或者「不退轉的信心(不退轉信)」,而被認為是最重要的。

《涅槃經》中佛陀說到:

「有信而無解者,增長無明;

有解而無信者,增長邪見;

信與解圓通,方為行之本。」

可證以上四種信中,勝解信是最圓滿、最確定的信心。

由於勝解其理之故,內心中生起了真實不虛的「確定信」、「不退轉信」,於是四六時的一切時分中,無論自己或是快樂,或是悲傷,或是痛苦,或是疾病,乃至是生或死,任何狀況之下,三寶都是我們唯一可以完全信賴的皈依處、知曉處,全然可託付的,堅定、絲毫不移的信任之心便能由此升起來。

——轉自古月禪堂http://121.41.98.112/weiliao.php?wz_post=207


很正常。

你半路出家,學的卻又是偏向藏傳佛教的修持,講的修行就是念經念咒。

然而你又沒有經綸教理作為基礎,碰到這些問題沒什麼奇怪的。

你念經持咒的方法類似於定,但是你不去深究教理,缺乏慧。屬於定慧不均等產生的問題。

要解決目前的困境,請深入學習《瑜伽師地論》。

當你明明白白了解什麼是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就不會碰到這些問題了。


不明佛理,盲修啊。

推薦《大佛頂首楞嚴經》


正常的很。

學佛三天,佛在眼前,

學佛三天,佛在西天。

如果能夠一直有初學佛的狀態,成佛作祖有餘。

這種情況,也有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給自己設置下限,最少的定課。多則不限,少則不能少於某個標準。

定課的最低標準不宜太多。

比如,我當年持了一年心經的時候,雖然比較多的時候,基本每天108遍,當然,各位精進的大拿不要笑話我,但最少的定課是7遍,7遍心經相對容易多了。

比如今年,丙申流年,@楊大懶人,火旺無力,很不精進,地藏經就沒有哪天能夠讀一部的,那設置最低的下限就是每天一品。要是一品也保障不了的話,至少還有《覺林菩薩偈》,總之,是個持續不斷。

你經歷過的,大部分都經歷過,繼續走下去就是了。


佛學乃明心智,開啟智慧,讓人內心豁達的。若像題主這般思想思路閉環,估計是學的方向不對。 建議題主,網上查找 空海法師 的視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法嘉宗智@釋宣導@黃譯晨@丘知@古法爾@劉逸池


@楊大懶人@劉逸池@法嘉宗智@許晉


答主已刪除該評論。


索達吉自己都不懂佛法,你跟他能學到啥,有那功夫買本正經佛經好好看看比啥都強


如果沒有明師帶領,盡量不要誦經念佛持咒,方法不對,會加重業障,自業自擔。


推薦閱讀:

比較論(一):藏式主觀思維與佛教

TAG:佛教 | 藏傳佛教 | 修行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