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確定自己適合讀哪本經書?

想擇一本經書堅持誦讀,但不知道和哪本經書有機緣,誦讀藥師經一年後誦讀金剛經一年多?現在有些沒有信心很迷茫,請賜教!


蟹妖

藥師經里有個最大的秘密,東方世界就是西方世界。讀明白沒有?

金剛經里上來佛吃完飯,刷盆子,坐好後,金剛經到這裡其實已經全部講完了。須菩提尊者請法說稀有世尊。這已經是在讚歎釋迦佛剛才講法的殊勝。這也是最大的秘密。讀明白了沒有?

首先和樓上的小六商榷,經書以長短來論次第。這實在使不得。六百卷的大般若部經典濃縮成了一部金剛經。一部金剛經又縮成了一部心經。心經是所有菩薩智慧的超濃縮結集。因為他短小所以應該一上來先讀他么?!到底從修學的次第來看,什麼是簡什麼是繁,什麼是難什麼是易?取決於篇幅和經文的知名度?!不靠譜啊……

回到原本的問題。到底適合讀哪本經。

一,先看,經是怎麼來的?

經,實際上就如同我們現在的會議紀要。大概記錄了佛陀和誰?在哪裡?說了什麼?有點像現在有些密宗傳承里上師給弟子的問答錄。後來幾次結集經典,把弟子和佛之間的問答歸攏起來,就成為了一部經。

二,佛用啥在說?人用啥在聽?

修行的過程。就是圓滿三身四智的過程。就是把我們的八識轉化為四智的過程。眼耳鼻捨身識轉為成所作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所謂轉識成智,是轉其名不轉其實。用一個不太完全精準的比喻,某個美國公民,小時候叫奧巴馬同學。現在叫美國總統奧巴馬先生。人沒換,就是這個人。但是他的功能、能力、三觀都發生了變化。識和智也一樣,遊戲規則變了,演算法變了。但是CPU還是那個CPU,軟體升級後功能更強大而已。

佛圓滿成就後,轉八識為四智。也就是說,佛在用智慧說法,人在用八識在聽法。

三,所有的佛經到底要說一件什麼事兒?

佛為一大因緣而出世。就是要讓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佛法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般若波羅蜜。翻譯成漢語,就是圓滿成就無上的智慧。般若是無上智,波羅蜜就是圓滿成就。佛出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眾生可以證得圓滿的無上智慧。

四,佛所說的經典有邏輯順序么?

佛講經大概分成五個時期,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盤時。華嚴時是涵蓋了盡虛空遍法界的佛法最高真理,高屋建瓴地彰顯了佛法的全部內涵和精華。所以也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但是由於眾生的根基沒法接受和契入,開始從最基本的世間法講起,有了阿含時。講世間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講十二因緣。當眾生開始具有出世間智慧了,講解方等部經典,就是作為菩薩的行持。進而是般若部經典,菩薩的行持來源於菩薩的智慧,菩薩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不二。有了菩薩的智慧,才能圓滿菩薩的行持。到最後菩薩智慧的最高處來看,世界上沒有大乘小乘,沒有過去未來,沒有長短方圓。沒有眾生和菩薩的分別,沒有菩薩和佛的分別。眾生都本來是佛,而且早晚畢竟成佛。其中,所謂的金剛經,心經。都是般若部的經典是具足了般若智慧之後怎麼圓滿般若智慧的經典。所以對於初學弟子學習般若經典而不得利益,是顯而易見的。就好比一個牙都沒長出來的孩子非弄半斤紅燒肉塞進去,行不行?肯定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效果如何?!不要了小命都是謝天謝地。多少讀金剛經的人就是用自己的意識去揣度佛的智慧。企圖用自己的小腸胃去消化紅燒肉。其實不妨先放一放,等到了這個階段再來看金剛經和心經。才會有效果,才能有讀經的利益。讀經不是為了獲得佛學知識,不是為了獲得意識境界,更不是為了尋求世間感應。而是為了契入智慧!

五,佛經到底該怎麼讀?

佛作為圓滿的證悟者,他所留給眾生的是完整的獲得覺悟智慧的方法。而不是覺悟了之後的各種知識。否則就是六祖所說的知解宗徒,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佛油子,就是神棍……用禪宗最常說的比喻就是佛在教給眾生看月亮。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順著手指頭的方向去看,而不是研究這根手指頭。在楞嚴經里佛說只看手指不看月亮有兩種錯謬,一是誤把手指頭當月亮去研究,二是耽誤了自己看到月亮。佛經里的話,佛所說的經典。就是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頭,是一個已經看到了月亮的人教給別人怎麼去看到月亮。但是如果只執著於佛怎麼說,那就是在研究手指頭了。讀經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到讀完了之後明確知道該怎麼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明白了佛教導的到底該怎麼做,才得到了佛法的真實利益,才拿到了佛法的核心內容。而不是整日的得瑟自己的佛學知識和佛教知見。

六,該讀什麼經?

個人建議,從阿含經開始。裡面有詳細的關於苦集滅道的全部內容。佛陀是因為觀察到了世間苦而逃離皇宮,拋家舍業地去修行。對於學佛者,如果不體察世間苦,不對世間苦生起出離心,不對智慧解脫生起希求心。三主要道缺了倆,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修行成就那不過就是一句空話。

真實地生起了出離心,決心修行開始。個人推薦讀楞嚴經。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直到開悟見性之前,唯有一本楞嚴經,足夠了。其他的看再多,無非是又學了一大堆的佛學知識而已。知識都是所知障,根據知識自己思維就是煩惱障。一部楞嚴足夠開悟的,餘下的,就是看經之外的問題。

七,讀經解決多少問題?

觀世音菩薩曾經在根兒圓通章里開示了修行的三個根本核心問題,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聽聞,慎思。這是建立自己正知見,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過程。但是更關鍵的離不開實修。到底聞思修是修什麼?佛在阿含經、圓覺經、楞嚴經里不厭其煩地提出,定慧等持。修行就是修禪定。就是修制心一處,就是修念茲在茲,就是修一念萬年。二十五圓通,無一不是由禪定開始,由專註開始,由制心一處開始。

迷時千卷少,悟後半字多。

沒有定慧的實際功夫,看多少經學多少論,死了都帶不走。輪迴到下輩子一個都想不起來,只有禪定功夫才真是自己的……


堅持下去,「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我也來試著答一下,前面師兄說得對,關鍵在於修定,讀經是助修,當然如果讀經的時候練習一心不亂也是在修定。所以應該選一個法門修下去,打坐,參禪,念佛等。然後平時做事的時候也要一心不亂,同樣是在用功。聽大師講,參禪一般人玩不起,所以推薦打坐,與念佛,打坐的時候可以用安那般那數息法門,詳細可以參見南老的南禪七日的視頻。我本人現在採用的是打坐念佛,用來壓制妄想,有一些效果。你可以試試,聽說定的功夫修好了,看佛經很容易,如果沒有定的功夫,佛經看再多也沒用,當然,我沒有這個體會,我只是剛開始修行。以上難免有錯誤,作個參考就好。


那就多讀幾本唄。


可以先看佛教史類的


若是在遇到對的那一本之前你就"一門深入"了, 那不就是浪費時間嗎...

還是先多讀, 在做到廣學多聞之前還是不要想一門深入. 凈空法師說這個未免有些推廣他會集本的嫌疑.


你連續讀誦一年《高等數學》你就能學會微積分么?


推薦閱讀:

讀思筆記第二:佛教考古知識點條陳
如果大乘佛教把屬於小乘的內容都剔除,它會變成什麼樣?
佛教是否使用「這不是真正的佛教」的邏輯,是否有真正的佛教?
怎樣理解「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看破紅塵了,想出家,要怎麼做?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