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與練肌肉矛盾嗎?

拙勁就是沒法控制方向的力量。

比方說,所謂棚勁,就是使力方向和肢體運動方向無關:手在向後運動,但是力量方向是向前;胳膊在向下運動,但是力量方向向上,等等類似的,就是棚勁。

拙勁沒法控制方向,肢體向前,力量就向前,沒法反轉。

這種玩使力方向變化的,跟肌肉力量關係就基本不大了…………

當然了,要說光玩這個,沒有肌肉基礎力量,也沒有什麼卵用……


我的健身教練就是太極高手。因為他對肌肉的感知高度靈敏,知道如何全身用力,所以練習了一年的推手的效果比練習了二十年的普通太極愛好者都好。

運動應該是相通的。


不矛盾,肌肉力量不大,好多動作做不出來,反而會傷筋動骨


嘿嘿

你可以試試練拳前做一套俯卧撐訓練,練到力竭,再去走套路,包你有新收穫哦o(∩_∩)o 哈哈

說力量訓練與太極相悖的,都退散了吧!

太極練的是肌肉的放鬆能力,並不是肌肉的萎縮能力好嗎?!

肌肉力量越強,放鬆越難,這是正確的!

但是反過來,肌肉力量越強,練好放鬆之後爆發出的瞬間力量輸出也就越強!

換句話說就是發勁的時候爆發的絕對力量更大。

也就是說,練出一身橫練肌肉,再根據太極拳的要求進行放鬆訓練,可以達到功力輸出爆表的效果。

太極里的功力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但是這個力量訓練不能用健身房那種辦法。

因為健身房私教教的都是孤立肌群訓練,採取孤立肌群訓練很容易出現肌群短板,導致節節貫串的力量無法有效傳導。

而太極要求的是全身肌群同時瞬間爆發的超大範圍肌群訓練,所以自重體系訓練是增長太極功力非常好的辦法,例如:俯卧撐、深蹲、硬拉、引體向上等大肌群動作。


如果你懂的什麼是放鬆,什麼是不用多餘的力氣,以及自己的氣血是否養得起足夠的肌肉。那麼練肌肉也等於練功。如果不明白練出來的肌肉也是干好看


肌肉是力量,太極是如何使用力量。


兩者在於度的把握與融合。肌肉確實影響放鬆,但不是絕對的,太極拳不能僅僅靠鬆柔禦敵,打個比方:皮筋夠彈性,但還是不結實,鋼絲呢?夠結實、韌性好。練太極就是要把結實的肌肉當做鋼絲,練出彈性韌性,所以不要忽視力量和耐力訓練,每當做完力量訓練後,應該再做一些、放鬆、纏絲等練習,有利於肌肉與鬆柔的結合,身體才會出現韌性,而不是單獨的柔。


我只感覺現在的好多太極拳的訓練方式和理念,讓太極拳和練習者的大腦產生了矛盾


事實已經證明,只要練法科學,就不矛盾


雖然在一般妹子中間,我力氣是比較大的,還是經常被教我對練的師父嫌棄力氣小,女生和男生力量差距很大好嗎⊙_⊙

師父說太極拳的靈活和肌肉的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要不同一個招式,你雖然知道怎麼發力,但從力量上……如果帶不動對手,人家以為你在撫摸他呢-_-


看練哪兒的肌肉,胸肌及胳膊上的肌肉是矛盾的,軀幹上的不是


太極拳中的肌肉運動,和有氧運動中的「練肌肉」不一樣,至少練法不一樣。太極也練肌肉,但練習的是肌肉的放鬆和拉伸。太極拳的練習中,雖然不會想有氧運動那樣鍛煉肌肉力量,但是,無論是太極拳的架子,還是松身練習,或是推手練習,都是讓身體的肌肉習慣於「被動性運動」,也就是拉伸肌肉,並利用肌肉被動壓縮產生的力量。

以下節選自我老師的著作《Infinite Dao 無極道》一書:

請問,有多少人知道一塊拉伸肌肉的力量是一塊收縮肌肉力量的十倍?一塊收縮肌肉所產生的力量會隨著收縮速度的提升而降低,而一塊拉伸肌肉所產生的力量會隨著拉伸速度的提升而增加,關於這一點,請問有多少人明白甚至會用?練習太極時,有誰能做到在拉伸肌肉的波動下讓太極勁道有節奏地運走全身?面對強大的攻擊性力量,有誰能在內里放鬆下拉長及主動拉伸體內的每塊肌肉,而不是在抗拒壓力下做肌肉收縮與收短(或保持不變)的運動?這些問題甚是有趣,卻鮮有人提及。秘密就在於:太極勁道由意激發,由氣灌之以能量。它由根部發出,通過肌肉拉伸的波動運行於全身。

在自然哲學、能量的體內循環和對氣的修鍊、對對手做退讓而非抵抗等方面,無論是其中的哪一項,放鬆都是太極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 放鬆,其最基礎含義為「鬆弛」,這與人們普遍認為的「在自由和放鬆狀態下能輕鬆地、平穩地移動身體的感覺」一致。動作要做到平穩、連貫、有效並一氣呵成,反方向運動的肌肉鏈就必須在肌肉鏈有序收縮時做到一條肌肉鏈松另一條就要收緊的和諧運作,反之亦然。

舉例說明:當三頭肌伸縮伸展手臂時,二頭肌就會放鬆並以最小的力量讓手臂延伸。雖然伸縮加大會形成更大的推動力並加快之後的運動速度,但它不會約束到肌肉的鬆弛和接下來的運動模式。雖說這些都是本能的應激反應,但在過度活躍的潛表思維的干預下,與活動肌肉鏈反方向運作的肌肉會變得緊張,出現「雙重收縮」的現象。此時,只有通過訓練來放鬆這些反方向運作的肌肉,我們才能重新獲得兒時的那種酣暢流動力。

(去除伸縮的)主動釋放並不是瞬間發生的,它與生成動作的不同部分肌肉鏈的運作也不是同步的。它須要通過意識對各活動性肌肉塊活動的先後順序、活動時間和釋放速度進行巧妙控制,整個過程具有一定難度。主動釋放是放鬆訓練真正的第一步,它通過正確的松身五法練習得以實現。這也就是說,從雙腳到頭頂及指尖的一系列身體肌肉都要做規律性收縮和釋放。正確的練習會為之後的太極內修修行打下紮實的基礎。


謝木衫邀。不矛盾。實際上沒把子力氣練什麼都練不好。

太極拳我沒系統的練過,不敢妄言,不過內家拳所謂的不要拙力主要指的是不要局部用力,要整體發力,要合力。


一門拳術,最開始的階段是不宜進行力量訓練的,因為它會使你的肌肉僵硬,不能發出腰胯的整勁——通過「發勁」這一過程得到有穿透的「力」(「勁」是過程,「力」是結果),更談不上靈活應用。所以,要「松」,太極如此,其他傳統拳如此,西方的拳擊也是如此。

但等你能夠放鬆著打出單式,肩膀不僵硬時,力量訓練就不可缺少了。任何的拳,離開了力量,只是空中樓閣。你的整體始終是由局部構成的,優化是非常好的。那麼,如果你之前也有力量訓練,區別在哪兒呢?在於你能並且訓練完後想著去「松下來」——適度的拉伸、按摩,你的肌肉自然鬆柔、富有彈性。馬文國老師就非常喜歡去健身房訓練力量稱之為「零存整取」。本人非常贊同 @wenqian zheng 老師的觀點,本人也常常在練完拳後(最好先練拳再練專門的身體素質)用囚徒的一些方法訓練——因為囚徒的很多訓練是複合肌群(姑且稱之為「小整體」),相比單純的孤立動作更適合武術的要求,畢竟大家基本是業餘,提高整合訓練所得力量的效率也很必要。不過,練完一定得通過拉伸、按摩放鬆就是了。

再說明一下反覆強調過的一個誤區——身體素質訓練不等於健美,因為後者只是為了追求肌肉維度。古代的人有石鎖、重刀、硬弓,也有杠鈴、石墩。而現代的著名賽事UFC的冠軍「嘴炮」康納(教練是Idol Portal,來中國學習了史文灼先生所傳形意、八卦),觀察他的訓練,發現通背、形意等傳武的一些訓練與其他的身體素質訓練並行不悖。如果捨棄一切現代化的、西方化的身體素質訓練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為了更好地贏得比賽,這位冠軍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附上吉萬山、王子平(人也練太極的)、褚民誼(雖然是漢奸,但人也是練太極的,貌似還不差,攻擊的人可以省省,「魔高一尺」說明「魔」也有優秀的可取之處)等前輩年輕時候的照片。一是勉勵我等後學求真務實,二是打打神棍的耳光,「啪啪啪」,疼不疼?哈哈哈,讓你們禍害武行,前輩們審視著你們呢

吉萬山前輩

王子平前輩

褚民誼前輩最後附上馬文國老師的觀點「練力量不是對傳武的背叛,而是對傳武實戰的一種堅守」,這也是武者的使命


只要你能做到練太極和日常生活盡量少用肌肉,養成少出拙力的習慣,那有針對性地練練肌肉也 OK 啦(其實很難,建議先放放肌肉訓練)。太極講究輕靈,不是體重變輕了,而是沒用拙力,神經沒反饋到大腦讓你覺得重。


太極拳以周身壓縮旋轉取代每塊肌肉的收縮緊張產生下行能量,以獲取地面的反作用力,即上下貫通之力。因此在習練太極拳時是應該不要肌肉緊張的,肌肉越松沉,越容易練出以心行氣,將來體內運行的精氣神如一條鉸鏈一樣拉動身體畜發能量,這在肌肉緊張的狀態下就不可能習練到這種程度了。

我在習練太極拳之前,也捨不得放棄以前習練的東西,但一旦習練出太極功夫,就覺得以前習練的很初級。太極拳是在改進了肌肉緊張發力的弊端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習練太極能夠發出比肌肉緊張更大的能量。

想了解太極拳的發力方式請看我主頁發表的文章或關注知乎專欄 傳統實戰太極拳。


你的話,我建議,每周兩次力量練習,剩下時間去練習太極,如果不行,按照你喜歡的來,本來是快樂的事情,別把自己弄得糾結而不開心。

以下為我個人扯淡:

記得曾經央視播出過北京體育大學對太極拳傳承老人的測試,到現在我都不知道這個節目是扯淡還是真的,50多歲的老爺子(記得是50多,錯了就錯了)拳打很多年輕人,那哥幾個都說被大爺打一下像是被坦克裝了(居然有過這種體驗!還沒死!厲害!)

研究了老頭兒半天,就說了一個什麼協調性好,其他力量速度都一般。

好吧,我就當他是個靈異節目,說了半天我想清楚了,我還是練習力量,把自己把腰疼練好再說吧!

Ps,話說你們以為我還會告訴你們我們高中要求集體練習過太極拳這事兒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