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還有什麼優勢跟其他幾大品牌競爭?
謝邀
ThinkPad還要跟哪個品牌競爭?作為聯想旗下面向高端商務應用的筆記本系列,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Dell的Latitude系列和HP的EliteBook系列。
在相當多企業已經直接從京東採購電腦設備的今天,大家可以去京東搜索一下自營的這兩個系列的銷量有多凄涼。截止到我寫這個回答的時候,這兩個系列單個型號的銷量都沒有評論數過千的。而ThinkPad不算低端的E系列和亂入的S系列,傳統的T/X兩個系列中,T470兩個型號評論數:5000+和4200+,X1C 2017評論數 6300+,X270 型號有點混亂,六代+七代CPU兩個型號評論數6800+和1500+。
當然,事實上是整個IT行業數據集中、雲計算、移動計算普及、終端硬體性能過剩、軟體功能過於豐富等等這些大趨勢下,加上消費級筆記本/低端商務筆記本市場競爭激烈,高端商務本的很多優勢在或者下放,或者逐步消亡,或者變得不再重要。企業不再願意為這些被弱化的優勢支付高昂成本,整個高端商務筆記本市場其實是在逐步萎縮。但在這個細分的市場中,說ThinkPad傲視群雄並不為過,競爭什麼?
補充一下,我所說的高端商務本和消費級筆記本/低端商務本的差異:
- 堅固的外殼,儘可能降低意外掉落導致硬體損毀。鎂鋁合金、碳纖維等高端材料以前只出現在這一檔機型上,但隨著中高端消費級筆記本也大量採用金屬外殼(但除了部分高端型號外,其實材料的堅固程度還是有差異的),大量企業數據集中到數據中心,數據存儲基本都改為不怕摔的固態硬碟,這個優勢已經不再重要了。
- 更利於長時間文字編輯的鍵盤設計和指點桿。鍵盤布局有獨立的翻頁、Home、End、Insert鍵,而不是消費級筆記本常用的Fn+方向鍵實現。這對於提高文字編輯(包括寫代碼)的效率是非常有幫助的。而指點桿可以讓用戶的手不離開鍵盤就能替代滑鼠操作,既可以提高效率,又有利於在移動環境使用。但不得不說的是,ThinkPad的E系列在一個低價位的檔次提供了這個選項,而大量的企業資料/數據採用各種多媒體資料(照片/視頻/錄音)或者格式化文檔(Word模板生成、HTML填寫)而不再是大量的自由文檔,代碼錄入更多的是初級程序員工作,這個優勢也被弱化的很厲害。
- 更有利於連接其它顯示設備。筆記本為了便攜,屏幕大小有限,基本上15寸是極限了。長時間工作的話採用外接顯示器,又或者連接投影儀進行演示都是很常見的。XP和之前的操作系統,切換外接屏幕/投影儀的工作模式是很麻煩的,更早期的設備甚至要連接好投影儀之後重新啟動才能使用外接屏幕。但高端商務本都可以很方便用一個組合鍵操作進行切換。此外,老式/低端顯示設備常用的VGA介面,Dell Latitude 最新的型號還繼續保留,ThinkPad直到T460/X260才開始棄用。但Win7開始操作系統對多顯示器支持好多了,Win10更加方便——也是一個組合鍵實現切換,加上HDMI介面的普及,這個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或者說很微弱了。
- 數據安全和身份識別硬體。這個應該不用多解釋了,例如指紋登錄。但隨著Windows內置的支持,以及手機上指紋識別設備普及導致的成本下降,現在也有不少消費級筆記本支持指紋登錄了。同時企業核心數據集中存儲,CRM/OA系統普及,都導致企業對這方面的需求有所弱化。
- 有線網卡的保留。隨著WiFi的普及,以及5G帶來的帶寬提升,很多消費級筆記本為了輕薄已經取消了有線網卡。但很多企業是分內外網的,要接入內網就只能用限定的有線網路介面。當然,USB網卡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 內置讀卡器的保留。這個不用解釋吧?不過也是一個USB讀卡器可以解決的問題。
- 部分型號提供SIM卡插槽,可以在戶外上網。這個也不用解釋了,但USB上網卡,3G/4G無線路由器也可以實現這個功能。
- 高性能配件的率先採用。例如NVMe的SSD,三年前就有採用了NVMe SSD的高端商務本型號了,但消費級是17年下半年才開始有比較多的型號採用。之前SATA SSD也是先從高端商務本開始普及的,不過當時就算廠家沒用SATA SSD,也可以自行更換就是了。不過除了SSD和NVMe,最近這幾年硬體界真沒什麼新意……
- 鍵盤燈。用處不用解釋了,不過現在大量消費級筆記本都提供了背光鍵盤,高端商務本自己也換成背光鍵盤方案,沒任何優勢了。
- 更優秀的屏幕表現。但這個通常要看具體型號,通常是一個型號中,標配的也不會好到哪去,但高端商務本會有更優秀的屏幕的選項。而且這兩年來,消費級的屏幕表現也上來了,甚至部分遊戲本/頂級消費本的屏幕表現更好,優勢被嚴重弱化甚至可以說不存在。
- 其它:例如ThinkPad的防水鍵盤、雙電池設計;介面不夠用還有擴展塢站;內置智能卡讀卡器;提供可管理軟體等等,就不一一細說了。
- 此外,作為品牌面對企業用戶的旗艦型號,設計、用料、做工、質量通常都代表廠家的最高水平。有人會說ThinkPad這幾年的做工質量水平都有所下降了,我只能說,這是聯想整個企業產品質量的下降,你找不出同一時期,質量做工比ThinkPad更好的聯想筆記本。
可以看到,很多優勢都被弱化甚至消亡了。但如果真的需要這些特性,又能接受這個價格,ThinkPad往往就是企業或者消費者的首選,競爭神馬的,Tan90。
判斷一款產品的競爭力,要看它所針對的目標用戶的需求能否得到更好的滿足。個體的需求不代表整體的需求。這個世界行業太多了,據我不太成熟的人生經驗,大多數高端商務筆記本的目標用戶並不需要太強的性能,只是不差錢,又需要一台用起來舒服的生產力工具。
如果這個判斷是錯的,下面的回答一錢不值。市場也會證明。
··········································原回答的分割線···································
謝邀。
在中高端筆記本市場,拋開品控、品牌信仰這些虛無飄渺的、我也拿不到數據來證明的東西,我認為ThinkPad的優勢在於對生產力的追求,以及在實現這些生產力過程中所累積的技術能力,主要體現在用戶體驗的一些細節方面。ThinkPad一般不追求某一方面的極致(性能、便攜性、窄邊框等),而是最大限度的追求體驗的平衡。
舉個例子,ThinkPad X1 Carbon並不是最輕或最薄的超極本,但是同時在14寸的尺寸下,實現1.13kg的重量、堅固的外殼材質,雙Type A+雙雷電3+HDMI+Mini網線介面、57Wh的電池、同級最好的鍵盤手感、同級最好的噪音控制(不含Fanless機型的對比)和出色的表面溫度控制,那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如果外觀、便攜性與某一功能的實現(或該功能的可靠性)相衝突,那麼ThinkPad的研發團隊往往會選擇功能,犧牲外觀和便攜性。或者說在儘可能滿足可靠性和生產力的基礎上,再去實現更好的外觀和便攜性。這一理念我認為是符合高端商務筆記本的目標用戶的需求的。可靠性好、長續航、輸入體驗好、介面充足、靜音,這些對於商務用戶來說都是剛需,哪一條有短板都會影響工作效率。(越來越多的超極本為了輕薄在現階段就拋棄USB 3.0介面,我認為是不明智的。)
我入手 tp的原因是我不喜歡apple的外觀
所以我入手了x1c, 當時還有一台mba
x1c至今在使用中。
而且期中經歷過4次以上的可樂, 牛奶撒在鍵盤上, 是整杯倒電腦上
清水一衝, 晾乾使用
如果是t系列, 還有排水孔能排水,都不用拆開晾
也能看的到照片上電腦邊緣已經到處露白了
因為掉到地上N次了
最近一次從床上掉到地上,把地板砸掉了一塊。
x1c屁事沒有。
當然,我覺得tp,應該是win的本子,還是有個問題, 續航不入mba
總體來說。 用的很滿意 , 也能撐得住我的粗糙用法
下一台應該還是tp。得益於Thinkpad的優良商務血統,thinkpad的外觀一貫以來都差不多 沒那麼多花里胡哨 商務機的氣息濃烈(碳纖維、指點桿「小紅帽」、APS硬碟保護、巧克力鍵盤)等品牌特有的標籤,正如apple一樣 沖著系統軟體跟外觀去的也不少
二手thinkpad美帝企業基本3年淘汰下來一批 市場保有量比較大 機器零部件損壞找得到配件,耐折騰的 t60 x300 這些10年前的機器還在服役 都是早年前喜歡折騰機器的,玩51的都知道
單純的[吹]或[黑]某一[品牌],
而不針對旗下[產品]
我想,這種人大概就是「非蠢即壞」吧
x200s至今仍在服役,就加了一條2g內存,換一塊ssd和電池,開機時間30秒不到,關機時間10秒,日常雖然cpu滿負載,看b站稍稍有些卡,寫個word什麼的都十分輕鬆反正明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換還是一台t系列……
性能有點略超出我預期。有次電腦壞了拿去修,用自己的surface book,發現幾十萬行的excel跑sql跑不動。這時候才發覺一台小小的x240居然還挺牛逼的…
問題應該改為:其他品牌在高端商務本上有能力跟tp競爭嗎?
去看看美國大選競選團隊的照片,大部分是tp,然後是mac,偶有surface,其他沒注意。
首先ThinkPad產品總體上還是可以的。商務機市場和消費品不一樣,企業訂單會直接和爛腦娃簽大單,獲得n年上門維修+m年電話諮詢並且有一個很低的折扣(才不告訴你最低可以去到5折),這樣的ThinkPad為什麼沒有競爭力?
我只能說,聯想真的很不思進取,這麼多年了,thinkpad還是ibm留下來的那一套,基本沒什麼變化,至於型號上一套模具能生產多款筆記本(p51s 570),而價格上面,美帝良心想的旗號不是白叫的,我17年黑五給朋友買了一個國外的p51s,到手價5500,而京東價格一直都是1.49萬……
三年前買了Thinkpad W540,CPU+GPU各種滿負荷跑,至今依然健步如飛.
靜音,溫度,鍵盤,擴展性。足夠了。如果能把3:2的屏幕下放到X,T系列,我就不用跟surfacebook費這個勁了。
可折騰性。。51NB的人最近剛把X201塞進去了一個12.9寸3:2的屏幕。。
對我這種性能黨就沒優勢,從來不看信仰,由於工作用途經常碰到各種吃機能的軟體,只看實際表現,目前8代超極本我選擇了DELL XPS13上了I7 8550U+16G內存的版本,才1W多一點國行,ThinkPad目前同價位面對XPS13絕對是手無縛雞之力,這台本子由於預設了同級最長時間的高幅度睿頻,單機日用性能可以乾死同價位幾乎所有13寸輕薄本,本身做工和時尚感也不差,噪音溫度控制在我這個神舟黨眼裡算得上不錯的了,日用基本沒動靜,本子夠輕續航足夠好,X1C在我眼裡就殼子質量和鍵盤好,自然我也不會考慮本來就不主打性能的ThinkPad,可以說,幾乎從了解電腦開始就從來沒推薦過ThinkPad,哪怕他鍵盤手感多好,質量問題本來就很玄學,我三台神船Z7在基本表現上給我感覺都很Normal。
不知道你們說的是IBM的tp還是聯想的tp。。。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2012年的W530,除了撒上咖啡換過鍵盤,內存12G,ssd,i7,四個角殼都略碎的,經常工地用,熬死了3塊電池,風扇聲音和剛買的時候一樣。內存還有空插槽,估計最後16G熬到2020是沒問題的。