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化了的少數民族是否還應該看做少數民族?

高中時班裡面的回族同學已經完全被漢化,沒有任何回族獨特的文化、習慣或者信仰,和普通漢族沒有兩樣,但是卻享受著諸如高考加分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這是否合理呢?


分析有時候不能光看表面現象。

我國現在民族之間的區別對待,這應該是民族政策的結果。我國的民族問題往上數,應該是斯大林的鍋。

我國的五十六民族怎麼來的?

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真的只有五十六個民族嗎?

中國民族識別

  與西方大多由單一民族構成的民族國家不同,中國自古以來民族混居雜處,難以細分。辛亥革命後,雖有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但中國並不僅只有5個民族,後雖有修正,卻終未有確數。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中認為,中國可能有數十種少數民族,但提到名稱的不過9種。

  鑒於此,1953 年大陸第一次人口普查,要求按「名從主人」原則,讓各民族自報族稱。結果全國自報登記的民族名稱逾400種,僅雲南一地便有260多種民族名稱。

……

根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正式確認56個民族,其中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為9120 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04%。

這就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由來。也是民族政策被考慮和制定的開始。

 從政治角度考量,龐大的民族數量,將令民族自治區域難於劃分管理。此外,各民族人口多寡又涉及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問題。按規定,少數民族代表需以人口比例分配,若人口數量不足,則至少分配一個代表。但比例不同,會在各民族間一些待遇上產生不平等。故而,甄別上報的400多個民族,判斷其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是單一少數民族還是較大少數民族中的一支,成了1953年後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務。

知乎上很多人無論提問還是回答的時候,往往都搞錯了一件事,就是漢人和漢族搞混了。

漢族的正式官方確認到現在歷史也不過幾十年,而歷史上漢人往往指的是中原地區的人,這樣算不少少數民族都可以算到漢人範圍,因為漢人在歷史上一直在同化外來各族。

原問題:

漢化了少數民族是否要被看做少數民族看。

漢化這個詞很喜聞樂見,漢化是什麼?指文化漢化還是使用同一種文字?

造字與書史

  上世紀50 年代的民族識別大抵結束於1956年,民族調查繼之而起,內容涵括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社會形態以及語言文字。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則由彭真領導。兩者各自開展工作。

  當時,中國尚有許多少數民族有語言而無文字。1951年,中共提出 「幫助尚無文字的民族創立文字,幫助文字不完備的民族逐漸充實文字」。1956 年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成立,為少數民族創製文字,借鑒的是蘇聯的經驗。1956年2月,中央民族學院舉辦了400 多人的語言調查訓練班,抽調畢業生和少數民族幹部培訓,後分赴各地調查。

  他們共研究了42 個民族50多種語言,幫助有語言無文字的壯族、布依族、黎族、侗族、苗族、彝族等11 個少數民族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同時改進與改革了拉祜文、景頗文、蒙古文、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等多種文字。

  彭真領導的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工作同時進行。調查共寫出資料340多種,計2900 多萬字,整理檔案和摘錄文獻100 多種,計1500多萬字。為少數民族拍攝了大量紀錄片,搜集了一批少數民族歷史文物。從1964 年起,陸續為每個民族出版了簡史、簡志。

  在某種程度上,國家發起的大規模造字與書史,奠定了現在中國各少數民族的民族與文化認同。

看起來,不少「五十五民族」沒有那麼落後,在中原地區一直積極的被漢人同化,文字語言也都是漢語漢字,除了本族的少數傳統習俗已經都融入了漢文化圈。

那麼現在看這個民族政策列位是怎麼想的?

你知道的並不全面,我也是。我們都是只了解了很少的資料,在很少的認知下進行的分析政策加分、法律傾斜等等「民族政策」,所以我說的難免有錯,輕噴,指出我會改,噴的太狠的又沒有指出問題的屏蔽不謝。

什麼是中國的民族政策?

中國民族政策:照搬蘇聯模式還是創新中國特色

這個是個正面的資料,反面的自己尋找,我不想再被刪答案。

民族意識這個東西,應該算個政治產物。

為什麼人類會產生民族意識?是基因決定的嗎?-胡賁的回答

民族意識這東西完全是18世紀現代國家出現以後構建的概念。如果想了解歐洲的」民族國家「在國家建設過程(state building這是個現代政治學的專有概念,應該有英文維基百科的解釋)中,各個民族國家,尤其法國、德國、英國等國是如何發明創造民族敘事,發明創造假的民族傳統。甚至如何通過這種身份認同以動員國民從而進行戰爭。

蘇聯成立,後成為了多民族國家;老大都這樣我們就學學嘛,所以官方定義的民族就產生了。

這事也不是怪台上這些人,孫大炮孫蘿莉控那個時候就有了「五族共和」的概念。再往前,清末的憲政也提出了「五族大同」概念。利用民族意識,對抗外來侵略,也確實是不得已的政治策略。

不是說民族政策就一定好,能喚起人們抗爭意識,而是當時國內劃分民族時,考慮了給少數民族一定的自治權,這也應剛算是當時的進步,尊重民族文化。當然也出現了不少錯誤問題,比如現在提倡的的保護少數民族民俗傳統,讓他們保留那種原始的風俗,儘管這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但是這也變相阻礙了少數民族現代化。

逐漸漢化的蒙古族悲哀嗎?- 馬馳的回答 這個回答我非常認同,無論是存在還是消失的少數民族文化,都是一種歷史必然,現代化才是全人類進步的方向,這是歷史的必然。

漢化的少數民族不應該是指文化認同就否定整個民族,民族認同感和國家認同感一樣,只要是對發展有利的就可以支持。少數民族雖然被現代化,但是民族內還是有落後,那麼政策支持就能讓一部分人在不公平的情況下獲得補償,這個政策就有部分正確性,教育加分補償不就是這樣嗎?但是也像 @馬特 回答說的,不分輕重的全部加分,也有問題,所以要更改政策,也是合理的。

說了很多,發現跑題了,回到問題:漢化的少數民族是否還應該看做少數民族。

我覺得是應該,這是對民族文化的尊重,是對信仰的尊重要改的不是是否再繼續看待,而是更改對待政策,讓民族政策更合理。不是全部否定已然有了民族認同感的民眾。有問題的是一刀切的政策,不是民眾。所以題主的問題指向錯了,指嚮應該是制定政策的人,而不是享受政策的少數民族。因為我們和他們都一樣,本應該都是國家真正主人,管理者錯了我們要指責的是他們,不是因為政策不均而互相認定民族民眾有問題。這就是我對題主的回答:只要少數民族還有民族信仰的認同感,那麼就要尊重,要改變的是政策,不是民族。不能再用民族政策讓部分人享受不合理優惠,更不能用政策壓制少數民族發展,所有人都有享受現代化的權利。民族是否還繼續存在是民族的人自己說的算,他們有權更改和不更改自己的民族歸屬。

以上胡言亂語沒有邏輯,看看就好了。上面的一段才是回答。


我來添加一個另類答案

樓上以為只有少數民族可以加分?真是圖樣圖森破,漢族高考同樣可以加分而且是五十分喲~親~五十分,很簡單,真的很簡單,只要參加民考漢就可以了。

作為一個新疆人以前我也以為只有少民才可以加分,直到我認識了新大的一個漢族學生,從此世界觀被顛覆。他從小生活在喀什地區,住在維吾爾族聚居區,說維語吃抓飯烤包子,和維族小夥伴玩,上維語學校,甚至連長相都趨向於維族。高考維語考試,加五十分上新大,還整了一年的漢語預科學習漢語。畢業都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有tg幫考),直接進入某top2城市國家安是全世局,一個宿舍的漢族同學都傻眼了,維族同學都羨慕的哈喇子滿地淌。因為太需要,太需要這樣的人才了啊!

所以樓上的各位如果覺得太憋屈,完全可以漢考民,祖國需要你新疆需要你,工作大大滴好啊,我們新疆人也超歡迎懂維語的漢族人啊。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漢考民的同學在享受和維族同學相同的教學環境,經濟環境的情況下比維族同學多加五十分且就業優惠,是否公平?

公平,因為這個加分政策不是只針對少數民族的,而是對非本民族語言高考人員的補償措施,堅決支持取消回族滿族高考加分,但是生長在其他民族聚居區的說少數民族需要的應當適當補償。


民族認同這件事,難道不是應該看他自己的意願嗎?他願意自稱漢族就是漢族,他要是覺得自己還是原來的民族就是原來的民族,一個人難道連自己對自己定位的權利都沒有了么。。。

另外,能達到所謂漢化水準的少數民族同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高考加分頂多就是5分10分,這政策真的還沒有批考卷的老師一個手滑來的嚴重。。。另外一種,你知道他的漢語能到這水平要多花多久嗎?還不許人家稍微享受一點優惠嗎?甚至,有的少數民族同學會說,我不稀罕!我憑自己真實水平也能達到,加分反而顯得我弱勢了。。。


那ABC是華人嗎。。。要覺得不是我也沒辦法


我馬說你是你就是,說你不是就不是。

合不合理?民族優待本身就是民族歧視,無論是被優待或者非被優待。


都是中國人,搞民族劃分純屬閑的蛋疼


利益相關:漢滿回雜居地區滿族

1、民族第一看個人認同,就算完完全全漢化,只要不想改戶口本,就是少數民族。

2、我高考的時候,加5分,只用來提檔,不用來錄取。

3、我們那現在已經沒有加分了。


題主你問的是兩個問題。

關於問題,應該不應該看他自己是否對這個民族有認同感。另外,血液中的一些東西在某些場合是有一些特殊凝聚力的。

關於對問題的說明,我認為不應該。

加分是為了培養少數民族的人才。如果在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區,加分有助於提升少數民族聚居區當地受教育水平。但是受加分政策惠及的人,能否回家鄉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教育發達的省份,加分顯得毫無必要。我高中的時候好多人去改戶口,就為了十分加分。這是人為的不平等。大家在一起讀書十二載,因為血統多加十分,情理不通。

利益相關:高考大省少數民族,高考獲得10分加分,名義上叫降分提檔。加分之後直接成了學校在我省招生第一名。感覺虧大了-------


對母語不是漢語的人,用漢語學習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理想的方法是不按民族身份加分,而用參加考試使用試卷的語言來區分。使用本民族語言的試卷則不加分,使用漢語試卷則可以加分。


加分政策有為了提高少民地區發展的目的,可以改成已所在地區經濟狀況來作為標準,向教育條件較差的貧困地區傾斜。實際上這和少數民族地區有很多重合,但是避免了題主說的不公平現象。


不合理。

我覺得高考加分不能以民族劃分,應該以教育水平和母語來劃分。

比如,貧窮的山溝里,教育水平必然很差,這裡的學生,不論是哪個民族都應該加分。

或者,母語不是漢語,會說自己民族的語言會寫自己民族的文字的人也應該享受加分,但是需要通過類似雅思的聽說讀寫考試來確認。


老實說少數民族高考加分還真有點劣幣驅逐良幣的意思


我就屬於題主口中的完全漢化的回族…

在漢民館子吃飯…就是不吃和豬有關的東西…

家人朋友間也用豬開開玩笑什麼的…

只和漢族同學玩,從小到大沒有回族的朋友

除了身份證上的那個字,沒人看出來我是少數民族

中高考完全不加分…報案什麼的也沒有優先……


教育加分應該照顧的是教育水平較低的地區,按照地區劃分,比民族劃分合理一些。

至於漢化。君是沒見過完全漢化的滿族是怎麼在清朝問題上爭執的。

就算你現在把上海市的劃成「上海族」。時間走過一代人,倘若遇見「上海族」和漢族紛爭的時候,他們的立場會讓各位感慨萬千的。


我幫我從不去清真食堂天天和我們吃漢餐的回族同學說一句,

應該。

不把他當回族加10分他還真上不了我們學校。


應該,因為單純從種族就不一樣,這是一。二來優惠政策要不就別制定,如果制定了再改,肯定會有人鬧事兒。


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大二的學生已經無力吐槽高考加分這件事情了,請問加這十分真的對於大家而言這麼不公平么?為什麼我們加了這十分就得受到一直的聲討,我大學同學每次知道我是少數民族第一反應不是窮苦落後,就是高考加分!有時候真心覺得國人的常識有必要再普及一下。我高中同學99.9%是少數民族,全省49個少數民意,佔了人口的98%!但凡報考過學校的都知道,錄取是跟全省排名相關的,都加了10分有什麼不公平!排名不變有什麼影響!

其實大家在提一些少數民族問題的時候可以稍微理性一點,現狀不一定就是我們看見的那樣,既然國家沒有修改就有它的道理。不否認有些人漢化嚴重,給這些人加分確實不公平,但是這世界不公平的多了去了,而且少數民族不漢化的群體還是存在。


推薦閱讀:

嫩江邊上的丁零古印

TAG:民族 | 社會 | 社會現象 | 少數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